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935章大修铁路
第935章大修铁路
华夏藩国体系中受汉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就是后世的朝日韩三国,偏偏三国对华夏没有半点感恩之情,一个比一个白眼狼。比如后世的**,天朝勒紧裤腰带帮他们获得独立,结果自然说出来都是泪。在后世,冉明只是一个普通的黑道**,最多可以在经济领域阻击一下日资入侵,然而却是出力不讨好。
这一次,冉明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三个白眼狼。冉明的计划很是简单,抽调土著为魏国修建铁路等一些劳动强度高,危险系数大的工程,这已经是魏国普通的做法,既使在施工过程中,死伤点人员,也没有人会观注。
上有所号,下必从之,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以来形成的政治智慧和光荣传统,没有人会在这个方面忤逆冉明的意思,因为只有帮助那些土著说话的大臣,无一例外,都成了与土著关系最亲密的人。这些站着说话不闲腰疼的魏国大臣,冉明一不抓二不杀,全部官升一级充任殖民地当方官员。
冉明的计划其实可行性非常大,要修建从右北平至乐浪郡(郡辖二十五县,含今**平壤,大同江以及海州)约两千七百里,即使在后世这也是一个异常庞大的工程,抽调百万劳工再普通不过了,百万劳工同时施工,每天饿死累死千把人,肯定不会有人发现。荆展完全采取这种办法,瞒过所有人的耳目,秘密组装一支征倭大军。
为了这次配合荆展行动,冉明甚至抽调了原谢艾部分死士队成员。
荆展接到冉明的秘令,根本就没有在邺城露面,他只是在见过冉明之后,随即离开了邺城。短短半个月后,荆展就抵达到了营州。
太行山中一处秘密军营中,这里就是皇家特卫的秘密训练营地,魏国的情报组织皇家特卫成分非常复杂,既有原冉闵组建的“天聋地哑”,也有冉明的“粘杆处”,更有张重华保留的“青眼”也有谢艾的死士队,当然也有褚蒜子的“影子”,也有金成悦的“虎组织”,最可惜的莫过于桓温建立情报组织随着桓温的死亡,而风吹云散了。
就在这时,这个拥有上千人的训练营地中突然有一个上校军官登上了点将台,然后高声道:“现在我点到名字的人出列,其他人解散后继续训练!”
很快被点到名字的将士有三十四人被集中到了一个会议室内。上校军官开门见山的道:“各位兄弟,你们一定会非常奇怪,为何我把你们招集起来。”说着上校军官顿了顿,目光从左往右扫了一圈,这才说道:“日前,皇帝陛下梦到倭国将来成为我们大魏的心腹之患,为君父排忧解难是咱们这些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职责所在,咱们责无旁贷。”
皇家特卫只会效忠冉明一人,除非冉明卸任皇位或死亡,否则他们不会再效忠他人。所以皇家特卫选拔人选的时候异常严格,特别是加强洗脑训练。或许有人会奇怪,洗脑成的有这么厉害吗?
事实上系统化的洗脑训练非常变态,也非常厉害。日本侵略中国期间,那些随军日本慰安妇,大部分都是自愿的,不像中国人都是被强抓进去的。因为这些被洗脑后的日本慰安妇们相信,她们献出身体取悦日军将士,就是会天皇效忠。也不有少日本女人充当妓女,把赚来皮肉钱捐给日本政府,以供日军侵华,这在当时都是非常普通的现象。至于天朝某人发表那些日军侵华,完全是军国主义份子所为,与平民无论的言谈,其实完全是颠倒黑白。当然除了日军,被洗脑的人还有非常多,特别是苏德战争时期,苏军伤亡(29629205目前有三种数据,最高是两千九百万人,最低为一千一百四十四万人)而当时德军可比日军文明多了,除了对犹太人之外,并没有对其他种族进行屠杀。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被洗脑的。苏联情报局克格勃有一个分支代号叫做“飞燕”,这是当时冷战期间苏联为了获取情报而培养的一支特别情报特工,说是特工那是对他们的赞扬,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群高级妓女。经过洗脑后的“飞燕”们到世界各地政要的床上,以身体换取情报。
“我们是大魏皇家特卫,我们是大魏的守卫者,无论是任何种族和个人,只要他们威胁大魏,我们就把他们杀光!”上校接着大声吼道:“陛下英明神武,他说倭国将来为成为魏国的心腹大患,那么倭国就一定会成为魏国的心腹大患,所以………”
“杀死倭人。杀光他们!”
在场的三四十名皇家特卫将士露出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狂热而又激动的表情。
“很好,非常好!”上校军官道:“现在你们马上准备,一刻钟后携带装备立即出发!”
黄帝纪元四七九七年二月一日,魏国皇帝冉明向内阁提出《魏国兴修铁路网络议案》并发表:“想要富,先修路”的讲话。冉明的议案是绝对多数票数获得通过,次日魏国各在报刊全文转载了冉明《要想富先修路》的演讲稿。同时,魏国正式成立铁道部,负责管理魏国铁路行业发展战略、政策,拟订铁路发展规划,编制国家铁路年度计划,参与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编制等工作。
由于铁道部是一个新兴的部门,毫无历史借鉴经验,所以这个铁道部由冉明提名王猛王景略担任铁道部尚书,并且获得首相王简的认可,并命王猛全权负责魏国铁路部的筹建工作。这个时候,冉明的心腹王猛终于升到部堂尚书一级,与谢安平级。
王猛走马上任,成为魏国新出台的铁道部尚书,可是他对铁道部的工作如何开展仍没有半点底,只好进宫请冉明面授机宜。
冉明道:“未来,魏国在很久一段时期内铁路将是魏国运输的重点,铁路运输将是魏国的运输不可缺少的环节。相较其他方式的运输而言,铁路拥有绝对的成本低、速度快、运输量大的优势。铁路不仅关系着魏国经济发展,同样也关系着魏国的国家战略安全。目前魏国的蒸汽机火车可以每个时辰两百里(时速五十公里)一次火车头可以带二十五个货厢或客车厢,一次就可以运输一个全副武装并携带半个月给养的团开赴前线。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安西出现变故,急需要支援。即使从邺城出动援军,乘坐火车只需要三天三夜就可以抵达北庭,而且将士们乘坐火车节省体力,就可以完全稍做休整,立即投入战斗。这是骑兵所不能拥有的速度优势。所以,目前铁路修建工作,先以国家战略为主,经济为辅的原则,先修胶金线(胶东至金城,既陇海铁路)加强魏国对西域的控制,同时也要加紧修右北平至乐浪的铁路线。加强魏国对**半岛的控制。”
“臣明白!”王猛道:“目前最要紧的还是加速修建铁路。”
冉明道:“铁路修建工作,一定要保证质量,朕可不希望魏国出现豆腐渣工程,工程标准要统一,不能各修各的,到时候弄得同一列火车因为铁路宽度不一无法通行,这个铁路就修废了。至于人力和物力,这点你不用担心。铁路修建也可以采取公私合营的原则,允许私人或家族、门阀入股建设,共同营运,但是在契约中必须注明,一旦战争来临或战争需要,魏国朝廷有铁路优先无偿使用权。”
听了这话,王猛明白了的冉明的意思。人力问题虽然是魏国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可是却不代表魏国没有充足的人力,此时魏国的奴隶贸易异常兴旺发达,只要需要那些商号就可以从各地抓来无数劳工,免费使用,每天仅需要支付微薄的薪水和粮食。
等魏国正式成立魏国铁道部以后,魏国各地刺史或方面军将领皆提出自己的修建铁路计划,比如安北大将军许远就提出要修一条从邺城经晋阳,直抵安北都护府的铁路,理由非常充分加强魏国对草原的控制。而此时镇南将军张温也提出了从长安经巴蜀古道过成都至宁州的铁路。
就在蒸汽机成功研发出来之后,魏国的武器研发也传来了喜讯。魏国其实早就研发出来了原始的火炮,却没有列装部队,因为这种火炮威力和弩炮差不多,而且重量要比弩炮重得多,更何况造价差得更加悬殊。所以冉明并没有让火炮大规模生产,而是慢慢总结经验。
魏国发明火枪和火炮的原理冉明给工匠们讲过,只是生产让满意的火枪,目前魏国的科技水平还达不到。可是武器研究院的一名叫苏翰的工匠听到冉明的理论,大受启发。冉明曾在讲课的时候告诉他们,火枪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种名叫子弹的东西,这东西是一个金属的外壳,把火药和弹头都包裹其中,使用时只需要把子弹压到枪樘中就可以发射。也正是这个子弹给了苏翰一个全新的想法,让他解决了火炮遇到一个大难题。苏翰把后世步枪的原理用到了火炮上面。居然意外的发明了与后世佛郎机火炮一样原理的子母炮。
这种子母炮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支特大号的步枪,采取一大一小两个炮管,大炮管包裹着小炮管,发射的时候把小炮管里的火药点燃,小炮子爆炸,利用炮管的定向爆炸作用,形成膛压,再把炮弹发射出去。
在后世明朝时十分流行的子母炮,也叫佛朗机炮,据说是当时的葡萄牙人专门为大明设计的一种火炮,主要就是针对大明当时的铁质较差,无论承受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巨大膛压,所以才出现了这种火炮。论射程和威力,这种子母炮或佛郎机炮根本没有与红夷大炮比拟的优势,然而佛郎机火炮却在射速方面甩红夷大炮十条街不止。
PS:今天原本打算把这个章节写完,但是非常抱歉,今天天气太热,程志又是从事冶金行业一线工作,工作面操作温度超过千度,上班的时候太累,实在没有精力写完了,希望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