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1042章久假成真
第1042章久假成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是世界任何关联的纽带,同时利益又是一切战争和罪恶的根源。因为利益这让信州百姓自主加速融入华夏这个大家庭了里。当然主要是信州地区大大小小三十多个民族三百六十多个部落组成的,这些民族和部落都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也没有统一的价值观。
在从前的时候,这里属于安息帝国和贵霜帝国统治,在冷兵器时代马蹄之下,根本就没有国界,谁的实力强,谁的铁蹄狰狞,马刀锋利,这块土地就归属谁。这里的民族和部落今天是属于安息帝国,所以他们都可以统称为安息人。如果安息帝国不敌贵霜帝国,那么这块土地就会归属贵霜,他们又变成了贵霜人。后来随着贵霜帝国和安息帝国先后败亡,笈多帝国和嚈哒帝国先后兴后,信州五十年前尚属于贵霜帝国,然而三十年开始属于笈多帝国,十七年前笈多帝国势力被嚈哒帝国驱逐,这里自然而然又成了嚈哒帝国的版图。此时魏国灭亡了嚈哒帝国,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信州百姓自然就变成了魏国人。
当然,信州也不是所有郡县和百姓都会被谢玄的小恩小惠给收买了自动同化,也有一部分是非常顽固,他们宁愿承担高昂的税收,也要保持民族纯洁和价值观。然而进入四七九九年二月以来,信州开始出现一支非常诡异的马匪。这些匪徒简直就是一条联合国军组成的,既有大宛遗民,也有乌孙遗民,也有康居遗民,甚至还有不少波斯人和嚈哒人。这支马匪人数非常多,最多的一次袭击,他们甚至集结了六七千骑。这股马匪的出现,让魏国在信州的统治似乎有些动摇,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支马匪的袭击非常具有针对性。
第一从来不碰魏国信州十一郡七十三县城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几乎没有驻军,只有区区上百名衙役,只要城池上树立的大魏帝国的王旗,这些马匪就不会攻击城池。他们只攻击居住在城池之外的乡镇和村落,甚至一些缩聚在山林中的部落,也会被整个部落连根拔起。
魏国官兵出动数十次剿匪,然而这支马匪却如同人间蒸发一样,消失无影无踪。最终这数十次军队剿匪无一例外,全部失败。
进入四七九九年二月,大约两百余名道士开始进入信州传道,只要一个家庭接受道教信仰,每一个家族都会被这些道士发放一块铜牌子,这个铜牌上有道教的标志,就是中间是一个太极图周围加上八卦,这就像**的十字架一样。据说信仰道教不仅可以避免鬼神侵扰,同时也可以消灾免难。
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信州百姓自然是不相信的。然而进入四月之后,原本沉寂了将近一个月时间的马匪又开始活跃起来了。他们四处袭击,杀人劫掠,屠村灭寨,无恶不作。这支马匪不仅像从前一样袭击灵活多变,同时更有针对性,只要是穿汉服、着汉冠者不仅可以免死,同时也可以不受劫掠,家门前只要是装有道教标志的铜牌,同样也可以免除马匪劫掠和杀害。
如果说只是减税,或许有不少顽固派宁愿承担高税,也不愿意接受华夏文化,易服改冠,可是面对马匪无时无刻,几乎无处不在的袭击,这些信州百姓就不得不重视了。
在生死存亡面前,很多人选择了妥协。因为不妥协就意味着死亡,现在很多人都已经看出来了,这支马匪肯定是魏国支持的,但是看出来了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没有证据,魏国也不会承认,选择造反,他们既没有实力也没有底气。
信州之地其实和西域、安西并不一样,西域五十国自汉化开始就成了汉朝的藩属国,虽然其本土文化保存着深厚的西域色彩,但是却被华夏文明影响着,特别是汉武帝两征大宛,让西域各国对汉朝存在着深深的敬畏。东汉末年虽然军阀割据,群雄混战,但是那个汉兵汉骑确实非常强,无论是公孙赞,还是董卓,往往仅仅拥有一州或一郡之地的刺史或太守就可以吊打周边诸胡。
哪怕五胡乱华时期,中原沦丧,但是张氏凉国仍然可以吊打西域诸国,另外西域人口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胡人,事实上并非白种人,而是黄种人。西域的民众大多没什么“民族气节”的概念,大汉强盛时他们自称汉人,自晋国势力衰微,凉国统治了这个地区以后,诸族百姓对外便都自称凉人。现在让他们习汉语,从汉俗,他们并没有什么抑制心理。
可是信州却不一样,到现在华夏文化根本就没有影响到这里。这里既和安西两州不同,也不像中南半岛的三州,那里秦汉以来就属于华夏文明影响范围,汉化比较容易一些。而信州恐怕直到三四百年以后的大唐时期,才真正感受了华夏文明的气息。
“难道这些马匪还认昊天大帝不成?”
“他们或许不认,可是谁知道呢。他们可能也是信道者,因为信道不得加害任何一名信道者,只要同门相残,死后要进入鬼道阴司(道家没有十八层地狱的说法,不过后来某些影视作品里有类似的台词,大家看着玩就行了)受尽十八般酷刑。”
“原来如此!”
“那我也去买块道符挂在门上!”
一时间伪造道符太极八卦图的铜匠是生意大好,原来一面道道符不过八百钱,后来居然炒到了两万钱,而且是供不应求。
人群中一名道家修士打扮的人愤怒的道:“明溪道长,你看这,信仰是心灵的皈依,是精神层面的事情,怎么可以靠收买拉拢?靠收买拉拢出来的信仰,也是假信仰!这些愚夫愚民真是该死!他们都是伪信者,都是对昊天,对道君的……”
“够了!”只见那明溪道长淡淡的道:“昊天的胸襟是无所不包的!老君也会欢迎所有迷途的羔羊投入老君的怀抱。”
“可是他们都是为了逃税,为了避免被马匪劫掠假装信道的,这都是伪信者!”
明溪道长道:“我会相信,昊天会相信,老君也会相信他们的,迟早他们会迷途知返的。”
有一个词语叫做弄假成真,也有一个电视剧叫做《上错花轿嫁对郎》,明明阴差阳错的一场误会,结果两对对真爱上的对方。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满清入关,野蛮的执行了惨无人道的“留头不留发”的剃发令,有关人员进行了统计,仅仅因为在留发还是留头选择上,汉人被杀多达两千三百多万。把有骨气有血性的汉人都光血了,剩下的都妥协了。然而二百多年以后,中华民国成立,推翻了满清政府,然而满清不少遗老遗少们,抗拒着剃发,宁愿把这条耻辱了**留着,至少新中国成立之后,不少地区还有人留着**。可是他们这些人都已经忘记了,这个**是怎么来的,他们也忘记了,原本只是包衣奴才的仆从装马褂居然变成了国服,妓女的职业装旗袍,居然成了国服,滑天下之大稽。
其实任何事情久了,都会变成真的。两个假装妇妻久了会变成真爱。洋装穿久了,就变成了假洋鬼子。牛奶面包吃多了,就忘记了自己是炎黄子孙。冉明穿越前的那个时代,由于国家在各方面优待少民,所以许多人见有利可图就纷纷改民族换祖宗,一开始只是图个眼前利益而已,心中并无自己是少民的意识,但到了两三代人以后,久假成真,民族观念自然而然就形成。
谢玄弄出来的这一套化胡为汉,其灵感来源也是根据冉明所说的,一软一手硬,不要怕杀人,不要怕死人,为了子孙后代考虑,必须咬牙坚持到底,绝不妥协。或许这个化胡为汉的政策,一开始绝对是假的,这些信州百姓目的是为了逃避税收和避免被马匪的劫掠,可是一天两天倒容易返回本心,可是时间一久,他们就会忘记了自己是哪个民族,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有一组数据非常明显。信州百姓约七十余万人,在四七九九年元月份,全州共出售汉服五千七百零六套。
二月份售出四千三百六十一套。
四月售出一万九千四百零套。
五月份就达到了九万七千余套。
六月份就达到了十三万套。
当然能买起成衣的都是信州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然而丝绸和布帛在信州售出三十一万余匹。
冉明关注着信州和高原的局势,一切都朝着有早的方面发展着,冉明相信用不了多久,信州就会变成魏国永固之州,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然,彻底消灭了苻坚的残存势力,高原也可以执行信州的政策,其实随着信州政策的成功,冉明不介意在楚州和中南三州都执行这种政策。
当然,高原上武作工作队取得初步成果,这也让冉明看到了另外一种方式,这个武装工作阴的战略,不仅可以在高原实施,同时也可以在同样奴隶制笈多帝国实施,也可以在罗马帝国实施。当然这种工作需要进行充分的培训,冉明就开始调拨专项资金和人员,开始在皇家军事学院中单独成立狼骑兵中增加这方面的培训,狼骑兵们是冉明打造国际间谍组织,成员都是魏国商人从世界各地买来的各种肤色的各种民族的孤儿,现在这些狼骑兵成员已经具备了初级训练,像野外生存,暗杀刺杀,行军布阵,化妆侦察和测绘等知识。现在增加武装工作动员经验,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