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593章凌迟
第593章凌迟
“形器不存,方寸海纳。”其实这句话和后世那句有名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思非常相近,同时也是王猛这个人的施政理念。王猛不是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也不是无欲则刚理想主义者,但是他却是一个典型的儒沉思想家。
在历史上王猛出山辅佐苻坚,并没有因为苻坚是氐人,而故意偏袒氐人贵族胡作非为,而是禁暴锄奸,雷厉风行。王猛不是一个理想主义,对于冉明这一次使用炸弹伏击,一举铲除秃发部的举动也是从内心里赞成的。
王猛对待民族问题上的主张和唐朝的开明政策是一致的,也主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是必须服从朝廷领导。
当冉明得知王猛居然利用了一帮胡人细作,在河西四处宣扬这次天降神罚以及冉明的过往事迹象。不得不说,这才是王猛第一次在冉明面前表现出他非凡的手腕。这一招出手,让冉明刮目相看。
这简直就是后世的舆论战,其实不止舆论战,还有特种作战的影子。不少穷凶极恶之徒,王猛也命人用炸弹直接炸死。好吧,你不是不相信天会降下神罚吗?我就把代替上天惩罚你。在河西各部散播的各种消息,像说冉明善战,战功赫赫,这倒是真的。可是要说冉明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那就是胡扯了。可是这些谣言之中,真的有,假的也有,真真假假,让人无从分辨。更绝的是,只要有人看出破绽,王猛还派人杀掉到那些聪明人,这样以来,恐怕聪明人也不敢胡说八道了。
通过这次舆论战,王猛不仅给冉明树立了一个光明正大的光辉形象,同时也在法理上占了上风,证明秃发部是自寻死路,是罪该万死,是死有余辜,不值得同情。王猛还趁机宣扬大魏冉氏正统的地位,以及冉闵的天命所归,就算“天聋地哑”发现王猛动了手脚,冉闵也只得认下来,冉闵也肯定不站出来反驳。
如今的河西,包括秦凉、以及西域,到处都流传着一个汉家神明昊天天降神罚的传说。不相信?那就看看秃发部的下场。
不要不相信舆论战的威力,使用得好了,胜过十万雄兵。当然,在这个时代舆论的局限性还非常明显,必须口口相传,不仅速度慢,而且冉明创办的报纸,在舆论战中,河西的作用实在有限,河西识字率太低,报纸上的消息,只能在一个特定的小圈子里流传。这让冉明很是郁闷。
习惯了后世网络、平面电视舆论宣传的冉明,在这里很是不适应。冉明和王猛又讨论了后续的方案。
不过在对于处置广武赵氏赵振这个问题上,冉明与王猛产生了分歧。冉明必竟是一个后世之人,杀人不过头点地,把赵振公开审判,然后杀掉就是了。至于广武赵氏的男丁,也要彻底审查,如果是确实为秃发乌孤卖命,损害民族利益的严厉处置,如果是十岁以下的男子或妇孺,能免则免吧。
可是王猛却不同意。
王猛道:“自从殿下在上邽建国,微臣就着手收集河西、秦、雍、凉的情报,无数情报汇总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某些豪强对朝廷毫无好感,特别是广武赵氏,他们最初依靠投降凉国张氏,成功从一个金城赵氏分离出来,然后利用了张氏在凉国的威势,以旁枝逼迫金城赵氏。特别是在张氏没落之后,广武赵氏就派出家中子弟,以谋士、幕僚或将佐的身份,四处钻营。赵振之从兄赵奋则投降了吐谷浑辟溪,为吐谷浑仓曹佐吏,赵振之族侄赵图,则为宇文忔护军参军,如今已经随宇文忔去了西域。广武赵氏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河西,乃至整个秦、雍、凉,以及整个天下所有士族豪强的普遍做法。几乎所有豪强和士族都会让族中精英子弟投靠各方势力,无论哪一方势力最终得势,他们的家族都会最终受益。为了断绝士族豪强的这个念头,必须从严从重处置赵振。”
冉明看了看粘杆处的情报道:“广武赵氏男女老弱共计一百九十七人,男一百二十一人,女七十六人,其中五旬以上三十三人,十岁以下四十五人。这只是广武赵氏本族族人,如果再算上赵振的母族、妻族……”
王猛不假思索的道:“算上其妻族、母族以及已之同族,已经抓获的共计男女四百六十六人,在逃者三十七人,已经下发海捕文书了!”
冉明无奈的苦笑道:“四百多人。”
“准确的说是五百零三人!”王猛纠正冉明的语误道.
冉明道:“这要杀掉五百多人,其中还有不少是不足十岁的儿童,这惨无人道啊!”
王猛平静的道:“治世安邦可以用礼,用德教化百姓,理混乱当需以严法。此河西混乱已久,人心不古,殿下若威振四边,光凭麾下精锐铁骑就可以做到了。但是若要收复人心,则必须断绝士族豪强念想,杀一个赵振还不够,必须将广武赵氏从世界上抹除。让那些准备投靠外敌,背叛自己国家和民族会是一个什么下场!”
冉明仍无法释怀的道:“只是那些孩子有什么错?”
“什么错?”王猛道:“身在帝王家,冉氏也没有退路了。惜日魏武帝(曹操)也是不世雄主,然司马篡位后,曹氏子孙何在?如果要说错,那就是投错了胎。”
冉明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历史上遗祸子孙的事件层出不穷,他们甚至连不足百天的婴儿都不会放过,这就是该死的政治。从情感上,冉明并不愿意处置广武赵氏老弱妇孺,也不惧怕他们会报复,只是从理智上看,王猛是正确的。也只有使用如此手段,才能威慑众人。一句良臣择主而侍,就是典型的汉奸逻辑。
冉明道:“三天后,公审赵振,宣判其罪后,明证正身,凌迟。诛其九族。”
素利和林狴继续他们的逃亡之路。他们已经逃进了北方的沙漠中,这里是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是蒙古语,定居部落巴丹吉林而得名,当然在这个时候,蒙古族还没有形成,自然也没有蒙古语,更没有巴丹吉林沙漠。
这块面积占中国第三大沙漠的巴丹吉林沙漠,是沙漠中的奇葩。因为这块沙漠拥有一百多个湖泊,湖泊芦苇丛生,水鸟嬉戏,简直就是大漠江南。
林狴和素利二人的部曲已税减到了不足百人,每一次交锋,他们的人数就是大量减少,好在他们的运气不错,进入沙漠后,居然接连遇到湖泊,并没有断水之忧。天无绝人之路,沙漠中狼多,林狴和素利自然不会缺少食物。
最先开始参与追击他们是秦军和麒麟卫,这样凶悍的军队,即使没有士气受挫,他们也只能狼狈逃窜,再加上惊天大爆炸,这下更是一面倒的屠杀。后来麒麟卫和秦军骑兵都退出的追击,换上了仆从军。
然而就是这批中看不中用的仆从军,前几天还被林狴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然而仅仅几天之后,这些仆从军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们都是悍不畏死,而且出手狠辣。居然和他们打得不分伯仲。
也不算是不相伯仲,准确的说还是秃发部还要强上一分。然而仆从军还是太多了,他们可以用庞大的数量优势,来弥补个体上的质量劣势。
这让林狴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也不是仆从军战斗力变强了,只是他们这些秃发人由于惊天大爆炸,被炸去了魂,没有士气的军队,就是一群虚弱无力的绵羊。打不过仆从军,只得继续逃亡。
素利基本上已经绝望了,他没有必死之心,也想投降,可是当他看到那些跪在仆从军面前,举起双手的士卒,被仆从军士卒上去用刀砍翻,二话不说再割掉脑袋。在这些仆从军眼中,死了的秃发人都是好人,他们每一颗脑袋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这每一颗脑袋,都可以跟秦军换来他们最急需的粮食、茶叶,盐巴还有铁锅,秃发人的脑袋可是好东西啊,有了这些脑袋,他们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了,而且这个世上没有了秃发部这数十万人口,将来草场肯定会重新划分,他们多少会多得到一点草场。
仆从军各部首领已经下死命令,谁敢在作战中不出力,或者是不出全部力气,回来全家都打为奴隶。打得好了,奖励同样是大大的。在这个情况下,根本就没有人愿意接受俘虏,当然这些游牧民族也没有接受俘虏的习惯啊。
由于产出低下,他们连自己部落的人都不能全部养活,更何况是俘虏?如果冉明在金沙滩团团围住他们,为了活路,秃发部勇士肯定会拼一下,就算不能打胜,但是却可以给秦军重创。非常可惜,冉明根本就没有在金沙滩关门打狗,而是放任他们离开,采取尾随追击。
林狴的部曲快死光了,素利也差不多了。吃光了手里的一根狼腿肉,素利道:“林狴,你有何打算?”
林狴道:“还能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算一步吧。魏国人不会接受我们投降,不怕我们杀光誓不罢休,也都怪赵先生,出的什么馊主意啊,这下把我们的活路全部都堵上了!”
素利低声道:“你听说了吗?你我的脑袋可值百万钱了。我们队伍中可有不少人看上了我们的脑袋。”
“听说了又有什么用?”林狴道:“全完了,我都不想再逃了,再逃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前面的狼群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恐怕我们没有被汉人抓住杀死,也会被狼群吃掉的!我宁愿死在汉人手里,也不想被那些畜生吃了!”
“如你所愿!”素利突然道:“这下你不想死都不成了!”
林狴这时也发现这个小湖泊周围出现密密麻麻的人马。林狴还没有反应过来时,一张大网都罩向他,几个大脚随即向他踹来,林狴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中。
临泽光复三天了,张掖太守正安排幸存百姓对临泽进行恢复。毁坏的房屋,该推倒重建的就推倒重建,能修的就修。为了安排灾民,邓涣把城外不少军帐腾空,用来安置百姓。修建一座几乎被毁掉的城池,恐怕几天时间无法完成。好在,邓涣调来大量的粮食,不用担心饥荒问题。
就在临泽战后重建步入正轨时,临泽迎来了一大批军队。总共步骑三万余人马的军队开进了临泽。在临泽城外的大营中,慕容垂和邓涣一道迎接了一同而来的镇西将军谢艾。
谢艾上任镇西将军,刚刚得到三州军权,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熟悉麾下的军队,这边秃发鲜卑就叛乱了,而且还攻下了一座城池,声势浩大的聚集了十数万叛军。谢艾心急如火,急匆匆的调集军队就赶赴张掖。只是抵达张掖境内时,叛乱已经被平定了。
看到收复的临泽城,和临泽那有条不紊的战后重建工作,谢艾悬着的心,总算放进肚子里了。
谢艾是敦煌人,张掖也算是故乡。谢艾初任主薄,算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寒门人才。对于底层的官员那一套,谢艾可是门清。谢艾从临泽的重建工地到百姓们的吃饭的情景,都看了一遍。
让人意外的是,谢艾还亲自去看了那些施工民夫茅房。亲自查看了那些民夫的粪便。看到粪便之后,谢艾总算对邓涣露出了笑容。谢艾当然不会告诉邓涣,某些小吏为了应付上司查检,就会故意给民夫安排一顿两顿的足食,在上司走后,再变本加利苛待民夫。
有道是细节决定成败,谢艾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人吃五谷杂粮,排泄物是最公平的。查看民夫的粪便,查看民夫平时伙食情况,恐怕这只有谢艾能做出来。
谢艾虽然是依靠击败麻秋进犯凉国成名的,但是此人和历史上的王猛、谢安、诸葛亮一样,都是军政全面型人才。他为酒泉太守时,酒泉大治,逞现太平盛象。这是一位历史上公认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杰出人才。如果谢艾不死,凉国肯定不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
谢艾查看了临泽的情况后,又安排邓涣注意善后问题的处置,并立即上书,为临泽免其赋税。然后带着部队继续向西,前往福禄。
因为冉明马上要公审赵振,并且传出要凌迟赵振的消息。得到这个消息,谢艾可是大急。广武赵振他谢艾可是认识,在谢艾看来赵振虽然算不上出色的谋士,至少是一方太守之材,就这样杀了,未免太可惜了。
他想挽救赵振的命,为大魏留一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