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323章各有算计
第323章各有算计
陈留城福寿堂二楼书房内,阮意再三核对切口和信物后。走到书柜左边,左边的墙上安着一柄青铜鹤的烛台,阮意将烛台向右旋转三圈,就在这时,咔咔起响起,不一会儿,书柜从中间裂开,露出里面藏着的暗室。
“青姑娘请!”阮意拿着一盏灯笼,引着青儿走进暗室。
暗室并非向墙壁里侧延伸,而是直接向下。
陈留城紧挨着黄河,而黄河又是有名的地上河,所以陈留的地下水位非常浅,寻常地方向下挖三米多,保证出水。在陈留郡城,很少有人建地下密室,因为防水防潮是一个大难题。
让青儿姑娘非常的意外的,这间密室斜着向下走了一柱香的时间,仿佛仍没有近头似的。青儿借着微弱的灯光,看清了暗室的墙壁,全部都是条形青石,青石与青石之间的缝隙,全部是用糯米汤混合粘土灌实的。这是寻常修建墓室采取的防水处理办法。青儿想到陈留附近并没有大山,也没有可以开采青石的地方,显然这些青石是从外地运来的。
修建这么一座暗室,付出的财力,恐怕不比修建一座型城堡要低。终于走到了近头。青儿暗暗算了一下,这里恐怕距离地面至少也有百丈。暗室不止一个石门,至少有九个大小样式全部一样的石门。
阮意没有避开青儿,直接走到暗室的第三个石门前,抓起门上的铜环然后用力的三百六十度旋转,然后又转到左边第二门前,同样把铜环向反方向旋转。最后阮意来到九门中间的那个门前,阮意将手中的灯笼递给青儿,然后双手同时抓起上面的铜环,用力向里猛推。铜环陷进门里,随着一阵让人牙齿发酸的声音响起,石门慢慢向上升起。
阮意看着青儿目瞪口呆的模样,解释道:“这里是主上派出人在二十年前建造的,除非按照正确的方式开启,否则将会触动里面的机关,这里虽然没有毒箭,却可以连通地下河的河流,瞬间就会让河水淹没这里!”
阮意用火折陆续点燃墙壁上的火把,将石室点亮。
青儿随着阮意进入石室,顿时发觉这里面积不小,暗室长约二十几丈,宽约十几丈,整个暗室内密密麻麻码放着无数个黑色的实木大箱子。
阮意来到其中一个箱子面前,然后猛的打开箱子。青儿不备,差点被晃到了眼睛。哪怕她心智坚韧,这一刻也失态了。
“这里是?”青儿简直难以相信,结结巴巴的道:“这里都是黄金?”
阮意淡淡的道:“也不全是,这里黄金只有四千两百斤,银子一万一千余斤,铜钱不多,只有四十多万!”
四千两百斤黄金,就按后世两百块一克计算,这里的财富价值就是四亿多人民币。加上银子和铜钱,相当可观。以九五式步枪为例,也就是四千多块人民币一支,使用这些钱,可以装备一支轻型甲种军(不包括重型武器)
青儿几乎感觉到了自己的心脏在加速跳动。阮意脸上仍没有什么表情,突然他的脸上的表情凝重了起来,鼻子使劲的嗅了嗅,又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青儿面前。不顾形象的在青儿面前嗅了起来。
青儿脸色涨红,不好意思起来“你想干嘛!”
“你被别人盯上了!”阮意邹起眉头道:“身上带着一股泥土的味道,这个味道非常淡,一般也不会被人注意。刚刚开始吾还以为,你是因为长途跋涉,所沾染的尘地气息,也没有太过注意。”
阮意说得没有错,冉闵的“天聋地哑”在监视目标时,并不是看外表。因为易容术也好,改变装扮也罢,对于情报人员来说,这都是一件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人的外貌可以骗人,但是人的气味却不异骗人。
不过,人的鼻子不像狗,嗅觉远远无法分辨太多近似的气味。可是后来,“天聋地哑”在无数次的尝试以后,慢慢发现,哪怕人体的气味再淡,可以使用药物来弥补这个缺陷。像青儿身上这种类于泥土味的味道,这种气味非常淡,也不易被人察觉。谢艾一行人进入魏国境内,就被暗中的天聋地哑利用职业身份,暗中布下了气味密码。这就像是后世的追踪器,而“天聋地哑”暗中养了不少善于追踪气味的白鼠。
经过训练,对于闻特殊药味气味习惯的白鼠来说,失去他们习惯的味道,他们就会情绪不安。虽然这种简单的讯息传达方式,会出现失误,可是却让“天聋地哑”的监视目标,无处遁形。
这种气味追踪虽然隐秘,可是在一个依靠中医生药起家的阮意面前,就有点班门弄斧了。
青儿非常紧张问道:“现在应该怎么办?”
“不用紧张,吾有办法对付他们!”阮意道:“这种气味追踪虽然隐秘,可是只要发现了,应对也很简单,等一会儿,青儿姑娘去洗一个热水澡,让身上的气味就会慢慢消失,没有气味源头,他们也会失去目标!”
青儿紧张的情绪这才平复下来。
阮意又道:“青儿姑娘,主上这次启动青眼,恐怕已经被“天聋地哑”知道了,这个暗桩应该不能用了。”
“不,不用这么麻烦!”青儿道:“主上这次的命令就是为了这笔钱。主上想与魏国作一次交易,暗中购买他们一批武器。另外让阮先生回国掌握青眼!”
阮意内心里苦极了,近年来为了保护这笔财富,他与多方势力虚与委蛇,为的就是吞下这笔财富,然而这一次他失算了。谢艾真正的目的不仅是要收回青眼,同时也借魏国的手,毁掉自己的根基。
阮意在陈留郡还算一方豪强,无论官府还是士兵绅,多少要给他的面子,可是一旦离开。他什么也不是!
不错,阮意是起了私心,必竟有人都是会变的。张骏安插在他身边的心腹,都被阮意不动声色,慢慢除掉了。现在青眼已经成了阮意自己的私人财富,从上到下,都是自己心腹。
阮意在短短的时间内,脑袋急转,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道:“一切按主上的意思办。”说着阮意走到石室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抱出一个小箱子,小箱子看着非常厚实,应该是非常坚固。“这里是青眼各郡县的据点和负责人名单以及联络方式。请主上直接执掌青眼。现在请青姑娘先去沐浴。意自会安排引开眼线!”
魏国皇宫德政殿,冉闵高坐在主坐上,下方是以刘群为首的朝中重臣。
冉闵道:“召诸位臣工觐见,朕是有一件要事。想必诸位也听说了,华夏商盟忠君为国,说降了晋国四万余匠户,将近三十万人投奔我们大魏。”
在场的朝臣自然不傻,他们虽然鄙视商贾,轻待工匠,可是他们也明白,没有工匠,他们的衣食住行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什么也不说,就说他的经常使用的纸、所喝的茶、仙人醉醇香白酒、还有糖,以及大量物美价廉的衣服。当然更少不了系列的仿宋明式的家具用品。
礼部侍郎董帧大拍冉闵马屁,又是引经据典,又是歌功颂德,这一番马屁拍下来,简直把冉闵说成了三皇五帝以来,天下最贤明的圣明,这才让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百姓富足,晋人羡慕魏人殷实,自然争相投效。
这一番马屁下来,连冉闵都有点不好意思。
御史大夫可是专门挑刺的,可是冉闵实在让他们挑不出错来,每顿饭只吃四个菜,两荤两素,从不浪费。衣着也尽量简朴。而魏国近年来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可是皇帝没错,岂不是证明他们没事可干?所以他们挑着挑着居然挑到后宫里去了。说冉闵子酮少,与国不利,皇帝就应该繁育血脉,好巩固社稷。
结果让冉闵一阵狠批,这些御史才安稳一些。
可一些蠢蠢欲动大拍冉闵马屁的官员不同,刘群和谢安、崔悦等人则是暗暗揣测冉闵的用意。
歌功颂德声持续了半个时辰,看着冉闵脸色不喜不怒,一脸严肃,他们才明白过来。皇帝是让他们做事的,不是让他们拍马屁的。
刘群作为百官之首,自然看出了冉闵的用意,他示意重臣止声。他才小心翼翼的道:“陛下有何要事,请吩咐臣下!”
冉闵点点头,会心的一笑道:“朕自高举义旗以来,百官用心,将士用命,无数将士前赴后继,这才打下大魏的天下。朕向来不会亏待功臣。有过就罚,有功就赏。赏罚分明,才能诸位臣工勤于王事,甘心效命!所以朕拟定重赏此次于大魏的功臣,诸位以为如何?”
“赏罚不明,则让功臣寒心,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不足大者国政不清。”刘群道:“赏罚分明才是治国正途!”
崔悦道:“臣附议!”
“附议!”
面对一片附议声,冉闵道:“朕拟定此次功臣晋匠投诚我大魏,出力者不乏身份低贱的商贾、也有匠人、还有寒门士子,他们虽然忠心为国,德行俱佳,然而实力不足以充斥六部或各郡县为官。”
冉闵的话引得众大臣的赞许,必竟在古代赏赐有功之臣,无非是加官进爵。可是当官也是大有学问,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官的。有的人学问非常好,让他搞学问研究,绝对是一把好手,可是当官,天知道他会搞出什么事情来。
况且在这个时候,当官是士族的专利,他们自然不愿意让泥腿子出身的农民或是满身铜臭味的商贾,还有那些匠人,和他们一样,位列朝堂。
“陛下所言极是!”
“陛下圣明!”
冉闵又接着道:“所以朕打算在门下省组建听政监,听政监首官为门下侍郎秩比二千石。”
门下省其实是从西晋创建的,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就连侍中这个职位原来也是宦官担任的。后来慢慢变成和丞相一样职能的职位。谢安是门下省侍中,名义上是和尚书省的尚书令平级的,可是尚书省必竟是三省六部之首。
冉闵的话引起重臣轻声议论起来。
门下省侍中谢安在魏国这两个多月以来,就好比徐庶进曹营,不献一策。除了魏国多了一个侍中,其实并没有影响到什么。
只要不争他们的权,不从他们嘴里分肉吃,皇帝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没有人反对的情况下,魏国的政协,不听政监这样风平浪静的成立了。毫无意外,首任听政监门下侍郎就是刘嫝之父刘原担任。而张询则成为了给事中。王成等众人也或成为给事中,或成为谏议大夫。
原本在魏国只挂个名,没有实权和属官的门下省架子也算搭起来了。等张询、王成等人接到自己任命文书时,激动之情胜于言表。
他们纷纷对冉明献上谢仪。冉明坦然的接纳了。因为他也知道,不接纳这些人的谢仪,他们反而不会安心。
冉明趁着众人都到来的机会道:“这个政协是我们自己内部的称呼,也是对自己的定位。政协,协政,当然这个协政要如何协呢?”
张询道:“还请殿下指教!”
“呵呵,指教不敢当!”冉明道:“首先我们第一要务就是完善商业税法,这个商税要如何收,怎么收,收多少。这不仅牵扯到在座诸位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国家的利益。税收少了,诸位的利益是保证了,可是国家呢那些士大夫原本就反对重商兴商,而是提出重农兴农,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还是税收问题。农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八成以上,官员的俸禄、将士们的粮饷,城池、道路、水利的兴修,都是建立在农税的基础上的。”
冉明起身在人群中转了一下,看着众人多少有点不自然的表情,微微一笑道:“在我们大魏极西的数**遥,有一个国家叫英吉利国,该国所有的农民都不用缴纳农税,所有的税收基本上都是商人缴纳的,这样以来,商人不仅在地位上取替了传统的士大夫,英吉利国的商人的地位是最高的,所有的国策都是商人来制定的。因为他们的商贾真正的做到了利益与国一致,国既是商,商既是国!商兴则国盛、商衰则国弱!”
冉明其实也明白,中国的士族家长制度,就是制约国家发展的根本因素。士族的利益仅仅局限于中原为之不多的土地上,根本没有广阔的视野,好听点是格局太小,不好听的就是目光如鼠。
美国的政策基本掌握在各大财阀的手中,他们拥有商家的贪婪,他们有赌徒的疯狂,才会不择手段,全世界掠夺资源。另外要说唯一缺陷的制度就是嫡长继承制,要知道并非嫡长才有才能,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是中国富不过三代的根本原因。再好的企业教给猪的手里,也会快速败光。再好的国家底子,也会快速灭亡。
只有良性的竟争机制,任人唯贤,而不是认人唯亲。
不过要想在根本改变这种传统思想,冉明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冉明已经成功勾起了商人们的欲望。
冉明的话在众商贾心中引起了滔天骇浪。
接着冉明又道:“英吉利国的爵位和我们大魏一样,也是公、候、伯、子、男五级,可是他们那些大商贾,基本上都有爵位,有的还位列公爵。商贾之女,尊贵不亚于王室贵女。”
PS:非常生气,不得不提一句,某些人太无耻了,刚刚注册一个号就过来骂。都是爹生娘养的,将心比心,你骂别人的时候,自己耳朵热吗?本书只是程志无聊为之,不喜可以下架,可以退订,众口难调,我不可能满足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