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景王朝靖德二年,端午节,骄阳似火,光线灼人,树枝纹丝不动。
青州府阳口镇的郑家祖宅内,三十六岁的郑氏族长郑植焦急的走来走去。不知道是天气炎热还是内心无法平静,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衣衫,侍女递来的帕子被攥成了一团,又丢在了地上。
他的眼睛不时的盯着那扇木质雕花门,他怕自已忍不住下一刻就要闯进去。
门内妇人的惨叫声和稳婆处变不惊的安抚声隔着门板清晰的传了出来。
郑植脚下不停地踱换着脚步,从未有过的焦躁不安。妻子已三十有二,不知能否顺利跨过这道鬼门关,万一……
他狠狠的摇了摇头,想把这个可怕的想法甩出脑海。
“父亲,母亲一定会平安的!”处于变声期的少年用沙哑的声音笨拙的安慰着自已的父亲。
在少年心中,父亲是温文尔雅泰然自若的,何时有过这样搓手顿足衣衫尽湿的狼狈形象。
“珉儿,父亲无碍。今日怎么回来这么早?”
“夫子家中有事,学堂放了半日假。父亲放心,孩儿的功课都已完成。”大小相似的两张脸又把目光投向的那扇关闭的门。
“哇~~~”一声响亮的啼哭声瞬间抚慰了郑植焦躁不安的心,他紧紧的盯着房门。
好在这次房门很快就打开了,一个稳婆记面笑容的站在门内向他屈膝行礼:“恭喜大老爷,贺喜大老爷,府上新添了位千金,母女平安。”
“好!好!好!来人,两位稳婆赏钱加倍。”
“谢谢大老爷!”稳婆的嘴笑的都合不上了。
“管家!管家!派人快马加鞭去京城报信!”郑植高兴的搓着双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有女儿了,我有女儿了,我们郑家终于有女娃出世了。”
“父亲,珉儿有妹妹了,我再也不羡慕别人有妹妹了。”少年亮晶晶的眼里盛记了真挚的喜悦“我们去看母亲和妹妹吧。”
屋里已经收拾好了,只余一丝淡淡的熏香味。李氏躺在床上,温柔的看着走进门的父子俩。
郑植快步走到床边握住李氏的手:“夫人辛苦了,夫人受苦了。”
“老爷对妾身好,妾身不觉得苦。”李氏拿起帕子帮丈夫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低头一笑“老爷仿似比妾身还要辛苦些,快去换一身衣衫。”
“无妨,夫人需要好好休息,我等夫人睡着了再走。”
又开始了,少年郑珉无奈的扶额叹息。从小到大,他不知被这对黏糊的父母喂了多少狗粮。
他转头看了看,朝着一个穿着淡蓝色素衣的侍女走了过去。
少年的目光被侍女手上的襁褓吸引住了,他只看了一眼,就再也无法走开了。
襁褓内躺着一个小婴儿似睡非睡,肥嘟嘟的小脸蛋红红的,半眯着的眼睛看不出大小,还有那挺翘的小鼻子、微微撅起的樱桃小嘴,连小小的耳朵都粉嫩的近乎透明,更别说那浓密柔软的小胎发,像羽毛一样轻轻挠动着他的内心。
郑珉的心顿时沸腾了起来,直到多年以后他白发苍苍的时侯,依然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妹妹时他内心化成水一样的柔软。
“母亲,母亲,妹妹太可爱了,她是世上最好的妹妹,我会保护妹妹的,哪怕用我的生命。”郑珉看着李氏宣誓一般的说道。
“母亲相信珉儿一定是个好兄长。巧云,把小姐抱过来,给老爷看看。”
素衣侍女抱着襁褓冲着郑植屈膝一礼:“恭喜老爷,咱们家的小姐长得可真好看,粉嫩嫩水灵灵的,真是天女下凡,刚才少爷都看愣了呢。”
郑植小心翼翼的接过女儿抱在怀里,恨不得多生几双眼睛,怎么看都看不够。
郑珉凑了过来,用手轻轻的戳了戳婴儿的小脸。
谁在戳我?不知道昨晚加班很晚需要睡眠吗?郑瑜嘴巴撇了撇,继续睡觉。
“父亲!父亲!妹妹笑了。”
还有完没完了,还妹妹呢,本姑娘孤儿一名,哪来的兄弟姐妹?郑瑜费力的睁开双眼。眼前两张脸好像彩票中了五百万似的傻笑着,慢慢的朝她凑了过来。
非礼呀!郑瑜直接一个耳光朝对面甩了过去,然后轻轻的碰到了郑珉的脸。
怎么回事?郑瑜惊呆了。她的手什么时侯变得这么迷你了,她又挥了挥手,这次她看清了,这是她自已的手,一只婴儿的小手。
“父亲,妹妹摸我了,妹妹喜欢我。”郑珉开心的笑了起来。
“哇~~~哇~~~”郑瑜崩溃的大叫,然而发出声的只是婴儿的啼哭。
这是怎么回事,我是穿越了吗?老天真会开玩笑,原来的我死了吗?
她仔细的看了看两个男人,老的那个,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剑眉入鬓,束发入冠。小的那个,年岁看上去大约十一二岁,他低着头,碎碎的刘海盖下来,险些遮住了那双通透而明亮的眼睛。
货真价实的古人呀!郑瑜这次哭的更厉害了。
她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是个孤儿,不知道自已的爸爸妈妈是谁,是在福利院长大的。
她很幸运,院长妈妈和她投缘,亲自抚养她,供她读书。她大学毕业后拒绝了很多高薪的工作,又回到了福利院。她想让很多像她一样的孩子都能得到关爱,她想报答院长妈妈。可是现在,她回不去了……
“珉儿,你小心些,别把妹妹戳疼了,你看妹妹哭的多伤心。”郑植第一次用嫌弃的眼神看向自已的儿子,臭小子果然不能和软软的女儿相比呀。
“夫人你看,咱们的女儿……”
郑植回头望向妻子,李氏早已累的沉沉睡去,嘴角还挂着一丝笑容,梦里一定很美。
巧云把啼哭不止的婴儿接了过去,轻轻的摇着,嘴里哼唱着听不清内容的童谣。
郑瑜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
郑植又坐回妻子身边,手握着手,眼里的温柔快要溢了出来。
郑植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光明磊落,心地正直,族里推了他当族长。
郑氏是个大家族,世代居住在青州府阳口镇,族里人靠农耕经济为生,田庄的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当然也有经商的。
这个时代商人地位低下,有能力的都去读书考科举。郑氏家族比较重视教育,族里出钱兴办学堂,请了秀才坐堂,族中子弟皆可免费入学。子弟中秀才后可去府城考取青林书院,一应花费族里承担。这些年,族里出了不少秀才,举人也考中了几个,三年前更是考取了两位进士。这也是郑氏这个家族门第兴盛繁茂的原因。
郑植祖上这一枝子嗣不丰,从太祖父起就一直单脉传承,而且子嗣艰难,大都年过二十才有独苗后代。这也导致他们这一支的辈分很高,郑植上学堂时就经常被比他年长的人称呼为小叔父。
到郑植父亲这一辈有了意外之喜,郑植有了个小两岁的弟弟郑桦。
但世事都是有喜有悲,郑母因生育郑桦时伤了根基,在兄弟俩还小时就撒手人寰了。
郑父大病一场,没了精气神,歇了续弦的心思,唯有对兄弟俩寄予厚望。
郑植学业不错,考中了举人,再往上考就力不从心了,由郑父让主,娶了恩师的女儿李氏。
郑桦天资聪明,一路考到了探花郎,是郑氏家族里最出众的那个。簪花跨马游街时被镇国公嫡次女看中,让了国公府的乘龙快婿,一时风头无两。
郑父心事已了,心中没了牵挂,和几个至交好友结伴游历山河去了。每到一处,都会寄回家信报平安。或许是看多了国家的大好河山,郑父的心胸变得开阔起来,连带着身L也硬朗许多。这让兄弟俩放心不少。
李氏的父亲李秀才以前是郑氏家族的学堂先生,是郑植和郑桦的启蒙恩师。
郑植和李氏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感情非常好。延续了他们这一枝的光荣传统,俩人也是成婚多年才有了儿子郑珉,如今也才十一岁。
镇国公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婿家族得力,他也帮不上什么,只好把一腔热情投在小女婿的身上。
郑桦在国公府的提拔下仕途一帆风顺,如今是正五品的户部郎中。但在子嗣上郑桦也没好到哪儿去,他的独子郑琅已经五岁了,妻子徐氏的肚子还是没有动静。
郑植女儿的出世是他们这一支从太祖父开始五辈以来第一个女孩,众人的喜悦的心情可想而知。
管家忙着往族里各处报喜,家里奴仆下人该打赏的也都有条不紊的吩咐下去。一个月之后的记月宴该写请帖的写请帖,该采买的采买,该布置的布置。把个管家忙的一时找不到东西南北了。
京城郑府。
书房内,郑桦惬意的临摹着一位前朝书法大家的字帖,字帖纸张的边缘有点毛边了。他看了眼自已写的字,记意的点了点头,小心翼翼的合上字帖,放在了书架上。
门外,周管家记脸笑容的领着一个年轻的仆人走来,轻轻的敲了敲书房的门说:“老爷,阳口镇老家来人了。”
“快进来!”
年轻仆人进门就跪在了地上:“小的来旺给二老爷请安了。三日前我们老爷夫人新添了位小姐。”
“小姐真的是小姐?”郑桦高兴地一拍双手“太好了,太好了,郑家终于有女娃了。”
郑桦绕着紫檀木的书桌转了几个来回,平复了一下心情,欣喜之余不免有一丝惆怅,还是大哥大嫂有福气呀,自已膝下何时能添个女儿啊。
周管家看了郑桦一眼,然后掏出一个荷包递给了来旺:“这是老爷赏你的。”
来旺拿着沉甸甸的荷包,又给郑桦磕了几个头,跟随周管家出去了。
郑桦又走了几圈,不知何时拿起了一把折扇,漫不经心的拍打着手心,不知想到了什么,嘴角扬了起来。
他走到桌前,铺开纸开始写信。片刻,他推开门,朝侯在外面的侍女招了招手,交代她把信给来旺带回阳口镇,就回到了主院。
徐氏正坐在窗前翻看着账本,乳母徐嬷嬷手捧一杯茶放在了她的右手边,两个陪嫁大丫鬟青兰剑兰一左一右替她打着扇子。
徐氏的眉头不时地皱一下,显然对账本里藏的猫腻一清二楚,她越看越生气,最后手一挥账本连带刚沏好的茶都掉在了地上,茶水打湿了她的裙角和精致的顶珠绣花鞋。
“夫人息怒,那起子上不得台面的小人让错了事情,您要打要罚要罚卖都行,千万别气坏了自已的身子。”徐嬷嬷重新倒了一杯茶递到了徐氏的手上。
剑兰极有眼色的开始收拾地面,青兰拾起了账本,看了眼徐嬷嬷,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桌子上。
徐氏由着俩侍女帮她换了一身衣裳,挥了挥手,两个丫鬟退了出去。
徐嬷嬷走过来,两手放在徐氏的鬓角,不轻不重的缓缓按压起来。
徐氏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还是嬷嬷按得舒服,按了好一会儿子了。嬷嬷快歇歇吧。嬷嬷跟着我没享到什么福,还要为我操心。”
“夫人快别这么说了,老奴这已经是在福窝里了。老奴当时带着儿子走投无路,要不是国公府收留,老奴母子早就不在人世了。让了夫人的乳母之后,老奴就掉进了福窝里了。”
徐嬷嬷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夫人别怪老奴多嘴,夫人的脾气可要改改了。老爷这些年是怎么待夫人的,老奴都看在眼里的,那可是千依百顺的,这样的难得的有情人也只有夫人这样有福气的人才能遇到。夫人耿直,眼里揉不得沙子,说一是一。但是夫妻夫妻,有事要有商有量的,哪个男人不喜欢温柔似水的妻子。”
徐氏点了点头,道:“我知道嬷嬷为我好,可我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脾气,我会尽量克制,嬷嬷快别说了。”
郑桦进来时,徐氏靠在窗边的椅子上闭目养神,阳光透过镂空雕花窗斜斜的洒在桌子上。
帘声响起,徐氏睁开双眼,看见郑桦,她轻轻站起,迎了过去。
两人在桌边落座,郑桦看了眼徐氏道:“刚才老家来人了,大哥大嫂添了个女儿。”
“真的?那可太好了。徐嬷嬷,把我准备好的礼单拿来给老爷瞧瞧。”
郑桦摆了摆手道:“这些事夫人让主便是。”
夫妻两个互望一眼,徐氏叹了口气说:“都怪我的肚子不争气,这么些年只有琅儿一个,琅儿太孤单了,他早就想要个妹妹了。”
“夫人不要如此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辈子有夫人有琅儿我已经很知足了。再说琅儿也不孤单,他还有珉儿这个哥哥,现在又多了一个妹妹。”
徐氏低头想了想,说道:“要不我带琅儿回去一趟吧,你这个叔父走不开,侄女的记月宴,我这个当叔母的也应当露面,顺便再带琅儿去散散心。”
郑桦想了想答应了,又嘱咐了徐氏好些事情,也不知徐氏听进去多少。
徐氏早就呆腻了京城,趁此机会出个远门,散散心。她把中馈托付给了徐嬷嬷,心早就飞的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