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845章最后的决战(三)
第845章最后的决战(三)
人活一世,总会有一些期盼,农民的期盼是庄稼丰收,丰衣足衣;士子的期盼是扬名天下,齐国治国,而将军的期盼是征战沙场,建功立业。作为东晋司马宗族,谯敬王司马恬也有自己的期盼,他就是希望司马宗族可以延续下去。
作为统治家族,下场只有一个要么风光无限,享受富贵荣华,要么彻底家破人亡,成为历史中的尘埃。司马恬自然不想司马一族成为历史的尘埃,他已经看不到希望,反而有一种死则死矣的觉悟。
此战若胜,其实与大局并没有太多的益处,然而,司马恬却不想整个司马家族再无翻身的机会,此战若是对魏国沉重的打击,在司马恬想来,魏国为避免损失,肯定会招降,那样以来司马家族的下场或许会好点。这是司马恬死战不退的理由,同时也是司马恬的唯一期盼。
不过这个期盼的背后,却是沉重的压力。
魏国军队非常强,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想象。自己所部亲卫一千多人,乃是全部谯郡王国司马恬的佃户出身,清一色心腹嫡系部队。不仅这些士兵都是吃着司马恬的粮饷,就连他们的家人也都是依靠司马恬生活。这支卫不仅装备好,而且训练有素,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是一般部队,战斗意志也非常强,几乎人人都是当死士的觉悟。
可是此时,司马恬所部的情况并不乐观,这场突然遭遇的遭遇战,仅仅进行了两刻多钟,但是亲卫队却有三百多人战死,其他也几乎人人带伤。不过,他们绝对不会擅自当逃兵的,因为他们谁都知道,如果他们敢逃,司马恬一旦阵亡,他们和他们的家人都会被当杀掉。为了家人,他们也不能退,哪怕是死,也要为家人争一条活路。
历史上,二战期间苏德之战,苏联红军给人最大的印像就是悍不畏死,成承受整师整军被打光的严重损失,而死战不退。其实说穿了,不是他们爱国,也不是他们无畏,而是因为斯大林更狠,只要红军士兵敢退,敢逃,家人立即会去到西伯利亚服刑,直到死亡。但是历史如何百般粉饰,也改不了一个事实,斯大林杀苏联人不比德国人手软。
其实司马恬别看外表文质彬彬,却也是一个狠人,他在军中其实就是实行的这种连坐制度,不过比斯大林更狠一点,他可不是劳教,而是直接杀头。所以,卫队在司马恬不退之时,即使全部打光,他们也不会后退半步。
此时魏国兖州军东阳营非常被动,因为**谋部作战处的计划是在历阳搭建浮桥,吸引晋国水师。原本征南方面军数量有限的渡船以及重型器械几乎都集中在历阳,而在句容方面兖州军可以得到的资源非常有限。兖州紧急调拨的渡船数量仅二百余艘。
按说二百余艘渡船数量也不算少,可是事实上,这支渡船几乎都是百石小船以下的小渡船,而且基本都是民用船只,没有水战能力,至于加装火箭弹和弩炮,那更是想都不用想了。这种小破船光弩炮那巨大的反震力,有可能会把这些小船震散架。
渡船的严重不足,也制约着兖州军的渡江速度和效率,更加严重影响了兖州军的战斗力。
此时,位北江北魏国兖州军前线指挥部内的魏统也有着沉重的压力。此战如胜,他保障了征南军顺利渡江的话,那么未来的仕途必然是一片平坦,但是如果战败了,那么就会进而导致整个江南战略的失败,那个时候的自己就算不被一撸到底,估计也会被打入冷宫,再无翻身之可能。
魏统抛出了脑袋中的杂念,向参谋问道“前线战事如何?,晋国水师出现了吗?”
“回禀将军,晋军水师尚无任何消息,不过东阳营进展极为不顺,东阳营渡江的两个曲,此时阵亡已经过半,却迟迟不能打开局面。据前线发回的消息,这股晋军虽然不多,但是却极为顽强,对方虽然伤亡惨重,却没有崩溃。最要的是,咱们运输能力有限,无效给东阳营有效的支援。”
魏统所部承担的任务并非拿下建康,说穿了只是佯攻。如果以轻微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进而偷袭句容,并且占据句容这个建康东部前沿,那么他有功无过。可是一旦损失惨重,却迟迟无法打开局面,那只得另外计较了。
在这次偷袭计划,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能成功固然大喜,如果失败,那就另想办法。不过此时江南战场上的局势又变了,随着魏国后续援军的到来,司马恬的亲卫军局势垂危,随时都有被歼灭的风险,可惜,司马恬仿佛是一个死脑筋,根本不退。
虽然死守不退,可是司马恬的亲卫却损失惨重,阵亡已经高达百分之六十五,幸存能战之兵不足百人,哪怕对于一支心腹嫡系死忠部队,这也期限了。
司马恬一边忧心战场上垂危的局势,同时也担忧司马家族的将来。按照司马恬的理解,他有点怨恨司马聃了,魏国不是没有给过晋国言和的机会,可是魏国使者抵抗建康后,提出了魏国和谈要求,第一要求司马聃去帝号,向魏称臣,改江南国主,所有司马宗室藩王,一律降爵为公。像司马恬这个谯敬王,就必改为谯郡公。
其次是江南国各郡财赋必须八成上缴**,可截留二成自用。行政
其三就是江南各晋军必须接受魏国整编,整个江南国将保留江州军、宁州军、广州军、交州军四军。每军各辖两个营,共四万兵马,另可保留江南王国王六军各六部,既六千编制。
当然,冉明肯定不会出钱给司马聃养军,这养军的费用要用截留的二成赋税,魏国只负责提供四个军的番号,编制。
其他不太重要的条款共三十二条,事实上这份所谓议和条款,就是让晋国投降。别说司马聃不干,就连晋国所有士族门阀也都毛了,因为这些议和条款中,丝毫没有提及对他们的处置,反而像把他们遗忘一样。
对于司马恬来说,这种投降式的议和,虽然有失尊严,可是却也不是不可接受。毕竟自永嘉之乱以来,司马氏的尊严早已丢得一干二净,也不差魏国把晋国这最后一丝颜面,最后一丝遮羞布撕下来。尽管这个结果让人沮丧,总好过司马宗族亡族灭种要强得太多了。
看着地上那触目惊心的鲜血,望身边越来越少的亲卫,看着那源源不断涌现的魏军士兵,司马恬的心不来由地“砰砰砰”连续急跳,一向冷静的他从来没有试过如此紧张,冷汗竟然在短短瞬间遍布整个额头。
司马恬虽然紧张,然而反应却是非常平淡,死亡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可是对于司马恬来说,反而如同回家一样平静。他不愿看着司马宗族亡族灭种,到现在战死沙场,或许是最好的归宿。
“投降吧,你们再抵抗下去也没有半点意义,魏国善待俘虏,魏国更尊重勇士,你们已经用你们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你们是无畏的勇士。现在对于你们来说,战争是时候结束了。”就在司马恬从容赴死的时候,突然魏军停止了潮水般的攻势,居然对司马恬这仅剩不足百名士兵劝降起来。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司马恬道:“恬即使活着,也如同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死反而是一种解脱!”
魏国军队见司马恬心存死志,也不在废话。事实上魏军渡江前锋没有打着火把,司马恬在得知斥候汇报后,为了避免暴露,同样没有明火。这样在黑夜中,双方士兵几乎是脸碰脸时才被发现,魏军士兵根本也不及布置弩阵,几乎本能的拔刀相向。
是事实上如果任有魏军完全展开,一个魏军兖州军东阳曲,足以将司马恬所部亲卫千余人射杀一空。只是天色昏暗,视线不明,双方又搅和在一起,魏国士兵只能与司马恬的亲卫展开激烈的白刃战。
现在魏国军队主动放弃了进攻,拉开了与司马恬所部的距离,从容的布置了弩阵。既然司马恬一心求死,魏军将士也没有必要把有限的兵力用在这种没有意义的战斗上面。
随着魏军军官的喝令下,魏军弩手开始上弦,数百具弩机发出那种牙齿发酸的格格声,随着一阵“咻咻”的破空声响起,那如同蝗虫过境般的弩矢带着死神的问候飞向司马恬残部。
这些残存的司马恬亲卫士兵,自然清楚司马恬的身份。虽然司马恬只是一个谯敬王,可是在这些草根出身的士兵眼中,司马恬是天家血脉,天潢贵胄,如果他死了,他们这些亲卫士兵和他们的家人,肯定会跟司马恬陪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亲卫士兵几乎本能的用身体把司马恬遮蔽得严严实实。
只是随着弩矢入肉的嗤嗤声响起,众司马恬亲卫也都与司马恬倒在地上。
此时司马恬所部扬威将军冯该却刚刚抵达江边惨烈的战场上。冯该此时虽然知道他来晚了,也非常紧张,然而反应却是一流的。他大声疾呼“保护将军!”
刷刷刷……笃笃笃……
就在旁边冯该所部的晋军刀盾手听到命令之后,快速冲了过来,大盾高举,向魏军发起冲锋。而“叮当”一下细微轻响正告诉冯该,刀盾手已然将魏军后续射来的利箭挡下。只不过兖该高悬的心还未放下来,快步冲到几乎叠压一起的尸体堆上,低呼道:“谯王殿下,谯王殿下!”
冯该此时可谓极为懊恼自己太大意了,以为魏军来袭,形成非常危机,想要抵抗魏军兵锋,自己单凭一部人马肯定不定,所以冯该整整集结了一个营的兵力,带齐了所有的装备,这才前来支援司马恬。
冯该没有考虑到司马恬的安全。因为他想来,如果司马恬的亲卫不抵魏军肯定会撤退,以司马恬亲卫千人的力量,要说击败魏军肯定很难,可是要想撤退,应该不难。可是他哪里想到司马恬居然会死战不退,若是司马恬有所闪失,对司马聃和晋国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痛!
“谯王殿下”冯该和其部士兵在低声惊呼着。
“嗯!”低呼间却是夹杂着一下低吟,众人都听出这是司马恬的声音。俱是大喜道:“谯王殿下你如何了?”
PS:今天去参加一个朋友宝宝宴,路上堵车,回来有点晚了,更新有点少,明天至少更新五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