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都不敢对此事有什么意见,毕竟都是李显扬作死在先,有了温家的教训,老臣们即使同情李太保,却也不多嘴多舌。
而李耀祖知道这件事后,哭得连眼睛都快瞎了,更是不顾性命的闯到皇上面前,把额头都磕破了,“这些都是罪臣的错,都是罪臣教子无方!求皇上开恩,绕过小儿一命!”
他被禁足李府,又被剥夺职权,是因为先皇的一番情谊,怎么说也能保全了这条性命,也不至于被饿死。
而为了那不争气的儿子,李耀祖只得放弃先皇最后留下的那点恩赐,重重磕头,反复恳求,“罪臣愿意被贬为庶民,献出整个李府,更愿意以命抵命,只求皇上开恩!为我李家留一条血脉!”
轩辕言的眉头皱得死紧,恨不得能把整个李家都给铲了,能养出李显扬那样的牲畜,绝对和李耀祖的溺爱无度有关,他以为救了儿子,其实,他一早就被毁了!
然而李耀祖狼狈不堪,更是声声泣血,他作为新帝,还是不可做得太无情,闭了闭眼,终究下了旨意,“罢了,朕就最后再容你一次,免了李显扬的死罪。”
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贬了李耀祖之后,轩辕言就判李显扬流放,这辈子都不得回都城。
李耀祖浑身止不住的颤抖,嘴唇也在抖动着,可最终,只得说一句,“谢主隆恩。”这该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的大罪,能有这样的结果,他很知足了。
李家一夜之间的落败,引来无数人的暗暗唏嘘,若不是那李显扬,这百年的基业怎么会毁于一旦,更是可怜李耀祖,一大把年纪,本可以过上有儿有孙的好日子……
新帝对李耀祖的作为还是很不悦的,不准李家再见李显扬一面,李母边收拾行囊离开李家,边哭的眼睛都要瞎了,“显扬哪里吃得了流放的苦……”
“够了。”现在只是一介平民,以后吃喝住行都还要费尽苦心的李耀祖呵斥住了她,“难道你非要看见扬儿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才肯满意吗?”
李母登时吓得不再说话,只是心里的哀愁是一点没少。下半辈子,或许都要在挂念李显扬中度过。
而此刻被关在大牢里的李显扬,却十分的欢喜雀跃,知道自己不用丢了这条性命,吃起那没滋味的牢饭都格外的香甜。也根本不纪念自己的家人处境如何,更不会想到婉儿和他们的孩子日后该怎么生活。
这幅没心没肺,苟且求生的模样,让人看着厌恶不已。可无论给他什么脸色,李显扬都能以好颜色相待,让人像是遇到了一滩烂泥。不踩觉得没意思,踩了又会恶心。
“吃吧!”
把今天的饭菜丢在面前,像是在喂一条狗似的,牢役没好气的道,“这是你在牢里的最后一顿了,明天,你就要被流放荒漠了。”
到了那里,就完全是没有人权的苦力,每日汗流浃背才得以饱肚,有些人是宁死都不愿受这个磋磨的。而李显扬就十分的不同,只要有这条命在,就什么都不在乎。
看见今天的饭菜格外‘丰盛’,甚至有几块沾着抹布丝的肥肉,李显扬高兴得不得了,浑身脏污,捧着破碗狂吃,比街边的乞丐还要让人看不下眼。
沈清宁来到牢里,见到的便是这么一幕。
“皇后娘娘。您怎么会亲自来这里。要是有什么交代的,您直接派人交代给小人就是了。”
牢里所有的人都对沈清宁毕恭毕敬的,为首的牢役更是带着几分讨好,知道皇后娘娘和这李显扬有仇,要是自己做得好,说不定还有赏银拿。
而沈清宁却没让其他人动手的打算,眸光冰冷,气势逼人,“把牢门打开,本宫要亲自与他聊聊。”
牢役很心慌,“别了,皇后娘娘,恐怕他会伤到您。”
看李显扬如今败落的模样,沈清宁一点也不在乎,“开门。”
牢役见她坚持,自己也不敢得罪,只好拿出牢门的钥匙,将门打开,同时又和好几个弟兄守在一旁,万一有什么意外好及时出手,免得惹怒皇后,惹怒皇上。
他们高估了李显扬的气性。
即便知道自己落到现在的下场,都是沈清宁和某人在背后的作用,他也一点不敢放肆,一直保持着跪着的姿态,甚至还想努力对沈清宁挤出一个笑来。
如果李显扬始终对她抱着怨愤痛恨的情绪,或许沈清宁还能高看他一眼,如今这幅模样,她只觉得心头被堵了一团什么,恶心得想要作呕却难呕得出来。
“李显扬,你后悔吗?”沈清宁开口问他。
李显扬跪着,头发乱蓬蓬的看不出以往半点威风,好似屡次算计人命的人根本不是他。
沈清宁并不是真的要他的答案,见他不答,便自顾自的从袖子里拿出一根棍子来。“李显扬,你我之间的纠缠,今日总算要有一个了断。从此,你不欠我的,我也不欠你的。”
不管是这辈子的,还是上辈子的。
李显扬和其他人都没来得及想明白,沉甸甸的棍子已经重重的落在李显扬的腿上。
他不敢反抗,疼的躺在地上,沈清宁还没有停手的打算,一棍棍用尽力气打在他的腿上,膀臂上,脑海里不住的闪过那些碎片。
她的力气自然比不上那些下人,打不断他的腿骨手骨,只是,也足够让李显扬疼上足足几月。而在流放的路上,这些疼痛足以叫他哭爹喊娘。
丢掉棍子离开,牢役们面面相觑,心里对沈清宁的狠决有了认识,禁不住微微发抖,所谓最毒妇人心,果然不假。
只是,他们这辈子也不会知道,这是李显扬上辈子该偿还的。
谁也不敢乱嚼皇后的舌根,特别是这么不好惹的皇后,直到李显扬被押着流放荒漠,宫中也没有什么人知道她那日去了大牢。
沈清宁好不容易过几日安生的日子,生活就又被打乱。
新帝渐渐坐稳了位置,许多朝臣纷纷顶着为他着想的理由道,“皇上的后宫实在空虚,还是尽快举办一个选妃大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