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505章再起风波
第505章再起风波
上邽城因为冉明的到来,出现了勃勃生机。其实冉明就采取了后世商业斗争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大打打价格战。哪怕冉明的一把菜刀只卖九十钱。铁锨只卖七十钱,斧头也不过卖到一百五十钱,事实上冉明仍在赚钱,当然赚得不如以前多而已。
通过灌钢法冶炼出来的钢铁成本价格一下子比原来降了十倍不止,一炉钢水莫约八百来斤,足足铸造四百来把菜刀,一个熟练的冶炼技师带着两个徒弟,在一天之内轻轻松松可以炼出四五炉钢水,两千来把菜刀就可以铸造出来,一台水流式的砂轮机,平均每柱香的时间就可以打磨好一把菜刀,从冶炼到菜刀成品产出,冉明也不过用了二十余名工匠。其中三级匠师仅一人,四级匠师也不过两人。
这二十余人每天光制造两千柄菜刀就可以为冉明创造十八万钱的效益,而冉明需要支付的工资不过才三千来钱。除去各种成本,和税务开支,冉明净利润将近五万钱。如果打造铁锨、斧头利润也相差不多。
因为采取了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冉明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更降低了生产成本。这样以来,冉明制造的各种物品,价格都低得让人发指。和后世的廉价质差不同,冉明所有产品的质量也是无可挑剔的。
趋利避害是商贾的秉性,因为大量质优价廉的物品在上邽城出现,这里很快就成为了大量商贾进货的源头,上邽城也会慢慢的就会成为辐射周边商品集散地和中转地。
虽然那些商贾都是低贱的人,可是他们却是拥有大量财富的人,也是这个时代消费的重要群体。根本不用冉明操心,上邽城从原来的土坯茅草屋,慢慢变成了青砖红瓦大房,再换成高楼大厦。
因为这些商贾来到上邽城购买廉价的铁器,当然不能空着手回去,也要采买一些油盐酱醋,或丝绸、瓷器和茶叶。商贾们自然不能自己一个人来到这里,他们还有许多随从和伙计,他们来到上邽城自然需要吃、喝、住、也需要解决生理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上邽城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量高中低档的青楼、茶馆、和酒肆。
街道上传来熙熙攘攘的叫喊声,有的酒楼饭店的伙计在招揽顾客,也有那些穿红着绿的风尘女子为了生计不顾体面上街拉客。
华夏商盟虽然是冉明的铁杆盟友,不过,这些商贾人人都是人精,个个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虽然冉明当初已经画了下巨大的画饼,虽然冉明将未来的前景描绘得异常美好,可是那些商贾还是在观望。
其实,冉明也明白这些商贾的心思,别看他们一股脑的跟着冉明来到了秦国。可是这些商贾代表中就没有一个有份量的成员。就连老搭档张询、王成等人也没有亲自前来,只是派了一个管事而已。
现在,重大的商机摆在商贾们面前,他们早已盘算开了。虽然中原内地做生意需要承担的风险较小,可是相应的,利润却被竟争日益激烈的同行们挤压得非常少。一年辛苦累死累活,能赚到的钱也少得可怜,除了上下打点,交税之外,落在他们手中的根本没有剩下多少。
但是在秦国却不一样,因为冉明的存在,这里的官府不会像其他地方那样对商贾们层层盘剥,也不会随意寻着由头,就喊打喊杀。抄家县令,灭门府尹可不是白叫的。
有些见机早的商家已经开始动手了,他们将中原内地染印得非常漂亮的彩虹锦运到了这里,当然从来只见三色单调丝绸的人,哪里见过这个?原来在内地一尺彩虹撑死了可以卖到一百三十来钱,可是在这里,就是卖到三百钱一尺居然还有价无市。
虽然在这里兴建作坊生产丝绸印染不太现实,不过也有人下手更贼,居然一边收购游牧民族手中那些没有用处的羊毛,一边用细麻混入羊毛织成精美的羊毛衫再卖给游牧民族。要知道这些羊毛衫不仅厚实坚固,而且御寒效果极好,已经推出就受到了疯抢。
也有人将冉明从后世剽窃而来的家具弄到这里开工打造,木头是附近砍下来的,人工也是就地招募的,设计理念是买来的,只要上了油漆,就可以将这堆几乎可以当柴烧的烂木头,卖一个天价。
上邽城简直就是一个天堂,由于竟争小,直接面对游牧民族,不仅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从胡人商贾手中购买到西域过来的琉璃、珠宝和贵重物品,也可以廉价的得到马匹、牛羊、和皮毛等特产。几乎每一个到来的商贾,在这里都混得如鱼得水。
此时,冉明的秦王府也开始破土动工了,这个面积七十来万平方的内城,让冉明大手一挥,直接高价征用了,他将沿着内城修建一个长一千余米,宽近七百米的王府。这个比天安门广场还要上一圈的地方,将是冉明未来的王府,也是整个西北乃至整个天下,比较有名的建筑。
冉明是一个大气的人,他也不会苛刻自己,王府从修建之初,就按照城墙的建筑进行设计,不仅严格的建筑了高大的城墙,而且还要用钢筋水泥建筑世界上第一座完毕下水系统的建筑群。
整个王府坐**南,高大的门脸,威武霸气的宫殿,当然各种防御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冉明不仅将王府与这个时代最具有时代特色的坞堡完美融合,更倾力打造了堪称变态的防御哨塔。
冉明身穿四爪蟒袍对着秦王府的施工现场指指点点,不时的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一身劲装的王芷蕾道:“夫郡奴家不要花园,养花种草实在没有意思,也为夫君省钱,我住的尚春苑除了主体宫殿以外,其他所有地方全部推平,用青砖铺平地面,然后这里建一个马厩,这里再弄一个库房,对这里,还有这里,四个角落,全部各建一个箭塔,就可以了。”
冉明笑道:“你这是建军营吗?还箭塔,要不要给你挖一个护城河,再架上吊桥。”
“这个主意真是不错,不如尚春苑四周都挖上两丈宽的护城河,再将籍河的水引进来。”王芷蕾眼睛闪烁着,望着冉明道:“对了,襄阳炮再弄来十台吧!”
冉明伸手轻拍了一下王芷蕾的脑袋道:“你省省吧,让你这样弄秦王府就会成了什么样子。还襄阳炮,要不要把震天雷也搬进王府。是不是再弄一个热气球?”
“难道不行”
“谁告诉你王府可以胡搞?”冉明道:“凡事都要有一个规矩,为所欲为那成什么样子。”
“就要胡闹”王芷蕾嘟囔着嘴,猛的伸手一扯白凤道:“我与白凤情同姐妹,不想分离,不如夫君把我的尚春苑与白妹妹倚翠苑打通。”
“打通”冉明一愣,盯着白凤与王芷蕾二人,心里嘀咕起来“难道要玩又飞?”
看到冉明迟疑,王芷蕾拉着冉明的手,不停的摇晃起来,撒娇道:“夫君,就连这个小小的要求也不同意吗?”
“同意,怎么会不同意呢”冉明脑袋中突然浮现二人同处一室,一龙二凤,比翼双飞的画面,冉明的脸上不禁发热了“这个可以有。”
不吃饭的女人这世上也许还有好几个,不吃醋的女人却连一个也没有。谢道韫看着年近三十的王芷蕾居然比她还会在冉明面前卖萌撒娇,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她虽然是冉明的正妻之一,可是作为女人,她自然知道妒是七出之条,不过如果让她无动于衷,她实在是做不到。
谢道韫悄悄冲刘嫝道:“姐姐,你看那个那个胡猸子,好不知羞。”
刘嫝也不是省油的灯,谢道韫的挑拨,她岂会轻意中计,淡淡的道:“能有什么办法啊,我也看不过眼,可是我又打不过他。”
“打不过她好办啊!”谢道韫笑道:“我和条妹妹抓住她的手,你去爪她的脸。”
刘嫝一阵无语。就在这个时候,王猛悄悄的道:“殿下,出事了。”
冉明一听出事,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虽然有秦国本地人支持,不过冉明的军队还沿有完成招募,要想形成战斗力,至少要需要半年之久。冉明皱眉道:“怎么回事。”
王猛道:“烧当羌与白马羌打起来了。”
冉明一听这话,心里松了口气,道:“是什么原因呢。”
王猛笑道:“还能有什么原因,还不是因为草场的归属问题,他们谈不拢,自然就会打起来。”
冉明道:“没事,只要不打上邽城,孤就不过问,等他们打完了,孤再去收拾残局。”
王猛道:“殿下,此举不妥。”
“哦”冉明拉着王猛的手,来到马车前,道:“先生,这里面难过有什么隐情不同?”
“隐情倒是有点。”王猛道:“这个白马羌部是羌族的一支,也称白马氏,虽然态度不明,不过却是羌族中性格相较较为温和的一支,但是这个烧当羌却不同。烧当羌本居住在黄河以北的大允谷(今青海省贵德),却不断出击,先是击败先零羌夺得了大榆中地。烧当羌开始强大、从而不断入侵中原内地。其前领姚弋仲本是一个墙头草,后降于汉赵、后赵及东晋,毫无忠诚可言。而现任首领姚苌是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有勇有谋,在姚苌的领导下,烧当羌实力大增。”
冉明虽然不太熟悉五胡十六国这段时间的历史,对于烧当羌也不太了解,但是他却知道这个姚苌是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后秦的开国皇帝,好像是在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后,他就自立为秦王。
冉明原来也非常奇怪,为什么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历史名人,如慕容垂、慕容恪、桓温、谢安、王猛等人都已经出来了,可是为什么姚苌与姚弋仲一直没有露头。
其实这说起来,还是因为冉明这个异世蝴蝶的作用。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姚弋仲其实一直是冉闵的劲敌,并且姚弋仲之子姚襄还打败过冉闵,魏国当时开国四十八元勋。像卢谌、胡逵等皆被姚襄擒杀。
但是不得不佩服姚弋仲的战略眼光,当时他看到冉闵在廉台之战中反败为胜,魏国局势迎来转机,他病中就告诉诸子部众:“石氏厚待我,我本来想尽力帮助他们。而今天石氏已经灭了,中原无主;我死了以后,你们要尽快归降晋室,并固守臣节,不要做不义的事。”
其实姚襄继位后,严格按照他的遗愿行事,投降东晋,并忠于东晋,但是姚苌却不满襄的编导伺机发动政变夺权,姚襄与姚苌斗了两年多,最终姚苌获得胜利,但是天下局势已经明了。魏国局势发展越来越有利,姚苌知道冉闵不仅与烧当羌有仇,而且还有杀子之仇,冉闵的儿子太原王冉胤就是被姚襄打败后擒获,并被杀。如果冉闵秋后算帐,他绝对落不到好处,所以姚苌就趁秦魏大战之际,无暇他顾,举族迁回故地。可是当烧当重返故地时,这里已经变了模样,榆中的草原,无法养活他们那么多人口,所以才跟白马羌夺起了白马河谷地区。
冉明道:“先生的意思是?”
“扶弱克强!”王猛道:“白马羌的实力远弱于烧当羌,如果没有外援,白马羌必败。一旦让烧当羌毫无阻碍的吞并白马羌之后。烧当羌的实力就会大增,不利于殿下平靖西北,所以烧当弱必须削弱。”
冉明道:“白马羌就算不敌烧当羌,可是孤手中仅有两千余精锐甲士,八千部队刚刚招募,甚至连队列训练都没有完成,让他们上战场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孤怎么助弱?”
王猛笑道:“其实殿下不必出兵,只需要花费一些金钱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