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615章一较高下
第615章一较高下
冉明做了一个梦,在他的眼前是一片颤抖的海,那一艘艘颤抖着沉覆的船,那一团团颤抖着的烈火,还有这个民族最后的悲壮和血性。在苍茫的大海上,在云和海的连接处,流淌着的是这个最后的血。
那些军民在顽强的抵抗者,最后的抵抗失败后,十几万军民纷纷跳海殉国,这里面有士大夫,被人世人儒相诟病的士大夫,特别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一脸决绝,一脸坦然。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皇帝,还有贵族、农民、宫娥、以及没有卵子以反派典型出现的宦官。
任何人看到这么悲壮的一幕,都不会无动于衷。事实上,对于这一件事,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怎么了解,只要是提到,总会自豪的说,我们元朝怎么怎么,如何如何。说到成吉思汗,总把他当成骄傲。事实上,中国只是不过是蒙元帝国的一个殖民地,汉人也不过是四等民族中最低等的那个奴役的对象。
南宋的灭亡,是这个民族真正的伤。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痛,但是却不知道,宋亡之时,屠杀比这个更严重。但是虚伪的政客们,那些拿着公资,满嘴喷粪的公知、历史专家们却在百般粉饰着这段耻辱。
明朝亡了,为了这个国家殉葬的只是崇祯皇帝和那个叫王承恩的太监。数千万明朝士大夫,军民,洗新革脸,卑躬屈膝,俯首当了奴才。那么多士大夫也只是出了一个史可法。
冉明很是痛心,中国向来都是缺少玉石尽焚的决绝,冉闵玉石尽焚了一次。他带着必死之心率领汉人决死抵抗,成功挽救了这个民族被亡族灭种。一万步兵(其中轻重骑兵仅千余人),面对燕国举国兵马,却重创鲜卑人。不管鲜卑人如何篡改历史,燕国四年后才有实力南下占领青冀,就说明了当时他们绝对不会轻松。
面对不是一个等量的战斗,没有胜利的希望战斗,没有依靠,没有明天的绝望战斗,中国历史上,只是崖山,只有十七万从各个战场退下来的宋朝官兵,还有南宋最后的砥柱张士杰。明知没有希望,明知没有出路,却依旧破釜沉舟。这是这个民族最后的血气,这是这个民族最后的疯狂。这是这个民族用血肉铸就的长城,这是这个民族面对灭亡,不愿意当奴隶的心声。这也是这个民族最后的祭礼。
冉明的心在滴血,石勒以一个奴隶成就王霸之业,依靠的是汉人张宾,慕容皝建立燕国,依靠的则是高诩,慕容俊则是依靠韩恒、皇甫真等。而成汉李雄则是依靠汉人范长生。苻坚则是依靠王猛。而灭亡南宋的,并不是蒙古人,真正主导的还是汉人,献计忽必烈攻打襄阳、最后灭亡南宋的是郭侃。执行者则是张弘范。明亡则是因为宁完我、范文程、吴三桂等。
冉明想到这些面孔,面目变得狰狞起来,暴吼道:“杀!”
然而,冉明发现自己使不出半分力道。冉明睁开眼睛,这才发现,自己的脉门被冉闵用手死死的扣着。脉门穴是人体的一大要害,在武侠小说中这是非常关键的部位,当然,冉明此刻也感觉混身酸麻不已,根本无法反制。
“明儿,你怎么样了,没事吧!”冉闵话里的流露着父亲对儿子的浓浓关爱。
冉明擦擦汗水,露出一丝牵强的笑容:“父皇,儿臣没事!”
冉闵紧张的问道:“明儿,难道正如御医所说,你这是淫邪入袭?”
“没有!”冉明的脸色慢慢的恢复了。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自己进入了一个梦境。他居然离奇的看到了未来,冉明可是清楚的知道,他看到的这一幕,其实并不是梦。而是确确实实存的,在原来的历史时空,这是幕将发生在九百多年以后。
整个汉族面临了第二次沉沦,千万百姓被屠杀一空。汉人失去了尊严,每当新婚之夜,新娘都是让蒙古人**。十户一甲,才能拥有一把菜刀。当野蛮战胜了文明,就意味着倒退。就意味着沦丧。
事实上很多人都说,中华文明并没有被消灭,而是传承了下来。我倒是想问问,汉人还有文明吗?给你一本三百年的书,繁体汉字书写的文言文,有几个人能看懂?汉人的仁、智、德、礼、信还有几个人记得?我们的服饰,衣冠还有人懂吗?
曾经有个二逼朋友兴奋的给我说,你看看我穿汉服拍的照片。我拿来一看,居然是一副马褂。我就不明白了马褂和旗袍什么时候成了汉族人的传统服装?无知到这个地步,不知道是谁的悲哀。
或许有人会说,汉服穿着不实用。我很笑了,这又是一个不懂装懂的人。汉服分为礼服和常服。谁告诉你穿着礼服去参加工作、劳动了?礼服只是盛大节日才穿的。常服,其实非常实用。自从赵武灵王易胡服骑射,其实汉服也随着时代在演变,在进步。汉服礼服,我感觉比任何少数民族服装都要好看。
冉明现在为难的是,如何向冉闵解释这种事情。他总不能对冉闵说,我不是你儿子,我是一个未来人。恐怕冉明说了实话,也不会有人相信。冉明想了片刻,终于想到了如果圆谎。
冉闵又道:“那你为何如此恐惧?朕看到你满脸恐惧之色,朕实在是想不通,朕这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大将军王为如此恐惧!”
“恐惧?”冉明脸颊毫无表情,只用低低的梦幻般的声音道:“父皇,儿臣看到了莫测的未来!”
冉闵神色一紧,向前凑了凑,说道:“当你看到未来,不过是一场梦。它就应该不再是莫测的未来了,可以把你看到的东西告诉父皇吗?”
冉闵眨了眨眼睛,他正凝视着冉明,可是那目光却仿佛穿过了冉明的身体。
冉明用一种茫然的腔调喃喃地道:“水火不相容,可是火和水却惊奇地共生一体,夜空不再黑暗,它亮如白昼,战号声响起,北方的地狱大门轰然打开,地狱的使者咬牙切齿,一群魔鬼扛着巨大的斧刀,锋利的战刀,跨上骷髅马,正从虚无中走来……!”
冉明脑袋中不由自主的出现了那群手持盾牌,背负长弓,跨着雄健战马的蒙古骑兵。这些蒙古骑兵,冉明非常熟悉,冉明也非常奇怪,那些编剧在创作古代汉俗时,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可是对付满蒙的描述却非常到位。几乎是复原了蒙古盛时的蒙古骑兵阵容。
冉明见过不少骑兵,有羯人的,有匈奴人的,也有氐人的,羌人的,还有晋朝汉人的骑兵。可是没有一种骑兵可以与蒙古骑兵可以相提并论。首先是那种铺天盖地,毁天灭地的威势。虽然箭在壶中,刀在鞘中,冉明就感觉到了一股浓浓的杀气。让他感觉热血沸腾“他们来了,他们来了!”
“是谁来了?”冉闵看到冉明脸上露出了一种悲壮的神情,他的手紧紧的攥着拳头,随时准备出手。冉闵紧张的问道:“是谁来了,你可以说得更明白一点吗?”
“他们从地狱中走来,穿着血色的战袍,那股血色异常浓郁,甚至将天上的云彩都映照得一片血红。他们是地狱中的恶鬼,他们是死亡的使者,将死亡的阴影,笼罩了这个大地上!”冉明的语速越来越慢“在血色的秋天,他们向人间展开了进攻。战号时越来越急促,他们向朝廷的大军冲锋。他们带着石炮,石炮发出巨大的响起,声震天际,石炮威力无穷,所击之处无坚不摧,颗颗石弹深陷地下七尺,无数石弹在朝廷的大军中掀起一阵阵血雾。朝廷的大军抵抗非常顽强,可是连绵不绝的石弹,砸得朝廷大军七零八乱。这个时候,他们进入了三箭之地,所有的人都挽弓引箭,朝廷大军出现了惨重的伤亡,鲜血已经染红了地面,慢慢的血水居然在地面上汇集成了小溪。渐渐的朝廷大军出现了混乱,他们则趁机冲进去,左右砍杀着。”
冉明的语速开始变慢,越来越快“他们打败了朝廷的大军。将都城包围,朝廷开始乞降,他们冲进了城内,却没有接受投降,而是大开杀戒。白发苍苍年迈的老者,尚未束发的童子,以及正在吃奶的婴孩,都是他们屠戮的对象。他们的锋利的钢刀,都砍得卷刃了,可是却没有停止杀戮,而是换一柄战刀,继续砍杀着。”
“一座一座的城池,被他们的石炮砸塌城墙,他们从缺口中冲进城里,然后大大肆杀戮着。任何求饶,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人们的反抗在他们在面前,简直就不堪一击。”
“黄河沦陷了,长安、洛阳、襄阳等等,一座又一座的城池,都他们摧毁了,然后杀光了所有的人。白骨累累,野草成堆,赤地千里,生机全无!”冉明声音却突然高亢尖锐起来,身子也在激烈地发抖:“他们跨过了长江,杀向湖广,朝廷抵抗,战败后退,再败,再退,直到退无可退。所有的土地都丢失了,他们只剩下数十万人,都集中的船上,可是战船抵抗不住他们的恐怖石炮,一艘一艘的被砸沉了。丞相说“国事如此,不可再辱。”
冉闵沉着脸,脸上渐渐的露出一丝狰狞“他们来了,他们是谁?朕不怕他们,就算是阎王爷,朕也要与他一较高下!”
冉明恢复了往日平静。淡淡的道:“父皇,可是他们太强大了,不是一个人可以抵抗的!”
冉闵道:“朕也不是一个人!”
冉明又道:“可是太子那里?”
“天下十之七八,尽落朕之手中。晋国那对孤儿寡母的,朕不想欺负他们。冉智就算再混蛋,也不至于收拾不了他们!”冉闵突然意气风发的道:“朕不想落下一个欺负弱小的名气,可是现在,有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出现,这样的人生才有意思。冉智不行,你也行,那就朕自己来吧,这个天下,还需要朕来顶着!”
冉明心中大喜,却在脸上露出一片不忍:“父皇,那太子?”
冉闵道:“朕认他,他就是大魏的太子,不承认他,他什么都不是。朕只要不死,这个天下还轮不到他来做主!”
冉闵稍稍顿了一下道:“收拾一下,马上就走。跟朕去晋阳,然后转道回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