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507章钱庄改革的设想
第507章钱庄改革的设想
“互市如何?”现在这个问题是冉明最关心的问题,至于烧当的崛起,冉明并没有放在眼中,当白马河出现黄金之后,而姚苌果然如王猛所料的那样,立即带着精锐部曲将白马羌人打得屁滚尿流,当姚苌夺得白马河“金矿”之后冉明就知道姚苌的末日已经到了。
姚苌可以轻易的打败白马羌人,但是他绝对招架不住来自整个秦凉地区的氐人和羌人的集体发难。必竟金子是谁都喜欢,那金灿灿的金光,已经将无数人的眼睛和心智都迷住了,为了金子,人命变得异常廉价。王猛的这条计策可比两桃杀三士毒多了。一旦白马河里的五千金子都被掏出来,姚苌就算会放弃白马河,恐怕他也睡不安稳。
现在冉明最关心的还是上邽贸易都市地位的问题,这个上邽互市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冉明的收入,也影响着整个秦国未来发展的大局。
因为一个莫须有的金矿,已经让所有氐人、羌人露出了他们的狼子野心,冉明要稳定魏国的西北,稳定秦国,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什么分划、拉拢、施恩的政策在这里绝对行不通,历史早已证明,无论吐谷浑人,还是氐人、羌人,等他们利用汉族的钱粮,强大起来之后,往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过头来恩将仇报。
对于这一点,冉明从来不会怀疑,也不会存在着任何幻想。氐人也好,羌人也罢,只能利用,却不能作为倚仗。
打铁还需自身硬,冉明现在就开始谋划着,给烧当羌人一个教训,不仅仅是为了报当初冉闵的那一箭之仇,更重要的是,冉明不想让后秦建立起来。这一切的基础,当然还是依靠上邽。
冉明与王猛商议之后,决定让秦王府长史李贤李远达起草一封诏令,征召秦国各地百姓修建道路。
当然这个时候,冉明并没有实力一步到位,直接修成高速公路,但是把路面推平、夯实路基,然后用一层石灰抹平,虽然这种道路比不上不其至邺城的水泥高速公路,但是却比现在官道,好走多了。
个别有条件的路段,还可以用细石子铺平,这样的路既不怕风吹日晒,也不怕雨淋。和高速公路几乎一样,每隔五十里,冉明就在公路边上修一个驿站,有专门的驿卒看守,在这驿站里除了驿卒,还有一些较为神秘的人,他们平时只在驿站中闭门不出,专门负责转送文书之类,他们属于粘杆处的人员。
因为冉明担心王猛的安全,在邺城不惜挖地三尺寻找王猛。如此大的动静,要想瞒过冉闵根本不可能,所以这一次冉明倒也光棍,直接将邺城附近的所有粘杆处暴露的成员,全部撤出,从而充实秦国的情报系统。
通过官方驿站,这些粘杆处的成员不仅可以有了一个明面上掩护的身份,同时也可以利用驿站利润,充实活动经费,减少冉明的经费开支。有了专门的驿站帮助,冉明粘杆处的消息不仅方便快捷,更可以渗透各个行业、各个层面。
通过粘杆处的消息,冉明居然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情况,这西北地区居然缺少食盐。这让冉明感觉不可思议,在他的记忆中,在宋代的时候,西夏好像对宋朝的贸易,很大的比例就是青盐,然而在这个时代,这里居然缺少盐。
经过打探,冉明这才知道,这里的盐矿不是没有,就算除去青海湖,还有许多沉积石盐矿,可是这些盐矿由于含有大量的钾或硝、还有磷的成份,这样的盐不能直接食用,否则极易中毒。
冉明得到这个消息后,有点哭笑不得,这简直就是守着金饭碗要饭。盐矿中的毒物和杂质,要消除,其实并不矿难,只需要将盐结晶体粉碎后,与水溶解,然后经过沉淀、与活性炭过滤、解析后,再用煮盐的结晶物,才是人可以食用的盐。
冉明让人找来河边的褐色的卤盐盐块,让精力旺盛的无处发泄的林黑山拉着石磨全部磨成粉末后,再将这些粉末倒入要桶里搅拌,最后将溶解的盐水倒进蒙着三层细麻布的木桶中,虽然过虑了部分杂质,这样的盐仍不能食用。
所以冉明又用五层麻布,继续过虑,虽然这样有点复杂,但是总比从青州运来食盐划算。
五层细麻布过虑三遍,原本褐色的盐水现在变成了清水,呈请之后,冉明再用木炭分为到入木桶中,再次搅拌。将木炭与卤盐水充分溶解后,再用细麻布将炭粉与各种杂质过虑掉,这样就能得到淡青色的熔盐液。用铁锅煮,就可以得到可以食用的盐。(化学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不知道这样做对还是不对。)
冉明没有想到,此法一出,不仅可以为他创造了大量的利润,同时也给修路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生活在秦国境内的各部,他们虽然生活相对并不富裕,除非遇到灾荒之年,否则一般不会缺少食物,冉明提出斗粮一天的工钱,在这里并不能吸引住百姓涌跃参加修路工作。如果再提高工资,冉明的负担就会成倍增加。现在好了,因为从卤盐中提取到了食盐,那些百姓反而喜欢与食盐作为结算方式。
原本一斗粮没有人愿意干的活,现在只需要付出一斤盐就可以招到无数人,因为来的人太多,冉明也用不了那么多人,只要将盐减半,每天修路只给半斤。结果这半斤食盐,仍让无数为之疯狂。
冉明看着每天堵在南郭寺门口的那些部落首领和各郡县长官,冉明就感觉头疼。原本以为秦国的人口不多,哪里想到食盐一出,这些人口就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光要求参加修路的青壮就超过了十万人。
王猛向冉明建议,食盐供应量其实不必再少,每天每人仍旧半斤,修路实在用不下的青壮,就让他们过来修上邽新城。
由于这些青壮参与修新城,让上邽新城的修建工作进度明显加快不少。
时间进入了开元元年的十月份,冉明秦王府主体建筑已经完工了,剩余的小工程也有望年前结束,这个时候上邽新城的城郭也建好了。
此时的上邽城,比原来扩大了十倍不止,特别是商业区,六道商业街道,条条都是十五丈宽的主街道,两旁边建筑着各式各样的商铺。如果不是这里充斥着西域肤色的胡商,原以来来到了中原大城。
冉明此时一身便装,带着十几个护卫在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上闲逛着。王猛此时也适应了他隐性幕僚的身份。上个月,王猛的妻子杨氏带着儿子和家人也从邺城来到了这里。冉明和王猛一路说笑着,不知不觉间,居然来到了整个上邽城除秦王府以外,最大最大气的建筑群前。
高大门楼上挂着巨大的匾额,上书华夏商盟四个隶书大字。
这是刚刚建筑成投入使用的华夏商盟总部,整个建筑郡分为幽、冀、并、兖、青、洛、司、雍、豫、秦、梁、河、沙十三州会馆。平均每个会馆的面积大小不一,这个总部总占地近一百三十余亩,房舍逾千间。
此时的华夏商盟,已经成为了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组织,分部和成员遍布魏国各州、郡、县。随着冉明在秦国顺利得打开局面,华夏商盟的核心成员也都将经营重点转移的了秦国。目前仅张询、王成、刘原、郑简四大商贾就在秦国境内开设了各种作坊超过千家之多。
如今的秦国,不仅出产品质精良的铁制器,就连丝绸、瓷器、茶叶、香料、家具、农具、服装成衣、骑具、车驾也一应俱全。
由于上邽的独特地理环境,让上邽取代了长安,成为了西域商品的中转基地,西域胡商来到这里,想要采购的东西,在这里基本上都可以采购到了,而他们的货物也会在这里交易完。所以他们没有必要继续向东行商了。
冉明和王猛进入华夏商盟,这个巨大的建筑群有点像后世的办公楼,一楼的大厅是总接待处,这里有路引牌子,清晰明确的指引着各个商号的代理点,当然这些也有一群职业帮闲,他们可以帮助你解决任何困难。当然,前提是需要出钱。
当冉明刚刚进入大厅,就有几个帮闲上前给冉明施礼。“客官您有何贵干,有没有预约?”一个认得冉明的帮闲道:“瞧你是什么眼神,这是秦王殿下,还用预约吗?”
这个帮闲打着千儿道:“殿下,今天是什么风把您给吹过来了。不知道殿下要找谁?今天华夏商盟是郑理事当值,现在郑理事应该在富贵厅会见萨珊国的胡商!”
冉明道:“孤反正也没有什么事,随便转转。”
这里现在就像一个客栈,其实更像是后世的咖啡馆,一个茶几,两个沙发,用隔断隔开,当然也有付费的静音密室,当然无论进来做什么事,茶水都是免费的。如果愿意,在里可以喝着免费的茶,吹牛聊天。
就在这个时候,冉明看到一个商贾,拿着一个金色的牌子,带着十几个穿着华夏商盟劲装武士服的伙计离开了。冉明知道这是华夏商盟里的一个特殊服务,就是与华夏商盟交易,可以免费获得保镖运送贵重物品或钱财。
古代钱币笨重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铜钱一币虽然不太重,可是架不住数量多。一千钱就是五六斤,一万钱就是五六十斤重。如果购买一匹马,或者是其他贵重物品,就需要非常重的钱。像大宗的皮毛交易,即使使用银币,也要动则三五千斤,光马车就需要三四辆车。
这不仅仅是不方便,而且还存在着安全问题。一旦是遇到马匪,带着沉重的钱,既跑不掉,也不舍得丢下,往往落得一个人财两空。而且由于钱币的沉重,也增加了运输成本,一旦采取纸币,就算是后世的百元,四万钱人民币也不过一斤重,一个成年人负起一百斤也不成问题。可是在这个年代,一个成年背起一百斤钱币,如果是铜钱,才只是一万六千多钱,就算是银币也不过是十六万钱,金币倒是多点,可是一百六十万钱。
可是在这个时代,流通最广泛的还是铜钱。不到两万钱,其实也买不了多少东西。
冉明很久以前就想到了发行纸质货币,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推行。冉明还有一个顾虑,一旦统治者不懂经济,滥发货币,就会像明朝的银票一样,造成贱如纸,国家信用完全破产的现象。到时候,损害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人的利益。有可能会损害天下人的利益。
当然,还有就是货币防伪问题,这个更难解决。无论铸造铜钱还是银币,一旦市场反应好,都会出现假币。就像冉明的银币,也有人用白铜仿制,金币用镀金或铜包金,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这个纸币问题,冉明当然不能强行推行,否则也会人心尽失,将好不容易拉起来的天然盟友推给别人。
可是看到这个问题,冉明还是非常苦恼,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