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修真小说 > 百骨刀之九州旗 > 第二十八章 九州中

高帝六年,封东郡尉戴野为台侯。在今JN市东北30里,但台、台二字古异,疑非;玄州,《庄子·在宥》曰:尧……流共工于幽都。《尚书·尧典》曰:流共工于幽州。玄、幽意同,或即幽州,地难考实。或作济州,泰沂山系之北古有济水流过,依此而名济州,亦通。薄州,山东东北部古有薄姑氏,《史记·周本纪》曰:迁其君于薄姑,在博兴县东北15里,薄州之名盖源于此。
阳州,为神话中日之所出,山东东部古有阳国,《读史方舆纪要》卷一·历代州城形势一云:沂水县南有阳都城,古阳国。或曰,阳国本在今益都县东南,齐逼迁之于此。齐迁之事见《春秋·闵公二年》。益都今有河名阳水,莱州古有阳邱山《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八·莱州府云:阳邱山在掖县东南三十里,亦名马鞍山。,都可能与阳国有关。阳州之名盖源于此;神州,《河图括地象》曰: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神州,中有五山,帝王居之。地难考实,惟《姓苑》云:琅邪有神氏,不知是否有关;昂州,地难考实;戎州,山东西南部古有徐戎,《左传·隐公二年》云:公会戎于潜。即是。戎州之名盖源于此。
冀州,位居正中。文献中言之较多,如《楚辞·离骚》曰: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曰:冀,九州中,谓今四海之内。但均未指出具体所在。
现在所知最早与冀州结下关系的恐怕就是黄帝和蚩尤了。《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使应龙攻之冀州之野,……遂杀蚩尤。《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其它有关黄帝战蚩尤的材料还有,《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盐铁论·结和》:黄帝战涿鹿,杀两皞、蚩尤而为帝。
赤帝即炎帝,又号大庭氏,在今曲阜市附近。空桑即穷桑,《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杜预注:穷桑,少皞之号也。穷桑地在鲁北。穷桑很可能就是宁阳县与曲阜、泗水两县交界处的小山脉。黄帝所居,即轩辕之丘,《山海经·海外西经》曰:轩辕之国在,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既曰不敢西射,则轩辕丘当在穷山西,一曰者并不可靠。穷山即穷桑,地在鲁北,可见轩辕之丘当在曲阜西北。《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曰:封黄帝之后于铸。铸后为蛇丘县治,在今TA市西南夏张镇南故县村,正在曲阜西北。既封其后于此,可能此即古轩辕之丘所在,至少不会太远。涿鹿即蜀禄、烛龙、九淖,为古蜀部落。《左传·宣公十八年》曰:楚于是乎有蜀之役。杜预注:蜀,鲁地,泰山博县西北有蜀亭。在今TA市西。可见这里远古确有蜀部落。又《山海经·大荒北经》曰: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是谓烛龙。章尾山即钟山,又名舂山、东山。笔者曾据《穆天子传》推证该山很可能即今蒙山山脉的主峰龟蒙顶。若果如此,则古蜀部落当原在平邑县东北一带。
冀,金文作B正象双角鬼脸人形。中国古有崇鬼风俗,冀州当即鬼州之意。梁《述异记》卷上曰: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四目六手。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正是鬼的形象。蚩尤被杀于冀州,看来应是被杀于他的老巢。赤帝、黄帝、穷桑、涿鹿既然都在汶泗上源,由此分析,蚩尤、冀州也应在汶泗上源范围之内。《述异记》又曰: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山东地区蚩尤遗迹很多,并且也有蚩尤戏,据马德怀先生说:早年山东泗水县民间保存了此项传统。也可为证。
再具体说来,笔者曾据《穆天子传》推证洋水很可能就是流穿今新泰市境内的今柴汶河,为汶河的支流之一。关于柴汶河,学界有一定争议。依《水经·汶水注》,古柴汶河原名淄水,因流经柴县故城,北而世谓之柴汶河,但其源头并非今东周河,而是今羊流河。《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曰: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成在今宁阳县东北90里,足证古柴汶河确名淄水,郦说当有所据。至于今东周河,《水经·洙水注》则以之为古洙水之源,西南流入泗水。但是今东周河与泗水之间隔有关山,不可能相通,也就是说今东周河不可能是古洙水的上源,而只能向西流注淄水。郦道元必是失察。至于《山东通志》言洙水之源在关山,且言小汶河,约在元明时汇夺淄水,那汇夺之前小汶河又流向哪里呢总不至于自淤成渊吧所以小汶河当自古就是淄水的一条支流,其名可能曾是洋水。《归藏·启筮》曰:蚩尤,出自羊水,如果羊水就是洋水,蚩尤又在汶泗上源范围之内,则羊水只能是以今东周河为源的今柴汶河,蚩尤只能在今新泰市境内。这是很有可能的。若果如此,冀州之地也就在今新泰市境内。
换个角度说,《汉书·地理志上》河东郡平阳县条应劭注曰:尧都也,在平河之阳。《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广弘明集·对傅奕废佛僧事》引古本《纪年》曰: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由此可知,尧都平阳应无问题。那平阳又在哪里呢查阅文献,古名平阳者共有四处:一在山西,《左传·昭公廿八年》:赵朝为平阳大夫,《水经·汾水注》引古本《纪年》曰:晋烈公元年,韩武子都平阳。今LF市治;一在河南,《左传·哀公十六年》曰: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今滑县东南;两在山东,《春秋·宣公八年》曰:城平阳。今新泰市治;《左传·哀公廿七年》:越子使后庸来聘,……盟于平阳。杜注:西平阳。《水经·泗水注》引古本《纪年》曰: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齐田肸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今邹城市治。
尧在河南并无证据,所以滑县之平阳为尧都的可能性很小,基本可以排除。尧在山东的证据则较多,因而新泰、邹城两处之平阳有一处为尧都是有可能的。进一步说,顾祖禹评论泰安州的形势曰:州北阻泰山,南临汶水,介齐鲁之间,为中枢之地。山东形胜,莫若泰山;泰山之形胜,萃于泰安。由此纵横四出,扫定三齐,岂非建瓴之势哉!而这种介齐鲁之间,为中枢之地的形势在泰安州中尤其体现在新泰县。据考古学研究,山东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海岱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乃是鲁中南山地及其周围一带,新泰正处于该范围的中心位置。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尧虽然可能起于今菏泽地区,但设都于新泰一带,居中以驭四方却是极有可能的。就此而言,僻处西南的邹城是无法相比的,也就是说,如果尧在山东的话,其都平阳最大的可能是在新泰。尧在山西证据也较多,临汾之平阳为尧都虽不能完全肯定,但也无法完全否定。但既然尧在山东比在山西的可能性更大,证据也更多,那尧都平阳之在新泰也就比在临汾更具可能。综而言之,新泰的平阳最有可能是尧都。《左传·哀公六年》孔子引《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陶唐即尧的氏族,其在冀州既明,而都邑平阳最可能在新泰,也就是说古冀州最有可能是在今新泰市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