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972章嚣张不了多久
第972章嚣张不了多久
邺城太武殿的偏殿内,魏国皇帝冉明正在召开内阁会议,内阁会议因为分歧太大,当内阁意见无法统一时,内阁无法做出决定时,这才让冉明进行主持。偏殿两侧的锦凳上坐着十几名魏国重臣,像内阁首相王简、财相谢安、铁道部尚书王猛、督查院、御史大夫王宁、太史令姜岌、太尉董润、**谋长籍罴、国子监祭酒习凿齿等。
此时,冉明并没有到来,而进入偏殿的重臣则在议论纷纷。这次内阁议题出现分歧,主要是冉明提出县以下设立政府行征机构。朝廷权力不下县,这是自秦汉以来的墨守成规,可是冉明却感觉这样的统治太过粗疏,反而会给地方豪强和宗族坐大的机会。
“习使君,陛下怎么说?”
“陛下说,今年将扩大科举录取人数,用来弥补地方官员不足!”习凿齿淡淡的道。
御史大夫王宁道:“陛下有没有说,要扩录多少人?”
“这样倒是有提,据说要增加到万人!”听到这话,偏殿内这下嚷嚷开了,全然没有重臣的风度。魏国科举基本都是冉明抄袭明宋时期的科举规定,每届科举录取少则三百人,多则五百人,这样的录取规模,事实上远远大于朝廷需要官员的人员。如果如今从科举产生的流官已经超过了原本士族门阀推荐的官员,几乎超过三分之二的官员是流官产出。
这样让各大门阀士族不得不重视科举,虽然是有了科举制度,也不是说寒门就可以完全与士族门阀一样得到重用了,科举制度只是相对的公平。可是事实上,无论财力、师资、书籍都集中在天下各大世家门阀手中,如果世家子弟考试占优,并不是说明他们作弊,而是真正差距就是如此。如果是小规模的科举录取制度,天下士族还可以利用其子弟博学多才,来争取寒门士子的名额,哪怕冉明过份关注这种事情,每届寒门子弟中举的并不多,仅仅占到其中一成多不到两成的份额,当然这其中还有冉明关照的结果。
但是一旦采取大规模录取,那么情景就是另外一个模样了。士族门阀虽然子弟学识不俗,但是缺点非常有限,他们的人少,如果真录取一万人,恐怕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大部分都能中举,这样以来,就会大量寒门士子进入官场。从而稀释士族门阀子弟官员。
王简其实非常清楚冉明的用意,不过这切实关系到了士族门缝的利益,这就让王简无法决定了。如果他敢背叛家族,他恐怕马上就会被开革家族。不过,王简也知道此时跟冉明对抗,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此时,王简已经决定向冉明辞职了,这个首相不做也罢。
就在这时,中常侍尤义大喝道:“陛下驾到!”
一阵脚步声响起。只见数十名侍卫和宫女、宦官簇拥着皇帝冉明快步走进了偏殿。冉明在位子上坐下,众人一起躬身行礼,“臣等参见吾皇陛下!”
冉明摆摆手笑道:“各位爱卿免礼,请坐吧!”
这时,偏殿一片安静,冉明道:“对于这次科举,听说非议甚多,请习爱卿介绍一下详细情况!”
“微臣遵旨!”习凿齿起身对众人行一礼,缓缓道:“这次科举一共四万五千人报名参加,其中一千三百余人因审核不合格,所以今年参考人数是历年之最。这次报名科举人数其中士族身份有一千四百八十二人,寒门士子本将春闺预计录取万人。”
众臣此时顾虑重重,就算士族门阀子弟全部高中,那么寒门子弟至少也可以中举八千多人,如果这样规模的科举再进行几年,那么魏国的士族官员,将会被稀释到一个非常可怜的程度。偏殿内一片寂静,没有人回答,冉明目光扫视过众人,见众人表情皆不自然,他不由重重哼了一声,“朕心里很清楚,是因为各大名门世家对朕不满,不愿让优秀子弟来为朕效力,想必你们心中都很清楚,朕的天下难道就这么没有吸引力?安南都护府十八郡一百七十三城其中空缺十三名太守以上官员,空缺一百二十七名县令,难道安南不属于大魏,偏远地区的官员就不算官员?除了安南都护府,让朕更为气愤的是安东十四郡其中六郡太守空缺六年之久,无人肯前往赴任?至于朕欲设立的庭州、楚州是不是更没有人愿意赴任?”
众人默认无语,其实冉明说到了根子上,中原为官,人人趋之,可是偏远地区的官员,整日与野人和蛮夷为伍,那就不算是升官发财,而是发配边疆了。士族门阀嫡系子弟,根本不愿意去任这样的官。当然这也和这个时期的风气有关,当官职不喜,就可以挂冠而去,反而是一个高尚的情操。不过,冉明却非常反感这种事情。
所以,冉明来一个反其道而行之,你们士族官员不是嫌弃边塞苦寒吗?朕就让寒门子弟来做这种苦活、累活。
王简听到这话,心中甚为苦涩。这些现实大家都明白,可是耐不过家中亲戚朋友的苦劝,就像当初自己的儿子王铉因为在冀州为官、考评中上,被考功司提议升为乐浪太守(今天平壤一带),按说这个乐浪郡虽然为下郡从五品官,可是也连升了三级。可是等消息传来,家中老妻就再三苦劝自己,而且还采取了一闹二哭三上吊的无赖手段。最终在自己暗中授意下,王铉只得“坠马”伤了腿,弃而待家。
像自己这种情况在魏国非常普遍,吏部的官职在长江之北、长城之内那都是香饽饽,而是过了长江或是出了长城,那都是瘟神,哪怕宁愿不做官,也不要去做偏远地区的官员。久而久之,吏官就变得无官可派,大量偏远地区的官职空缺,只得由地方豪强把持着。当然在这个时候,魏国吏治清明,国力强盛,兵锋威慑四方,所以也不至于出现欺上瞒下的事情。可是以后会出现大问题。
这下好了,冉明采取了釜底抽薪之计,这下可是大大触犯了士族门阀的利益。这些重臣即使再不愿意,也没有办法。毕竟这些偏远的官员不像中原官员,那些没有士族门阀牵扯,这样的官员容易做得多了。至于官员能力如何,冉明反而不看重这个成绩,文学修养再好,不代表能力就高。在后世,大字不识几个主管大型公司,数万人生计的也不止一个。冉明道:“这天下分崩离析,在朕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官府管控不力造成,考虑到朝廷对地方官府控制太弱,主要原因就是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员太少,所以朕决定这次破格录取一万名士子,各县主簿以上都必须由朝廷任命,六曹县吏任命也必须要交给朝廷备案,朕相信,用三到四年的时间来整顿地方,朝廷对地方控制薄弱的诟病一定会被逐步扭转!”
冉明不会向士族门阀妥协,但是也不准备用血腥屠杀的方式,所以就采取了一种比较温和的做法。其实这些官员宁愿冉明大杀四方,只要是杀,总有一个度,至少可以有不少门阀可以躲过这个浩劫。可是冉明这样以来,那就全面覆盖式无差别打击。
石头城的战斗已经停止了三天,自从盖苏耶丁三万余部曲陷入石头城,被魏军聚而歼之,鄂那邽的心里都笑开了花。这次失败了,让盖苏耶丁失去了争夺可汗之位的实力和名份。不过大军士气低迷,这让智狐杰尔西担忧不已。
鄂那邽却问道:“第一个登上城池的人是谁?”
谋略乌斯道:“第一个登上城墙的是博愣,现已阵亡!”
“博愣虽死,可有子孙?”鄂那邽问道。
谋略乌斯道:“有,不过此时仍在吐火罗斯怛,如今年方五岁!”
“派人把他请来,本可汗可认他为义子,另外赏赐博愣的家人一万只羊、一千匹马、一百头牛!”鄂那邽:“从现在开始,第一个登上石头城城墙的人赏战马三千匹,第一个杀进城者,赏战马万匹!”
很快鄂那邽重赏博愣的消息在嚈哒军中传播开来,嚈哒那低迷的士兵又渐渐开始回升,升官发财的刺激下,让嚈哒军将士心中充满了发财的欲望。
虽然此时安西军使计重创了嚈哒军队,获得了大量的兵刃和甲胄,可以弥补自身武器装备的损耗,特别是三万多匹战马或死马的缴获,让刘科手中多了坚持下去的本钱。但是战争变成越来越残酷,所有的魏军士兵都投入了战斗,包括五千多名陌刀军士兵,也像普通士兵一样登上城墙,参与防守。主将刘科甚至把他的一千余亲卫军充当了机动救火队员,哪里出现险情,他们就支援哪里。
箭矢如雨,城上城下交织成一片,滚木礌石如冰雹般砸下,一架架攻城梯被掀翻,无数嚈哒士兵惨叫着落入干涸的护城河中,布满尖桩的护城河内尸体堆叠,血流成河。
到处血肉横飞,惨叫声响彻战场,这是一场绞肉机般的战争,双方都死伤惨重,但战争还在继续激战下去,越来越多的士兵走向死亡。
.........
这场战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损失,特别是魏军将士,如今已经战死两万余人,而伤者则不计其数,不过嚈哒军队的损失更大,不算盖苏耶丁部曲的损失,就是在这三天的战斗中,至少两万余人战死了。
每一个魏国军队士兵都疲惫不堪,特别是刘科满身是血的返回大将军行辕,这让长史赵训异常担心:“大将军,这是怎么了?”
刘科不以为然的道:“没有什么,这不是我的血,嚈哒人都疯了,本将军亲自上阵,斩杀敌首两级。”
“大将军亲自上阵”赵训哪怕不是军事主官,但是清楚的知道如果不是局势万分危急,刘科绝对不会上阵搏杀,到了刘科这个级别,根本不需要上阵,如果他都动手了,这说明局势无法再糟糕了。
“看样子,咱们不乐观啊!”赵训脸上忧郁之色更浓。
“你就是杀个猪,那猪也会叫唤叫唤呢,更何况是人!”刘科道:“不过赵长史放心,嚈哒人嚣张不了多久,按照时间推算,嚈哒人很快就会发现异常!”
嚈哒人虽然是全骑兵部队,而且随军物资也是牛羊马匹居多,不过由于战场上嚈哒人的战马和牛羊的数量极多,所以他们会分布非常广的区域进行临时性放牧,这样,一旦魏军迂回到他们身边,一定会被他们发现的。
PS:家中有点事,最近更新很不给力,非常抱歉。不过程志郑重承诺,本书绝对会完书,绝对不太监。当然明天,我还要回老家一趟。大概九月二号才能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