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624章定(中)
第624章定(中)
“诸位将士,本将军也不给你们藏着掖着了。实话告诉你们,想当初,咱们一起把太上皇逼退,陛下即位,咱们已经没有了退路。作为大魏军人,你们应该清楚,和陛下作对是什么下场。在太上皇眼中,咱们都是十恶不赦之徒,如果不想死,那就好好守城。”蒋干站在城头,冲周围诸将领道:“你们也不要抱着什么侥幸心理,自张遇叛乱以来,魏国对于叛乱的打击越来越重,秃发乌孤在张掖叛乱,整个部落十数万人,都被秦王殿下杀得一个不剩。我们同样也没有什么好下场!现在要想活命,也只有守好城池,我们不需要坚守太久,最多半月,天下就会发生变化。成败在此一举,谁敢有二心,休怪本将军不念平时兄弟情谊了!”
征南军裨将盛庸道:“将军放心,卑下省得!请将军下令。”
“骑军右前营驻南门,左前营驻北门,左后卫营驻东门,右后卫营驻西门。每门布置一屯骑卒,把其他马匹集中起来,交给中卫营。中卫营随本将军驻大将府,一旦一门告急,立即飞骑传报本将军,本将军就会分兵救援。滚木擂石,灰瓶金汁,分布四城,于城墙下每隔百步,埋大瓮一口,谛听安北军动静,以防安北军鼠窃盗洞!”
蒋干一条条将令颁布下去有条不紊,各路将领纷纷领命而去。
于此同时,裴弼正在苦口婆心的劝着冉智尽快逃离邺城。可是冉智是铁了心不愿意离开。
冉智苦苦思考一会儿,然后道:“朕不甘心啊,如果就这么走了,朕就再无机会了!”
裴弼满脸凄苦之色。“陛下,现在都什么时候了。邺城驻军十之八九都逃跑了,他们只向太上皇投诚,如今太上皇的军队已经暴涨至了七万余人,仅凭蒋干五千前锋,恐怕支撑不了一天啊!”
冉智道:“连你也信心不足吗?”
“秦王殿下素以善战闻名天下,天下闻名的豪杰,皆败其手。何况还有太上皇!”也难怪裴弼没有信心,要知道冉闵、冉明都是打遍了天下,像后赵中领军石成、龙镶将军孙伏都、后赵汝阴王石琨、王郎、张驾度、段勤、刘国、靳豚、姚戈仲、刘显以及慕容俊、慕容恪还有氐秦苻氏。如果一个人败在冉闵手中那还没有什么,可是这一连串的名字,哪一个是好相与的角色。也难怪裴弼没有信心,冉闵身边不仅有勇冠三军的籍罴,还有近智若妖的冉明,别说信心了,都忍着不逃,都算裴弼毅力坚韧了。
“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冉智豪气冲天的大笑道:“守一城,挥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锋芒,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朕愿与先生一起,身与城死,以报国家!朕倒是要看看,谁要做赵高、梁冀!”(赵高和梁冀都杀过皇帝)
正巧蒋干来到皇宫听到冉智如此豪言壮语,其实蒋干的心思也不纯,他只是想坐而起价。如果冉闵可以给他更高的利益,他就算献出邺城,也没有什么不可。不过听到冉智这话,他心中不禁生起愧意,忙肃容道:“陛下说的是,不管敌强敌弱,我等尽死守邺城,以报国家!”
冉智欣然道:“好!有蒋大将军这番话,朕与文武百官同心同德,逆军断难讨得便宜。朕愿与蒋大将军歃血为盟,人在城在,人亡城亡!”
在历史上冉智与蒋干这对搭档,死守邺城百日。城中粮食吃光之后,若非长水校尉马顾开城弃降,结局如何,还尤为可知。冉智立即叫人取来大碗,注满烈酒,二人歃血为盟,起誓共守济南。
要说这蒋干,也行伍出身,久领兵马,调兵遣将指挥城防,的确是样样出色。历史上守邺城其实作用最大的是他,冉智的作用,其实也就是稳定人心,调度粮草而已。何况用兵守城这些方面也不是一个外行说精通就能精通的。从夏四月二十三日开始围城,直到八月(十三日),燕军入邺,历时三个月又二十天。
冉智铁了心要与城共存亡,裴弼见劝不动冉智,只得心怀死志,与其共生死。冉闵似乎也失去了耐心。在开元二年冬十一月戍辰日,冉闵派出冉明和籍罴进攻邺城。
事实上,冉智此时人心尽失,只靠武力进行弹压,才能保持邺城的稳定。战争毕竟是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并非儿戏,更不可心慈手软。冉明虽然不想内战,可是当内战不可避免时,他还会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战争。
邺城是魏国的帝都,在曹操、石虎两大奸雄的经营之下,邺城已经是一座不弱于洛阳、长安这样的超级坚城,两丈八尺高,一丈八尺厚的城郭甚至比一般内城还要高大。至于城郭之内的三丈高的内城,三丈八五尺高的皇城,还有三丈高的宫城,这些注定不是摆设,那林立的箭塔、纵横交绰的敌台、马面,还有大小四座瓮城,这座坚城,除了硬啃没有别的办法。
于是,在邺城城外的魏军就开始打造攻城器械,光依靠五百具投石器还有五百余辆八牛弩,想攻破邺城,难度不是一般的小。冉明一次性投入三万军队,七万余民夫,超过十万人在热火朝天的打造着攻城器械,特别是那种攻城塔,冉明为了增加推进速度,将原来八个轮子,增加到了二十四个车轮,这种如同五层楼高的攻城塔,冉明一口气打造了三十余辆。最下层是推动车前进的士兵。其它四层装载攻城的战斗士兵。车高约四丈、宽两丈四、长三丈七,从上到下铺满了厚木板,木板外面还蒙上了两层生牛皮,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是最好的攻城利器之一。当然,这个攻城塔自身重量极重,想要移动它非常困难。不过却难不到冉明,为了方便这种攻城塔的移动,冉明就利用了秦朝发明的轨道车,也给这个攻城塔准备一个平行轨道。一时之间,冉明找不到相应的铁轨,只好退而求次,用红杉木当作轨道,还好这种攻城塔虽然重,但是却没有重到像后世重卡那样,重不动就几百吨的变态重量。即使加上攻城塔上的士卒和八牛弩,襄阳炮这辆攻城塔也绝对超不过四十吨。
冉明已经想好了,这种攻城塔在火炮没有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就是攻城的心须器械,日后军中要准备制式轨道,不仅可以用来铺设攻城塔的轨道,同样也可以修桥铺路。
攻城塔可以使用自身高度,居高临下,利用落差向城墙上进行压制射击,也可以抵近城墙,利用类似水战中拍杆,破坏城墙上的防御设施或武装人员。攻城塔上的拍杆不比战舰上的拍杆,这种拍杆的吊臂只有三丈,重量也不过八百斤。即使只有八百斤的拍杆,拍在任何人身上,医好了也扁的。至于床弩、八牛弩、投石器之类的装备,那绝对是一拍一个准,一拍就变成一堆碎片。
当然攻城塔的作用不止与此,它还可以借助攻城塔上面的云梯,直接跳上城墙战斗。攻城塔下面也有爬梯,下面的士卒也可以通过爬梯,源源不断的爬上城墙。
那种十余丈长,需要两个合抱粗的巨树制成的冲撞车,冉明也一口气造了十二辆之多。这样重量的冲城车,几乎没有城门可以轻得住冲城车的撞击,除非城门用石块或沙袋封死。除了攻城塔或冲城车,冉明打造最多的还是攻城云梯。
这和古代影视剧中的一个普通梯子,并不一样。那虽然是云梯,不过却是最简单的云梯,如果指望这种云梯攻下城墙,那简直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那样的云梯根本不需要用擂石滚木砸,只需要用叉杆用力往外推,不知道敌人会有多少人手够摔的。
古代的云梯,有的种类其下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也被称为“云梯车”,配备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有的带有用滑轮升降设备。(发明者为公输班既鲁班)。这种云梯不仅有防箭的防盾,还有直接抓在城墙上的抓钩,防止受到弓箭和叉杆的攻击,当然还有一定的防火功能。
至于襄阳炮则更加不计其数了。冉明其实的打算很简单,这也是后世最常见的一种招数,那就是武力威慑,如果没有攻城器械,邺城守军多少心里还存在侥幸心理,但是冉明就是用不计其数的攻城器械,也打跨守军的心里防线。
在打造攻城器械的同时,冉明也不忘记给冉闵搭建一座高台,这座高台将近六百平方,离地高出三丈的平台,可以让冉闵有足够的视野。当然这并不算是一种完全的平台,可是一种堡垒。碗口粗的红杉埋入地下三尺,露出地面的地面也用热水搅拌着湿泥涂抹一遍,经寒风一吹,这种简易的木栏和铁石没有什么两样。平台外围也布置了大量的拒马,这种拒马浇水被冻实后,想破坏非常难。
冉闵看着忙碌的冉明,兴致勃勃的冲籍罴道:“你看,在这个世上,就没有人比秦王更善用器械了,若是朕以往也有这么多器械,将士们就会少流很多血!”
籍罴笑了笑,道:“陛下,这是秦王殿下的习惯。早在廉台之战中,秦王殿下就利用那种碗口粗的陷马坑。这种微不足道的陷马坑就是摆在骑兵面前的一道无解难题,放弃速度,缓缓行军这倒可以避免伤亡,但是失去速度的骑兵反而成了任由枪矛手宰割的羔羊。特别是反其道而行的平面拒马枪,无一不是针对骑兵的克星。现在,秦王又弄出了许多攻城器械,特别是攻城塔,不仅在攻城中作用巨大,如果野战中中军位置布置几辆,一旦需要支援时,再用轨道把攻城塔送上去,这就胜似千军万马!”
“你肯定想不到秦王为何会如此做吧?”冉闵笑道:“有一次朕问秦王,为何竭力打造如此众多的器械,耗费钱粮?你猜他怎么说?”
“他怎么说?”
冉闵道:“他说他怕死,所以才会想尽一切办法,打造各种器械,保证自己不死!”
籍罴很是无语,他听了这话,真不知道怎么凭价冉明这个人了。冉明少儿成名,却无那些年少成名的傲气,如果说籍罴与冉明阵前对阵,籍罴可以保证一个回合击倒他,最多三个回合生擒他。但是如果让他率军和冉明对阵,冉明肯定会有一千种办法玩死他。
“陛下,据那些反正过来的军士说,蒋干已经抵达了邺城,既然他敢来,就肯定是抱着必死之心,恐怕这场不好打啊!”籍罴沉默了一会道:“人总是会变的,蒋干已经变了,他已经被权力迷住了心智。蒋干现在肯定已经疯了,一个疯子,邺城肯定会流很多血!”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冉闵道:“蒋干敢率部前来,只有一个可能,他和冉智肯定搭上了晋国那边的线,朕虽然不知道晋国给蒋干开出了什么价码,不过能让朕的征南将军动心,价码肯定不低。”
冉闵突然盯着身后那个用巨大的沙盘,这块沙盘是有一百九十多块小沙盘拼装而成的,几乎涵盖了魏国所有的郡县。冉闵伸手指道:“蒋干出现在邺城,绝对不会是偶然的,他不是卖了朕的青洛,就是卖掉河洛地区,如果是那样的话,张温可就危险了!如果张温抵挡不住蒋干与晋军的夹攻,南阳会丢掉,弄不好也会丢掉!”
“关键要点在这里,籍将军你立即率领轻骑从白马渡口过黄河,驻守东郡,东西兼顾梁郡、荥阳郡。这里不仅掐死了蒋干南归之路,同时也能扼制晋军北上。”冉闵接着道:“朕没有太多兵马给你,所以你的压力要大一点。最少可坚持一个月。直到秦王攻破邺城。必要的时候,朕会下令胶东国,胶东军尚有两万余人马,都是可战之兵,从他们接到朕的命令,到抵达战场,最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只要胶东军加入战斗,晋军只有撤退这一条道路!”
此时的情景很怪,晋朝肯定和冉智眉来眼去的,不过目前为止,晋朝给冉智的支援尚没有显现出来。难道是桓温的后手?关中冉闵不会担心,慕容恪有稳定地方之能,谢艾、张艾、石越都是智勇双全的将领,桓温如果图谋关中,肯定偷鸡不成舍把米。
“陛下放心,只要罴还有一口气在!不会放过一个贼逆!”籍罴其实清楚了冉闵的想法,冉闵肯定是借着冉智机会,把晋国牵扯进来。
别看冉智闹腾得挺欢,其实他已经生路断绝。或许之前冉闵会念在父子之情,留他一条命,现在冉智是自己把路走绝了。即使冉闵想给他活路,他也活不成了。冉闵已经当了魏国的八年皇帝,在魏国威望无人可及。如果冉闵要想蒋干的脑袋,蒋干的脑袋第二天就会出现在冉闵案头,同样,冉闵也可以轻轻松松弄死冉智。不过,别看冉明声势浩大,其实邺城之战根本就打不起来。冉闵只是做一个姿态,把贪婪的晋国伸过来的触手砍下来,随便将边境线扩展在淮河沿岸。
十一月的邺城其实很冷了,呼啸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切割着人的皮肤,让人不堪忍受这种无处不在的寒冷。特别是在南方长大的谢安,更加不适应北方的寒冷。谢安穿一身厚厚的羽绒服,几乎快成了一个扭不动的企鹅了。就算这样,谢安仍感觉冷得要命。
自从冉智政变以来,谢安几乎都足不出户,没有办法,他想出去也受不了寒冷的天气。每天谢安都会围着火锅喝酒,温热的黄酒,吃着蘸酱的牛羊肉,日子过得无比惬意。
但是这个惬意的日子,似乎到头,因为有一个恶客开始上门了。
王猛带着他拉来的张明俨,还有刘科等大模大样的进入了谢安的府邸。王猛故意这样不掩饰身份,其实用意是恶毒的,就是拉谢安下水。不让谢安再坐壁上观。
王猛发现裴弼并没有按照他的设计劝冉智离开,反而加紧布置邺城的城防,王猛有点失落。战争和仁慈是两个相悖的概念,所以就有了慈不掌兵这句话。冉明不是一个仁慈的人,特别是对外战争中,冉明可以无所不用其急,称为丧心病狂也不为过。可是对于汉人之间的内斗,冉明又太过妇人之仁了。可是冉智不退缩,让冉明不得不兵刃相见,这时王猛不得不采取措施,帮助冉明扫清障碍了。
“景略你是庸人自忧了!”谢安得知王猛的来意后笑道:“邺城打不起来。”
“打不起来?”王猛道:“你不知道,蒋干在内瓮城里埋了六百多石猛火油。”
谢安笑道:“陛下在乱世定鼎,依靠的还有冉氏家将。如今这三千余家将就在城中,若陛下驾崩,这些家将自然效忠冉智,可是陛下健在,冉智也指挥不动这支家兵。这支家兵三日之前,突然离奇失踪,除了三百余人马驻进皇宫,保护董皇后之外,其他人则不知去向。冉智早已封闭了城门,这么多人马肯定不可能出城,他们既然没有出城,会在哪里,会干什么?景略你会想不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