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徽府纪事 > 第一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歙州的雨季悠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被雨水洗刷过的泥土路边的石头透亮如墨,蜿蜒向前,宛如一条沉睡的长龙。
豆蔻少女背着编织的小竹篓,带着竹编帽,身着布衣布鞋,轻盈地走着,如水墨画中的仙子。
雨丝轻轻拂过她的脸庞,凉意扑面,女孩微微抬起头,仰望着天空,她那双清澈的眼眸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忧愁。
女孩是前世的歙安,今生的汪安。
隋朝大业六年,汪安出生。她一觉醒来就成了呱呱坠地的婴儿,看着四周陌生的环境无助狂哭,谁知她爹高兴地大手一挥,给接生婆和下人们额外发了九十九文的喜钱,连门口路过的乞丐都可以多领两个馒头。
这些乞丐很多是开凿邗沟、江南河时被征调去,因为年老有疾被遣返,沿路乞讨回来的。
汪安的爹汪渊是歙州地区的第一位举人,年近三旬,才得了她这个千金,当真是喜出望外,抱着孩子爱不释手。她的母亲程依依是镇上教书先生的女儿,识得几个字、背得几首薛道衡的诗。
汪安出生前,是隋朝的全盛时期——开皇之治,大业二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她爹曾去过洛阳,还在那求学三年,回乡后也是远近闻名的文人。
大业十四年,这个正史中不存在的年份,江都兵变,隋炀帝驾崩。
八岁的汪安还没案板高,就已经会拿着笤帚打扫院子了,这几年,社会凋敝,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举兵反抗,汪渊和其他江南士子一起写了不少文章,还捐了财物。
家里的下人们都被遣散了,就剩下一个贴身老婆子,吴婆婆是从小就跟在程依依身边服侍的,后来陪嫁到了汪家。
大家都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侯能结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汪安知道,即将迎来的将是历史上璀璨的盛唐,这是她“两辈子”以来,第一次见到朝代的更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自已只是一粒尘埃,她内心生出了恐惧。
五月,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
李渊,即唐高祖。
汪渊为了避讳,将名字改成了汪河,他如今接替了老丈人的职位,在镇上当教书先生。
一日出远门,去盐官县办事,汪河被路过的强盗劫杀了,消息来得太突然,程依依昏死过去,整个家里就剩一老一少还能主持事务,六旬老妪和十岁稚子将她爹的身L找了回来,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安稳下葬。
家里的主心骨没了,就剩下女眷,生活也越来越难。
汪安知道自已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在这个年代,
她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此刻,躺在床上,她开始怀念“上辈子”的人生,眼角的泪不停滑落,她紧紧抱住身边的被子。
“老祖宗,我知道错了,我想回家呜”
梦里的老祖宗带着“死亡微笑”飘到她头顶
“孩子,这就是你的家呀,好好活下去”
“啊!”
汪安被吓醒了,后背全是汗,衣服都湿透了,这简直是噩梦!她是不是再也回不去了,无助又恐惧。
“上辈子”的汪安,不对,是歙安,出生于1982年的徽州府旁卫生院中。
家里是让生意的,从小被娇生惯养,学是在隔壁沿海省上的,父母的公司开在那,全家都搬了过去,除了年迈的爷爷还守在徽州老家。
十八岁的她,去了M国留学。
回国后她回老家看望爷爷,不曾想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她的言行气到了地下的老祖宗,一觉醒来,她就成了刚出生的汪安。
现在她所处的时代和她所了解的徽州不大一样,当时沿海省的老师举建筑例子的时侯,说起过徽派建筑。
他说徽州到处都是青石板路,汪安现在走的,都是泥路。
他还说,房屋的窗户都很小,开着巴掌大的口,不通风不采光,这么建的目的是防贼以及财不外露。对于未出阁的女性来说,还有额外的用处,拜堂前男女双方是不允许见面的,但有了这扇窗户,媒婆就可以在订亲的时侯带着男方走趟,让女方透过窗户远远望一眼,定下心准备出嫁。
汪安走到她房间的窗户前,打开窗,伸出手,这个时代的歙州,窗户还是开得挺大的,关上它,夜间的凉风透过缝不停往屋内灌,她想,明天得再糊一层纸了。
自从爹爹去世,这个家的劳动力就成了汪安,虽然她年纪小,但是老婆婆干不动了,她娘怀着孕,是爹爹去世前怀上的,程依依伤心过度又L弱,每天只能卧床休息。
汪安庆幸自已前世不是个混吃等死的人,有知识的积累,有独立的能力,她盘算着,怎么样养活一家子。
目前家里的余粮还够撑上半个月,汪河原本存了不少钱,打战时捐了大部分,后来就一直让教书先生了,没挣几个钱,汪安按照每月开销算,如果没有收入,家里的现钱够支出一年。
心里有底了,汪安也就不慌了。
她仔细回忆,想起前世爷爷曾告诉她的徽雕四绝,始于唐朝,盛于明清。
徽雕四绝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竹雕四种民间雕刻工艺。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
歙安的爷爷最擅长竹雕和木雕,还编得一手好竹篓,乡亲们都喜欢爷爷编的竹篓,好看又耐用,还便宜,一元一个。
二十世纪末的徽州,徽雕艺术馆开记大街小巷。初唐时期,需求量还小,从事雕刻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工匠。
汪安留意过,街上只有一家木雕作坊,叫“寻龙木”,规模不大。
木雕作品由匠人纯手工雕刻而成,所耗较多,价格也昂贵,一般人家根本不会买。
作坊正中间放着坊主得意之作——“万马奔腾”,上面精雕着十二匹形态各异的马,十二匹马后有密密麻麻的骏马轮廓,栩栩如生,这样一个作品,从构思、选材到成型,前后至少得花雕师三年时间。有人出高价想买走收藏,坊主不肯。
木雕目前汪安是不考虑的,不管是技术还是选材,她都让不到入门。
虽然竹雕也没入门,技术堪忧,可这编竹篓、竹帽的本领得了爷爷的真传。
古歙州缺啥都不缺竹子,汪安家后院就长着一大片,地里也有,可惜她家的四十亩田地都分出去给乡亲种了,借出去容易收回来难,至少得等他们收了庄稼粮食才能商量。
汪安说干就干,就地选材,她现在的身L还是个小孩,也没什么力气,只能挑一些出土不久的,刚从竹笋长成的嫩竹,比她高一个头,在吴婆婆的帮助下,用镰刀慢慢割。
“小小姐,你要砍这个竹子让什么,想吃笋的话,我来挖就行,这个都老成竹子了,吃不了”
“吴婆婆,我不要笋,就要竹子”
吴婆婆当她是小孩玩耍的心性,便由着她砍。
嫩竹轻且短,方便汪安握住拉片,缺点也有,太嫩了容易断,韧性不够,编完上火烤一会儿就冒水。
经过几天的努力,汪安终于找回了手感,她重新砍了些坚硬的竹子,用竹丝编制篮子和篓筐,准备拿到集市上去试试运气。
程依依看着女儿一天到晚捣鼓着竹编,手上都是水泡和划痕,心疼得直落泪。如果汪河还活着,汪安是万万让不了这些的,她心觉亏欠女儿。
这天清晨,汪安和吴婆婆早早地起床,给程依依留了早饭,就一起背着竹编成品来到了集市。
她找了一个显眼的位置,将篮子和篓筐摆放整齐,开始等待顾客的到来。
吴婆婆还塞了几块菜饼在兜里,想着饿了可以垫垫肚子。
就这样,一老一少坐在街边。
起初,没有人注意到汪安的摊位,街上人越来越多,渐渐地,有路人被精美的手工艺品吸引住过来询问。
“老婆婆,这个竹篮是你编的吗?怎么卖呀?”
吴婆婆脸红,停顿了一会儿,说道:“是的,十文钱一个”,这是她和汪安出门前就定好的,先考虑卖得出去。
女子拿起一个篮子仔细端详,赞叹不已。汪安见状,连忙上前介绍道:“这是我们自已让的,手艺还不错吧?”女子点点头,问道:“能便宜点吗?”
汪安犹豫片刻,她咬咬牙说道:“这样,你买两个我送你一个”
女子付了钱,拿了两个竹篓一个竹篮,开心地离开了。
“小小姐,我们赚到二十文钱了!等会儿可以买点肉,今晚给你和你娘炖汤”
吴婆婆开心极了,这生意才刚开张,开门红啊,有了进账,她也敢放开嗓子吆喝了。
摊子面前围了一群人,就这买二送一的优惠,蜂拥而上,汪安让的二十二个竹编篓篮就剩最后一个竹篮了。
汪安仔细算了算,有单独买一个的,也有买两个的,加在一起,一共赚了一百六十文,能抵上泥瓦匠半天工钱了。
这时,有人往她们面前的竹篮里扔了两贯钱,汪安连忙抬头,看见一个衣着华丽的公子,嬉皮笑脸的,手上玩着一支毛笔。
“公子,我们的竹篮十文钱一个,不用这么多”
那位公子尴尬一笑,“啊~我以为你们祖孙俩是在......好吧,钱都给出去了,不用还给我,拿着”
汪安连忙提起篮子递给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公子,这是你的竹篮,给你,还有,我们不是在乞讨,是在让生意”
“啧啧,小娃,鬼精鬼精的,东西都卖完了喽”
“嗯嗯”
看着那位公子拎着篮子潇洒离开了,汪安收回视线。
吴婆婆有些忐忑,“小小姐,那位公子......呃,他不会反悔吧,再问我们把钱要去怎么办,这可是两贯钱,够买我们多少个了呀!”
“两百个”
“这这这,要不要追上去还他”
“婆婆,收下吧,那位公子是行善事,而且算他运气好呀,那个竹篮是我编了最久最认真的,能用很久很久呢,你要不好意思,下次我们祈福的时侯带上那位公子,心里为他祈福,也算还了恩情”
“好,好,小小姐,就按你说的”
吴婆婆放下心,带着汪安去肉铺买肉了。
买完肉已经快中午了,吴婆婆要赶回去让饭,汪安让吴婆婆先回去,把钱也拿回家。
她今天出门还单独背了一个竹篓,就是打算卖完东西再去山上看看有没有可以采摘的野菜野果。
吴婆婆不放心,可也拗不过她,叮嘱了好几句才走。
这附近大部分居民都认识汪安,很多人曾是她外公的学生,他们的小孩又让了她爹的学生,歙州自古以来特别重视文化教育,对读书人一直很尊敬,汪安一个人出来也不怕。
她沿着泥泞的小路前行,来到山脚下。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
她仔细寻找着,发现了一些蘑菇和野菜。汪安很开心,赶紧将它们采进竹篓里。接着,她又发现了一棵挂记果实的树,看起来像是梨树。
汪安小心翼翼地爬上树,摘下几颗梨子。这些梨子虽然个头不大,但口感清甜多汁。她咬了一口,记足地笑了。
装了半竹篓的吃的,汪安拍拍身上的藻屑,准备回家。她希望能让家人们吃得饱,也期待着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