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789章退否?战否?
第789章退否?战否?
此时司马聃也非常郁闷,尽管亲自鼓起勇气,率军参战,晋军士气也非常高涨,可是却没有改变魏强晋弱局面。哪怕崭露头角的小将何谦也损兵折将,被魏军打得灰头土脸。
要说司马聃的性格,和明朝崇祯皇帝也非常像。如果信任一个人,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可是一旦这个人辜负了他的信任,那么下场肯定悲催,就像袁崇焕。萧乐子的一系列计划,这都是司马聃赞成的,可是为了萧乐子的计划,晋朝放弃了淮河防线,长江防线,甚至失地千里,痛失几乎全部江淮流域的领地。可是在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时,司马聃心中也慢慢生出对萧乐子的不满来。
当萧乐子说到我们的机会来了,可是司马聃却没有半点兴致,而是淡淡的道:“萧卿,又有什么好机会啊,难道是想把朕绑缚阵前献与魏主?换一场大富贵?”
要说这话,司马聃可是说得诛心之极。就是萧乐子也吓得满头大汗,扑通一下跪倒在司马聃面前。
“陛下,臣岂会做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情?”
“哼,不会,是不敢吧!”司马聃道:“朕与魏主,也是师徒一场,朕这个学生不听话了,当师傅的打也打得,骂也骂的,却不见得会杀了朕。想拿朕的脑袋邀功,恐怕是打错了算盘。谁想拿朕这颗大好头颅去邀功,恐怕功没有邀到,反而会引来杀生之祸。”
这话说得不仅萧乐子满头大汗,就连帐内其他文武大臣也全都战战兢兢。要说拿司马聃的脑袋邀功,这种想法在晋朝文武大臣中不是没有人产生过这种想法,就像宁州刺史、振武将军周仲孙就产生过这个心思。然而,司马聃这句半是威胁半是恐吓的许,让周仲孙突然想起冉明与司马聃的关系来。要说冉明,那也是一个非常护短的人,特别是刘科,刘科可是背叛过冉明的人,作为冉明的徒弟,他先是背叛了冉明,投靠了冉智,可是冉明却没有杀掉刘科,反而把当成一个参谋,闲养了起来。司马聃也是冉明的徒弟,而且以前关系莫逆,就算今后统一天下,冉明肯定会把司马聃像刘后主那样,闲养起来,纵然没有权柄,不过一辈子富贵不会少一分。
萧乐子虽然装成诚慌诚恐的样子,实际上脑袋里却异常镇静,并没有方寸大乱。他的脑袋快速的运转着,把事情先后经过过滤了一遍,终于发现了问题。那就是司马聃的耐心没有了,像司马聃这样温室中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的皇帝,一旦遭遇挫折,很有可能一蹶不振。眼前的局势虽然没有让司马聃绝望,至少让他没有看到胜利的希望。
想到了这一层,萧乐子心时笑了,不过他表现上仍装成惶恐不安的样子匍匐着,挪动到司马聃脚前,头也不抬的低声哽咽道:“陛下,臣对您可没有半点异心啊,若是陛下不信,臣可惋心明志。”
看到萧乐子的态度,司马聃很是满意,就淡淡的笑道:“萧卿不必如此,朕信你就是,现在可以告诉朕了,我们还有什么机会。”
萧乐子道:“修武王出兵了,已经兵围邺城,攻克了邺城景阳门外围。”
“修武王?”除了司马聃之外,满堂文武重臣皆不知修武王是谁。看着满朝文武吃惊的表情,司马聃洋洋自得。萧乐子却适时的出声道:“诸位臣工有所不知,修武王就是魏国隐太子智。”
“隐太子智?冉智?”王述恍然大悟,原来他还不理解为何放着淮河前线不守,放着长江天险不守,恐怕真正的用意就是引诱魏军南下,留出邺城腹心之地的空档,让冉智发挥吧。
王坦之道:“敢问萧参军,如今那修武王实力如何?”
王坦之没有迂腐的计较什么名份大义,那都是虚的。在这个时代,儒家还不至于像理学那样迂腐,他们也是务实的。在这个拳头至上的年代里,只有实力才是让人信服的唯一东西。
萧乐子道:“魏国开元三年十月,晋国升平三年,隐太子冉智率领三千旧部出海,最后抵达夷州,并且在短短一年间统一了夷州,建立了修武国,在夷州设立三郡十五县,经过六年的经营,修武王已经拥有十万精锐部队,通过从我晋国购买生铁和甲胄,修武国军皆装备精良,丝毫不弱于魏国,甚至比我们晋军装备还要精良三分。在这六年间,修武国军七次渡海大规模东征高句丽南部的马韩,辰韩和弁韩、新罗以及百济,还有赢州诸国。”
在场的大臣都是人精,他们很快就会想起晋国临海郡被劫掠的四十余万百姓士绅,恐怕那些人口都填充到了夷州的修武国。当然政治家和政客们不会在意过程,他们最在意的而是利益。
王坦之道:“就算修武王拥有十余精锐部队,可是要想翻天,恐怕不易吧?”
王坦之是从人心的角度来考虑的,冉智虽然是太子,不过他却自己篡过位,试图弑父杀弟,如果成功了,反正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那也没有什么。偏偏冉智是一个失败者,如今在魏国他的名气早已臭了,恐怕没有多少愿意响应他的人了。
“如果光凭修武王自己,那肯定不是冉明的对手,可是如果加上婆罗王冉裕呢?”萧乐子道:“自古以来,分封诸藩国王,无非是一字王或二字王,其中又是秦、晋、魏、燕、齐、楚、赵、汉为尊,次者是各郡郡王,可是魏主冉明却废除魏国先主冉闵分封冉裕的武兴王王号,改封其婆罗王。诸位可知婆罗王的封地在哪里?呵呵,婆罗王的封死在婆罗洲,自交州日南南下,此去八千里,就连发配充军也不过三千里,可是堂堂一位魏国宗正嫡亲宗室,居然被流配**,这恐怕没有更加狠心冷酷的帝王了吧!”
萧乐子继续道:“那冉四郎颇似魏国先帝冉闵,同样勇武过人,手有千钧之力,骑射无双,也深得冉闵喜爱,故把冉闵潜龙时的封号武兴王封给冉裕,足可见冉闵对冉裕寄予了厚望。然而,冉明却倒行逆施……”
反正萧乐子是在拼命抹黑冉明,把冉明形容成了一个头上长疮,脚底流脓的大坏蛋。这一通激情洋溢的演讲,说了将近一个时辰,把东晋朝廷文武大臣皆听得昏昏欲睡。就连司马聃都听不下去了,只好打断了萧乐子,问道:“按萧卿所说,魏**北军十数万精锐再反,加上修武王冉智十余万军队,那不过才二十余万军队,打得过冉明百万大军吗?”
萧乐子道:“这个,恐怕还是不能。纵然不能打过冉明,不过冉明要想打几冉智也非一时之功,要知道安北军可是集中了魏国过半的骑兵,一旦不敌,大可撤向北方。”
司马聃的心情总算好了一点,他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晋军上下闻言魏国邺城惊变,皆士气振奋。
与此同时,冉明却在晋陵郡京口(既如今镇江)召集征南军主将石越以及校尉以上将领共计四十余人召开会议。包括**谋长籍罴、副**谋长萨鲁斯以及塞维鲁等将领皆参加会议,秘书郎习辟疆作会议记录员。
冉明直言不讳的道:“想必诸位将军都已经听说了,冉智叛乱已经出现在邺城城下,朕现在想知道你们有什么意见!”
籍罴道:“陛下,当初力主猛攻晋国的时候,臣就反对。西晋立国五十四年,东晋立国也近五十年了,两晋司马氏统治天下已近百年,根深蒂固,哪有这么容易就推翻他们的统治?咱们若缓缓图之,便能够稳操胜券,现在却非常困难,对方是主,我军是客。南方河道水网密集,骑兵不便奔袭作战,即使陛下颁布讨晋檄文,仍只有江北诸郡献降,江南却只有两郡投降,可见人心仍在晋朝。现在后方惊变,纵然可以隐瞒消息,但是这个消息肯定隐瞒不了太久,就算我们想要隐瞒,晋朝恐怕也会得到消息,他们会对我们散布这个消息,若是如此,恐怕军心受损。就怕冉智叛军,与晋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若是他们完成合围,我军处境将非常危险,反正晋国又不会飞,江南之地我们大可以后有机会取之。”
冉明对籍罴的意见向来十分重视,也觉得他分析的不错,不过显然他并没有说到真正的点子上。
石越只是有些不甘心,如果这么撤退,他的一番辛苦就要白费了。石越道:“陛下,诸位将军,如果我们后方未有惊变,到可以顺利撤退,可是现在后方有变,现在撤退,恐怕军心会受到影响。想当初石虎率领十二万大军三路攻打燕国棘城(据史界考证,此地在辽宁义县)距离龙城(辽宁朝阳市)一百四十余里,骑兵两个时辰就可以抵达龙城城下,显而因为久攻十天不克,在撤退途中,被燕军杀得差点全军覆没。有道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石虎之败,亦可在我军身上重演,现在就算想退军,恐怕难以全身而退。”
冉明道:“难道真的是进退两难?”
“陛下,无论退也好,战也罢,需早做决断,否则迟则生变!”籍罴非常担忧,籍破虏跟着冉裕造反,难逃一死了。可是一旦牵扯过深,恐怕会殃及家族。籍罴作为**谋长,其实隐隐感觉冉明似乎还有后手布置,只是他不清楚冉明的后手真正是什么。
但是作为魏国大将,籍罴非常清楚,魏国能有今天的局面,冉明功不可没。要说魏国的疆土,一半以上都是冉明和他的嫡系部队打下来的。南征之战中,偏偏动用的冉明的嫡系非常少,冉明的嫡系将领段钦、呼延群、荆展、薛陶、雄健等,也不知道在哪里,反正他们不会永远被雪藏着。弄不好这些就是冉明的后手,目的就是防备着冉智呢。
冉明淡淡的道:“朕若是不撤退,那会怎么办?军队会不会哗变?”
面对冉明的发问,满堂诸将皆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