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324章武器推销
第324章武器推销
冉明这个时候让人送上来一个小册子,小册子也是印刷品,仿宋体看着很是美观。小册里有不少,封面上印着“内部资料,严禁外传”八个隶书大字。冉明道:“废话孤也不多说,孤的初步意见都在这里,大家可以先看看!然后,才发表各自的意见!”
张询率先接过一册内部资料,上面第一部分写的是就商税的重要性,和税制。上面明确写着,商贾有缴纳税务的责任和也有享受国家庇护的福利。上面还写着,大魏各商队,离开大魏国境,就代表着大魏的尊严,必须以诚信为本,诚信经商。当然,作为商队,是魏国移动的国土,不容侵犯的。采取不正当恶性竟争的方式打压大魏商队,或任何攻击大魏商队的行为,将视为对大魏的挑衅,大魏有追究权。
张询看到这一点,心里非常满意、他最初加入华夏商盟的真正目的,就是寻找一个靠山。要知道古代商贾,朝廷所征收的税虽然低,可是各地官府、各个关卡的盘剥和各种名目的苛政杂税却是从没有少过,而且某些权贵,还打着土匪强盗的名义,使用官军化装成土匪抢劫。特别是在这个乱世,他们的损失更是惊人。
现在魏国境内已经没有敢打商队主意的人了,可是在魏国之外,还有不少见财眼红的人。他们每一次都需要缴纳好大一笔“保护费”。有了这个政策,往后既不用担心官府盘剥,也不用担心受怕。
现在的魏国军事实力,在天下间最强,无论燕、代、凉、晋、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得罪魏国。他们所带来的利益将大量增加。
这个保护政策,让众商贾非常兴奋,激动之情非常明显。王成冲张询道:“这下好了,看谁还敢眼红我的商队,娘的,这下不用再多付万金的抚恤金了!”
以王成为例,每年他的商队将数十到上百次的抢劫,光死伤的伙计就超过千人。损失的货物更是惊人。张询更惨,他的经营重心在皮货和马匹方面,因为需要进入燕国、代国和胡区,遭受的损失比王成严重多了。
当初他们出资为冉明组建讨逆军,为的就是保护他们的商队。讨逆军的编制为六千人,别说他们养活六千兵马,如果能免除抢劫和生命财产的威胁,让他们养活六万军队,他们也心甘情愿。
张询道:“这个政策是我等商贾有益无害,绝对支持!”
以青州造船起家的吴川非常激动,这个政策出来,商业可以预见,绝对会蓬勃发展,陆路上的生意,早已经被各大商贾占据,要想挤进去不太容易,可是海洋贸易在这个时代,刚刚有一个苗头,加入海洋贸易绝对会以最快最简单方式回本。
这个小册子不像用毛笔抄写的书籍,这上面的信息量简直惊人。特别是征税、从桑麻、铁矿、煤矿、木料、以及蔬菜、海产品等等,将规结为原料资料,征税数额以开采量乘以价格的两成。接着又从裸布、铁、钢、油、盐、染料、铜、等半成品以产出数量征以一成半的税收。然而,金、银、珍珠、璞玉、古玩、字画、还有其他奢侈品则以征以市价的一半加以征收。
众人开始疑惑不解,为何这些东西要征如此重的税?
冉明看着下面的神色各异的商贾道:“现在诸位若有什么疑问,孤会尽可能的为诸位解惑。现在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一个一个来!”
冉明的话音刚刚落,张询就道:“殿下,这个税制非常好。商税取之于商,用之于民。商以税富国、国以税惠民,民以丰足兴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可是询有一个问题,这商税应该如何缴纳,交给谁?难道要就近交割给各地官府?如果缴纳给官府,可是问题就出现了,那些官,基本上没有手干净的,经他们的手过一层,这税还能剩下多少?”
张询的问题非常犀利,也很直接,指出了问题的核心。
那就是**问题,自私是人类的秉性。无论寒门、还是士族,他们为官的目的,先为已,再为国。张载有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可以说是儒家学者的共同理想。这么崇高的目标,恐怕不容易达成。事实上这句话和儒家的仁义道德一样,都是夜壶。需要的时候,他们就拿来用,不需要就扔掉。
古往今来,那些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政客们,都有两套行事准则。要求别人,那是恨不得别人都成为圣人,可是要求自己却选择性的忽视了。
**,是一个非常难以治理的问题。其实很好理解,为何**难治。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如果你是一个官,遇到亲戚来找你办事,你怎么办?按原则办?那就会被亲戚和朋友唾弃、孤立,甚至会冠上“刻薄、寡恩、冷默、无情,假仁假义”的大帽子。
冉明其实也头疼这个问题,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唯一的处理方式,就是效仿雍正皇帝,不怕你贪,使用粘杆处特务组织,查清证据,然后抄家杀头,家产充公。像割韭菜一样,长一茬割一茬。
冉明想了想道:“这个问题,孤考虑过,当地官员,他们没有接触过商务,以外行领导内行,这是行业大忌,往往也会好心办坏事。所以孤准备上书陛下在户部名下设立商务司,负责管理商税税收、处理商务纠纷、以及制定商业政策、统筹的安排商业规划!”
其实,冉明的提议有点后世商务部和经贸委、发展办的缩影。必竟在古代并没有重视商业,以南宋为例,南宋其实商业发展非常繁荣,以江南半壁江山,养活庞大的官僚机构还有大量军队。
冉明的话和商人的提问,都有专门的**员进行记录。冉明又接着道:“要组建商务司就少不了税丁、书吏、帮办、还有杂役。这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不过,这样才能保证诸位的切实利益!”
王成看着下面没有人举手,就第二个举手发问“殿下,这听政监,有何具体的权力、责任的义务”
“孤拟建听政监的有意,其实说穿了也是为了诸位!”冉明解释道:“诸位也知道,天下官员九成以上皆出身士族,这些士族出身的官员,根本就不会为国家谋利,他们所谋者无非是一家之私利矣!士族有贤才出现,不过更多的则是无非依靠祖辈余荫,混吃等死的庸碌无能之辈。但是诸位则不一样,诸位的财富和地位,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双脚不嫌路远、双手不怕劳累,一点一滴打拼出来的。受之则无愧于天!”
“门下省的职能就是辅助陛下治理国家的谏议机构,由于出身不同,诸位对自己的定位也肯定不一样。士族官员绝对会选择性的看不到他们欺压良善、疯狂压榨百姓。也同样看不到,被他们逼得妻离子散,衣食无着苦苦挣扎的贫困百姓!”冉明接着道:“人非圣贤,都有自己的追求。我想大家应该有自己的目标!”
冉明非常隐讳的告诉在场的众人,当官都有自己的私念。他们都是大商贾,所拥有的财富,就算后代子孙一千年也用不完。钱财在他们心中不过一个数字,没有实际意义。即使财富变得没有太多意义,为何为求名,为自己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圣贤先祖
冉明提出以商贾参议国政,其实也是看上他们这一点。商人是贪婪的,他们因为有钱,反而对财富不怎么热衷。都说有钱能鬼推磨,这是因人而宜的。你能用钱逼比尔盖次和李超人改变原则吗?即使可以,代价也不是任何人可以付出的。
就像刘原,他的财富至少有数十万金,足以轻易买下十数万倾良田。这样的人,你可以用钱收买他吗?就算能,代价也非常大。还有张询,最大的目标就是进入士兵绅阶层,扬眉吐气。他的财富不比刘原少多少,因为封了官,就想大干一把。
商贾转而变身官员,他们的利益就变了,他们也是求利,却不是金钱财富之利,而是名利!冉明就诱导他们,为民请命,在执政时,与士族抗衡。这个时候商贾的力量会弱小,可是他们一旦成长起来,就会将士族的影响压缩下来。
商贾有足够的资源,他们有自己办的私学,教授的东西虽然不是儒家的高谈阔论,可是却是最务实的算学、统筹学、以及各种技术科学。这些人才,大多没有殷实的背景,也属于寒门之流,寒士对立,他们将会和寒门联合在一起,对抗士族。
冉明是要消灭儒学,而是要改良儒学,至少要废黜立嫡以长,以嫡长为尊的恶习。要改变他们家国天下的观念。以国为尊,以国为重,以国之利为先。
第一届听政会在建康举行,冉明计划举行七天,在这七天内完成《商税法》草案,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法》、《专利技术法》、和商务司的框架。时间非常紧,短暂的午休之后,冉明就开始了下午的议案。
这项议案就是王成提出来的,就是商务人才的培养。冉明决定在启明书院开设经济管理、金融管理、市场营销、财政学、产业经济学等六个专业的新专业开设。以各商贾举荐共计六百余名以基础理论知识的学生,将进入启明书院学习。
接着北海郡商贾徐禄提出了自己的提案。徐禄是北海郡落魄士族,其先祖就是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然而,到了徐禄这一代,连普通富民都不如了,北海徐氏也不被人看重。徐禄是借着冉明的东风富起来的。
当初冉明提出以少就食,徐禄就率先变卖家产,弄出了鱼船打鱼。当看到冉明弄出系列罐头时,徐禄看出了其中的商机,就趁众人都想在大海里捞财富时,又变卖了渔船和渔具、利用这些钱,徐禄则趁机收购了一家快要破产的瓷窑。徐禄就以质优价廉的优势,入选冉明的罐头关系瓷窑。
随着这几年罐头的大量发展,徐禄的财富也以数十倍的疯狂速度增加着。现在徐禄名下有七家瓷窑,每年可以产出瓷罐三十万只以上。徐禄提出的问题非常平凡,却让人无语。
“殿下,在不其城和其他商贸区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占道经营、卫生脏乱,还有无良商贩采取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恶性现象!”
冉明听到这话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忽略了什么问题,到现在徐禄提出。冉明才想起这个问题。“城管,城管,怎么把这么有强悍战斗力的城管给忘记了呢?”
邺城,虽然桓温。慕容恪、司马晞等人没有接受冉闵的邀请,亲自来魏国观摩军演,可是他们却都派出了自己的代表。这天正在邺城游逛的谢艾,突然看到自己的随从满头大汗的跑来找他。
“怎么回事?”
随从道:“将军,魏皇陛下派出来了请柬,让将军日昳末三刻(下午三点)去西城大营观摩军演?”
谢艾看了看天色,道:“现在是什么时分?”
“现在快日昳三刻了,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谢艾道:“吾现在身穿便服,去观摩军演有点不妥吧!”
“将军,那边有马车,卑职早已为将军准备的正装。将军就将就一下,在马车里换了吧!”
谢艾点点头。在马车里谢艾换上了他习惯的白色儒衫。
等谢艾出门时,遇到了正在出门的慕容楷。慕容楷此时脸上非常无奈,他的堂弟慕容令被抓进大牢了,他多次求情,却没有得到解决,无奈之下,他只要派人给父亲和叔父传讯。
出城不久,谢艾就遇到了全副武装的司隶校尉籍罴。
谢艾拥有自己的情报,他知道籍罴是冉闵的心腹大将,在军中素有威信。身上不仅挂着司隶校尉的职务,还有卫将军的职务。整个京师大营在常备状态,都是他统领。籍罴和苏觉一样,都是冉闵的家丁兵出身。籍罴祖孙三代都效忠冉氏。
另外籍罴和冉闵私交非常好,冉闵和他虽然没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他的功夫和冉闵一样,都是走刚猛大开大合的路子。谢艾默默的嘀咕了一下“光以武力而言,整个凉国根本就没有与其匹敌之人。”
历史上,籍罴也是对冉闵忠心耿耿。长水校尉马顾向燕军乞降,打开城门。当时籍罴本部人马率部赶到皇宫,此时皇宫已被燕军攻陷,太子冉智、董皇后已经被燕军俘虏。而籍罴身边士卒不足百人,根本无法从燕军手中抢回太子冉智和董皇后。在乱军中,籍罴发现俘虏中并没有冉闵的幼子冉裕。他就冲进皇宫寻找。找到冉裕时,籍罴身边只剩下三个亲兵了。可是籍罴仍带着冉裕杀出重围。
“谢大将军,在下等你好久了!”籍罴热情的与谢艾打着招呼。
“有劳籍将军远迎,艾受之有愧啊!”谢艾笑道:“不是军演还有十天才会开始吗,今天这是?”
在魏国礼部安排的日程中,七天后他们将离开邺城,前去梁郡观摩军演,可是今天却突然接到军演,这不仅让谢艾疑惑不解,就连籍罴也是一头雾水。
今天隅中(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籍罴接到冉闵的口喻,命他打开京城武备仓库的十三,十四、十五号仓库,调步营三千人马换装后在西大营参加军演。
籍罴虽然不明白冉闵的用意,可是他却是一个非常忠实的执行者。接到命令,他就安排人打开这三个武备仓库。
来到军演的观摩台,慕容楷的脸变得苍白。他的拳头攥得死死的,指甲都插进肉里,鲜血淋漓,他都没有感觉。
慕容楷非常痛苦,其实只有他才明白,这三千魏军的装备,对于他来说意义不同。慕容楷非常熟悉,这些装备曾经是燕国最强的甲骑具装的装备。
具装铠甲,包括人甲和马甲,整套铠甲重达四十至五十公斤,防御能力惊人,即使魏军最新装备的陌刀军对上他们,也占不到太大的优势。最多是半斤八两的消耗战。
在冉闵原来的部队中,只有射声营使用破甲锥,在三十步内能够穿透甲骑具装的铠甲。在燕国最强盛的时候,这支重装骑兵,最多多达三万余骑。
然而,现在燕国却只剩下数百套甲骑具装。
这些甲骑具装,毫无意外,都是魏军的战利品。现在冉明的出现,让魏军采取了灌钢法炼钢,钢的质量和产量都大量增加,早已满足武器装备的需要了。而且与甲骑具装相比,明光铠甲的优势相当明显,明光铠甲不仅在重量上比具装甲要轻,防御能力要强。
有这两点优势,魏军自然没有必要装备这种落后的铠甲。
可是现在,这些铠甲就有点多余了。回炉的话,比那些从铁矿石中提炼的钢铁虽然要便宜些,不过却有点可惜。如果要卖掉,则是最经济、最实惠的处置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