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打牛?”
李华一愣,回道:“好像听过这种说法!”
守心道:“隔山打牛是一种高深的发劲技巧。也就是发劲作用在空气中,隔着一段距离,力量可以作用在对方的身体上……”
李华打断道:“隔山打牛又和刚才的表演有什么联系呢?”
“小僧说得兴起,到忘了原本的目的了。”
守心解释一句,接着又道:“刚才使锤的人,他用锤使力击打在大石块上。如果他使隔山打牛的技巧,就可以做到石头无事,而使石头下的壮汉受伤;而他发劲技巧正好和隔山打牛相反,发力击打在石头上,可以将石头击碎,而保证力道不透过石头传导在下面的人身上……”
李华又打断守心的话,一脸惊奇的质疑道:“怎么可能?石头放在人身上,向下将石头击碎,却可以使下面的人不受一点力气伤害?”
守心一愣,仔细想了下,感觉李华的质疑也有道理。于是说道:“这两中武学发劲的方式,我都是听师父说起的,属于传说中的武学!不过,我认为使锤那人应该使用了类似的手法,可能没有完全达到击碎石块而不伤害下面的人,但应该可以减少下面躺着的人的伤害!”
李华感觉守心的这个解释有些道理,不然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大石块裂开了,而下面的壮汉却没事。
有解释得过去的理由,李华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反而对守心说的武学比较感兴趣。
“守心,你刚说了两种武学的发劲方式,说得我是兴奋不已,守心,你可会什么武学?”
守心道:“我也没学多少武学,日常主要是担水上山、砍柴,再就是练了些桩功。师父说,这样可以打好基础,身强体健。最近一年又练了一套拳法和一套棍法……不过,我都没学到家,这不,我们整个禅寺就要离开青城山了……”
说到这里,守心整个神情又黯然了下来。
李华知道,他想起了最近师父师兄弟要离开多年寺院,而他自己为了改变整个佛家的处境,而不得不离开师父师兄弟,这系列事情,肯定不好受。
李华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想着以后有机会再问问,路上有机会也可切磋切磋。一来,了解当今的武学现状,二来,也可进一步了解自身的能力。下次遇到危险局面也可从容应对了。
李华道:“守心,你看,我们跟着太白兄,不是马上要出蜀吗?未来的路还长着呢?你只要有信心,并列不懈的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离开师兄弟的初衷的!”
“谢李施主!我一定坚定信念!”守心受到李华鼓舞也从失落中走出来了。
李华道:“守心,以后我俩可以别施主施主的叫吗?这一路上时间还长着呢,总这么叫,还是有些别扭的!我俩年龄相仿,我叫你守心,你叫我李华或李小哥都行!”
“好的!李小施主……李小哥……”守心听李华所言,习惯性的称呼总算改过来了!
李华和守心一阵交谈,双方各有所得,如果不是李甲催促,他俩或许会继续交谈下去。
当然,这既说明两人投缘,同时,也因为两人两年相仿,又都属于离开亲近之人,随李白远行的缘故。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交谈之中,总是特别畅快,总感觉有说不完的话,连时间在不经意中溜走都不自觉。
这不,李甲道:“守心师父、李小哥,咋们还是看看下一步行止,如何?”
见李华和守心看过来,李甲继续道:“本来,看了胸口碎大石得表演,我还准备带你们去锦官城其他好玩的地方;现在时间快中午了,虽然公子说刺史可能会留他用膳,但我们还是早点回客栈的好……而且我们也要回客栈吃午饭!”
听李甲一说,李华和守心感觉也有些饿了,三人便一起回到了客栈。
正午过后,李白还未回来,李甲道:“看来公子确实留在了苏使君那里用膳了,咋们也吃东西吧!”
三人在客栈大厅坐了,叫来客栈伙计开始点菜。
菜品种类较多,但实际食材还是有限。主食称为“饼”,实际就是面条。
吃的菜,李甲将菜单给了李华和守心。
李华看到菜单上有一道烩羊肉,馋得直流口水,但顾忌到守心不吃荤腥,于是只得放弃,点了一道秋葵做的菜。守心接着点了一份白菜。
最后,轮到李甲这里。他点了一分韭菜。
三人等候不久,食物担上来了。
食用过程中,李甲不解问道:“守心师父,你怎么不吃韭菜?”
守心一脸正色道:“我们佛家禁五荤的!”
“禁五荤?”李华也不解道:“你们佛家不是只不吃肉吗?”
守心道:“我佛家最开始主要禁五荤的,五荤包括葱、蒜、韭、薤、香菜。后来,禁止吃肉食还是从南朝梁武帝出家后下令才开始的……严格说起来,禁止吃肉食的要求执行得并不严格……”
“啊?”李华一脸惊奇,简直不敢相信。
原来和尚还禁止吃葱、蒜、韭等素菜,反而对肉食禁止得没有这么严啊!
想到这里,李华又对那道烩羊肉嘴馋不已,无奈中饭快吃完了。
下次一定好好品尝下这里的烩羊肉!李华如此想。
三人用过饭后不久,李白归来。
看他脸色通红,步履飘忽,似乎还喝过一些酒。
李甲连忙过去搀扶。
“不用!”李白制止。
“这点酒我还是没事吧!”
李华和守心自去另外一间屋子休息,李甲随李白来到客房,还是扶他坐下,给他倒了杯茶水。
待李白喝了茶水,李甲还是忍不住问道:“公子,结果如何?”
李白喟然一叹:“蜀中还是没有门路啊!”
李甲道:“公子,苏使君不是很赏识你吗?怎会……怎会?”
李白情绪一阵低落:“赏识归赏识,再呆在蜀中没有出路,这也是事实啊!有些事,当初做错了,就是错了,回不了头了!”
接着,李白又振奋精神道:“不过,苏使君听说我准备出蜀,他还是很赞同的……这不,怕我出蜀后也两眼一抹黑,他特意指点我去拜访他好友——故宰相许圉师,并带了他亲笔信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