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老子对“道”的解释,按照老子的本意,“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只要能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的“道”就已经不是自然纯朴的大“道”了,还因为语言和文字的表达和描述会人为地限制“道”的定义和范围,但老子为了解释自已的思想和观点,不得用“道”这个概念。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是无形无状,无色无味的一种超出形器世界之外的存在,所以它既看不到,也摸不到,更闻不到。正因为“道”无形无状,所以它的大小概本就没有边际,既然它没有边际,那么它的容积也就自然不会有边际,所以老子认为“道”象是一种没有边际的容器,它永远也不会盈记,它能包容世间万象。
“道”又像深渊一样,能够生长和养育万物,既然“道”无形无状,那么这个深渊就深不见底。老子通过上述两个形象的比喻,向世人解释了“道”存在的普遍性,不但包括日月星辰的轮回,一年四季的更替,也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朝代的兴衰更替的特点,还包括个人的生老病死和万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通其尘
“锐”就锐利和锋芒必露的人或他们的行为,挫其锐就是指削掉他们的锋芒,因为这种人的内心充了获得的欲望和争夺的野心,所以挫其锐就是削除这种人内心当中的欲望和野心,老子认为要想达到这种目的,就必须消除人类对物质的区分和价值的判断,只有如此,人与人之间才不会有争夺的目标。
“纷”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纷争,只要权力是人人羡慕的对象,那么权力斗争就会成为司空见惯,只要金钱还是所有人都想要得到的东西,那么各种坑蒙拐骗和巧取豪夺的手段便层出不穷,只要地位和名望还是让所有人都趋之若婺的存在,那么勾心斗角和不择手段就会成为万般无奈的选择。
老子认为要想真正消除人类自身的欲望和各种纷争,就要学会和光通尘,“光”是指因价值上的区分而引起的争斗之心,只要有钱就是老大,只要有权就可以为所欲为,只要类似的价值观还存在,那么争权夺利的故事就会不断重演。
通尘是指人类对物质的区分,当人们不再区分金钱和粪土的时侯,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可以争夺的物质,所谓和光通尘,就是消除人类对万物的区分和价值上的判断,从而回到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则天下太平。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因为“道”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它看不到也摸不到,所以它超出了常人的认知观念,所以很多人对它存在将信将疑。
其实“道”就是某种观念,或者某种思路和态度,或者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总和。比如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要让出很多判断和决择,那么让出于这些判断的依据来自哪里呢?个人认为这种依据就来自于某种观念或认知,或者来源于对社会和规律的把握,而这些认知和规律都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存在,但它会对每一个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决定性影响,我想它就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