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626章坦诚
第626章坦诚
鱼饵的作用,就是为了钓鱼。当鱼儿已经确定不会上钩之后,那么鱼饵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冉闵纵容冉智,可能冉明都没有猜测到冉闵的真正用意。冉智就是那个冉闵手中可怜的鱼饵,用来钓鱼的鱼饵。
当冉闵发现,士族门阀比他想象的更加狡猾。对于那些士族门阀,冉闵也不可能不教而诛。谋反是最合适的借口,在这个大义的名份,就算杀得人头滚滚,也保证没有人敢说什么。冉闵就是想借着冉智,把那些门阀牵扯起来,他密令各地驻军坐视冉智为所欲为,其实就是为了加强对方上的管制,必要的时候,冉闵就会动用这些军队,**那些士族门阀可能的叛乱。
但是冉闵很失望,各地反馈过来的消息,不约而同的显示出,只要是参与冉智政变的士族子弟,都被家族逐出家门,开革宗籍。
“这些老狐狸啊!”冉闵不由得长叹起来。冉闵是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这些士族门阀会如此决绝,如此狠辣。冉闵当初给冉智选择的东宫属官,都是各大家族中嫡系子弟中的佼佼者,这些士族倒一点都不迟疑,居然说舍得就舍得。
既然钓不到士族门阀这条大鱼,冉闵就期待晋国有更加出彩的表现。结果更加失望,晋国不仅没有趁机支援冉智,扩大魏国内斗规模。至于桓温倒是派出了他的幼弟桓冲亲自抵达邺城,不过这让冉闵看不上眼。桓冲不过是只身前来邺城,至于许诺的给冉智的援军。
“天聋地哑”也弄清楚了,不过是区区五千兵马,而且还不是西府军的精锐部队,而是荆州军。荆州军自古以来都不是出精兵强将的地方,五千人马,硬是让桓冲弄出了两万人马的声势,与其说支援冉智,不如说是为他摇旗呐喊。
在士族和晋国这两条大鱼都不上钩之后,冉闵自然也没有玩下去了心思。当冉闵想要结束这个内乱时,事情又超出了他的意外。邺城皇宫宣政殿,蒋干居然被一杯茶迷翻,空有一身武力无处施展,结果被裴弼用绳子捆绑起来。然后点燃了纱幔。
冬天本来就是天气干燥,容易引起火灾,更何况宣政殿的主体建筑还是以木材为主,再泼上灯油,自然一发不可收拾。
宣政殿那场大火烧得莫名奇妙,但是效果却非常显著。冉智、裴弼还有蒋干都葬身火海,和他们一起陪葬的还有三十几个宦官和宫娥。
整个宣政殿虽然扑救及时,然而整个宫殿都是烧过灯油的,即使熄灭的大火,这个宣政殿也完全报废了,只留一座基台。
蒋干部的军士失去了蒋干这个主心骨,也失去了他们效忠的对象冉智,自然而然,选择了投降。邺城各个被沙石封堵上的城门也依次打开,邺城文武百官也都出城迎接冉闵复位。
冉闵望着神情忐忑的文武众臣,脑袋里却是想着冉智的面容。冉智居然死了。接到这个消息,冉闵怎么也不敢相信。冉智联合慕容垂暗杀他时,冉闵并没有生气。
石虎收养了冉瞻,在石虎的影响下,冉闵身上或多或少沾染了胡人习气。以子弑父在汉人的传统礼法中,这是十恶不赦的重罪,也是惨无人性的何现。可是在胡人眼中,这都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在任何一个游牧民族的部落权力交接中,其实都是伴随着血腥。当一个首领年纪老了,雄风不再时,将会出现一个更加年轻,更加勇武的人来争夺首领的权力。这和血统无头,只和能力有关。在冉闵的理解中,这是冉智急着上位。这是一头小马驹,想要挣脱冉闵的束缚,想要无拘无束的奔跑。
冉智派出刘科、蒋干逼迫他时,他也没有生气。
如今冉闵开创了这些基业,自然会交给一个有能力的儿子手中,否则就会像刘渊选择的太子刘和一样,被刘聪干掉。又或者石勒选择的太子石弘一样,被石勒干掉。一个没有能力的儿子注定是别人的猎物。当冉智不遗余力向冉闵伸手,抢夺权力时,冉闵不仅没有绝望,反而欣慰。
在这个世界上,敢向他下手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就是天才。其实疯子和天才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成功了,那就是天才,失败了就是疯子。真理只掌握在少数手中。
因为成长环境不同,所以冉闵的思维方式不同。冉明自以为高明的争既不争,不争既争政治智慧,在冉闵眼中,其实非常可笑。
如果遇到危险,汉人通常都是青壮顶在最前面,妇孺次之,老弱是最宝贵的。尊老爱幼就是汉人的传统美德。可是胡人可这样,如果粮食不够,分到食物最多的,反而是青壮。妇孺次之,老弱都会被丢弃。站在汉人的立场上,胡人的这种做法,无疑就是禽兽行为。可是胡人也在笑话汉人迂腐,青壮都死光了,老弱一样也活不下去。区别只是早一会儿,晚一会儿而已。只有青壮和妇孺,只有他们才有能力延续未来,创造希望。
可是站在胡人的立场上,就算是那些被抛弃的老弱,他们同样不会有任何怨言。对和错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像权力交接这种事情,在胡人的观念中,这就是弱肉强食,这就是强者为尊。就像是后世那一句非常著名的格言,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作为同样的儿子,冉闵其实并没有太过偏爱某一人。冉闵就算知道冉明才有能力,如果他竟争不过冉智,冉闵仍会坐视冉明被冉智干掉。
虽然说出来残忍,这却是最符合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现在冉智死了,他反而有点伤感。原本邺城其实他还留下了很多暗手,包括冉智借慕容厉之手,**众臣时,冉闵如果当时想出手制止,冉闵其实也有能力。冉氏乞活军,也是冉闵的根本力量。这个力量的交接,只有一点,冉闵如果死了,他们才会自动把忠诚转嫁给冉智。冉闵活着,他们是不会效忠冉智的。
如果不是冉闵有意为之,刘科当时就无法调动军队,更别说威逼冉闵了。可是冉闵却一直做视着冉智行为。
冉智现在死了,只剩一个冉明,现在冉裕、冉操、冉睿的年纪太小,还看不出什么。就是冉明那个性子,守得住这个江山吗?不过冉明还很年轻,可塑性强,冉闵有信心把冉明,调教成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带着这样矛盾的心情,冉闵进入了邺城。
邺城出了这么大事情,如果不杀几个人那肯定不符合一个皇帝的性格。蒋干虽然死了,可是他的家眷仍在,蒋干的长子蒋矩、次子蒋林、幼子以及蒋干族兄、族弟、子侄共二十七人全部斩于午门,四十余口女眷也发配为奴。
至于魏国原东宫属官、冉智的嫡系人马,包括那些向冉智效忠的众臣,冉闵既没有追究,也没有过问。不过至于被冉智杀害的忠臣如司空条攸,则追赠太保,加赐汾阳郡王。张乾则追赐司寇,加则西平郡公。中书侍郎萧荃、黄门侍郎宋斌、大理寺少卿郑博等皆追赐官阶一级,加赐传国候。
古代的爵位制度其实也不像永远的固定的,比如郡公传下去就会降一等成县公。再传一世则乡公。候爵同样为三等,既县、乡、亭。也就是如果后世子孙没有什么建树,最多九代,就能从公爵降成伯爵。但是传国候则不一样,这种爵位是不会降级的。
冉闵颁布大召宣布废除太子冉智,包括太子妃在内的冉智家眷一律贬其庶民。恢复王简尚书令之职,谢安侍中之职,同时,董润为五兵尚书,加张艾为司隶校尉、卫将军,石越为代替蒋干成为征南将军。
冉闵在整顿朝堂的时候,冉明同样没有闲着。尽管王成在得知冉智死亡,冉闵复立的消息后,就解开自己的裤腰带,吊颈自杀了。不过,对于王成吞并的张询、刘原的家产,他却带不走,这些都成为冉明的战利品。
冉明当既改组华夏商盟以张询、郑简、卢仲密、崔子安等二十三巨头,组成新一届华夏商盟的理会会。冉明还更改了理事会权限,任何决议以少数服从多数,只有二十三位理会半数一样赞成,决议才能通过。
当然在这个时候,王猛也见到冉明。冉明见到王猛那一刻,这才明白。王猛背着冉明,做了很多事情。把刘科当成反间,安插在冉智身边。带着粘杆处假意炸开河堤,嫁祸冉智。
听到这些,冉明一阵后怕。当然,冉明也很愤怒。
他的愤怒来自王猛的自作主张,虽然这次内乱,损失不算太大。但是刘原、条攸还有很人都死了,特别是因为冉智纵容慕容厉,造成了惨重的后果。在这一刻,冉明杀了王猛的心都有。
“臣自作主张,任凭殿下处置!”王猛倒也光棍,直接往地上一跪。
冉明呛啷一下拔出横刀,高高的举起,就在横刀划作一道寒光,狠狠的劈向王猛。然而,王猛却瞪着眼睛看着冉明,真正做到了眼睛都不眨一下。
冉明一愣“先生难道真的不怕,不怕孤会杀你吗?难道先生忘记了,孤会杀人的!”
王猛笑了笑道:“殿下,臣不怀疑殿下会杀人,只是殿下身上没有了杀气,猛自然无需害怕!”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冉明道:“重打三十军棍,立即执行!”
王猛没有求饶,也没有反抗,直接任由那些军士将他按在地上,扒开裤子,噼里啪啦的打了起来。军棍倒不是后世的廷杖,只是用白蜡杆行刑,这种韧性很好的棍子,不会打断骨头,只会造成皮肉伤。不过这也不是好受,几棍子下去,就皮开肉绽了,三十军棍打完,王猛的屁股也一团稀烂。看样子,至少一个月他不能下床了。
冉明仔细的想了想,还是决定收回王猛对粘杆处的控制权,把粘杆处交给杜聪。
冉明冲冷汗直流的王猛用酒精消毒,再给他上药。只是这个时代冉明还没有来得及去云南,没有找到云南白药的主药田七。不过外伤药以金银花、马勃等,效果也只能算尚可。
“先生,您这是何苦呢!”
王猛艰难的道:“能辅佐明主,建不世功业,何其幸矣!”
冉明又道:“冉智死了吗?”
“没死!”王猛道:“殿下既然不杀留下弑兄恶名,猛何必让殿下名声有污?”
“那宣政殿里的尸体?”冉明道:“只是一个障眼法?”
王猛道:“猛让杨运去找裴弼,转告一句话,蒋干死太子活。剩下的事情,都是裴弼安排的。裴弼府中有一道密道,直通城外,算算时间冉智已经坐马车离开邺城三百里之外了。至于冉智会哪儿,肯定会逃不出杨运的手心。”
冉明吩咐王猛安心养伤,他便去了皇宫。如今魏国初定,冉闵肯定会把担子压在冉明身上,他逃不掉。以后这种无忧的自由生活,肯定没有了。来到皇宫时,只见冉闵正抱着董皇后。冉闵回头冲冉明打了一个禁声的手势,冉明识趣的离开了。不过冉明却没有走,王猛暗中的布置,也是逼着冉智造反的根本原因。冉明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秘密,只要是秘密总有被人发现的那一天。
来到这个时空,冉明才发现,冉闵根本就不像一个莽夫,尽管他非常勇猛,但是智慧也是非常过人的。就像这次,冉明都没有猜测出冉闵的真正用意,可是冉闵却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却把自己装进去了。以冉闵的性子,他没有绝对的把握,肯定不会问,如果有一天,冉闵会问起这种事情,肯定是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与其倒时候被动,不如现在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