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832章陈述己见
第832章陈述己见
见大多数人都赞同科举制度,那些士族门阀官员即使有心抵制科举,也非常无奈。冉明当然知道打铁需趁热的道理,冉明其实更担心晚宴散去,士族官员在暗中串联,让这件事情出现反复,就命待诏拟制圣旨,当场颁布科举法案。
其实古代皇帝绝对不像后世脑残剧里演得那样一言九鼎,事实上皇帝的圣旨只有大臣认可了,才具有法律效力。当然,满清一朝除外,满清是披着封建制度的奴隶制,没有制衡皇帝的机构,基本上都是皇帝一言而决。魏国的圣旨诏令分为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敕旨,论事敕书,敕牒七种形式,一般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颁行,门下省的审核颁行有严格的规定,“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复奏而施行之。小事则署而颁之”像这种改革事宜的圣旨,需要经过三省六部**认可,才具有法律效力。
见冉明如此急迫的推行科举制度,即使那些有心反对的官员,也不敢轻易触犯冉明天威。见圣旨经三省六部署名,冉明深知打一巴掌给一甜枣的道理,所以顿了一顿,又道:“朕欲改革官员俸禄,也要借机宣布。”
魏国制度承袭汉制,基本上采取“石”作为官员俸禄发放的标准,以县为例,万户以上为令,俸禄从千石至六百石,万户以下为长,俸禄五百石至三百石。县丞、县尉也是根据所在县的人口规模,从四百石到二百石不等的俸禄。原本汉代俸禄发放最低一级为亭长,既百石。可是魏国改革吏为无俸为官俸,这样以来,俸禄发放就增多了,像县六曹事、三班水火衙役,忤作、法医、狱卒、税丁等皆有俸禄,定制从十五石至一百石。魏国粮价基本稳定在每石六百钱,像县令以最低六百石为例,约合年俸三万六千钱。按照粮食购买力,约合后世十九万八千元,县丞、县尉的收入在十四万元左右。最低的衙役,年收入约为五千元。
这个收入在古代当然不算了,可是冉明却知道随着魏国的商业发展,生活成本也在节节升高,首先上涨的是房价,其次是反季节蔬菜,更如其他服装、鞋子、茶叶等,价格普遍在升高。特别是大量农民在免除徭役之后,利用农闲时间参与务工,这样以来,魏国最低工资收入也在慢慢增加,像以前十钱一天可以招到无数工人的机会已经没有了,而是至少包食包宿,日薪二十钱以上,这样以来,让拥有国家**的低层人员,生活压力极大。别说小吏感觉到了生活压力,就连官员也感觉不小的压力。
欲要养廉,那必须高薪,就像后世天朝,厅级官员合法工资收入(2009年份,河南厅级干部仅为四万三千元左右。处级三万两千左右),这样的工资收入,事实上还没有一个效益稍好一点的企业职工收入高,这样不**才是怪事。至于清朝官员的俸禄,那才叫低,不**都活不下去,如果清朝时期全国上下能有一个清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吃老本。所以在眼下,对于魏国官员的俸禄也需要进行改革了。
“诸位身为大魏重臣,自当尽忠职守,克己奉公。自然,千百年未变的俸禄也会更改一二。毕竟数百年前一钱能买的东西,今日十钱都未必能买到。”冉明故意停顿了一下,看到满堂官员,特别是中下层官员兴奋异常,不少低级官员都是眼睛一亮,耳朵一竖显然极其用心。冉明心中微微得意,道:“原本公门之中。吏员分三等食俸,照常不变,仍旧为吏目为上等,佐吏为中等,少吏为末等。原吏目月食十一斛,年俸约莫百石不到。自今日起,调整为年俸一百八十石,月食十五石。”
冉明这一次调整主要还是低层官员,按照汉制这都是体制外的人员,即使勉强进入体制内,可是他们的收入水平也非常低,几乎无法保证最低生活水平,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指望他们吃拿卡要?吏员的整体素质,事实上直接影响的就是政府形影和信用问题,贪官若想**,其实借的还是吏员的手,一个地方的吏治好坏,和吏员直接挂钩。此时冉明的提薪的幅度很大,基本上基层吏员工薪增加十倍,收入可以购买力可以达到后世的五万元。而像六吏目,既后世科级干部收入也增加了将近六倍,年收入接近十万。这样的收入水平,至少可以让吏员达到中上的生活水平。
当然,如果只是加薪低层官吏,冉明其实也不用如此大张旗鼓。加薪的主要环节,仍在是体制内的官员,像邺城,生活成本比其他郡县要高得多,虽然粮价全国各地基本持平,差距不大,可是像其他生活用品,价格就高得太多了,一桌千钱宴席算是魏国最普通的接待水准,这一桌饭菜,相当于后世两千多块的水平,作为京官,谁不有三朋四友,姻亲故旧,亲戚朋友来到邺城,他们总得接待吧,接待不好,也会引人诟病,这是国人的秉性,也不是冉明可以改变的。
其实京官最多的部分都是各部司佐吏,按照原来的薪俸水平,他们不去讨饭就差不多要当裤子了,现在大量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其实也是增加社会消费,刺激消费,增加社会经济实体量。
像京官其中七、八、九品官员,如果不是有灰色收入,连体面的生活都过不上,还怎么指望他们奉公守法,恪尽职守?在后世天朝这方面就做得不好,京城基层**收入水平其实不高,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做不到,如果他们不想方设法增加灰色收入,就会饿死。
“各位大臣,你们都是品级的官员,连着官秩,朕亦无法更改。不过,每年寒暑难熬啊。在邺城其实还好点,像陇西、雁门、云中、代郡、辽东等地那寒风凛冽实在是难熬得紧。对于这一点,皇甫爱卿在幽州只怕是颇有感触吧。”冉明看向皇甫真,此时的皇甫真面色发红,显然发布这个消息的皇甫真都感觉异常。作为燕国降臣,他们本身又没有在冉明与冉智夺嫡中站队,身在官场,不是不想站队就可以躲过去的。燕国和凉国降臣基本上都是选择坐壁上观,可是他们面对惨烈的政治斗争,处境也非常不妙,本身又不是大有油水的职务,而且他们也不敢**,避免被两方阵营借机拿下。
看到冉明的眼神,皇甫真出声道:“陛下英明。寒冬腊月,便是平时一县之令光靠薪俸也是难以冬日都能有火炭取暖。一大家子数十口人,光是五百石的年俸,也无多少存余啊。”
五百石,十个自耕农的收入。让一个县令能够维持体面的生活,的确苦难。皇甫真这一提点,官员们都是双眼一亮。
冉明悠然道:“如此,每日暑时,度支司将会拨付冰费,官秩千石者可取用的冰费额度为两万钱。官秩五百石者为一万钱。冬时,官秩千石者可取用炭费万千钱,官秩五百石者为一万钱。以此类推!其余官秩乘以二,即为此人冬夏之冰炭所费。至于吏员,食上等俸的吏目一年冰炭两费分别为两千钱。食中等俸者一年冰炭两费分别为一千钱,食末等俸者分别为五百钱。”
现在冉明增加最大的还是基层,其次是中层官员俸禄,高级官员俸禄增加幅度其实并不大,高级官员都有自己的产业,完全足够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了。要知道,就是年景好,有五十亩田的自耕农一年也不过六七十余石的收入,约合三万钱。
冉明这一番加薪让众臣感觉异常开心,像秩比千石的中级官员类似后世厅级干部,每年就可以增加四万钱的两费,这就等于增加了六七十石的俸禄,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当然大士族门阀是不会看在眼里,可是对于那种低层或寒门官员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当然这个加薪,其实高级官员也动容了,像一品**,这种万石大员,他们光两费收入就可以增加四十万钱,相当于提高了将近一成的俸禄。
众臣山呼万岁,让宴会在科举制中形成的压抑气氛为之消散,冉明又道:“尔等也别忙着谢恩,以前朕既往不咎,若是以后还有作奸犯科,徇私舞弊,**受贿、违法乱纪者,朕也将毫不手软。至于吏员**,子孙三代之内,不得进入公门,官员**,德行有亏,三代之内不得为官。”
这一下众人仍山呼万岁把气氛推上了**。
又劝饮一番,冉明道:“朕今日饮宴诸位爱卿,除推行科举,全员加薪之外,尚有一事要宣布,诸位皆知,此次叛乱牵扯甚众,如何处置,朕尚未有决断,朕属意诸位爱卿群策群力,望诸位爱卿上奏处置之法。”
众臣听着冉明的话,感觉一阵头大。最重要的部分是,这一次不用集体讨论,而是专折专奏,陈述已见。
其实这也只是一个过场,冉明对于处置叛军早有定议,虽然牵扯十数万叛军,连上家属也有三四十万人,可是这些人员,冉明并没有想过一次性杀光,也没有想过大手一挥,全部赦免。冉明打算把夷州冉闵的嫡系,全部迁移到秦凉地区,这里是冉明曾经的封地,也是冉明的传统势力范围,这些人员将加重汉人人口比例,最少冉智在夷州可以拥有四十余万人口,即使迁出一半,也有二十万人口,将来在丝绸之路上就拥有无法想象的助力。至于河洛司冀士族豪强叛乱人员,冉明打算拆分一下,把他们分别流配至南洋四镇,增加那里的汉人人口。
同时,冉明打算全面废除死刑,把所有刑法罪犯全部流配南洋,用来增加那里的汉人人口,穷凶极恶之辈,或许在南洋等才能混得如鱼得水。
PS:今日有点事情耽搁了一下,更新稍少。明天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