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893章金奈战役(六)
第893章金奈战役(六)
猛火油柜的火油并不是纯粹的火油,而是其中加杂了许多佐料,有一点却和后世的汽油燃烧弹非常相似,那就是增加了附着性,而且这种火油燃烧的时候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对敌人造成二次伤害。哪怕是没有被大火灼伤,但是吸入伴随着大火产生的有毒气体也会造成不小的损伤。轻则眼睛流泪不止,重者呼吸困难,或者休克而亡。
大象非常怕火,看到猛然出现的火墙,这些战象不约而同的调头就跑,更加可悲的是跟在战象后面准备捡便宜的潘地亚骑兵了,被惊恐的战象一冲,这些皮粗肉厚的战象冲入骑兵阵中,简直如同虎入羊群。
看到战象在后面引起的巨大混乱,谢玄悬着的心终于放进了肚子里。战象只要怕火,只有有弱点,那就不可怕,那就可以战胜。然而那些收不住脚的战象却一头钻进火墙中。丝毫不管身上的沾染的火药,嘶鸣着继续往过冲杀,尤其是站在大象上的那些骑手,被浓烟熏过之后看起来更像恶鬼,还在屋里哇啦的吼叫着,催促战象继续前进。
谢玄唯一的失误就是没有挖出一道巨大的壕沟,当然也是因为时间太仓促,根本来不及布置了。如果在火墙之后再挖一道类似后世的反坦克沟,那么这些战象就不会给魏军制造什么麻烦。
不过,谢玄并没有太过担心,因为能冲过火墙的战象只有区区四五十头,足足一百多头战象被火墙阻止的外面,任由战象御手如何驱使,它们都不敢向火墙冲锋。
这些冲过火墙的战象继续吼叫着,发出骇人的巨声,向魏军继续冲来。谢玄并没有命令魏军数量庞大的马公弩弩手进行射击准备,因为谢玄自己也不确定这马公弩有没有穿透战象那厚皮的能力。谢玄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八牛弩身上。
要知道这种八牛弩的穿透力极强,夯实的熟土城墙,六尺弩枪可以穿进去三尺,至于战象的皮再厚,恐怕也不可能厚过三尺吧?
魏军在正面战场上,八牛弩射击时通常会把长枪插在阵前,这不仅可以测算距离,同时也把阵前的区域划定了若干个格子,将领就可以根本需要指挥着八牛弩射击格子区域内的敌人。八百步,六百步,直到战象距离魏军的八牛弩阵地还有四百步时,谢玄这才下令道:“八牛弩,射!”
八牛弩虽然也有望山,也有调整角度的能力,然而准确率却并不是太高,要做到精确打击距离也就是三百步到五百步之间。当然,要对付五百步之远的一个人,目标小,要直接命中难度不小。可是战象那庞大的体型,简直就是最好的靶子,更何况这种大笨象还不会像人一样走“之”字或“S”形曲线冲锋。
随着八牛弩弩手把手中的木锤狠狠的敲在机括上,六尺长的弩枪带着刺耳的尖啸没入战象的躯体,溅起漫天的血花。战象的嘶鸣声顿时响起,其中的十几头大象山一样的轰然倒塌,而那些受伤的大象却红着眼睛疯了一般的奔跑起来。
八牛弩再次装填需要时间,和战象冲锋的速度相比,魏军的八牛弩显然只有一次射击的机会。不过魏军也并不止八牛弩这一种手段。
“弩炮预备放!”
看着十几头战象被八牛弩直接射杀在地上,另外二十余头也受创不轻,这时魏军士兵对战象的恐惧之心已经弱了,虽然还有一定的恐惧,不过已经他们心里轻松不少。在魏军将士们看来,战象既然能被八牛弩射死,那么他们就不是无敌的,魏军杀招多着呢,不仅有弩炮,还是火药弹,特别是那几十辆猛火油柜车,将是他们最后的手段。
要说战争艺术,估计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比不上华夏民族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战象的时候就是在南朝刘守时期。宋文帝刘义隆任命宗悫为振武将军,讨伐林邑国。林邑国王临危急令王牌军“象兵”迎战。这刀枪不入的庞然大物使宋军无法招架,死伤累累。当时刘宋可没有冉明的金手指,但是宗悫并不畏敌避战。他想到大象的劲敌是狮子,可是,又不可能马上驯化出一批“狮兵”与敌抗争,便灵机一动,命令部属连夜赶制了一批狮子模型,运到阵前,威慑敌“象兵”。这一招还真灵。当林邑国的“象兵”冲来时,大象猛见只只雄狮严阵以待,如临天敌,调头就跑,任凭驭手怎么鞭笞也不回头迎战。这时,宗悫一声令下,率兵紧迫不合,一举打败了林邑国。
冉明早就重点强调了笈多帝国的战象部队,和南洋小国不同,南洋小国多少都拥有战象,然而他们的国力太小,形不成庞大的规模。再说魏国进入南洋是非常温和的,都是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当当地部落或国家意识到魏国的危害时,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对抗魏国了,因为魏国早已经当地找好了代理人,要想驱逐魏国人,那么必须先打败魏国扶持的代理人。
可是笈多帝国的国情却不一样,笈多帝国是一个统一的庞大帝国,就算一些笈多帝国的部族对笈多帝国三心二意,可是笈多帝国立国四十多年也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他们对**朝廷敬畏太多,除非魏国打败笈多帝国的**军,否则很难在笈多帝国扶持起代理人,进行分裂笈多帝国。
谢玄命令弩炮发射,这一次弩炮发射的可不是实弹,而是重达二十五斤的火药弹,此时魏国虽然采取的是黑火药,可是每一颗弩炮炮弹光装药量就多达二十二斤,威力并不比十八世纪的火炮弱。数十上百颗弩炮炮弹落在残存的战象群中,接踵而来的就是一场血肉横飞的盛宴,硝烟散尽之后,地上躺了一大堆大象的尸体,也有几只大象被炸断了腿,失去了行动能力,发出巨大的悲鸣。它们试图一次次的站起来逃跑,可惜每一次都失败了。幸存的战象们满身的伤口,往外喷涌着大股的鲜血,大象的哀鸣声此起彼伏,那些站在大象背上的象奴早就不见了踪影。
燃烧的火墙最终还是慢慢的熄灭了,幸存的潘地亚的战象和骑兵早已跑得没有影了。谢玄首战战象得胜,这让紧急而来的刘牢之非常欣慰。别看谢玄是当朝国舅,刘牢之可从来不会贯着谢玄。非但不给与谢玄照顾,反而处处刁难谢玄。
冉明有时在想,是不是在原来的时空里,刘牢之作为谢玄的下属,被谢玄压制着狠了,在这个时空,刘牢之在报复谢玄?不过,这一次谢玄确实是干得漂亮,刘牢之对谢玄也不吝赞赏。刘牢之下令大赏三军,然而就在刘牢之继续进军,朝着目标前进的第三天,刘牢之的中军大帐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这群人以潘地亚部的长老塔·厄·甘纳什(Tha.Er.Ganesh)为首。古往今来,在战场上无法解决的事情,往往都是通过谈判来解决的,随着刘牢之所部神挡诛神,佛挡灭佛,这让潘地亚部非常恐惧,然而看到刘牢之所部的行军路线,分明不是向潘地亚部核心地区进发的,而是向金奈地区前进,这让潘地亚部长老会的长老们认为,这些魏军不是找他们麻烦的,他们与魏军交战,弄不好会是一场误会。
所以,潘地亚部就派出了塔·厄·甘纳什为首的使节,这个不仅塔·厄·甘纳什是潘地亚部的长老,而且还是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不仅精通泰米尔语、梵语等十几门语言,还是精通数学,还是潘地亚部落的钱袋子。
一身白色麻布包裹的塔·厄·甘纳什向刘牢之施一个笈多帝国最隆重的匍地礼,通过舌人向刘牢之解释,他们潘地亚人和纳亚马力克是天生的敌人,如果刘牢之要对付纳亚马力克,他们可以提供不少帮助。
听到这话,刘牢之砰然心动,要知道他们距离金奈城直线距离也就一百一十公里,如果在魏国这样的距离,行军最多需要三天,然而在笈多帝国那种让人无语的交通状况下,刘牢之所部走了四天半的时间,还没有走完全程计划的一半,远远低于预期。没有办法,在笈多帝国,特别是南印地区,交通情况简直和荒原没有什么区别,偏偏此时魏军军队严重依靠后勤,如果轻兵前进,速度自然可以快,可是魏军不仅要带着大量的给养,还有数量庞大的弩炮炮弹、火箭弹以及弩矢,弩枪,还有各种器械的维修配件。
虽然此时的魏军和后世的军队相比是天壤之别,可是在这个时代,魏军的陆地运输能力也弱非常可怜。一辆弩炮弩车,需要至少配备三辆运输炮弹的辆子,至于猛火油柜子则更加坑了,装满火油的车辆,仅仅勉强够支撑猛火油柜一刻钟的消耗,而火箭弹的发射频率更快,九联装的火箭弹十几息就可以全部发射出去,可是可运输足够多的备用火箭弹和燃烧弹,无疑让魏军的辎重部队头疼万分。特别是坑爹的路况,让刘牢之一度想发狂。
刘牢之非常眼热潘地亚部落中的大象,这种东西力大无穷,一头战象可运输的东西几乎可以和魏军重型运输四轮马车相比了,可是在笈多帝国魏国的四轮重型运输马车根本没有办法走。而独轮车对路况虽然要求不高,可是却运载能力有限。如果拥有足够多的战象在前面开路,刘牢之不仅可以减少后勤压力,更可以为大军重新开辟一条道路。而且大象这种东西,非常惊觉,任何埋伏想不惊动它们显然是不可能的。
刘牢之道:“误会吗?本将倒不觉得,若是尔等拿出你们的诚意,我们魏国就可以和你们潘地亚部建立起友谊!”
“尊敬的将军阁下,您要如何才能相信潘地亚部的诚意?”
“我需要战象,当然数量越多,你们潘地亚部诚意越足。给本将一千头战象,还有数量相等的象奴,那么你们潘地亚部不仅可以获得我们魏国的友谊,还可以获得你们相要的东西,看到没有,这是我们魏国产出的彩虹锦,只有贵人才配拥有,这是我们的瓷器,这是我们刀剑,一切东西都是非常宝贵的!”刘牢之在历史上本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将军,而是一个军政混合的政客,只不过刘牢之在历史上政治手段和他的军事头脑不成正比,结果非常悲剧。
塔·厄·甘纳什已经见识到了魏军的战斗力,他们部落中最强的修道者要想刺杀魏军将领,然而这近百名高手却被魏军像宰鸡一样杀掉了,至于他们部落中最强大的战象,似乎也没有给魏军造成什么麻烦。至于骑兵,在塔·厄·甘纳什看来,更是一个笑话。打肯定是打不过魏军的,可是要满足魏军的胃口也太难了,如果潘地亚部有一千头战象的话,要至和与金奈那边卑微求和?
要知道同属泰米尔一族,潘地亚和金奈可是截然不同的待遇,整个泰米尔纳德邦,最繁华最肥沃的土地都被金奈的马力克控制着,他们潘地亚部虽然占据的地盘不小,但是却非常贫乏,部落中的领地不是荒草地,就是盐碱地或森林,能适合种植粮食的地方有限,而且产出不高。
塔·厄·甘纳满脸苦笑的道:“尊敬的将军阁下,您有所不知,我们潘地亚部虽然是泰米尔族较大的部落之一,然而我们的部落却非常穷,哪里有足够的财力供养千头战象啊,不是我们潘地亚部不想获得魏国的友谊,只是我们实在是没有那个实力!”
虽然刘牢之没有训养过战象,但是却知道像战象那么大的动物,食量肯定惊人。魏国此时实力虽然不弱,但是事实上战马全国也不足百万匹,骑兵占据全军的比例也仅仅勉强达到三成。难道冉明不想增加骑兵比例吗?不是冉明不愿意,而是实在养活不起,战马虽然需要钱,可是战马却不能直接吃钱,而是吃草料,需要人工喂养训服,这都是魏国目前不能做到的。同理,一个部落也绝对不能拥有太多的战象,毕竟笈多帝国所有的战象加在一起也不过近万头。
想到这里,刘牢之道:“那你们最多可以出多少头战象?”
“三百头”
“不行,最少五百头。”刘牢之道:“我们魏国对待朋友是非常大方的,你们可以去打听打听,我们魏国人最讲信用,当然你们潘地亚部落没有战象也没有关系,你们可以向你们附近的部落购买啊,我们可以出钱,又不是白要?”
恐怕冉明也没有预料到,魏国的战象部队就这样出现了,和笈多帝国运用战争不同,魏国可以把战象运用得更加出神入化。魏国把弱化版本的八牛弩搬到了战象上,还把弱化版本的弩炮搬到了战象上,这让战象拥有了一定的远程攻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