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307章昏招
第307章昏招
冉明做完铁奴的手术,匆匆的洗了一个热水澡,就睡了过去,四个小时的手术,这可是一个费神劳力的活。冉明睡了不下六个时辰,这才悠悠醒来。
在冉明睁开眼睛的第一瞬间,就看到了条纹那张充满担忧的脸。冉明道“铁奴现在怎么样了?”
“铁将军仍然在昏迷中,不过仙翁说他脉搏强健有力,已无大碍。”条纹没有回答,一个悦耳的声音却在屋内响起。
冉明顺着声音一看,就看到了小蓉那张俊俏的脸。
或许是睡得太久了,冉明起身,感觉一阵头昏眼花,好半天才恢复过来。条纹见状关切的问道:“殿下,您怎么了?”
冉明摆摆道:“孤没事,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条纹道:“亥时三刻。”
冉明苦笑道:“没有想到孤这么一睡,居然睡了整整一天。”
小蓉看着冉明一脸疲惫之色,赶紧端了一杯香茶。冉明接过,试了试水温,感觉不热不凉正好,一口水喝完一杯香茶,茶香入口,精神一震。冉明道:“孤感觉有点饿了,准备些吃食吧!”
条纹退身而去,因为这个时候冉明需要更衣。必竟条纹与冉明没有正式成亲,这还是因为五胡乱华中原礼教崩溃的原故,否则就算是汉末,男女之隔也不会如此随便。小蓉是粘杆处的精锐成员,因为在劫持桓温家眷事情,小蓉立下大功。冉明给了她奖励,废除小蓉的奴籍,让她成为自由之身。
然而,小蓉却自愿入冉府作为一个奴婢。
冉明当然不会真当小蓉是一个端茶递水的奴婢,现在冉府内院里并没有一个主事的人,杜聪管着粘杆处可是冉府必竟会有女眷,所以冉明给了小蓉一个管事的职务。哪怕是外院管事徐满仓见了小蓉也不敢托大,也要恭敬着道声:“小蓉娘子。”
小蓉帮助冉明穿上衣服,梳理了头发。这才来到餐厅。条纹知道冉明不喜欢奢侈,所以晚饭只准备了两荤两素,四道小菜,外加一盆小米粥。
冉明刚刚拿着筷子,菜还没有吃一口,就听到葛洪爽郎的大笑声“殿下,恶客上门少不了要叨扰一翻了。”
冉明起身拱手道:“仙翁来得正好,孤还没有进食,若不嫌弃就请一块进食。再吩咐厨房,加俩菜。”
“如何使得。如何使得。”葛洪嘴里说着如何使得,却没有半分客气的意思,他拱了拱手,算是回礼,大大咧咧的坐在冉明对面,拿着筷子道:“不错,不错,真是不错,早就听说过望月楼的酱牛肉非常够味道,贫道一直没有钱去尝尝。”
冉明并没有太多规矩,什么食不言,寝不语,在冉明这里根本行不通。冉明道:“仙翁看样子兴致不错?”
“那是当然。”葛洪喜笑颜开的道:“原本贫道对手术之法还有诸多不解,但是经过这次观摩,不解之处,差不多都懂了。”
冉明和葛洪谈了手术的心得和一些道教**方面的东西,很快就结束了这场晚宴。
几天来冉明似乎是没有什么动作,甚至连这一次金奴和铁奴受伤的事情都没有上报冉闵。褚蒜子似乎仍不放心,派人紧密的盯着冉府。哪怕是冉府出来采购食物的杂役都有人盯梢。然而,冉明对外宣称自己抱恙在身,不便见客。
褚蒜子一阵紧张,以为冉明的报复动作就要开始了。
褚蒜子有点疑神疑鬼,开始怀疑冉明已经悄悄离开了建康城。想了想就让小皇帝以拜访师尊之名,来探冉明的虚实。
冉明让林黑山挡驾。林黑山打架还行,可是论起玩嘴皮子,他还真不够看的。最后无奈之下,林黑山道:“陛下,小底告诉你一个秘密。”
小皇帝感觉好奇“什么秘密?”
“我们胶东王殿下已经离开了建康城。”
小皇帝半信半疑,林黑山倒也实诚“陛下,若是不信,可以进府查看。看看殿下是否在此间。”
若是林黑山吱吱唔唔,司马聃肯定会怀疑。作为一个皇帝,气度肯定是有的。不可能像小人一样,进府搜查。传出去,对他的名声也不好。司马聃无奈,只得灰溜溜的回宫向褚蒜子如实汇报。
褚蒜子得到这个消息,简直头大如斗。以褚蒜子的脑袋,不用猜测,也知道冉明肯定不在府中了。
褚蒜子开始如临大敌。作为质子私逃出建康,按理说这是对晋朝的无视,有肆意挑起争端的嫌疑。同样,褚蒜子也明白,魏国和晋国的就差捅破那层窗户纸了,冉明撤离建康是否战争就要展开了。
想到这点,她有点慌了。其实说起褚蒜子的手段,和慈禧太后有的一拼,那就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慈禧太后在历史评价不好,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那个时期满朝文武都被这个老娘们收拾得服服贴贴的。而褚蒜子也是一样,无论桓温还是其他大臣,在褚蒜子面前都不敢造次。
可是在对外关系上,褚蒜子却显得非常稚嫩。历史上她坐视魏国被燕国所灭,又让前秦在关中兴起,随即给晋朝埋下祸根。晋朝之所以立国,依靠并不是司马氏的皇帝有多么英明,而是他们可以作为汉人最后的依靠。你丢城失地不说,那算是实力不行,可是桓温打下关中,你为什么不守住?就算守不住,也可以把关中百姓迁走,从面得到汉人百姓的真正归心。
结果,一错再错,若非她的运气好,遇到一个忠心耿耿且能力超凡的谢安,又遇到了一个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的苻坚。否则,一旦淝水之战失败,晋朝不用刘裕篡位,就可以亡国了。
本来,她是打算激怒冉闵,逼冉闵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提前发动对晋战事,依靠桓温和她貌离神合,准备依靠这样算计冉闵一把。这样**裸的逼迫冉闵,从道义上说,她不占理,从情理上,有点不近人情。
就算满朝大臣都不敢明说,实际上他们都感觉褚蒜子在这件事情上落了下乘。说穿了,她的眼界始终太小,如果她的眼界足够广阔,就可以暗中支援燕国和凉国,燕国所缺少的,不过是物资,而晋朝什么都不多,就是物资多。取长补短,燕国如果短时间恢复实力,不用她担心受怕,就该冉闵睡不着觉了。
“哼,以为逃出建康就没事了吗?哀家就会无法对付你了吗?”褚蒜子心中暗付道:“和哀家作对,你还嫩点。”
表面上,褚蒜了非常轻松,可是实际上,褚蒜子方寸已经大乱。失去理智,褚蒜子昏招再出。她让小皇帝发出圣旨,以五兵尚书侍郎陆纳为抚军将军。以吴郡征召江东子弟兵。
这道圣旨发出,整个晋朝朝廷哗然。在南北士族貌合神离的情况下,东晋第一任丞相采取了一个和稀泥的办法,就是南人掌权,北人掌兵事。文武殊途,倒也相安无事。
可是褚蒜子这样以来,就打破了这个潜规则,你让江南四大门阀之一的陆氏掌兵事,这不是故意激化内部矛盾吗?虽然陆纳曾经为镇军大将军、武陵王掾,是一位军事家,可是这让做却让琅琊王氏有点寒心。
枪杆子里出政权,在1927年8月7日,是**第一次提出来的。虽然太祖首次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不代表古人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有道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句话说得就是没有兵权,你根本就无法发动政变。陆氏有钱,而且与江南四大家族的张氏、朱氏有姻亲关系,陆氏若得到了兵权,实力就会大增。
晋朝的蛋糕总共就那么大,一家增长,肯定其他家都会实力受损。褚蒜子此举不仅打破了晋朝平衡的局面,也让北方南迁士族们心灰意冷。
琅琊王述、王羲之、王坦之、蔡谟等在乌衣巷王府聚合。
除了王氏重要人物,还有颍川庾希,庾希是原中书监庾冰之子,官至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也是东晋除了桓温之外手握兵马最多的藩镇。
除了庾希,还有郗氏的郗愔,虽然郗氏不如郗鉴为太尉时的风光,再怎么他们也是和顾陆张朱四大家族齐名的二阶的豪族。
王述把太后的圣旨以及顾陆张朱四大家族的反应说了一遍。道:“从陆纳接到圣旨,江东子弟踊跃参军,短短七天时间,足足十余万青壮报名参军。”
蔡谟道:“以陆氏的财力,恐怕无法养活十万大军吧?”
蔡谟所指当然是冉明曾经狠狠敲诈了陆氏一大笔钱财,虽然陆氏没有元气大伤,可是也实力大损。
郗愔道:“陆纳之妻(继室)乃张墨之妹。张墨乃吴郡张氏嫡长,能得到张氏的支持,并非不可能。”
王羲之叹气道:“看来,顾陆朱张是铁了心的联合在一起,与我们北人为难了!此事,恐怕难以善了。”
庾希冷笑,他虽是个武人,却也晓得里头的厉害。南人极其排外,哪怕他们都迁到江南数十上百年,可是仍无法彻底融入在江南。江南百姓对北方士族也充满敌视。南北纷争自晋元帝司马睿立国以来,从来没有消停过。这个时候,让陆氏掌军,虽然短短时间可以增强晋朝军力,可是谁也不敢保证他们对晋朝有多少忠心。
没有军权,他们一直敢硬着头皮和北方南迁士族掰手腕,如果有了军权,天知道他们会做什么事。虽然北方士族之间也存在竟争,可是必竟南北不同,北方士族从感情上,从血缘上要亲近一些。
最坏的打算就是南方士族依靠军权,和江南民心将北方士族彻底打回原形,逼他们退出政坛。而北方士族在没有官方背景后,他们的田产、钱财和商铺,恐怕都会被南人夺走。
庾氏早已远去朝廷中枢,现在不清楚这件事情的始末,就说道:“太后下这道旨意,你们怎么不据理力争?”
“据理力争?”蔡谟冷笑道:“争有用吗?太后是一个容易妥协的人吗?争是如此,不争亦是如此,争来突增恶感,却无法改变什么,争来何益?”
众人哑口无言,太后的手段他们都领教过。蔡谟博学多才,在晋朝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在历史上他顶撞褚蒜子,可是褚蒜子一怒就将其贬为庶人,七十多岁,太后仍下诏打他的板子,以恼他倚老卖老之故。
可是蔡谟却不敢做出任何反抗之态,以蔡谟的影响力,在那个时候只说放出一句话,就可以另晋朝朝廷出现动荡。可是他在褚蒜子面前却非常老实,不敢有任何异动。
王羲之道:“不知道陆纳给太后灌了什么迷魂汤,居然连这么荒唐的诏书也下了,这不是自乱阵脚吗?”
王述神色黯然,无奈的道:“陈郡谢氏倒也聪明,他们可以抽身事外了。真羡慕他们,谢无奕生得一个好女儿,与魏国搭上线了,据说安石已经前往邺城担任侍中了,这可是魏国少有的高位。陈郡谢氏就算舍了江东的基业,用不了多久就会在陈郡恢复实力。”
所有的人脸色黯然,大家都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绝境,南北之争,只有平衡才是稳定之道。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动荡不安。南人掌权,会让他们好过吗?要知道他们今天的一切,都是从江南士族夺来的,夺人钱财就如杀人父母。
杀人父母之仇,岂是容易化解的。同样,让他们放掉手中的财富和地位,这就好比要了他们的命。
他们没有退路,因为所有人都明白,退则死,进则生。
生和死,进和退,两种选择,却很难选择。
PS:至于冉明的七寸是什么,下一章再公布出来。还有一个情节**。本卷就要结束了,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卷名,不难猜出下面的故事内容。当然,就是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