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793章暴雨(四)
第793章暴雨(四)
什长喝了一口酒,酒气上涌,脸上出现红润之色,他望着夜空道:“这场雨也不知道下多久,即使在江南的雨季,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了。看样子,不下两三天,这雨是不会停的。不过这样也好,在这样的天气里,是没有办法打仗了。”
什么说到这里,一什十个士兵都沉默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让他们太多的袍泽失去了生命。十个晋军哨兵围着火堆,心事重重。他们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实力上的差距,让他们有些无奈。在晋国生活水平还是相当差的,普通百姓也只是勉强混个温饱。
可是魏国进入开元年间,普通百姓已经脱离了贫困线。随着商税占据了魏国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加上海洋贸易中的收入,魏国的田税仅占财政收入的一成半,这样以来,魏国百姓的日子过得好得太多了。虽然不是天天白面馒头,大鱼大肉。也不是一年不见荤腥,特别是魏国养殖业发展迅速,这让魏国百姓都可以买到廉价的肉食和牛奶、羊奶以及马奶,随着高蛋白食物的食用,这让魏国人体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魏国和晋国主体民族都是汉族,可是双方因为营养不同,体质也悬殊非常大。
魏国士兵可以穿着四十多斤重的铠甲,拿着兵刃,以及干粮,超过六七十斤的负重,徒步急奔百里,不需要休整,就可以直接投入作战。这种体质,让冉明感觉非常不可思议。反观晋军,他们连魏军的一半都无法做到。
此时雨越雨越大,在雨幕中,魏军一万三千多名夜袭军队艰难的行走着。暗夜不视物,也不辩方向,若非若隐若现的闪电,恐怕他们寸步难行。在这种雨天里行军,对士兵的体力消耗非常大,雨水会带走士兵大量的热量,让士兵非常疲惫。晋军大营与魏军大营相距离将近三十里,有的士兵为了减少负重,走得更快一点,扔掉了斗笠,事实这种暴雨,斗笠基本没有什么用处。
在每一支军队的前后,都是军官模样的人。没有一个人骑马,只是这些军官走前走后地鼓动着他们前进。军官事实上要远比士兵走得路更远,军官们的身影也都摇摇晃晃的了,但是比起士兵负重丝毫不差。不少军官还接过了士兵的兵刃。队伍两旁还有一些骡马,这些牲口走起来都已经四蹄打晃,撑不下去了。每有一匹骡马倒下,旁边经过的士兵就毫不犹豫的将牲口连上面的驮子一起推下峡谷。
连牲口都撑不住的行军,这些人还能顶住?这还是汉人的军队么?
一个隐隐约约的鼓动声音从对面飘了过来:“弟兄们,在这种雨天,晋军绝对想不到我们会连夜出击。现在晋国皇帝司马聃就在无锡城,只要我们成功攻破惠、锡两山晋军大营,就可以冲进无锡,活捉司马聃。只要抓到了司马聃,晋国就会不战而降。我们战乱数十年的日子也过到头了,天下一统,共享太平。晋国百姓也是我们的同胞,不想我们的同胞再遭受迫害,就努力向前!我们在今天的付出,就可以给子孙后代留下万世太平。”
自从在决战即将开始的时候,冉闵临时斩将。(只是调出军队)打破了以往战将不亦换将的规矩,偏偏冉明就是这么做了。众将领想象中的军中哗变并没有出现,相反,军队反而士气更高了。这件事对其他将军的震撼也是非常大的,连冉明的嫡系,学生都因多嘴而被处罚,如果换成是他们,会有例外吗?挟下迫上的情况,他们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军中的士兵委员会成员可是死盯着他们,只要有异动,军纪纠察队出会上门。
刘鹏刘云飞非常兴奋,他只是行军司马,光一个征南军军中,像他这种级别的人,足足一百多将近二百人,如果是校尉,也只有二十多人,这就是差距。可是运气,偏偏降临在他的头上。汪晟被冉明调走,他有幸成了校尉。别看从军司马和校尉只是一级之差,可是这就相当于后世校官与少级的区别,区区一级之差不知道挡住了多少人的升迁之路,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卡在这一级上。
此时刘鹏刘云飞只是权校尉,也就是临时校尉,如果通过考核,他就是实职校尉了也算成了后世师旅级军官。
终于走到了晋军惠山大营前,区区三十里路,让魏军夜袭军队精疲力尽了,由于看不清道路情况,不少人摔得鼻青脸肿,还有超过半数的士兵从泥地上打个滚。
士兵们以中国农人子弟的淳朴耐劳,还有长期的训练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一般的对纪律命令的服从,加上军官们的鼓舞带领,终于在暴雨中走完了三十里路,如果是晴天路况好,三十里路对他们来说,只是半个多时辰的事情。可是在暴雨中,他们走了足足两个多时辰。
如果有一个军官,是骑在马上对他们号施令的,他们坚持不下来。如果有一个军官,是空着手前进,而不是分担着背负兵刃和火药弹,他们坚持不下来。如果有一个军官,不是和他们吃同样的食物,一样趟在泥水里,他们也坚持不下来。
走在队伍最前面刘鹏突然立住了身子,身边的士兵还以为刘鹏走不动了,忙搀扶住他。刘鹏却一下甩开他的手,向路边小土丘奔去,也不知道他怎么还剩下这些精力的。
“晋军惠山大营,外围哨卡!”刘鹏道:“侦察队,清除障碍!”
冉明是后世军人出现,对于侦察兵非常熟悉,也喜欢。所以在他组建军队之初,就对斥候非常重视,斥候在诸兵种中,待遇是最好的,训练是最苦的,当然立功也是最快的。虽然暴雨掩盖了太多的杂音,让刘鹏的声音传不出二十米,可是仍有传令声把刘鹏的命令传递给了侦察队。
莫约上百名黑衣侦察兵握着匕首,猫着腰匍匐前进,慢慢摸向那些晋军哨卡。
晋军哨卡的草棚里,突然一名老兵道:“什长,好像有情况,外面好像有人。”
什长道:“胡说什么,这个时候谁会过来?”
其实那名老兵并没有说错,在一道闪电的照耀下,他看到了外面雨中隐约有一个人影。可是当第二道闪电照亮原来的那个地方时,他发现那里根本就没有人。当然侦察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待太久。那名老兵还以为自己眼花,被什么长训斥他也不敢吭声。
“什长,外面好像有人!”这时又一名士兵瑟瑟发抖的指着夜空中的雨幕道:“什长,外面真的有人,我看到了!”
什长也百战老卒,对危险有一种未知的感觉。他感觉到自己的后背发凉,头皮发麻,这是一种不好有危险的征兆,什长道:“韩六子,你,你,你还有你,你们五个,跟我出去看看!”
就在什长带着五名士兵离开草棚之后,其他人则一边烤火,一边吃酒。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踏入官场,就免不了面对各种复杂的政治斗争,但其中也有高下之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什,十人士兵,什长也有亲疏远近,当然跟着什长巡视的人,都不是什长的嫡系,留在草棚里烤火的这四人,才是什长的亲近人员。
这四名士兵围着火堆说着不着边际的荤笑话,就在这时四名魏军侦察兵出现在草棚里。四人慢慢靠近了四名围着火堆烤火的晋军哨兵,突然一跃起,各自扑向各自的目标。第一步就是捂嘴,避免发出声音,其次就是把手里的匕首狠狠的**对方的心脏。
“目标已清除,安全!”
随着十数个哨卡皆传来这个消息,魏军夜袭队开始如潮水一样扑向晋军大营。
晋军惠山大营主将是武陵王司马晞,已经五十岁的司马晞精力大不如从前了,最近战场局势不妙,他也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好在碰到了这场雨,司马晞是一个知兵的人,他知道要想在这场暴雨中发动夜袭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所以,司马晞睡得非常沉。
这个时候,魏军夜袭队已经摸到了惠山晋军大营前的壕沟前,为了运输这些重盾,区区三十里路,居然累死了上百匹马。好在,物有所值,这些重盾,被魏军夜袭队成员组成了简易桥面,那些士兵自觉的把盾牌护住要害,跳进了插满了利刃的壕沟内。然后再举起拼接在一起的盾牌,顿时形成了数十道通道。
这个时候,有一些士兵开始从马匹上解下黑黑的包裹,这包裹里自然是燃烧弹和火药弹之类的武器了,当然火药在暴雨中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却不至于不能使用。这些火药弹和燃烧弹早已被油布严严实实包裹了三层,上面还用石蜡封死,即使放在水里,火药也不会受潮。
当然在这种雨夜中,想要运输弩炮或投石机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些武器除了弩炮和投石机以外,还可以用人力投送。数百颗燃烧弹和火药弹被侦察兵接近以后,分散放置在连绵十数里的晋军大营中。
布置完这些,天色已经隐隐有些发亮了,这是快要天亮的征兆,或许不用半个时辰,天就亮了。刘鹏听到一个一个侦察兵传来准备完毕的消息。
刘鹏深吸一口气道:“那就准备放吧!”
“轰轰轰”………连串的爆炸声在晋军惠山大营中响起,惠山大营中一下子升起数百个火球。特别是燃烧弹,其中又加杂了一些煤炭和木块,用火药引爆,燃烧弹在炸开以后,溅出了数百点的火星,同时巨大的冲击力将火团激迸成了粉碎,里头的煤屑飞散,火药接触到了火花之后更是迅燃烧,一个燃烧弹炸开,便是点燃了一个大火堆!
“敌袭,敌袭。”
凄厉的嚎叫在晋军惠山大营里响起。刘鹏道:“兄弟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朝。冲!”
说着一马当先,率先向司马晞的主营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