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508章这是赔钱的买卖吗?
第508章这是赔钱的买卖吗
王猛早已习惯了冉明或坐或站在那里发呆,有时候冉明会愣上一天,直到一个奇思妙想出现。就在这时,正在当值的华夏商盟理事郑简战战兢兢的来到王猛面前。虽然王猛已经是冉明的幕后谋主,事实上王猛并不是活在黑暗中的人。
就在王猛出现在上邽并与冉明会面时,冉闵通过了“天聋地哑”的消息渠道,就得到了这个消息。虽然冉明没有深究王猛被绑架的事情。但是冉闵却不能装作什么也不知情,通过了“天聋地哑”的详细侦察,王猛被绑架的始末被冉闵知道了。这时冉闵怒了,虽然王猛失踪没有涉及到朝堂上的政治斗争,但是堂堂朝廷的三品大员,居然被人口贩子绑架了,险些卖到黑煤矿中当奴隶,说出来肯定会贻笑大方。
冉闵亲自中旨,指示各级官府,极力打击贩卖人口犯罪。这一轮专门打黑风暴,让魏国的治安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虽然无法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至少相对来讲,有了天壤之别。当然冉闵的出发点本意是好的,可惜下面的人在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利用政策空档,对商贾们上下齐手,使各地商贾的产业造成了不少冲击。这也是冉明为什么会这么快在秦国形成这么好的局面。
郑简轻轻上前恭声道:“王先生,简不知殿下到来,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王猛轻轻对郑简打了一个禁声的手势,看了冉明脸上露出苦苦思索的表情,良久后轻轻叹了一口气,道:“郑理事,殿下现在正在考虑大事,最烦别人打扰。”
郑简道:“王先生放心,简省得如何做了。”
说着,郑简转身冲大厅内忙活的伙计轻声低语起来,不一会儿,大厅内就树起了一个牌子。上书:“商盟总部会客大厅暂时开放,所有应酬、交易转移至至善楼接待!”
此时若大的大厅,很快就人去楼空,当然,所谓的空,并不是空无一人,至少冉明的十几个护卫林黑山、王猛以及护卫那里等着。除了轻微的呼吸,整个大厅落针可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冉明终于回过神来。突然道:“笔。”
当冉明看到王猛将早已准备好的笔墨纸砚送到冉明面前时,冉明哑然一笑道:“先生,还是孤来口述,先生来执笔吧!”
中国古代的钱庄,和后世的银行,只要是学过金融皮毛的人都会知道,这绝对是两码事。钱庄虽然可以开出银票或钱票,但是只是一种支出存纳的依据,却没有分文利息补偿,反而会让存户定期交纳利息,换而言之,这个时代的钱庄,其实更像后世银行中的一项专门业务,贵重物品保管,我只是帮你存放钱财,你还要给我保存费一样。
这其实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也造成了古代百姓,以及后世思绪禁锢的农民,不信任银行,只信任自己。钱,存着不动,那就是一潭死水,只有流通,才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是银行,却是国家或个人公信力量,起到信贷与金融集资,从而又好又快的推动各业行的发展。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银行的模式,更适应中国古代的市场。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利息,也对百姓有着致使的诱惑力。在农耕时代,商业活动都是职业化的商贾进行操作,农民的收入来源,只有种地这一项收入。就算再微薄的利息,都百姓也是一种难得的利润。
冉明的打算其实不是为了单纯的方便商业发展,而是给天下所有的贫苦农民一个生存下去的保障。遇到灾荒之年,农民是最无助,为了活下去,他们只有卖田卖宅子卖儿女,这样也促使了土地的兼并越来越严重。隋朝杨广创立了义仓制度,其实对于农民来说,是一项福利政策,然而这个政策一旦与官方沿了边,就失去了原来的味道。那些官员就会以损耗、亏空各种名目**义仓中的粮食,让农民既出了粮食,也享受不到任何补偿,这项惠民之策,反而成了害民之政。
提出银行,其实还是一个隐秘的用意,那就是悄悄打土豪。要知道古代的士族门阀,敛财的主要方式除了收租之外,那就是放贷了。像陈郡谢氏以年三成的利息向外放贷,居然会人称家最仁慈,最良善的人家。但是在后世,你敢收三成的利息,那是绝对的高利贷。只要银行可以解决百姓在灾荒之年,无钱买种粮、耕具的窘迫局面,也可以有效的迟滞土地兼备现象。
这种既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活跃市场以及不着痕迹的打击土豪的政策,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形成另一个“国库”的存在。无论商贾、百姓还是国家,都可以从银行中得到好处,当然,银行一旦形成,公信建立起来,冉明也有拥有了强大的软实力。
冉明的语速非常快,主要讲的就是如何设定存钱利息,如铜钱占地大、笨重的钱币利息是多少,一年期利息是多少,三年期的利息是多少,五年期、十年期以及活期利息是多少。当然还有何人可以贷款多少,利息是多高,还有贷款的担保人以及抵押物的评估设定,这些东西,冉明都没有停止,一口气说话。
当然,这个票据的设计以及防伪问题是冉明头疼的问题,国人造假的能力,无往古今,都是非常牛的,没有不可能,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一旦伪钞出现,对一个刚刚成立的银行是致使的。在这个时代,也没有网络,消息传递慢,一旦让伪钞大规模出现,后果非常严重。
冉明这个时候迟疑了,不过并没有迟疑多久,冉明就想到了方法。在这个时代,造纸的技术,还是以冉明最为先进,冉明制造的宣纸多是以树皮、桑、麻、水稻或小麦的秸秆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制成。冉明完全可以采取另外一种造纸技术,制造出来一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纸。
让造假从源头无从做起。就像后世的印钞纸就是从材质上与普通的纸不同,普通的纸通常都是以木材或草木类纤维为材料,但是印钞纸则是棉花、棉短绒和优质的针叶木化学浆制成的。冉明在后世也没有制造过印钞纸,当然制造纸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材料不同,品质自然不同。
不过,冉明现在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那就是棉花还没有出现,没有棉花,他也没有办法制造出来印钞纸。
冉明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冉明的眼睛眯起来了,手指轻轻的敲打着桌面,他最终无奈的放弃这个钞票防伪的技术难题,只能暂时压下来,先让人寻找棉花和白桦树,慢慢的将原料囤积起……
就在这时,郑简则亲自端着一盘点心和茶水进来了,他看着冉明仍在那里苦苦的思索着,正欲转身离去,突然看到了王猛书写的纸上的东西。
“咦”郑简惊讶的道:“殿下的这个钱庄倒是奇怪,人家金银钱柜都是赚钱的,殿下做的可是赔本的买卖啊!”
果不其然,实践出真知。就连做生意向来精明的郑简也没有看出银行的盈利点,他只是习惯性的看到了支出的利息。郑简看到冉明没有理他,就淡淡的摇头,边仔细的阅读起来。
冉明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的,这是一个公认的公理。只要是冉明提出来的点子,那都是日进斗金稳赚不赔的。
果然,郑简看到了其中的区别,这个存钱的利息,远远的低于贷款的利息。而且实物抵押最多只能贷实物价值六成的现金,而且当借贷人到期无法偿还贷款时,可以申请延期偿还,或用抵押物偿还。
虽然冉明的想法很是新鲜,可是郑简感觉也没有什么,必竟在这个时代,向外借钱是一件承担着很大风险的事情,如果人家实在还不出钱,也不能狠逼,一旦出了人命,就会落一个不仁不义的骂名,当然某些视名声如粪土的人,则不在此列。
商贾和士族不同,他们最重信誉,一旦信誉破产,他们的生意也会一落千丈,着实不划算。
其实郑简进来的时候,冉明就已经清醒过来了,但是看着郑简的态度,显得对自己的这个钱庄建设方案不怎么认同。
冉明笑着问道:“郑理事,你说如果孤的钱庄,你存入十万钱,过了一年之后,就可以得到十万一千钱,你会不会存?”
“取十万一千钱?”郑简道:“如果真给,当然要存啊,傻子才不存。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什么都不用做就有钱拿,做什么生意没有风险啊。”
冉明又道:“那孤再问你一件事,如果,孤说的是如果,如果你需要进一批货,手头上却没有那么多的现钱,错过这个机会,这批货就有可能被张询或王成买走,你就会错过这批货,你会不会向孤的钱庄借钱?”
郑简问道:“这批货需要多少钱,如果转手卖掉又能赚多少?”
冉明道:“假如这批货价值十万金,你借一年需要还十一万金,这笔生间若成,你可以赚三万金。”
郑简想了想道:“如果是这样的话,简自然会做这笔生意,当然就算付出一万金的利息,还能赚两万金。”
冉明笑道:“这不是得了,别人存进孤的钱庄十万金,孤只需要付出一年一千金的利息,你要是借,就要付一万金的利息。除去利息,孤这一年,只保管这些钱,就可以赚九千金,这生意能不能干。”
郑简道:“殿下说笑了,这个天下可以向殿下借十万金的人有,可是谁有这么多钱存入殿下的钱庄呢?”
冉明转身冲王猛问道:“先生,大魏永兴六年入籍贯者几何?”
王猛想也不想的道:“永兴六年十月陛下命各郡编户齐民,我大魏幽、平、营、青、冀、并、兖、洛、豫、司、雍共一百万四十万又五千八百余户,共七百六十二万又七千四百余口。当然这个人口只是截止到永兴六年九月,尚不包括凉、河、沙三州,如今想来,我们大魏人口应该突破八百五十万人。”
冉明道:“好,我们就以八百万人口计算,每人存入二十钱,会是多少?”
“一万万六千万钱。”
冉明又道:“寻常百姓家存一人存二十钱不难,可是像资逾万的人家,在大魏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他们好意思存二十钱吗?少说也有个三五三千金吧?这样算下来,会有多少钱?”
郑简听到了这话,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其实,冉明采取了一个偷换概念的说法,中华民族向来民族基数大,哪怕在五胡乱华时期,东晋也有四百多万人口,由于冉明的出现,鲜卑慕容部进入中原,大面积的屠杀,并没有来得及出现,又没有了氐秦与鲜卑的大规模战乱,人口得已保存。
可是这个民族,人心真的一齐,世界上还真没有什么事情办不成。举世闻名的红旗渠众所周知吧,如此大的工程量,在现在计算,工程代价至少超千亿,可是人家当时没有用国家一分财政拨款,就凭一县的几个乡镇硬是在太行山中挖出了一道渠。在那个建国后最困难的年代,两弹一星硬是勒紧裤腰带造出来了。
但是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思,想要做出事情,反而更难。当然,银行不是公益,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此时,王猛和郑简不同,王猛的想法是,如果真的可以聚起那么多钱,在秦国可以修多少水渠,可以开垦多少荒地,可以让修多长高速公路,冉明可以招募多少军队,可以添多少甲胄、兵刃。
有道是屁股决定脑袋,郑简则想的是,如果钱庄建成,他可以扩大多大的生产规模,可以多建多少分部商号。
冉明笑着打量着表情各异的二人,端起茶水,茶水入口,冉明这才发现,茶水已经冰凉了。冉明叹着气,放下茶杯,肚子又咕咕的叫了起来,冉明正欲让郑简准备饭菜,只见郑简满脸兴奋的道:“殿下,简看这个钱庄可以办,不仅可以办,而且要大办,简这就写信通知商盟各理事以及各核心会员。尽快动身,前来上邽………”
冉明道:“其实我们更需要先做一件事。”
“殿下请示下!”
冉明道:“孤要吃饭,肚子早饿了。”
郑简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太阳已经落山,冉明在这里已经坐了三个多时辰,他不好意思的道:“殿下,简失礼。”
说着,郑简吩咐道:“来人,快上酒菜,殿下,咱们边吃边谈。这个钱庄,简觉得,还需要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