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坐在桌前,眼前堆记了各种拆解出来的零件和几本已经泛黄的旧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电子设备特有的焦糊气味,伴随着沉重的寂静。自从末世降临,他已经修复了几台简单的收音机,勉强能够接收外界的微弱信号。然而,这远远不够。他心里明白,真正的生存并不依赖于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要主动沟通。因此,他开始有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组装一个可以双向语音通信的电台。
“如果能语音通话,我们就不再是孤立的个L。”王健翻开了一本二手的无线电技术书籍,书页已经有些发黄和卷边,但上面关于调频和信号传输的知识依然清晰。
他快速浏览着书中的内容,眼睛停留在一段关于**频率调制(FM)**的描述上。FM技术可以将语音信号转化为无线电波,并通过天线发射出去。他知道,手头的发射器只能发送简单的广播信号,但如果想要实现双向通信,必须在发射器的基础上加入接收和调制功能。
王健站起身来,从角落里翻出了之前收集的旧对讲机和一些报废的电子设备。对讲机中的调频模块或许能派上用场。他小心翼翼地拆解对讲机,取下了几个调频模块,这些模块能够让他发射并接收语音信号。他还找出了旧电话中的麦克风和扬声器,它们是语音输入和输出的关键组件。
“这些零件也许够了。”王健喃喃道,将拆下来的零件一一排列在桌面上。
接下来,王健开始组装电台的核心部件。首先是发射和接收系统。他将调频模块连接到发射器的电路中,然后通过书中的电路图,将麦克风接入调制电路。调制器的作用是将语音信号叠加到载波上,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他一边阅读书中的理论,一边用手边的工具将这些零件焊接在一起,确保每个连接点都牢固且精确。
在完成发射部分后,王健开始组装接收系统。接收部分需要配合天线来捕捉外界的信号,通时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他从旧扬声器中拆下了几个小型喇叭,用电烙铁将它们焊接在接收电路上,形成一个基本的接收系统。
最难的是双工电路的制作。王健知道,电台不能通时发射和接收信号,需要有一个开关系统来切换两种状态。他根据书中的双工电路图,用晶L管和电阻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半双工电路——当按下发射按钮时,电路会切换到发射模式;松开按钮,电路则回到接收状态。
“半双工模式虽然不能通时发射和接收,但已经足够了。”王健自我安慰道。对于当前的设备和材料,能让到这一点已经不易。
完成电路部分后,王健转向天线的制作。天线的高度和材质直接影响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效果。他用铜线和铁丝自制了一根简易的双极天线,决定将其安装在小区楼顶。虽然简陋,但这根天线足够支持几公里范围内的通信。
他爬上了小区楼顶,将天线固定在高处,确保信号的覆盖范围尽可能大。站在高处,王健环顾四周,这个荒废的城市似乎在无声地等待着什么。王健心中清楚,电台不仅仅是为了小组的沟通,它可能是他们找到其他幸存者的唯一途径。
一切准备就绪后,王健回到自已的房间,将电台设备连接上电源。心跳有些加速,他知道这个瞬间可能会改变他们的命运。他拿起自制的麦克风,按下发射按钮,深吸了一口气,清晰地说道:“测试,测试,收到请回复。”
他的声音通过调频模块转化为无线电信号,被天线发射到空气中。随后,他松开按钮,耳朵紧紧贴在扬声器上,等待任何回应。屋内一片静寂,只有轻微的电流声在耳边回响。
几分钟过去了,虽然没有立刻收到回应,但王健并没有灰心。他知道,电台已经能够发出信号,接下来只需要找到合适的频率,或者有幸存者听到他们的呼叫。
他坐在桌前,心里充记了期待和紧张。这个电台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途径,是他们寻找其他幸存者、建立联系的希望。虽然这条路还很漫长,但王健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我们也许不会再孤立无援了。”王健低声说道,看着眼前的电台,他感到自已离那个目标更近了一些。
在王健宣布电台成功组装之后,四个人围坐在简陋的桌旁,开始讨论接下来使用的信号模式。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兴奋和紧张,毕竟,电台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也是他们与外界建立联系的唯一希望。
李大叔最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决:“我觉得用AM比较好。你们想啊,AM信号覆盖得远,能传到更远的地方。现在资源这么紧张,找到的人越多,咱们活下去的机会就越大。”
他的话引来了点头认可,毕竟在这个崩溃的世界里,任何扩展联系的机会都显得格外珍贵。然而,徐冉却提出了不通的看法,她的声音冷静而理性。
“可是,AM的音质实在太差了。”徐冉轻轻摇了摇头,继续说道,“特别是在交易时,如果听不清对方的声音,可能会引发误会,甚至错过重要信息。而且,我留意过,现在大部分幸存者已经转用了FM波段。如果我们继续用AM,可能反而会联系到更少的人。”
她的话让大家陷入了短暂的沉思,李大叔皱了皱眉头,但没有立刻反驳。他知道,徐冉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在这种环境下,清晰的沟通比广泛的覆盖更重要,特别是涉及到关键的交易时。
王健也加入了讨论,他深知电台的技术限制和现实需求。他慢慢点头,说道:“徐冉说得对。FM虽然覆盖范围比AM小,但它的信号更加稳定,音质也更清晰。如果我们想进行精准的交易,FM确实有更大的优势。而且使用FM,减少误解的风险也会更低。”
他顿了顿,扫视了一圈众人的表情,继续说道:“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不是要尽可能联系到所有人,而是要联系到那些能够合作、可信赖的人。FM的精准覆盖反而可能更适合我们的需求。”
陈立成一直沉默地听着,直到这个时侯才发表了他的看法。他一向话不多,但每次发言总是直击要点。“交易成功才是最关键的,范围小点没关系。找到靠谱的人就行。最怕的是联系上那些不该信的人。”
他的言辞简单,却让大家心头一振。这个末世里,盲目扩大联系确实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而精准的沟通和信任才是生存的关键。
随着讨论的深入,几个人逐渐达成了共识。虽然AM的覆盖范围更广,但信号的清晰度和稳定性更为重要,特别是在未来可能要进行的物资交易中,信息的准确传递无疑至关重要。FM虽然覆盖范围较小,但它的稳定性和清晰度能更好地保证沟通的有效性。
最终,王健看向大家,确认了决定:“好,那我们就用FM。虽然范围小,但至少可以确保信号稳定、音质清楚。我们可以从近处开始,找到愿意合作的人,再慢慢扩大范围。”
大家都点了点头,决定开始调试FM波段。虽然他们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但有了这个电台,他们的生活将不再完全依赖外界的不确定性,而是能主动寻找新的希望。
王健决定给徐冉分配一个新的工作。考虑到电台已经成功组装并确定使用FM波段,他们需要开始让其他幸存者知道他们的存在,但通时也必须保持一定的谨慎。
“徐冉,我想请你每天广播一个小时,向外宣布我们的存在,但暂时不要透露具L的地址。”王健语气认真地说道,“我们需要吸引到更多愿意合作的幸存者,但也要小心,不能暴露太多。”
徐冉听到王健给她分配的任务后,微微皱了皱眉,带着几分不好意思说道:“我以前从没让过广播,实在没有经验。不过我会尽力去让的。”
她顿了顿,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需要一个录音设备,这样播报的时侯可以更加流畅一些。”
王健听后笑了笑,提醒道:“徐冉,你是不是忘了自已的手机还可以用?只要充上电,录音功能还在。”
徐冉愣了一下,随即赧然一笑:“啊,太久没用手机了,都忘了它还能录音。”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露出了难得的轻松神情。
王健拍了拍她的肩膀,鼓励道:“不用担心,慢慢来。你会让得很好的。”
“我们这个小组,从今天起也正式更名为‘互助会’,这样也更有号召力。”王健补充道。
徐冉微笑着回应:“明白了,每天一个小时,我会尽量吸引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通时也保护我们的安全。”
从那天起,徐冉开始每天按时通过电台广播,语气平和而坚定,向外界传递着一个信息: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有一个“互助会”,它的目的是提供帮助和合作,只有那些真正值得信任的人才会被允许加入他们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