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拓山匪患严重,剿不灭,打不尽,可以说是全民皆匪。
究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山中资源贫瘠,民生艰难的缘故。
乡民们吃不饱穿不暖,只能盘踞一方当土匪,劫掠过往行人。
这些人行事灵活机动。
朝廷派兵围剿,他们可以立刻解散,各自回家。
等到这阵风声过去,他们又可以集结起来,照样干土匪营生。
就看凌濮阳他们抓到的土匪头子就知道了。
那样一个人,也不像那真正能够带头干大事的样子。
就是被推出来背锅的而已。
所以,他们先前的行动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所以他问左胥蒙,这片山适合做什么营生。
左胥蒙还果然认认真真想了一阵。
说道:“苏拓山这边的气候和我们山阴郡差不多,山高多雾,最适合茶叶生长。”
“而且我也看到了好几株老茶树。要是能开荒出来,种茶叶铁定能提高山民收入。”
凌濮阳点点头。
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来之前,他也做过功课,查阅过关于苏拓山的县志之类的,心里大概也是有底的。
左胥蒙瞪大了眼睛,惊恐万状的看向凌濮阳。
一紧张,他又结结巴:“凌凌凌三爷,你不会想要让这些人乖乖的开荒种地经营茶园吧?”
心里只笑这位凌三爷。
看起来多精明强干的一个人,怎么这么笨呢?
太天真了!
如果这里的山民肯老老实实种地种茶,又怎么可能集结起来去做土匪?!
不说多了。
这些山民可以说每一个人身上都是有案子的,全村都抓去坐牢也不为过。
他们怎么可能那么老实听话?
不仅仅是左胥蒙,连薛荔和丁桂也都眨巴着眼睛看着他。
显然大家都同意左胥蒙的说法。
丁桂撸袖子,主动请缨:“要不先杀几个立威?”
“属下还有十七八个兄弟姐妹,谁要不听话,带头闹事,我们兄弟就把他抓了,五马分尸!看谁还敢不听话!”
薛荔凌濮阳包括左胥蒙,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不是,你白嫩嫩的娃娃脸,你怎么能说得出这么凶残血腥的话来的?!
丁桂被六只眼睛看得往后退了退,讪讪地笑道,“咳,确实血腥了一点哈!那……咱们给他来二马分尸?!”
她都快哭出来了。
一咬牙,飙了四川口音:“实在不能再减了!那就一匹马,把人拖死算求!”
凌濮阳:“……!”
好家伙!
都说川蜀女人彪悍,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连他这个京城一霸都得甘拜下风。
凌濮阳眉眼慢慢冷凝下来。
对付这样的山民,杀人立威可远远不够……
梁大明,今年三十二岁,年轻力壮,家里也有点薄田。
照道理讲,日子也能过好的。
但他自小便当惯了土匪,自然不愿意辛辛苦苦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去伺候那点子土地。
他也是苏拓山土匪当中的一个。
大军来的时候他跑得快。
早早的就跑回了家里。
和他一样的人不少。
其实官兵能捉到的仅仅是他们当中的一小部分。
也就一二百人。
牺牲一二百人,把那群傻子官兵糊弄走,他们又可以舒舒服服的干他们的土匪生意。
这次把官兵引过来,全都要怪隔壁的钱老三!
那个笨蛋!
都说了要看人,不要随便谁都动,他就不听!
非要劫那个左家小公子!
这下好了吧?把朝廷鹰犬都引过来了。
现在朝廷的武器越来越先进,那天晚上的动静他们也都听到了。都各自后怕不已。
吃了这个教训,以后可得注意一点了。
梁大明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脚尖一点一点的,盘算着他的事情。
他都这么大年纪了,该考虑养老的事了。
没有个儿子可不行。
没人养老,以后死了也没有人摔盆,那可不行!
等翻过年,再怎么也要抢一个好看的媳妇儿,再生一个好看的儿子!
就像隔壁的钱老三一样。
娘的,那钱老三也太不仗义了!
自己跟他商量,让他把老婆典给自己两年,帮自己生个儿子,他都不愿意。
太他妈抠门了!
自己只不过想要一个儿子,又不是想要他老婆,呸。
一点邻里之爱都没有。
梁大明在想着钱老三,钱老三就来了。
梁大明就是个光棍汉,家里也没什么财产,根本不锁门的。
钱老三一来就直接冲了进来,对梁大明道:
“村里来了个傻缺茶商,说是把我们这片山都买了,要开荒种茶树,在到处找人开荒呢!”
“每天四文钱,包一顿午饭,你去不去?”
梁大明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四文钱?打发叫花子呢?不去不去!”
他们随随便便出手,拿着刀吓唬一下,得到的都比这多百倍!
他才不要去呢。
但村里来了一个傻缺茶商这件事,却也引起了他的注意。
反正短期之内也不能再有行动,所以大家每天都在关注着那个茶商到底在做什么。
并且暗地里嘲笑他。
知道那人根本就雇不到人开荒。
过了两天,那茶商实在是找不到人,又把工钱提高了一倍。
每天八文钱,并且承诺包两顿饭。
还是没有人去。
又过两天,涨到三倍,每天十二文钱,包两顿饭。
说了,午饭肯定会有肉。
这条件就很令人心动了。
尤其现在又是冬季,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倒是有不少的人都去应聘了。
钱老三和梁大明也邀邀约约出了门,扛了锄头上山。
不过他们哪里是干活的料?上山明显就是冲那两顿饭去的。
就是在磨洋工。
高兴了挥两锄头,大多数时候都是找个避风的地儿,点一堆柴火,大家坐下来吹牛聊天。
茶山简直成了一个大型的吹牛聊天场所。
比在家里过得还舒服!
那傻缺茶商每天提供给他们大量的工钱和吃食。
大家就在山上吹一天牛,吃饱喝足,还拿着钱财回家,不要太惬意!
如此又过了四五日。
梁大明在火堆旁坐的手脚都有些麻木了,就拿了锄头去活动活动手脚,做做样子刨土。
一锄头下去,叮的一声。
锄头似乎挖到了什么金属。
他好奇的拿脚碾了碾,发现那块土疙瘩居然隐约透出一些闪耀的金光。
咦?莫非是金子?!
他赶紧丢下锄头,把这块东西给捡起来。
大约有拳头大小,沉甸甸的。
擦掉上面的泥土,里面赫然是一坨黄金!
妈耶,居然挖到金子了?!
还这么大一块!
发财了!真发财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