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567章新时代的开启
第567章新时代的开启
谢艾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尽管冉明的捧杀之计不显山不露水,可是还是让谢艾从这不寻常的热情中看出了阴谋的味道。
谢艾尽管感觉到了这是一起针对他的阴谋,他却无法破解。难道让他派兵驱赶官道两旁前来迎接他的那些百姓。如果谢艾真的那么做了,肯定又是一番编排少不了的。什么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等等。
虎娘此时已经除了她那吓人的丑装,变成一个出尘脱俗的俏佳人。马车上,谢艾一边品茶,一边思索着应对之策。虎娘那俏眉皱起,说道:“主上,这里的人好像对主上不怀好意,还请主上早做应对!”
“他们这是把艾架在火上烤啊!”谢艾满脸无奈的苦笑道:“他们这些人如果真的和我同心同德,当初他谢安石也没有那么容易杀进姑臧,凉国也不会灭亡。现在,他们又来这一出,不逼死我谢艾,他们是不会罢休的!”
作为谢艾“青眼”和“死士”的直接掌握人,虎娘的消息也不算闭塞。虽然他不知道这是冉明在背后推波助澜,但是却知道超过整个、雍、秦、凉三州超过九成的士族、豪强的代表已经抵达了长安,其中超过七成的家族是家主亲自出面的。其中份量最重的莫过是陇西李氏的家主了。
不仅谢艾明白了这是有人想要捧杀他,就连虎娘也猜测到了这一点。对于一个手握十数万兵马的藩镇大将,最怕的莫过于此,特别是谢艾还不是冉闵的嫡系,他只是一个半路降臣,这就更加要命了。虎娘不禁暗恼,她派出“青眼”详细查,很多蛛丝马迹快要露出眉目时,就被对方一下掐断了,到如今,她还没有查出这件事情的幕后主使之人。
虎娘道:“都怪虎娘没用,居然查不出是谁在后面捣鬼!”
谢艾笑道:“把“青眼”和“死士”都撤回来吧,不要白费力气了。其实这不用查,艾也可以猜测到是谁在后面捣鬼。”
谢艾是何等明白之人,他出任镇西将军,如果只是镇西将军还罢,可是这镇西将军相当一部分权柄都掌握在秦王冉明手中。他这次出任镇西将军直接从冉明手中夺得三州兵权,任谁都不会无动于衷。
对于冉明,这个魏国功勋卓著的藩王,谢艾是非常佩服的。冉明在冉闵垂危之际,挺身而出,率领残兵败将不足万人部曲,与燕国悍将慕容恪展开对决。关键时候,他居然敢出险招,发动倾力夜袭,并且打败了实力强大的慕容恪。然后,又轻兵夺青州,通过青州一隅之地,支援孤城邺城,然后带领魏国从困境走慢慢的走出来,可以说冉明对魏国的功劳是无可替代,也是无可挑剔的。
不过,对于冉明的人品,谢艾还真看不上。冉明的杀性太重,对战慕容恪时,把慕容部精锐杀得元气大伤,在与氐秦对战中,一把火把氐秦三万余精锐烧得精光。氐族总共才二十多万人口,其中可以上战场的精锐也不过四五万人,如果不是因为冉明,恐怕关中之战,魏国也没有办法一战拿下关中。不过,这都是因为敌我两方,各施手段,谢艾也理解冉明的做法。可是让谢艾痛恨的是,在河西四郡,冉明的手段就让人不耻了。他居然暗和宇文部,借着宇文部的刀,把金昌杀得血流成河,整个金昌张氏因而灭族。
那些凉国旧将有罪吗?他们不过是怠慢了冉明而已,也没有造反,只是借机想要点好处。古往今来,哪一个武将不是这样做的。冉明倒好,因为这一点怠慢,居然让上万颗人头落地。
哪怕冉明战功赫赫,哪怕冉明机谋权变无双,谢艾还是看不起冉明。谢艾认为冉明才能虽然不俗,就像汉之韩信,蜀之法正一样,因为性格缺陷,注定难得善终。
当然,谢艾虽然洞察了这些阴谋,因为还没有发生任何事实,再说他也没有证据,也没有妥善的应对之法。他是可以写信给冉闵,阐述他的忠诚。可惜谢艾还不满足,他还想着借着这个机会,给冉明一点教训。
邺城魏国皇宫御书房,冉闵照例批阅奏折。对于那些符合冉闵的奏折,冉闵只需要御笔写下一个“准”字既可。可是一些和冉闵政见相左或有些出入的奏折,冉闵就需要写下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平均冉闵每天需要批阅一百多道奏折,数万字,并且写下三千余字的意见。或许有人说,这数万字一两个小时就能看完,就算三千字也就是一个小时的事情。可是这不是后世的那种白话小说,而是文言文,也就是经过压缩的密码文。特别是毛笔写字,三千字,或许只有写过毛笔字的人才有真实的心得体会。
烛影摇曳着,月光从阁窗上泄入。冉闵一边喝点浓茶水提神,一边让小宦官给他揉揉发麻的胳膊。皇帝其实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当然,当个昏君非常容易,当一个好皇帝,却能把人累死。尽职尽责的皇帝如朱元彰,雍正之流,都是在任上累死的。
终于冉闵批完了一天的奏折,在御书房侍候的小宦官黄小丁也松了口气。作为御书房的总管宦官,冉闵每天熬夜多晚,他就陪着熬多晚。一天两天还能受,可是这日子一长,黄小丁就受不了了。他没有休假,也没有冉闵那近乎变态的精力。御书房总管这个别人眼热不已的肥缺,让黄小丁痛苦难奈。
冉闵放下奏折,黄小丁把冉闵批阅的奏折进行分类,有的需要留中,有的需要驳回,也有的照准,还有部分是冉闵提出修改意见的。这些事情容不得半点差错,一旦出错,就是掉脑袋的大事。
黄小丁道:“陛下,时候不早了,不知陛下今夜哪位娘娘的牌子?”
冉闵虽然独宠董皇后,可是架不住那些大臣的苦劝,这不除了阴妃、兰妃之外,又往皇宫塞了十几个。冉闵微微一皱眉,他很不喜欢那种任人摆布的感觉。那些大臣逼他纳妃,冉闵同意了,可是洞不洞房,大臣可管不了。冉闵倒是够狠,放着那十几个如花似玉的美女不动,宁愿妻妾**。
冉闵冷哼一声,径直走了。冉闵虽然贵为皇帝,可是并不喜欢动不动就乘车坐轿。哪怕再忙,他还要时不时的骑着朱龙去溜一圈。皇宫虽然很大,可是冉闵还是喜欢步行。
西汉刘邦登基之后,命丞相萧何主持修建未央宫。整个未央宫分为前殿、宣室殿、温室殿、清凉殿、宣德殿、昭阳殿(避讳司马昭的昭字改为显)等。后历朝历代,无论都城建在哪里,宫殿基本都是沿用未央宫诸殿殿名。直到隋朝开始更改。就像椒房殿,就是皇后的寝宫。
魏国邺城皇宫,自冉闵登基以来,基本上没有修缮,但是唯独椒房殿,进行了修缮。夯土承重外墙,内部是木构梁架,析梧重叠,建筑宏伟,壁带为黄金钉,含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五色流苏,绿文紫绶。金银花铤,幡施光彩,照耀一殿。
仅仅椒房殿的修缮费用,就比冉明平地建起一座上千亩的秦王府略低一些。不过这个椒房殿仅仅两千余平方,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也不为过。冉闵正欲迈进椒房殿,就在这时,张平似一阵风似的递给冉闵一封信。
这是“天聋地哑”送给冉闵关于关中发生的事情,情报上说谢艾抵达长安,万人空巷。几乎整个长安所有的百姓都跑去迎接谢艾了,而且雍、秦、凉三地各地豪强和士绅皆前去拜见谢艾。
就在这时,董皇后看到冉闵居然来到殿前而不入,甚是奇怪。她命人打开殿门,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一股寒风向冉闵吹来,让冉闵的精神不自觉的一振。
自从默默无闻的次子冉明进入冉闵的视野,冉闵无时无刻都会拿冉明与冉智进行比较。冉智是一个心狠手辣、杀伐果断之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够黑、够阴、够损也够毒。但是冉明也有冉智这些优点,但是这只局限于对外。对内,冉明无论对百姓还是兄弟手足,冉明都太过宽厚!
对于治世,冉明这种宽厚也许没有什么坏处,但在这大乱方定,盛世未临的时候,宽厚无疑等同于断肠的毒药。冉闵可以肯定,冉明的一次次退让,非但没有让冉智有所收敛,反而会使得冉智气焰更加嚣张。那么接下来,冉智绝对会对冉明再施诡计。
虽然冉明非常聪明,也很会化解这些明枪暗箭。不过,在冉闵看来,哪怕是再好的防守,终究会出现漏洞之时。若想长治久安,唯有主动出击,将敌人消灭在萌芽中。准确的说,冉闵不喜欢所发制人,而是更喜欢先发制人。
对待异族和敌人方面,冉明继承了冉闵的性格和政治观点,这让冉闵非常满意。冉明其实并不知道,若非他采取借刀杀人之计对付凉系豪强,他就彻底失去了机会。就是因为这次举动,让冉闵对冉明刮目相看。
不过,冉闵对此仍不满意。
但是此时,冉闵终于看到了冉明的出击手段了。事实上,冉闵调谢艾入关中,就是对冉明的一次考验。冉闵就是要看看冉明到底是没有野心呢,还是很会忍耐。
如果说一个没有野心的人,是肯定没有资格继承冉闵的基业的。冉闵可不希望冉氏的基业二世而毁。
这次冉明不动声色动用了秦凉士族和豪强对付谢艾,不仅是捧杀谢艾,其实还有一层用意,那就是对谢艾**。这么多豪强和士绅出面,其实也是隐晦的告诉谢艾,你最好老实点,老子玩死你,可是分分钟的事情。
冉明的这份答卷,让冉闵很是满意,他甚至突然觉得冉明,以冉明的言行和举止,才是这个乱世之中最适合的人选。
想到这里,冉闵终于松了口气。
“臣妾参见陛下!”盛妆觎服、丰满端庄好似天女一般的董皇后,带着十余宫女款款而来。
董皇后这一声呼唤,让冉闵从凝想中醒来。他冲张平打着手势:“御书房玄字阁第三排第六暗阁内的东西,拿去送于秦王吧!”
张平躬身而归。御书房是冉闵的禁地,在冉闵不在的情况下,外人是不可能进来的。但是这个外人,并不包括张平。张平轻车熟路来到玄字阁前,找到冉闵所说的第三排,第六暗阁。打开暗门,张平发现这是一个明黄色的锦盒。
入手之后,张平感觉有些份量。他悄悄打开锦盒,发现居然是一方帅印。张平一看大印居然是“大魏柱国大将军印”八个大字。
冉闵早就在冉明为胶东国王时,颁布圣旨任命冉明为柱国大将军。可是让人疑惑的是,冉明的这个柱国大将军却没有大印。没有印信的大将军就像是一个光杆司令,没有半点威慑力。
拥有这方大印,冉明的柱国大将军才算是实至名归!
张平松了口气,作为“天聋地哑”的领导人,张平比谁都重视冉明的未来。这次冉闵的试探,他出奇的没敢通知冉明,因为他也要看看冉明是否有资格接手冉闵的基业。
很显然,这个结果让冉闵和张平都非常满意。张平悄悄打着手势,从御书房的房顶上立即跳下几个只露出眼睛的黑衣劲装武士,这些人日夜不息,不仅是冉闵的影子,承担着保护冉闵的重任,同样也是守护着御书房不被潜入。
这几名黑衣劲装武士冲张平见礼之后,接过这个锦盒,悄悄消失在黑夜中。
“天聋地哑”把这个带着柱国大将军印的锦盒以最快的速度送向长安。
于此同时,身在建康的司马聃也要成婚了,陆四娘成为了三吴世家出来的第一个皇后。这里的三吴其实长江下游的一个地域。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指的是吴、吴兴、会稽三郡,会稽为三吴的核心。而广义除吴、吴兴、会稽三郡外,还包括了其他一些郡。三吴世家就在是这些地方出来的世家豪门。当然前提是,以衣冠南渡为时间分界线,衣冠南渡之前就是三吴世家,但是之后就是南迁北方士族,也是南人口中的所谓“北虏”。
皇帝成婚之后,司马聃就要正式亲政了,褚蒜子也将退居幕后。司马聃成婚也就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古代无论男女,对于性启蒙方面都比后世要迟。一般人家嫁女儿之前都会把那些黄图放在嫁妆的箱底。但是皇帝却不一样,皇帝成婚前却要接受专门的教育。这些教授皇帝性启蒙的自然是皇宫之中的资深宫女了。
皇宫中的女子,有名号、有地位的非常少,大多数只是相当杂役的宫女,这些宫女其实是皇宫之中一群可怜的人,她们没有地位,被召之既来,挥之既去。等服役期满,放出宫去,她们也人老珠黄了,嫁人都嫁不出去。
这次有八名年龄在二十五至二十八岁的宫女,充当司马聃的性启蒙老师。至于如何启蒙,各位自行脑补。
这八个宫女其实是最后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了,如果她们可以怀孕,就可以获得一个名号,然后母凭子贵,而升为答应、常在以致嫔、妃的就可以一辈子飞黄腾达了。这八名宫女就拿出混身解数。即使是成年男人也招架不住这八个如狼似虎的宫女,更何况是司马聃这个小屁孩了。
一夜过后,司马聃怯怯的冲翟珊道:“翟珊啊,你说这男女之事有什么乐子啊,朕这里都肿了,疼死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