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温如风的话,已经直接表态支持陆景琛。
刚刚没有开口的陆景尧又蒙了,温家人这样不慎重么
就连温继礼本人都有些惊呆了,儿子这是在帮翊王帮了翊王,就相当于帮了崔安如。
他心里其实也在纠结,翊王逼着林家最后做出那样的选择,没有办法对季月母子问责,独自忍受无边的痛苦。
作为当朝丞相,他也知道国体不容置疑。
这个百里皇子说话确实已经过分,即便是直接驱逐,也是合情合理。
启禀皇上,臣也认为这个百里皇子若是真的说了这样的话,已经是在侮辱我们整个大夏,绝对不能姑息,更不能为了给他挽回面子,就处罚翊王,反而要有所褒奖。
他终于还是开口了,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
言官们当时就更加傻眼了,想不到温丞相竟然会这样表态。
皇上听到这里,心中也已经有底。
只要温继礼支持,这件事就很好往下面解决,毕竟这是文官之首。
而且经过林家的事,其实陆景琛和温家也是有些私怨的,他还是能够毅然决然地站在陆景琛这一边,足见这件事他做得确实得人心。
皇上,臣并不是认为翊王殿下维护国体有错,而是觉得他在维护国体的过程中,用词不当,把两国战事直接摆出来当成筹码来说,未经过任何人允许,他没有这个权利。若是两国之间的战事真的重新燃起,势必会让边关的百姓再次受到战火牵连,而且战事一起,劳民伤财。
言官的狡辩,也是很快就跟上了。
没错,翊王殿下越俎代庖,打不打并不是他说了算,他竟然当街跟大庆皇族直接探讨这样的事,若是真的追究起来,甚至可以说他意图行使皇上才有的权利,属于谋反了。
陆景琛看着那些言官,真是觉得羞耻。
他满脸嘲讽地看着皇上,果然,皇上脸上也不好看。
这几个人为了让翊王付出代价,这个理由实在是过于离谱。
皇上,臣有个请求。
孟青麟再次站了出来,声音洪亮。
皇上问道:孟尚书只管说。
皇上,臣请求将刚刚说翊王殿下意图谋反的人拖出去斩首示众,真是妖言惑众,唯恐天下不乱。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当言官的初衷,是为了鞭策群臣戒骄戒躁,而不是整日挖空心思地寻找群臣的错处,没有错处硬是凭借他们一条烂舌头创造错处,翊王殿下当街的言论,百姓们也受到了鼓舞,大大增强了我们大夏的士气,他们竟然敢说翊王是在谋反,这种人就是想要让我们大夏的人都不敢说话,不敢反抗,不敢有血性。
这种人意图动摇我们大夏的国本,罪大恶极,其心可诛。
若是这种人不除,为官者有言不敢发,为民者有冤不敢伸,长此以往,大夏朝堂就会被这些无耻小人占领,只能听到他们的言论,完全听不到其他……
刚刚说话的言官蒙了,他也知道害怕了。
陆景琛并没有在意自己的身份,直接帮自己说公道话。
皇上,如此言官,已经明目张胆地挑拨臣和皇上之间的关系,臣建议还是暂时收监审问,到底是不是大庆派来的奸细,一心只把万俟百里当成他的主子,不然今日臣挫了万俟百里的锐气,为何他们在这里狺狺犬吠,集体跳脚。
言官应该正直,而不是忠奸不分,一心只想着痛快自己那张嘴,什么人都敢诋毁,既然皇上给了他们如此特殊的权利,他们就该合理约束自己,不是沾沾自喜,把这个当成是针对别人的工具。
他们也有脸说臣是谋反,他们这种妄图左右朝政的人才是真正的谋反,其罪当诛九族!
陆景琛的话说完,有个言官顶不住,直接跪在了地上。
皇上,臣知罪,臣有罪啊!
有了这第一个,马上就有第二个。
最后他们都跪了下来,表情格外担忧。
这个局面让皇上不太高兴,这就是他选拔出来的言官的风骨
你们实在是让朕失望……皇上的话,让他们几个听着更加毛骨悚然,还以为自己真的没有救了。
皇上叹了口气,又冷哼了一句。
方才孟尚书的话,还有翊王殿下的话,你们可听清了
皇上的问话,让言官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臣听清了,铭记于心……
臣也是……
言官们都服软之后,皇上顺势说道:日后要学会知道轻重,用词更是要慎重,不然将来再有这样的错误,朕定然不饶恕……
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这次他不想给言官们任何处罚。
孟青麟对此似乎已经习惯了,并没有再进言。
温继礼看到舅兄心情不好,就说了一句:皇上,几位大人虽然罪不至死,不过确实是有些过于吹毛求疵,对于官员们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臣建议应该适当的处罚。
皇上听到他都这样开口了,再看看脸色难看的孟青麟,还有早知如此的陆景琛,甚至还有那边明哲保身的几位尚书,心中明白今日不处罚这几个言官,确实是难以服众。
丞相所言极是,就罚你们几人半年俸禄——
皇上没有说完,陆景琛插了一句:皇上,几位大人原本俸禄就不多,言官要监督官员们的贪腐,自然是要以身作则,所以半年俸禄应该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说不定还要因此怨恨臣,不如臣提个建议,不需要几位大人的俸禄,他们已经知错,那就给臣公开道歉即可。
皇上一愣,问道:公开道歉
不错,几位大人应当公开自己因为什么言论遭到了惩罚,也是给自己一个教训,将来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更是要让百官明白,言官有时也会犯错,大家做事的时候,不要畏首畏尾,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总有人支持。
为首的一个言官似乎反应过来了:若是公开道歉,我们不是都要被百姓骂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