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563章讲武堂第一课
第563章讲武堂第一课
冉明虽然穿着藩王的四爪蟒袍,但是这套蟒袍并不像宽大松弛的朝服,而是更像的武士练功的练功夫,唯一的区别就是那绣着的四爪团蟒。朱龙的直系后代,同样是一匹如冉闵朱龙战马一样神骏的红色大马,如红色的闪电一般,径直冲向校场上的点将台。
这匹被冉明命名为赤血的红色战马像闪电一样,来到校场的点将台上,立即来了一个紧急停止。冉明则如行云流水一般,轻轻跳下战马。冉明的下马动作,非常娴熟,哪怕是天生马背上的民族,也不得不赞叹,冉明的骑术了得。冉明并不是一个长在富贵窝里的王爷,而是从十二岁开始在战场上撕杀的军汉。
“参见秦王殿下……”
“参见师尊……!”五百余名讲武堂学员,还有三十九员冉明的胶东国讲武堂一期学员对冉明执以军礼。军礼自然不用跪,冉明回礼。
对于大部分魏军将士来说,冉明就是一个传说。身为魏国的开国皇帝的次子,冉明初封彭城王。同年入伍,参与青龙元年三月的邺城大战,斩王郎部三人,因功封为伍长。在青龙元年至永兴三年三月间,参战五十余次,因功升任游骑军(斥候)都伯。当然这些经历虽然不平凡,但仍称不上奇迹。
在决定魏国生死命运的紧急关头,是冉明挺身而出。率领五千余用流民武装的新军,配合魏国残军,以少胜多,打败了燕国侵略军共计十余万人。从此以后,魏国从战略守势,转守为攻。接着抢占青州,转战洛、豫,与天下有名的悍将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以及桓温、苻洛等一一交手,所向睥睨。
每一个士兵不喜欢打胜仗,也没有一个士卒不喜欢追随一个常胜将军,分享胜利的喜悦。秦国讲武堂众多新生,大部分同样也没有见过冉明,初次见到冉明,激动不已。可是见了冉明以后,又感觉冉明太过平凡了。冉明的身材虽然还算挺拔,但是绝对算不上伟岸。冉明的身材,在冷兵器时代,很难让人把冉明从一个所向睥睨,百战百胜的大将军联想起来。
其实,哪怕是儒将中的谢艾和冉明比起来,也显得健硕不少。不过,这些学员并没有失望,他们都知道冉明不仅战绩不俗,而且还写出了兵法宝典《三十六计》。古往今来,名将不少,能以少胜多的也不算罕见,可是能写出兵法心得的可真没有几个了。
冉明虎步迈向点将台,他的动作非常自然。众学员不知道,此刻冉明好像又回到了华青社招收小弟的时候,冉明暗暗寻思,只要来了讲武堂,他们就能成为自己人。
冉明没有拖泥带水,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的道:“诸位,今天是秦国讲武堂正式成立的日子,同时也是尔等穿上军装,成为军人的日子。孤王添为秦国讲武堂山长(山长这个称谓是在五代时期开始兴起的,更早的称谓,没有查到,勉强借用了),以后或许跟大家见面的机会不多,所以今天在这里和诸位好好聊聊。说说咱们的心底话。”
冉明的语速不快,但是声音却很洪亮,在没有扩音器的时候,冉明也是非常无奈,哪怕只有五六百人,冉明也无法保证,人人都可以听到他的讲话。
“在说这些心底说之前,孤想问诸位一个问题。既然诸位都是军人了,诸位可知道何谓军人,这军人的职责是什么?”
作为教导员,冉明的众弟子等都齐齐举手表示知道。
冉明道:“陈勇,你是诸位学员的教导员,同时也是孤的大徒弟,众师弟们的表率,现在由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陈勇朗声道:“回禀师尊,在我们大魏,但凡拥有军籍的人都被称为军人,中垒、步军、屯骑、越骑、射声、长水六校,禁卫军、御(羽)林军,各边镇边军,各郡国郡国兵皆是军人。军人的职责是效忠大魏皇帝,保卫大魏,保卫大魏的平安和边镇安全,以及朝廷的平稳运行,社会的安定。”
冉明点点头,冲陈勇等众学员道:“其实,军人不仅有职责保卫国家和百姓,还有服务百姓的意识,比如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我们作为军人,就要参与抢险救灾,减少百姓的伤亡和损失。我们的职责可以总结为三个字,我们就是守护神。我们军人要守护皇帝。”
在这个时代,冉明也不敢明面上否定皇权,否则他就会成为天下之敌,再无立足之地。在这个时代如果提出所谓的**,他一定会死得很残。
“我们作为军人也要守护这个国家,守护百姓。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对皇帝、社稷和百姓要奉献我们的青春和无限忠诚。只有不怕牺牲,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军人。”
陈勇等弟子适时的高喝道:“誓死效忠陛下,誓死效忠大魏!大魏万胜……”
五百余人发出如同千军万马的声势,如同雷鸣般的吼叫声在若大的校场回荡着。
冉明又道:“一个合格的军人,首先是绝对的服从命令。一个合格的军人,要拥有不怕死的牺牲精神,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要用我们的身躯去冲撞那刀山火海,也要迎着箭矢如雨冒死冲锋。作为一个合格的军人,我们有的时候,要面对数倍或十数倍、甚至数十倍之敌,有的时候,我们也会陷入重围,陷入弹尽粮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怎么办?是要屈膝投降,放下武器、束手待毙?然后被敌人俘虏,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任由敌人肆意的侮辱,似乎的屠戮?这样的军人的活着,他还不如死了告诉孤王,尔等今后若面对这样的情况,尔等如何做,如何选择?”
众学员这里露出了不淡定不自然的神情,这一切冉明的眼中。这并不是奇怪,也不是每个人都不怕死,可是军队偏偏是一个大熔炉,一个人有了决死之心,他可以感染周围的很多人。同样的,战场上只要出现一个逃兵,也会很快形成连锁反应。冉明冲陈勇使了一个眼色,陈勇会意,他立即举起拳头,高声吼道:“誓死战斗到底!”
“宁死不当俘虏。”
“大魏只有断头将士,没有投降的士兵”
在冷兵器时代,士兵的斗志和战斗意志是致胜的关键。若是没有这一点,仗根本不用打必败无疑。就像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以八万五千北府军对战氐秦九十五万军队,如果氐秦的军队士气稍高一点,战斗意志稍强一点。哪怕这九十五万军队中有一只军队可以挺身而出,淝水之战的结局肯定会重写。历史上像这样的大溃败还有很多。像历史上奠定金国的出河店之战,辽金实力之比就是二十七比一,按照当时的金军装备,他们每个人只有两壶箭二十四只,即使金军人人都是神射手,他们还需要在箭射空之后,用近战搏杀的方式,杀掉三人以上。可是这次偏偏是辽军完败。
护步答冈之战中,辽军集结七十余万兵马,而金军只有两万人。实力之比为三十五比一,可是结果辽军一触既溃,输得连内裤都没有了。当然在抗日战争时期,有部分武器因素,事实上最决定性的还是战斗意志。就像苏联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德双方参战兵力之比是二点五比一,但是伤亡却高达两百多万,参战双方伤亡均超过过一半。如果我们当时的南京保卫战也打得这么顽强,日军能占领南京吗,能有南京大屠杀吗?
冉明对此这个问题,看得非常透彻。哪怕军队装备再好,如果战斗意志不够坚决,肯定会失败。
“很好,很好!”冉明高声道:“我们是军人,军人的世界里只有生死,只有胜负,没有和谈,也没有妥协。我们不是政客,我们每战都要拿出必死的勇气,才能有资格收获胜利的喜悦。只有这一点,我们才能百战不殆,所向无敌!”
冉明的话其实很对这个时代的武人的胃口,这个时代汉人并没有失去绝对的血性。当然士族除外,士族子弟,他们的出路就是从政,无论是谁当政,都离不开他们这个团体,所以他们才会有那个有奶便是娘的思想。好在,冉明的讲武堂成员,基本上没有士族出身的学员。既然一些豪强子弟,他们身上也流着武人的基因。
冉明这个时候又道:“现在孤还要问诸位一个问题,尔等来讲武堂的目的是什么?你们好好想想这个问题,如果有的人,是为了升官,是为了发财,是以为能在这里镀金一层,回到行伍里,更容易得到提拔和升迁,那么孤就告诉你们来错了。讲武堂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你们来的时候,想必也看到了门口的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作为军人,我们不能像政客一样,抱着功利心理。否则就会尝到失败的苦果。”
冉明的话非常严厉,同时也给这些讲武堂学员敲响的警钟。事实上抱着这样的目的进入讲武堂的学员,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豪强子弟。他们就是为了在讲武堂镀金,然后回去好好提升。
冉明道:“诸位都是多少读了一些兵法战策的人,也有很多人实战以验非常丰富。那么对于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轻敌冒进,陷入重围这样的事情并不会陌生。为什么会轻敌冒进呢?那是因为带兵将领产生了功利心,想着成就不世功业,没有克制住人性的贪婪和欲望,被眼前的画饼、诱饵迷惑了心智,所以他们才会失败。孤开设讲武堂,是为了让基层将官们培养自己的血性,而让将官们懂得什么是克制。当一个男人有了血性以及克制,才能真正的被称作军人,这样人一旦有了自己的志向,就将会百折而不回,勇往而直前。”
冉明的这段话简直就像黄钟大吕,这些学员才被深深震撼了。他们就算当一辈子将官,如果没有这段话的启迪,同样也会一辈子浑浑噩噩。
就在这时,有一个学员张口欲言。冉明一直都是采取启发式教学,所以对这样的学员,还是非常喜欢的。冉明就点到:“这位学员,你叫什么名字?”
“禀告山长。”这个肤色稍黑,一脸憨厚样子的学员道:“学员陇西郡武进士李玄霸。”
听到这里,冉明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好一会儿,他都是目瞪口呆。李玄霸这是正史上记载的李渊的第三子,后来因避讳康熙的玄烨改名为元。在《说唐》或《隋唐英雄传中》李玄霸都是第一好汉。无敌猛将。他居然是李玄霸?
这可是冉明的偶像啊,可是这个李玄霸却有点毁三观啊。在演义中李元霸是一个张扬、凶狠、霸道、狂放的人,可是眼前的这个李玄霸却没有这半点关系。简直就像一个憨厚的邻家男孩,而且说话时居然还会脸红。
不过,冉明转念一想,在这个时代。士族取名一般都是单字名,如果是二字名基本上都是加了一个之字。既然叫李玄霸,从而可以想到他的出身肯定不太好。不是庶族就是寒门,要么就是陇西李氏的家生奴。
冉明道:“李玄霸同学,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李玄霸怯怯的道“回禀山长,弟子想问要克制诱惑杜绝冒险,难道我们都要以堂堂正正之兵战胜敌人,放弃以奇致胜吗?“
“作为一个百姓,即使犯错也值不了几钱,可是将领如果犯了错,那就会血流成河!”冉明不假思索的道:“未料胜,先料败。记住永远不要把致胜的希望寄托在你的敌人犯错上。所谓的出奇不意,其实就是因为敌人没有想到的地方,如果这个疏漏是敌人刻意设计的呢?那么就会有可能中计。既要出奇,就要记住一个原则,所谓的奇兵,就是死士,把他们当作死人。另外就是尽可能的填补上这支奇兵所产生的恶果。就算把奇兵的失败可能,局限在这支死士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