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聪常在日南,主要是经营南洋,而海上道路的开辟,则是由黄明俊负责。自去年大规模往辽东运粮,从天南港到旅顺港的海上运输体系已经完全成型。
本来从日南往辽东送粮这种费时费力又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事情,并不需要黄明聪亲自来做的,只是他听说兄长又重回辽东,心中思念,这才亲自前来。
兄弟二人,十年未见。当初两个弱冠青年今日都已经成长为一时栋梁。
黄明远在战船之上,远远望着码头上等候的人群,一道久违的身影出现在他的眼中。等他下了船,黄明聪快步上前,来到兄长身边,刚想行礼,黄明远一把将黄明聪抱住。兄弟二人的眼眶立刻就湿了。
“大兄!”
“老二,兄长想死你了!”
虽然直白,但黄明远从不压抑自己对家人的感情。这几个年长的弟弟,几乎都是自己一手带大的,自己对他们是如弟如子。这些年无论诸事多么繁忙,但从未放松过对他们的教导。
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自己就是他们的家长,是不需要矫揉造作的。
黄明远拉着黄明聪的手上了马车,一路上不肯松开。
自己对这个弟弟亏欠良多。虽然交趾之地,是自己计划中的重要一环,但在世人眼中,就是最荒蛮穷困之地,到处都是虫蛇毒瘴,唯恐避之不及。而明聪这个弟弟,有勇有谋,能力不亚于自己,若是留在中原,以自己的身份和他的能力,最差也是一镇之主,如何到现在官位还不如几个年幼的弟弟?
在马车之上,黄明聪跟兄长说着关于南洋的事情,还有他在日南实行的一些政策。黄明远多是聆听,有时候也对其进行一些指正。虽然关于南洋的事,黄明远从未放下,每月来往的各种书信,让他对南洋了若指掌。但他却也不会放过这个和弟弟难得的交流之机。
到了城中,黄明远命大摆下接风宴席。既是为了庆贺平定了高句丽,也是给黄明聪这个弟弟接风洗尘。虽然黄明聪比他早到了快半个月了。
酒席宴上,推杯换盏,好不畅快,黄明远也难得比平日里多喝了几杯,甚至有些微醺的感觉。
黄明远不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但今日确实高兴。
晚宴之后,黄明远和弟弟同塌共卧,抵足而眠。
黄明远乃对弟弟说道:“彻之(黄明聪字),你在南洋做的很好,接下来便是稳步提升、发展的阶段。要注意三点,一是人口;二是港口和驻军;三是商路。人口是发展的基础,我们的根基是汉民,尤其是在蛮夷众多的南洋,其最终目标便是我们的人增多,他们的人变少,这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累积过程,永远不可动摇。当然可能整个南洋都是汉家儿郎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但我们要给后人蹚出一条可供发展的道路来。不能让后世的老百姓因为生存空间不够而进行自我控制生育,咱们汉家儿郎,没有一个是多余的。”
黄明聪点点头,虽然兄长后面说得“自我控制生育”不太懂,但兄长的意思他是明白的。
“南洋之土,一年三获,尽是丰腴之地,若是交给咱们汉家儿郎,得凭空养活多少人,让那群蛮夷猴子占据,他们却不知道珍惜,真是让人痛心。”
黄明远点点头,接着说道:“南洋那么多国家和土地,你一时半会是不可能占领的过来的。所以武力只是最后无奈的选择,要学会控制他们的内政,扶持亲汉的政府,打击排汉的政权,以南洋蛮夷制南洋。控制他们,首先是经济上控制他们的发展命脉;然后是文化上控制他们的精神,要让他们说汉话,用汉字,穿汉服,行汉礼,汉人的文化是最好的,汉人的思想是正确的,要把他们从肉体到思想上都培养成亲汉的人。
而战争则是最后的手段。”
“嗯!”
此时还没有文化战争这种说法,但黄明远却不会放弃文化渗透。当然现在对于汉文化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便是它的先进性。所有被中国影响到的国家,人人崇拜汉文化,人人学习汉文化,这不是一个虚话。汉文化输出几乎没有任何的苦难。
想到这,黄明远又说道:“但要记住一条,我们是让他们跟着我们的思想行动,而先进的技术是我们的命脉,要保持垄断性,不要让他们傻傻的学了过去。”
黄明远再说道:“第三是商路,商路和船队便是钱,是咱们发展的基石,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了他的发展!咱们不比那些老牌世家,没多少积蓄。这两年中原乱了起来,四海商团的生意萎缩了一大半,估计用不了多久,怕是要断了。这地方、军队、朝廷里都要用钱,全指着你这里做大头呢!”
黄明聪说道:“兄长放心,必不会让兄长为钱犯难!”
黄明远看着弟弟,不由得说道:“我这一辈子,最幸运的是两件事,一件是有一个能够开创家风的祖父,没有祖父,就没有这个欣欣向荣的家族;另一件便是有你们这样一群弟弟,所以我做什么事都有可以信赖的人。你在交趾,三郎在辽东,四郎在西域,六郎在江南,这么多年不得回家,我这个做兄长的有愧啊。”
黄明聪忙说道:“大兄,没有你,哪有现在的黄家。我们几个别说像现在这样主政一方,还可能不知道在哪里做些绿豆芝麻大的小官呢。”
黄明远看着弟弟,郑重地说道:“我向你们保证,五年之内,你们都能名正言顺的回家。”
黄明聪一惊,接着便是一喜。
“大兄!”
黄明聪最初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经营南洋更多的为了家族,狡兔三窟。可现在大隋成了这个样子,杨玄感之乱后,他在黄明襄的熏陶之下,也逐渐起了别样的心思。
这天下之主,能者居之,自己兄长是当得起的。
黄明远见弟弟一番欣喜,立刻摇了摇头,对弟弟说道:“谨慎!顺天命,应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