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609章国殃(下)
第609章国殃(下)
月黑风高,盛夏的风微微有一丝凉意。大魏太傅、前中书令开国元勋刘群突然病中,紧急赶紧赶去刘群府邸上的太医也没有挽留其性命,刘群还是走了。
刘群的家人向太子冉智报丧。冉智换衣素服,正准备去刘群府邸上吊唁。裴弼却道:“殿下机会来了!”
冉智这一刻也在踌躇起来,他只要做了一步,就再也没有后退之路了。看到冉智迟疑,裴弼又道:“殿下,第一步已经准备好了。刘科将军秘密在慕容部招募了五千勇士,如今这些勇士已经秘密抵达邺城,换装上了大魏制式装备,只待殿下一声令下!”
“即然如此,那就由先生负责下面的行动吧!”冉智叹息一声。这都是冉智和裴弼暗中密议的结果。
冉闵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只要他还活着,无论是在魏国士绅官员还是军中将士心中,冉闵都有着无可比拟的威望。别说冉智手中没有军队,就是有统领军队之权,他也找不到敢朝冉闵动刀子的军士。冉智通过洛阳事件的事情已经明白了,冉闵的高度是他一辈子也不能超越的。
只要是汉人士族,骨子里都有仁义廉耻,也有忠君为国的思想。但是游牧民族却不一样,他们刻薄寡恩,狼性实足。纵然对他们再好,他们也不会满足。特别是冉明润物细无声的同化慕容部。这些慕容部的那些部落首领们非常不满。
尽管那些挑事的人被冉明血腥**了不少,可是也有许多见势不妙隐藏了下来。比如前燕慕容俊之子,慕容恪、慕容垂之弟慕容厉就是其中之一。前燕灭亡,前燕慕容王室尽数被俘虏。幽居邺城期间,慕容厉和慕容恪、慕容垂他们不同,这货就是什么叫低调。他不仅飞扬跋扈,反而到处惹事生非。如果这是在前燕,他身为前燕的宗室藩王这倒没有关系,可是他偏偏只是一个连爵位都没有的俘虏。
这只是一个小丑,魏国众臣根本不与其一般见识,也没有刻意收拾他。只是让一般官二代揍了他一顿。刘科无意碰到这种事情,出面帮他一下。事实上以刘科的身份,人家不给他面子他也只能干看着。结果慕容厉与刘科成了朋友。在这个时候,慕容厉反而出了大力,由他出面,联系了一帮抑郁不得志的慕容部贵族,尽管他们失去了统治部落部众的权力,可是他们还有一部分死忠。这样的人数不多,有的人还有数十或者上百,但是他们都集结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了。
随着刘群病故的消息在邺城传开,在邺城的魏国文武众臣都前往刘群府邸上吊唁。这么多文武大臣前来吊唁,其实也是看在刘群忠君为国的份上,同时还有刘群父亲的面子上。要知道刘群之父那就西晋时的司空,晋阳留守,北方六州大都督,金谷二十四友之一,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爱国诗人刘琨。所以,前来吊唁的宾客连绵不绝。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刘群府邸上此时就是一个大坑。
突然刘群府邸正门前传来阵阵密密麻麻的脚步声,张乾冲董润道:“大将军为何要调兵前来刘府?”
董润一怔道:“润何时调兵了?”
谢安道:“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以董润、张乾、谢安三人为首的众臣陆续向大门口涌去,就在这时,刘群府邸十数名家丁则抽刀与外面的军士对峙着。其中一个年过半百的家将怒吼道:“何方毛贼敢胆私闯太傅府?”
“滚!”慕容厉突然飞起一脚,重重的踢在这名老家将身上。可惜他那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如何能撼动那百战老卒。刘群的这名家将年轻的时候可是刘琨的部曲,跟匈奴人也是杀得尸横遍野的狠人。
老卒倒是动也没动,只是身上的反弹之力却把慕容厉弹倒在地上。让众人一阵哄笑。
慕容厉恼羞成怒,正欲提刀再上时,突然传来一阵虎吼之声:“住手!”
正主出现,慕容厉自然也就退了下来。
带队的刘科冲董润拱了拱手道:“卑职参见大将军,末将甲胄在身,不能行全礼,还请大将军见谅!”
董润如何能不认识刘科,看到刘科他岂会想不到,今天闹这么一出,背后就是太子在捣鬼。“当初秦王怎么就收了这么一个欺师灭祖的畜生呢!要是杀了他就好了!”董润在心中默默的想道。
刘科道:“卑职奉命请诸位大臣东宫一聚,还望诸公莫望科为难。万一这要是做了不好的事情,后悔可就晚了!”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冉闵是何种暴烈的性子,董润岂是那种轻易妥协的人?只是他没有办法,他前来吊唁刘群不仅没有带侍卫,同样也没有着甲胄,即使动手,他可没有冉闵那种以一破千的武功!
张乾正欲破口大骂,谢安却悄悄拉住了他的衣袖。“冲动是魔鬼,切看看太子会有什么鬼把戏!”
张乾这时也发现了刘群府邸正门已经聚集了上千甲士,而且把刘群的府邸包围得水泄不通。“今天看来难以善了了!”张乾默默的想道。
数百名大臣被刘科押着去了东宫,来到东宫银安殿,只见大殿正中摆放着数百个大小不等的箱子,现在箱子的口子已经打开了,露出一片刺眼的金光。谢安的心纠结起来了,这些金子都是华夏商盟钱庄的储备黄金,光邺城华夏钱庄总部内就储藏了至少二十余万金。冉智端坐正中,旁边就是东宫第一号谋臣裴弼。
冉智面前放着一把长长的陌刀,寒光闪闪。冉智望着众臣道:“诸位大臣,本宫今天让诸位做一个选择题,其实非常简单啊,就是你们面前的黄金,这里有十万两黄金,五品官可得五千两,四品官两千两,三品大员五千两。两品以上都是万两。你们也可以不拿这些黄金。”
“无功不受俸禄。”黄门侍郎宋斌朗声道:“太子殿下的美意,斌不敢授!”
冉智叹了口气,冲刘科使了一个眼色。刘科会意,扬起横刀,劈向宋斌。宋斌只是一介文臣,虽然有点功夫,哪里是刘科的对手。他甚至来不及躲闪,就被刘科劈中脖子,脑袋滚落在地上,血染银安殿。
冉智并不知道,在原来的时空中,冉闵兵败身死,冉智被俘送至龙城,后黄门侍郎宋斌还拥立冉智,密谋复国,只是事败被杀。而这个时空,宋斌却成了率先反对冉智的人。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中书侍郎萧全也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
这成了中书侍郎萧全的最后遗言。
魏郡太守、邺城少尹刘猗拒授黄金,被斩首。
大理寺少卿郑博拒授黄金,被斩首。
西曹(刑部另称,职同后世高等法院审判长)王离拒受黄金同样被斩首。
……………
银安殿已经连续斩了二十余名高官,渐渐的浓郁的血腥味让人感觉头昏脑胀。冉智不假于色,其实他手心里已经满是汗水。许多文臣都被吓得脸色苍白,身如筛糠。
谢安一看这样下去不成,如果任由冉智这样杀下去,恐怕大魏朝堂上就没有能臣干吏了。谢安道:“太子殿下欲杀绝我等不成?”
“左仆射何以教本宫”冉智冷冷的问道。
谢安面不改色的道:“太子意欲何为?”
冉智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众臣一阵恶寒,这个冉智已经疯了。一个聪明的人最容易走进极端之中,如果他问心无愧,只管等待,就会没事,即使冉闵想废除太子,阻力也不会小了。除非冉闵揭露出冉智在洛阳暗杀他的证据。可是这些证据早已被冉智销毁了。无论粘杆处和“天聋地哑”只留下只言片语,只是怀疑,并没有直接证据,冉闵也不会自己打自己的脸,否则冉智早就下去了。
可是偏偏冉智想不通,他总是把人心想到最恶,把结果想到最极端的方向。
谢安没有说话,冷笑着应对。
冉智这时又道:“秦王打着抗洪救灾的旗号,私自带兵入关,如今已经挟持父皇,意图掘开黄河河堤,以水为兵,阻击朝廷王师讨伐。智虽然不才,不愿意以祖宗基业落在不肖子手中,所以,本宫即日登基为帝,统帅王师消灭叛逆!”
冉智的这个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事实上包括他自己都不会相信。可惜,他的屠刀亮起,如果不妥协,那就会死亡。于是曲线救国的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尚书令王简。
王简立即冲冉智施以三拜九叩的大礼,高呼:“臣参见陛下!”
在历史上王简也是大魏的忠臣,邺城破,他自尽殉国了。在这个时候,他同样忠于冉闵,只是他的想法非常好,假意顺从冉智,然而寻救脱身,然后再想办法对付冉智。
可是冉智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人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冉智道:“很好,很好,王尚书真乃国之砥柱。朕封王简为中书令,加赐太傅,太原郡公。”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其实主要是看皇帝注重哪一省了,在晋朝以尚书省为尊,所以尚书令就是百官之首,可是魏国却更注重中书省。所以中书省才是百官之首,无名内阁,首辅大臣。
接着,冉智又命王简写效忠书。
王简骑虎难上,又只好写了洋洋洒洒数百字的效忠书。
董润气得大骂王简,王简道:“大将军识实务为俊杰!”
王简作为了一个好的表率,他得到了万两黄金,还有一个太原郡公的爵位,同时还成了代替张乾的百官之首。看到这些好处,那些大臣终于松动了,接连向冉智效忠。
看着众臣妥协,冉智也是松了口气,他杀几个大臣倒可以下得了狠手,可是要让他真杀光文武百官,他还真不敢。
冉智以武力逼迫众臣,挟持众臣登上帝位。拒不合作的死硬份子,如董润、张乾、谢安、条攸之流,全部被冉智圈禁起来。冉智尊生母董皇后为皇太后,尊冉闵为魏高祖武皇帝,封冉裕为齐王,冉操为赵王,冉睿为韩王。颁布圣旨,除秦王冉明的爵位,把冉明定性为叛逆,举国之名兵讨伐冉明。
东宫录事参军裴弼顶替谢安为尚书左仆射,而刘科则加赐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冉明没有等来救命的粮食,却等来了魏国邺城政变,冉智登基为帝的消息。更加悲剧的是,冉闵得到这个消息,再次吐血昏迷。御医束手无策,冉明也是一筹莫展。
非常巧合的是,冉明掘开黄河堤分洪,却做实了他准备以水为兵,阻击朝廷大军征讨的罪名。
冉明没有办法,他虽然接受了冉闵的四万五千余精锐部队,可是四万多部队既没有甲胄,也没有兵刃,更没有粮食。冉明只得期望华夏商盟能给他送来粮食和甲胄。
至于那些士族、豪强在此时都集体沉默了。强势的冉闵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冉智上位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可是他们害怕冉智斗不过冉闵,所以,也没有给冉智太多的支持。有兵马在手,冉智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强占国库,军械库还有粮库,不仅得到了兵甲和粮草,还有无数为他摇旗呐喊的官员。
以兖州刺史、冀州刺史为首的地方率先向冉智效忠,同时,镇南将军蒋干也向冉智效忠了。蒋干率领大魏镇南军自梁国(商丘)向西逼近。
内战冉明是最不想看到的,因为内战,让日军有机可趁,趁机吞了东三省,并且占领华北,剑指淞沪。因为内战,才有了五胡乱华,衣冠南迁。可是不内战,冉明又能如何?
最终救命的稻草却没有出现,冉明等来了刘原被杀,张询重伤的消息。华夏商盟三巨头,王成发起内讧。他借与拜访刘原机会,带亲信控制了没有防备的刘原。然后逼迫刘原,刘原不从,结果丧心病狂的王成向冉智借兵,将刘原府邸上一百余口,连仆役丫鬟在内的所有人都杀光了。
在获得刘原的金库的钥匙和华夏商盟的印笺之后,王成又向张询下手。然而张询身边的亲信,拼死相救,张询率领亲信突围而出。
得到这个消息,冉明感觉天简直就是塌了。冉明一直以来,都是利用商盟为他做事,可是偏偏这个商盟又出了问题。
冉明迷茫了,带着一帮没有甲胄兵刃粮草的士兵,怎么和蒋干、刘科相斗?除非冉闵可以醒来,利用冉闵的威望,或许可能翻盘。只是御医已经诊断过了,冉闵这次和上次不同,不仅生机断绝,而且有很可能中风。
冉明简直是欲哭无泪,中风在后世都是束手无策的重病,冉明拿什么医治好冉闵?没有冉闵,如何避免内战?
张艾急匆匆的来到冉明面前:“殿下,蒋干军前锋距离我们还有二百里,现在怎么办?”
就在这时,石越也道:“殿下,刘科所部逼近我军一百里之内,已经数次与斥候接触,双方各有胜负!”
“你们走吧,孤想静静!”冉明挥挥手,张艾和石越离开了。
冉明沮丧的望着天空,心里很乱。燕国的慕容恪与慕容评的内战,直接断送了燕国。魏国的内战会把魏国带向何方?
“殿下是不是现在特别后悔啊!”李业叹气道:“王成这个卑鄙小人,当初怎么就没有看穿他的真面目呢?”
“人都是贪婪的,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嘛,他们就敢冒上抄家灭族的危险。”冉明叹道:“就算没有王成,还会有李成,张成,赵成……”
冉明也在暗暗嘀咕,是他一手提前释放了资本这个怪兽,现在这个怪兽长大了,翅膀硬了,居然敢反噬其主了。
冉明哑然失笑,王成肯定想不到,事实上任何人都想不到,冉明最厉害的其实不是带兵打仗,也不是搞什么科技创新,发明,他最擅长的领域,还是经济,还是金融。他在后世最初是带着一帮穷苦兄弟混社会,有了钱之后,冉明才开始涉足经济,从一无所有,到影响巨大的民营集团老总,身家数十亿美元。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如果当时不是冉明低调,如果不是他有相当一部分产业是属于见不得光的。冉明的资产总额并不比李超人少多少。
冉明想到这里,终于露出了笑容。冉明道:“元美,去众将军来!”
李业走后不久,冉闵所部所有军以上的将领全部进去冉明帐内。
冉明开门见山的道:“诸位将军,明是什么样的人,对父皇是何用心,你们是知道的。现在这个问题不必太过纠结了,孤已经做好了打算!你们投降吧!”
张艾和石越简直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冉明,感觉冉明是不是疯了。
“惜日曹魏高祖文帝因嫉妒陈思王的才华,命其七步之内作诗一首。陈思王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冉明道:“孤与太子乃手足亲兄弟,可是他却容不下孤,手中相残已是人间惨剧,孤又如何忍心因我们兄弟之争,让诸位妻离子散?”
其实,冉明不是不想争,也不是愿意束手待毙。冉明早就想到了,以冉智那无底线的脾性,恐怕早已押解着众军士的家眷前来威胁诸军士了,既然有粮食甲胄,这一仗他也打不赢。明知是一场必败之战,冉明更没有必要去打了。
张艾问道:“殿下何所欲?”
冉明道:“张将军你也看到了,太子既容不下孤,更不会容下父皇。以父皇现在的模样,到了邺城,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孤会带着父皇离开。即使寻遍天下良医,孤也要救好父皇!”
张艾黯然神伤,他突然道:“殿下部曲亦没有甲胄装备,也没有粮草,恐难远行。这一路西进,恐怕危险重重,艾虽然不才,射声军中尚有破甲弩手上千,破甲箭五万余只,艾欲保护陛下!”
石越道:“越亦誓死追随陛下!”
就这样,冉明带着两千余部曲加上一千余射声军连同两千越骑军,连夜出走。至洛阳,张温欲同行,冉明劝阻了张温,道:“魏国内乱,晋肯定会有所行动,蒋干已经离开了下邳,等于大魏敞开了东大门,如果若洛阳不守,恐怕晋军会长驱直入,直捣邺城!”
张温给冉明硬挤了一万余石粮食,战马千匹,甲胄、兵刃若干,总算让秦军骑兵全副武装了。自新安、绳池过函谷关,穿过潼关,进入关中,冉智这才知道冉明已经逃了。即使想追,冉智也有心无力,冉明所部几乎全部都是骑兵,又有主速公路之便,所以刘科根本追不上。关中留守慕容恪选择了坐观上观,并没有介入二人之争,放冉明所部出关中。
即使慕容恪不想放也不行,他手中无兵无将,难道还能应付冉明的五千余虎贲?
PS:这个结局或许有人不会满意,这是程志想到的最完美的方案了。本卷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