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身后那恶兽如何,姜望只顾埋头疾窜。
也不知跑了多久,穿越了一片又一片石林,跑得自己都晕头转向,不知此地何地,忽然就再听不着动静了。
声闻仙态都捕捉不到声音。
他趁着折转的机会,猛地回头一看,哪里还有那头怪豹子的踪影
大约是甩掉了……
姜望停下来,不免长舒一口气。
说起来,进山海境之后,好像除了逃跑还是逃跑,也就在火山岛那里,过了几天安宁的日子……
还真让人有点怀念三叉。
这个五尾丑豹子,祸斗大军侵山的时候不见出现,现在毕方死了,三叉带着大军走了,这厮倒是跳出来逞凶了……
当真是欺软怕硬,阴险狡猾,一条恶豹!
不对……
姜望仔细想了想,先时三叉与毕方大战之时,祸斗大军似乎并未侵占整座浮山。
好像有一条无形的界线来着。
祸斗大军聚集过来,只占据了毕方所在的这半边浮山。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
这五尾赤豹和毕方,乃是划界而治,各自管辖一边范围,平时井水不犯河水
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三叉大战毕方之时,这五尾赤豹完全不曾出现。
也不能解释为什么祸斗大军不到那半边山上去。
甚至于,他刚才好像是在放出三昧真火的时候,就失去了那种紧迫感。
会不会五尾赤豹以为他是毕方的属下,所以放过了他呢
姜望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山海境里也不是所有的异兽都像三叉那么聪明,最早遇到的那条蠃鱼不就傻乎乎的么还有在空间缝隙里遇到的那只双头猿猴,歪头歪脑,也一看就很呆……
姜望琢磨了又琢磨,终究是舍不得这座浮山上可能有的收获,没有直接飞离此山。
离了这里,他可没本事再杀一头山海境异兽,再搜掠一座空山了。
默默回想着先时祸斗大军在山上的活动范围,便在这个范围里小心行动,绝不再越界一步。
想来那赤豹与毕方分治此山,应该各有守珍才对。
五尾赤豹的守珍他不敢觊觎,毕方的却是不该错过。
这座浮山极其广阔,虽然姜望后来只在毕方所占据的这半边区域探索,也是搜掠了很久很久。
在偌大的浮山里东窜西窜,眼睛都快瞪瞎了,
终于在半山腰的位置,找到了一处特殊山壁。
这处山壁像以雪白美玉雕就,不似天然,长有九丈余,高约五丈。
人在山壁前,能照见其影。
如此纯净无瑕、巨大且完整的一块玉璧,价值难以估量。
不过姜爵爷身为超凡修士,倒也不怎么会对金玉之物动心了。
五府海内,云顶仙宫废墟里的白云童子,忽地跳将出来,激动叫嚷:仙主老爷,是沉云骨!沉云骨啊!
对于这个小胖墩的记性,姜望长期保持观望态度,闻言也只是挑了挑眉:这不是一块玉璧吗
不。白云童子表现得很兴奋:这是强大神祇死后所化玉骨,并非什么普通玉石。你仔细看看路边的那些白玉就知道了,它们根本就不相同!
姜望仔细看了看:完美的白玉,和有瑕疵的白玉
哎呀不是!
白云童子急着说服又说服不了,狠狠跺了两下脚,忽而又想到了什么,赶紧念叨道:《仙方经》有载:山神方死,死气蒸腾以为云,浊而沉之乃化骨。你仔细看,它中间是不是有一处玉纹结成了山形
姜望认真地瞧了瞧,倒还真是如此。
不过令他好奇的并非是这。
《仙方经》他问道。
诶白云童子也愣住了。喃喃道:刚刚一着急,脑海里突然就出现这段话……我也不知《仙方经》是什么哩。
这小胖墩的确总有些零碎记忆蹦出来,是曾经作为仙宫童子轮回好几世的痕迹,姜望倒也习惯了。
只是看着那处玉纹,忍不住又道:我还以为是毕方留下的爪痕呢,你看这乱七八糟的一团……说它是山形它是有点像,说它像一头牛也可以的嘛!
明明是纹路生成,不是划破的嘛!白云童子跺脚嚷道:那就是山形!哪里像牛了!
姜望的神魂显化,落在他旁边,瞧了他一眼:你这么激动干什么
白云童子瞪大了眼睛:这是沉云骨,沉云骨啊!
沉云骨又怎么了
白云童子沉默地看了他半晌,终于意识到仙主老爷已经忘却了。
很有些心累地说道:它是仙宫力士的主材料之一……
这位趾高气昂的大人,当时还急得想揍他来着呢,真是物是人非……这破仙宫一日不如一日,仙主也一代不如一代……
噢!姜仙主想起此事,终于生出些许尴尬来:不是我不上心,主要那个吧,我现在的实力你也知晓,一般的傀儡确实不怎么用得上!
白云童子眼神有些怪异地看着他。
那眼神大约是在问,您什么实力
但毕竟怕挨揍,最后只弱弱说道:一般的仙宫力士都有外楼巅峰实力,而且不死不灭……
锵!
长相思已经出鞘。
姜望高举这天下名剑,上前就开挖。
向白云童子生动形象的演示了,什么叫仙主的执行力。
剑锋及璧之时,忽见雪色光华流转。
轻柔却坚决地阻止了剑锋向前。
姜望愕然抬头。
只见这沉云骨所造就的巨大玉璧上,浮现两列刻字,竟是以道文书就,笔锋折转间,极见潇洒风流。
其文曰——
章莪之山,瑶碧其质。
永驻此宅,天授神名!
姜望握剑的手顿了顿,竟然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字上似有神柄的气息……
与之前那森海老龙身上的感觉相近。
不过又不完全相同的样子。
是因为山海境的世界规则不与森海源界相同,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姜望无法笃定。
这两列字本身所表达的意思倒是很好理解,无非是说这座浮山名为章莪,以美玉和宝石构筑而成。如果愿意永远驻守这里,将被上天授予神名。
神职神柄,自然皆有。
想来那毕方和五尾赤豹,都是受到正式敕封的章莪山之神。
只是……
这天授之天,是谁
是说这山海境里,还有一个凌驾于所有存在之上的意志
那个意志又是什么呢
是山海境本身运行的规则还是……已经死去九百年的凰唯真
姜望心里困惑着,手上却不停,使劲推动长剑,与那雪色光华纠缠,试图开挖沉云骨。
缩在云顶仙宫里的白云童子目瞪口呆,咱家这位仙主虽说修为不深,但胆色这一块,确实是秀出群伦,令人敬佩的!
都挖出这么玄乎的反应来了,还挖呐
山壁之上,两列道字渐渐褪去,恢复无瑕。
整座山壁也一分为二,左右各显一个名字,也是以道文书就。
左曰铮,右曰毕方。
姜望于是明白。
那身形如豹的赤色五尾异兽,原来名铮。
说起来章莪山上的这两位山神,都是典型的其名自叫,叫声就是自己的名字。
姜望一边感叹着,一边继续使劲。
山壁上的两个名字,也静静地挂在那里,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可惜姜某人完全没有在意,媚眼抛给了瞎子看。
在外楼巅峰层次起步的仙宫力士诱惑下,姜望几乎在这山壁前使了一整套人道剑式,可竟奈何这山壁不得,破不开那雪色光华。
只好撤开一步,开启乾阳赤瞳,认真打量起面前这山壁来。
看着那毕方二字,忽然心中一动,取出那毕方精血,握在拳心,然后腾身飞起,以拳面印在了毕方二字之上。
轰!
不知为何,明明眼前的一切都没有变化。
姜望心中却生出豁然开朗的感觉。
好像雨后初晴,又似拨开迷雾见青天。
脑海中响起一个声音。
这声音说不好年岁,既有少年之意气,又有中年之沉着,还有老年之睿智。
其诵曰——
神有其神,鬼有其鬼。
复得来悟,难求以明。
此生山海,彼死如沙。
九章齐现,传此印法。
这是……凰唯真的声音!
姜望确定这声音是自拳面的连接而来。
却不及拦截,更无法抗拒。
伴随这声音落下的,是一道玄妙莫测的印法。
铺天盖地,填满姜望的脑海。
即使是以姜望如今的神魂力量,也缓了几息,才回过神来。
得其名曰,毕方印。
凭他对声音的了解,可以判断出,出现在脑海里的这个声音。是类似于存贮在留影石里的声音,不是即时开口对话。
这让他没有那么紧张。
以凰唯真之强大,在山海境里留下一点声音什么的,实在太正常不过。
尤其是山海境这样的环境里。区区九百年的岁月,并不足以抹去痕迹。
老实说这段话的意思,姜望不是很明白。可能因为缺失关键情报的关系,不懂留下这个声音的人是想表达什么。(他推断声音的主人是凰唯真,但也不能完全确定。)
不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很明确的。
九章齐现,传此印法。
九章齐现
这一次进入山海境的,竟然一共有九组人,集齐了九章玉璧吗
这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
《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在山海炼狱的时候,左光殊一直有一个猜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这九章玉璧齐聚的时候,山海境会发生什么
他认为说不定会确认凰唯真身死之秘。
而眼前,就有第一个答案——
传此印法。
在仔细研究过这脑海中的毕方印之后,姜望非常确定,那个声音就是凰唯真。他现在所收获的,就是凰唯真的秘藏之一!
如此印法,非凰唯真谁能传
不知其他人在山海境里得到了什么,至少这门印法,他已经记在了脑海里,成为实打实的收获。
说起来在他修行的所有秘法战技中,确实还从未接触过印法。
有一门名为神印法的,却是神魂相关的秘法,并非印法。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此等战技,多现于佛门。
齐国国库里,就藏有不少枯荣院的印法,以姜望现在的身份地位,也不是没有接触的机会,只是彼时都略过了。
现在凰唯真所传的这毕方印,玄之又玄,威势难测,实在是一等一的战技。
即使是现在的姜望,也根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掌握——越是难以掌握,就越说明强大。
大丰收!
姜望满足地收回毕方精血,忽然又心念一动。
拿着毕方精血,能得传毕方印,那祸斗精血又如何是不是也该有一门祸斗印法
他又握住祸斗精血,试探性地再往山璧上探。
之所以会在章莪之山做这样的尝试,主要是他觉得,刚才凰唯真传进脑海里的那段话,似乎并不局限于某座浮山或者某处海域。
试试又不会吃亏。
实在不行,就想办法再回一趟火山岛。
就是山海境太大,不知该怎么找。
毕竟去的时候人在昏迷,离开的时候走的空间缝隙……
唉……挺想三叉的!
若是三叉在,那头铮也可以试一试嘛。
铮印法听起来也很有劲。
胡思乱想着,握住祸斗精血的拳面,再次贴于山壁上。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感受,浩大的信息流瞬间涌入脑海。
有了前一次的经历,这次吸收起来倒是轻松了许多。
他所料想的并无差错,果然通过这章莪之山的山神壁,得传了祸斗印法。
姜望更由此得到了一个信息——
三叉当时赠予祸斗精血的时候,为何会忽略这一点
以三叉的机智,应当不会有这么大的疏忽。
唯一的解释,就是三叉并不知情。它并不知道它所给予的祸斗精血,能够传承祸斗印法!
这就很有趣了。
由此可以延伸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凰唯真在山海境衍生过的漫长岁月里,究竟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而存在
……
……
……
Ps:《仙方经》——情何以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