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玄幻小说 > 神侠系列之烛光斧影 > 第十五章 柴荣继位
    据正史记载:广顺三年(公元953年)十二月,当了三年皇帝的郭威突然一病不起,他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至,就把治国的重担交给养子柴荣,他的儿子都是在邺都起兵时被杀。次年元旦,郭威强忍病痛,临朝举行了朝庆大典,将这一年改为显德元年(954年)并大赦天下。郭威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提前写好了诏书,将皇位传给晋王柴荣。

    郭威嘱咐柴荣道:“我死之后,陵墓务必从俭,不要强征民工,也不要宫人长年为我守陵,更用不着在我的陵墓前立上石人石兽,用瓦棺纸衣下葬就可以了。安葬后,只需在墓前替我立一块石碑,上面刻几句话,就说我平生习惯节俭,遗诏命令用纸衣瓦棺下葬,嗣天子不敢有违,这样就可以了。”他又告诫柴荣说:“我从前西征时,见到唐朝帝王的十八座陵寝统统被人发掘、盗窃,这都是由于陵墓里藏有许多金银珠宝的缘故。汉文帝死后薄葬,所以他的陵墓到现今完好无损。因此,你一定要按我的要求埋葬,到每年的寒食节,你可以派人来扫我的墓,如果不派人来,就在京城里遥祭也可以。另外要把我心爱的盔甲、弓、剑分别葬于我作过战的战场作为纪念。”接着,他大封群臣,命柴荣继位说:“我看当世的文才,莫过于范质、王溥,如今他俩并列为宰相,你有了好辅弼,我死也瞑目了。”当晚(壬辰日),郭威病死于汴京宫中的滋德殿。终年五十一岁,谥号“武孝皇帝”,葬于嵩陵。

    郭威驾崩后,柴荣在郭威的灵柩前即帝位,是为周世宗,时年三十四岁。柴荣登基十余天左右,北汉刘崇亲率精兵三万,会同辽国兵马五万余人,号称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奔向潞州(今山西长治)。消息传来,后周朝廷一片慌乱。柴荣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并提出要御驾亲征。特别是四朝元老冯道,一辈子唯唯诺诺,从未坚持过谏言。这次却显得异常固执,三次率百官上表谏言阻止柴荣御驾亲征。

    柴荣道:“唐初,天下草寇蜂起,并是太宗亲平之。”

    冯道奏道:“陛下得如太宗否?”

    柴荣怒道:“冯相何少也!”罢了冯道的相位。接着又说道:“以我兵力之强,破刘崇山压卵耳!”

    — — — — — —

    冯道简介:(882年 — 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洲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卒于954年四月。

    观其一生,处乱世而历巨变,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侍奉唐庄宗、明宗、愍帝、末帝,晋高祖、出帝,汉高祖、隐帝,周太祖、世宗,三入中书,担任三公、三师等职,六任宰相,为官数十年,几度处于权利顶峰而不到。封爵:燕国公。追赠:尚书令、瀛王。谥号文懿。人称:乱世不倒翁。

    — — — — — —

    柴荣接着就问左谏议大夫王朴:“朕当得几年?”精研术数的王朴道:“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柴荣听后十分欣喜地说:“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柴荣正是要以此立威立权,很挫内外对自己的藐视。他力排众议,亲自御驾亲征。率军兼程速进,命大将李重进、白重赞为左路军,樊爱能、何徽为右路军,张永德同赵九重率禁军为中军护卫柴荣,与北汉、契丹联军会与高平城。

    柴荣在高平之南发起强攻,击溃了北汉大军。刘崇重整兵马,迎战柴荣。北汉与契丹兵马汇合后是兵马雄壮,气势很盛,后周将士显得有些惊慌。柴荣斗志极其旺盛,亲自上阵督战。交战不久以樊爱能、何徽心生胆怯,带领骑兵跑了,右军溃败。柴荣见情势危急,亲自率领亲兵,冒着箭矢督战。宿卫将军赵九重见状厉声喝道:“我主处境危急,众将士与我誓死护卫!”

    赵九重又对张永德说:“张将军,敌军虽盛,我们力战方可破敌!请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