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659章晋朝来使
第659章晋朝来使
通常情况下有恃无恐的人都有两种情况,要么是装逼,要么是真牛逼。冉明自然属于后者。
很快一个自固勇士在杨峥耳边轻轻低语一阵,杨峥脸色剧变。
冉明一看这个情况,赶紧准备先发制人。要知道弩机的威力虽然不俗,可是只适应远战,如果是近战,手持弩机自然是吃亏不讨好的一方。不过,凡事都有绝对,冉明这边刚刚想拔刀。可惜,横刀刚刚出鞘不足一尺,冉明就感觉到一股巨力将横刀插回刀鞘。冉明的马上功夫,算不上高强,可是步战近战功夫并不算弱。但是在杨峥这个看着人畜无害的宅男面前,冉明发现他的功夫,好像丢失了一样。
冉明其实不知道,墨家最出名的其实并不是格物之学,而是剑士。最鼎盛时期,墨家巨子可以招集近万剑士。当然这个剑士和修真小说里的剑士并不一样,这是一群类似于江湖斗殴的好手。而且墨者的近战博斗的功夫还是最厉害的,就连兵家单打独斗也不见得可以胜过墨家。特别是以嘴皮子见长的儒家了,只要和儒家斗嘴,墨家斗不过儒家,就真正斗拳头。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其实和后世儒家还是两种概念。
这个时候的儒家其实也是文武全才,他们武功也不算弱,可是比起连兵家都犯憷的墨家,儒家只有挨揍的份。有道是所谓的士可杀不辱,偏偏墨家都是逮着儒家狠揍,这仇就结大了。等到儒家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其实并不是在汉武帝时期,而是在汉元帝之后。
翻看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到。但凡是历史上有作为的雄主,都没有真正重用儒家的。刘邦建立汉朝,可是他那泥腿子出身的兄弟根本就不懂礼。所以就借助了在秦朝当过侍诏博士的叔孙通。利用叔孙通建立汉朝礼制。就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其实也没有重用儒术,可是董仲舒从来没有进入过中枢,执掌权柄。不过到了汉武帝的孙子汉元帝的时期,他才启用的一批儒家,但是国势就开始垂危了,至于重用儒士的宋朝、明朝、历史早就留下了定论。
其实墨家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墨学学者,他们可以算是杂家。墨者学武,知兵,墨家搞出了兼爱非攻这一套理论,就是帮助弱小,遇到强国攻打弱国,他们就自带钱粮,帮助弱守城。这满世界拉仇恨,不光是儒家和墨家有仇,就连兵家、农家、纵横家都和墨家有仇,谁叫墨家满世界拉仇恨呢。
墨家在汉武帝之后,被儒家借朝廷之力收拾得够呛。这个时候,墨家虽然势微,可是并没有灭亡。而是转型了。墨家分明明宗和潜宗两脉共存,明宗其实是化身为匠,他们格物之术历朝历代还离不开,而潜宗则是继续学术研究,化身为隐士。杨峥就是隐宗一脉。
冉明被杨峥轻松制服之后,杨峥道:“峥与足下远日无仇,近日无怨,何苦苦苦相逼!”
“等等”冉明道:“我逼你了什么?”
杨峥理也没有理冉明,就用一个非常奇怪的绳子将冉明绑了起来,接着杨家堡响起了紧张的钟声。身在堡外的冉闵看到了杨家堡的吊桥缓缓升起,城门慢慢关上。冉闵这时,气愤的道:“金,执朕手书,召集周边驻军前来。”
金奴也不废话,直接策马而去。
杨峥在堡内七转八转,来到了一间阁楼上,阁楼里陈设简单,一个苍老如农夫的老者跪坐在矮踏上。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杨家堡当代堡主杨道之。
“父亲,大祸临头了。”杨峥道“今日来客居然是一个狗官,想来他们已经得知了我们的身份,恐怕这个时候大军已经在路上了。”
杨道之笑了笑道:“该来的总会来,躲不掉,避不开。天下之大,人才辈出,我墨家也不过沧海一粟,何其渺小。既然天意如此,图叹奈何?”
原本在阁楼上如同塑像的老者,突然道:“狗官既要灭我杨氏一族,我们杨氏一族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今天我们杨家堡就让他们流足够的血。”
杨道之摆摆手道:“老三,何必如此动怒。”
杨道之道:“如今魏国冉氏已得国之鼎重,杨家堡太小,就算可以抵挡得了一天两天,只要他们将杨家堡团团包围,我们的粮食也会吃光的,我等死不足惜,可是那妇孺老幼何其无辜?”
老三道:“可是他们会放过我们的子孙吗?”
杨道之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有听天由命了。”
杨道之开始让人帮他正衣。他换了一衣褐色的汉服,其实汉服和秦服区别并不大,所有的区别只是颜色和配饰。秦代尚黑色,这和什么五德没有关系,只是单纯的喜欢。杨峥也一改披头散发、赤脚污面的模样,他特意不穿圆领的衣衫,脚下套着木屐,头发用古藤枝簪定,后面的中年人也是汉服打扮。
杨道之和杨峥想的并不一样,他并不是宅男。虽然是也是墨家门徒,不过早有了出世的念头。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墨家都是技术型人才,在官场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如果没有人举荐,混到死也不过是一个工匠头头。
墨家虽然潜宗隐世不出,不过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他探明了冉明的底细,知道冉明重用匠人,显宗魏猛、解飞都得到了冉明的重用。原本他早就想让魏猛和解飞举荐自己。但是又怕冉明所轻。正巧冉明和冉闵居然龙鱼白服,来到了乐平。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毕竟一个家族,不可能隐世太久,否则早就被历史遗忘了,这样一来,保持家族的长久性就没有了意义。冉明和冉闵虽然微服私访,可是作为乐平豪强的杨氏,想弄清外冉闵等人的行踪太容易了。
原本,杨道之还真以为冉闵只是一群微服下来的官员,当杨道之探知了冉闵等人的身份,也吓得不轻。
冉明被请了出来,杨道之等人则是正装大开仪门迎接。冉明看到满桌酒菜,还以为是断头饭。哪怕是死囚,中国人都会给一顿好酒好肉,让死囚成一个饱死鬼。冉明其实也饿了,也没有半点客气。一大口菜,再配上一杯酒,酒未入喉,赞叹声却先发了出来:“此等乡野小菜,倒也是极品。”
酒一入腹,而后有血色自胸腹间攀援直上,冉明似乎都在闪现着红色的光辉。居然是他凝酿造的仙人醉。冉明他不在乎,又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仔细咀嚼,想要把里面所有的滋味都咂出来。
古代吃饭讲究分餐而食,很快冉明就将面前的菜一扫而空。冉明则道:“本宫吃了你的酒菜,自然不会让你的苦心白费。本宫是什么身份,想必你也知道了。如果想要什么,尽快开口,千万不要拖延时间,若是没有意外,大魏的军队将在半个时辰内抵达,一天之内就可以聚集上万兵马,到时候如意出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就不妙了!”
冉闵抢先挑明这个话,因为他有这个底气。墨家没落得太久了,虽然还有些底蕴,可惜学来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了。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墨家千年,早已成为传奇,冉明其实也对墨家更为好奇。
杨道之道:“如果只是工匠头头,那万事休提。宁为玉碎,莫为瓦全。”
冉明道:“如果只是工匠头子,本宫何必大费干戈?对于本宫所作所为,想必尔等早已知晓。孤并没有歧视墨家,也不会纵容儒士。”
杨道之和杨峥倒不明白冉明的意思了,冉明虽然有重用匠人(墨家显宗)的例子,可是他们还明白,他们能做什么。官?爵?其实墨家并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展示所长。只需要发挥他们本领的舞台而已。
事实上,这也是杨道之父子想多了。让腐儒做高官,那是害国误国,让墨者做高官,同样也是浪费资源,误国误民。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才是真正的用人方法。诸子百家,法家才是治国最为有效的手段。特别是法国根据制度,对于建筑工程、国家宏观调控,都有独到之处。用法家之法,墨家之术,墨法相结合,才能成就强国之路。
历史上秦国就是采取这种结合方式,建立完善的耕战体系,以区区五百万百姓,养活百万大军。
收服了杨氏墨者,这是冉闵微服最大的收获之一。冉闵和冉明踏上了归程。不是冉闵想要回去,而是国中出现了大事。
晋帝司马聃派出以王坦之为使的使节团。要求从魏国采购兵器和各种物资。随着桓温征獠,司马聃也进行了岭南大开发。所谓的岭南,事实上是指五岭之南,既现广东、广西以及海南全境,越南北部地区,在这个广大地区,晋朝是置了广州、宁州、交州以及湘州一部分。原本因为岭与中原较远,道路不通,所以开发较晚。
可是历史上因为北人善马,南人善船,北方无论再怎么强大,到了长江沿线,他们就不行了。所以对于这些地方的开发一直都没有提上日程。可是魏国不仅骑兵厉害,而且水师不差,三战几乎将晋朝水师打得全部覆没,这就给晋朝带来了危机意识。
所以晋朝提出了岭南大开发。别看岭南是一个自古以来被认为的贫乏之地,可是晋朝却从岭南弄到了大量的粮食、香料、宝石和象牙等贵重财物。司马聃是冉明的好学生,他学着冉明拉士族去殖民的方式,在晋朝拉起士族开发岭南。
对于百越诸族的土著势力,晋朝也可以完胜他们。大军过后,岭南各地的土著势力就非死既灭。岭南地区的土地肥沃,晋朝士族从岭南偿到了甜头、把土著垦出来的良田给占了,占了这些岭南田地,士族就需要派出人耕作,反正不能闲着。这样以来,大量萌户、佃户、从晋朝原繁华地带徐扬八郡解放了出来。从而大大缓解了晋朝地少人多的问题。
司马聃的财政危机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手里有钱,司马聃就想发展军力。可是由于冉明破坏了晋朝的匠阶实力,让晋朝在兵甲、器械方面的自产能力大大降低,想要恢复,需要时间。司马聃就意想天开,想要从魏国购买。
冉闵回来以来,魏国大臣已经弄清了晋使的来意,原来是想买兵甲、器械、马匹等国家战略物资。魏国大臣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交易,说这是资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