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贫道杀的,贪官污吏,贫道也杀的!”
云逍一改平时的风轻云淡,变得杀气腾腾。
众多地方官员感到山一般的压力扑面而来,纷纷下跪伏地。
张国维轻咳了一声,开口道:“云真人所列举之事,句句事实。然而这也是多年以来的积弊,甚至已经成了通例,还望云真人能体谅地方官的难处,这次网开一面
地方官们纷纷向张国维投以感激的目光,只觉得这位平时刚正无私到令人生厌的巡抚大人,此时就如同再生父母一样。
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干臣……云逍心中赞了一声。
要靠这些官员对付士绅,又怎么可能真的把他们全都给杀光了?
贪官污吏的确是需要整治,不过那是后一步的事情,现在要集中力量对付士绅、富商。
刚才那番话,只不过是借机给他们上一个紧箍咒,免得下来跟士绅、富商们沆瀣一气,闹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云逍沉吟片刻,最后挥挥手,说道:“也罢,既然张抚台替你们求情了,贫道这次也就网开一面
“以往的事情,除了不赦之罪,贫道都既往不咎记住网址
“然而从今日起,若是还不收敛不收手,管你是打老虎,还是苍蝇,一律依祖制,剥皮实草!”
地方官们如闻天籁,纷纷叩首称谢。
“先别谢的太早!”
“接下来的各项政令,都要不打折扣地完成,否则新账旧账跟你们一起算!”
“都起来吧!”
地方官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忙不迭地站起身。
“眼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钱粮奏销!”
“各州县回去后,将钱粮征收的实数,报南京户部奏闻。户部核实后,返还各州县予以清缴
南京户部尚书一阵错愕。
我的职责就是斗鸡遛狗,怎么还有我的事情?
云逍接着说道:“不论士绅地主所欠钱粮多少,在下达催征命令之后,如若仍未完成所需数额,皆押送南京刑部,严加惩罚
“士绅一律革黜功名,责四十板,枷号三个月。无功名者,从重治罪!”
“另外,除拖欠赋税的士绅外,如有悬挂绅士牌匾,倚势不缴清拖欠钱粮的兄弟、亲戚、宗族等一律与士绅一样押送刑部
“无论士绅是否拖欠赋税,如有士绅故纵其兄弟、亲戚、宗族人员悬挂绅士牌匾,一律押送刑部
云逍这么安排,可不是故意扩大打击面。
此时江南地区悬挂绅士牌匾的人,其目的无不是为了寻求士绅的庇护,以此拖欠朝廷赋税。
不连同这些人一起收拾了,清缴钱粮赋税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南京刑部尚书一脸茫然,怎么也有我的事情?
地方官员们脑瓜子里一阵阵‘嗡嗡’作响。
天神爷!
云逍子这不仅是针对士绅,连士绅的亲族都不放过啊!
不过也有心细的,发现了一个漏洞。
云逍子并未提及官府以及官吏拖欠钱粮的事情。
不,这不是什么漏洞,而是他有意为之,目的就是集中精力对付士绅。
简直是滴水不漏,高明啊!
云逍看向薛国观,“有劳薛阁老牵这个头!”
薛国观满口答应:“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有请范大人统领南京都察院,王厂督领东厂,锦衣卫配合,前往各地督办
范景文与王承恩大声领命。
“州府县各级官府通力配合,全力清缴
“将催征钱粮积弊,纳入地方官员的考核,任务如期完成,官员加官进爵,未完成者,不仅予以追责,还将彻查以前的种种不法之事!”
地方官们一阵骚动。
这是把刀子驾到脖子上了,不干也得干啊!
也有一些官员兴奋起来。
其实很多地方官,对于士绅也是苦不堪言,不信去问问被士绅赶走的那位县令?
如今终于有了收拾士绅的机会,并且干好了还能升官,那还不大干而特干?
云逍随即说道:“各地兵防、卫所,随时听后调令,弹压敢于聚众闹事、煽动民变者!”
武官们纷纷应诺。
“六部九卿也都别闲着,担起朝廷赋予你们的职责
“干好了,贫道向陛下为你们请功,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干不好,甚至是拖后腿者,贫道就不得不怀疑,你们在江南待久了,是不是被逆党收买了,或者直接就是逆党中的一员
南京的六部九卿,虽说是个摆设,却是一个完备的朝廷。
云逍自然不会让他们闲着,给他们一个干事的机会。
六部九卿的官员们闻言,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却是兴奋异常。
如果有机会,谁愿意到南京来养老?
现在东山再起的机会就在眼前,此时不抓住,更待何时?
对于云逍的承诺,无人质疑什么。
何乔远的事情,南京的官员哪个不清楚?
当初何乔远才是南京工部的侍郎,并且年事已高,眼看就要告老还乡了。
不正是因为得到他的举荐,这才一步登天,成了海事总督?
干了!
很多南京的官员像是打了鸡血,顿时精神抖擞起来。
啥,斗鸡、遛狗,秦淮河的歌姬?
与权力相比,这些算什么?
况且不玩花草、鸡犬,不去秦淮河喝花酒听曲儿,还要不了命。
这要是把差事办砸了,可是要掉脑袋的啊!
官再大,能比得过朱国弼?
薛国观见云逍安排的如此周密,不由得暗暗点头。
浙直的官员们,头上悬着一把剑,前面又有胡萝卜诱惑,哪有不效死力的?
如此一来,大明在江南几乎处于停止状态的国家机器,终于轰隆运转起来。
从即刻起,一场针对江南士绅的风暴,彻底爆发了出来。
一切安排停当,云逍将薛国观等人留下,继续商议一些细节。
一直到下午边上,这才离开南京皇宫,回到镜园。
接下来的事情,交给官员去办,云真人另有重任。
才不是耕地……云真人要静坐钓鱼台,等着士绅和富商们出手。
……
当天下午,政令通过邸报、《大明日报》明发。
消息如同一股旋风,迅速传遍南直隶、浙江各地。
江南各地一片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