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和李甲两人辩明了道理,双方心情都觉畅快。
守心在一旁也觉受益匪浅,感觉自己从此事中似乎也领略到一些佛法精义。
三人又在渝州街头转了一个时辰左右,李甲始终有些担心李白,于是三人早早准备返回客栈去。
回客栈后,李白已经起来,也用过了早餐,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事。
李甲也放心下来。
李白问起三人去哪里转了下,得知早餐胡饼店的一场风波,先是夸耀李华道:“李小哥非常人啊!一个小小的策略可谓吊足了众人的喂口!”
李华汗颜道:“小聪明罢了!还险些不可收拾!还多亏了李甲兄……”
李白赞许道:“你能认识到这些就好!不过也不必灰心,少年人年轻气盛是人之常情,只要能吸取经验教训,不一味钻牛角尖就好!”
说着,李白又是一叹:“唉,说起来,我年轻时,年轻气盛,冲动时犯下的过错可比你严重多了!”
“啊?真的吗?”李华不敢相信。
李白声音中带着落寞,喃喃道:“说起来,我这些年来的不如意,还多半和那事有关呢!如此,你该知道了年轻气盛的后果有多么严重吧!”
李华心有戚戚焉:“那确实影响巨大!”
李白不再提起此事,转而对李甲说道:“李甲,要不是听说这事,我都不知道你为人处事还很有一套嘛!说起来,我还得向你学习呢!”
李甲连称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定也和他一样,甚至犹有过之呢!”
“公子这是天纵之才,不屑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李甲道。
李白摆摆手道:“李甲不用说了,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自己深知。我这些年因为人处事不当,错过的机会还少吗?虽然当初李邕那事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但是如果我在之后遇到其他机会能收敛一点自己的锋芒,也不至于处处碰壁啊!”
说道这里,李白心中也有些疑惑。
我有多久没有这样自我反省了?
今天怎会如此?
是因为那天听了老道士的批卦,决心改变?
还是昨晚的挫败感使我反思自己?
李白一时也弄不清楚。
最后只得认为,或许兼而有之吧!
想到这里李白继续道:“李甲,以后公子我如果又犯冲动和盛气凌人的毛病,你可得提醒我!”
李甲道:“是,公子!”
四人又闲聊片刻,到了中饭时间,四人去附近小店用餐。
中饭吃的是稻米饭,李华看了菜单,发现菜品比较少,只有豆酱、醋芹、秋葵羊肉汤、切烩、腌制的野菜几种。
四人要了一份秋葵羊肉汤、一份醋芹,考虑到守心吃素,又加了份腌菜。
几样食物,李华吃起来,感觉饭菜可口无比,胃口大开。李白倒是独爱醋芹。最后是秋葵羊肉汤主要被李华和李甲两人所分。守心只有吃腌菜了。
用过中饭,李白说下午准备闭门读书,李甲也准备学习李白推荐的《文选》,守心照例打坐,李华记挂着《浑天机关术》里的袖箭之法,但也不能现在学习,于是只得耐着性子在李甲一旁共同学习。
一篇《文选》学习下来,李华才第一次接触到了古人对前人文学作品解说、注释的认真态度,这根本不是自己初中所学的《古文观止》所能比的。
李华知道了《文选》是由梁武帝长子萧统组织士人所编撰,由此竟改变了自己一直一来对南北朝时的梁朝的负面看法。
李华反思起来。
以前读书多了解唐朝士人文章,例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批判南朝梁武帝大兴佛寺,致使各处寺庙大侵百姓田产,这一不好的方法。
又从历史了解到,南北朝对恃三百年,最终由北朝隋完成一统。因而历史主流评价都对北朝予以褒奖,对南朝予以贬低甚至闭口不言。
因而,自己受其影响,对北朝特别是隋盲目崇拜,甚至到了对起亡国之君隋炀帝也盲目崇拜的地步。
却忘了,唐继承于隋,因而唐时的主流评价或士人思想都或多或少对南朝予以贬低甚至不提,而褒扬北朝居多。
从另外一方面,自己也体会到了“著书立说”的重要意义。
无论历史编写者怎样贬低,但你只要还没有无耻到对我的文学作品来大肆篡改,总有那么一少部分后来者看了我的作品,而选择相信我是人如其文之人。
李华又联想到,中国儒家有两个半圣人的说法。
两个圣人是指孔子和王阳明,半个圣人是指曾国藩。
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呢?
三项。
一、立言。
二、立德。
三、立功。
由此可见“立言”的重要性了。
晚餐时分,四人换了食谱,每人一份胡麻粥。
这次晚餐是守心吃得最畅快的一次,因为没人用肉食馋他。
吃过晚饭,四人照例选择早早回屋休息。
守心屋内打坐,李甲继续看他的文选。
李华复又记挂着自己的袖箭之法,而且他还没有习惯古人晚上很早就睡觉。
于是李华再度借口去街角溜达,去看看渝州城的夜景。
这次,李华没有选择去茅房看书了,或许是昨天茅房看书的体验不太好。于是,他直接去了客栈大门,照例先沿客栈四周走了一圈。
发现附近还是有三三两两的行人,于是李华再度溜达,终于找到一处偏僻的小巷,发现四下无人,李华继续行进,至小巷尽头,发现有一颗槐树,李华左看右看,为保险起见,爬上了槐树,倚靠在树杈间,借着月光翻到了袖箭之法。
看完一篇,李华心中默记一遍,发现还有部分记不上来,准备再看一遍。
明月恰进入了云层,书上的字看不真切。
李华无法,只得依靠树干上等待。同时准备将书放入怀中。
就在这时,突听两道破风之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