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501章年号开元
第501章年号开元
王猛猜测得不错,此时的冉明不仅着急,更是怒火冲天。冉明根本就没有想过王猛的绑架只是一件惊人的巧合。
是不是巧合,已经不太重要的,王猛的安全与否,也同样不太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冉明与冉智已经撕破脸赤膊肉战了。看到冉闵出现,冉明放声大哭,他多余的话倒没有说,直接高呼:“父皇,请为儿臣做主!”
冉闵得知冉明带着麒麟卫五百骑兵冲向东宫,他生怕冉明在他面前上演手足相残的惨剧,急忙移驾赶来制止。可惜,最终还是迟了,他来到东宫时,冉明已经进了东宫,隐隐约约他还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血腥味。只要出现血腥味,看样子二人应该已经交上手了。
冉闵急得满嘴水泡,他其实希望冉智与冉明争。争是可以的,可以各凭手段,各施所能,但是不能白刀子见红,那样就落了下乘。不管怎么说,冉闵感觉冉明与冉智在东宫大打出手,这都会是一个皇室丑闻。当务之急应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过,当冉闵看到当场死的只是一个仆役模样的人,冉闵大大的松了口气。只是不是冉智和冉明二人有所闪失,都在冉闵允许的范围之内。
冉明哭得很是伤心,如果按照后世的冉明,他就算是宁愿去死,也不会这么没皮没脸的痛哭。可是现在他才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受了委屈,大哭撒泼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看着冉智一脸愣呆的模样,再看看冉明像撕心裂肺痛哭的模样,冉闵在心中已经有了计较。看样子这事是冉明吃了亏。
冉闵非常清楚这件事要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关键是冉明吃了亏,吃了亏的冉明必须得到补偿。只要冉明满意,不再闹腾,这件事就算结束了。其实冉闵也可以以父亲和皇帝的身份硬压此事,只是这样以来,会引起冉明的强烈反弹,这可是一个性子太像自己的儿子了。
冉闵思来想去,感觉必须让冉明满意。至少表面上要公平处置此事。
冉闵冷声喝道:“这是怎么回事?”
冉明道:“父皇,儿臣与户部尚书王猛素来交好,情同师徒,今天早上王尚书的亲随**进秦王府求见儿臣,说王尚书一夜未归,怀疑被人绑架!”
接着,冉明把发现王猛用手指甲在纸上划出数字密码的字据,这才怀疑王猛失踪。寻找一天未果,冉明这才想起询问**王猛失踪前的来龙去脉。通过询问得知,冉明发现**描述中,那个请走王猛吃饭的人像是东宫参军裴弼。
冉明委屈的道:“儿臣还以为太子哥哥也是欣赏王尚书的才华,引其进宫讨论学问呢,这才带人前来东宫。可是太子哥哥却失口否认见过王尚书,儿臣自然是不信的,又让**过来辨认是谁带走了王尚书,谁曾想他刚刚认出裴参军,却被人有意灭口。”
冉闵听到这里,面部依然没有任何表情,转身冲冉智问道:“太子,现在你还有何话说?”
冉智这可不傻,种种迹象和所有的证据对他极为不利。现在唯一的“证人”也在众目睽睽之下死在东宫,他现在就是黄泥巴抹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怎么可能说得清?
冉智听到冉闵的质问,他吓得面如土色,连连磕头求饶,“父皇,儿臣冤枉啊,儿臣冤枉,请父皇明鉴!”
冉明这时突然开口了:“父皇儿臣也希望这只是一个误会,可是王尚书口口声声说是东宫裴参军欲请王尚书吃饭,事后王尚书就失踪了,敢问裴参军作何解释?”
冉闵也冲裴弼一瞪眼。
裴弼可不是冉明,他可没有冉闵身上散发出来的王霸之气免疫的能力,就在冉闵集中气势,威压时,他已经承受不住这个压力了,不一会儿,满头大汗,就连话也说得结巴了。
更加巧合的是,裴弼昨天自下午之后,就没有人见过他了。其实,这也不算是巧。冉明把这个“证据”做实,当然要事前进行摸底,他意外的发现裴弼居然和冉明一样爱好熟女。喜欢寡妇。当然这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裴弼喜欢的这个寡妇身份不同寻常。这个寡妇是裴文成裴寿的遗孀裴余氏。裴寿是裴弼的六叔,按辈份这个裴余氏还是裴弼的六婶娘。
和寡妇私通或偷情,这根本算不得什么大事,最多在身上多一笔谈笑之资。可是这个余氏却是裴弼的婶娘,那他就不是普通的偷情了,而是涉及了礼教大防。这事如果不暴露,裴弼偷着乐,反正也没有人去点破,可是一旦公布于众,不仅裴弼的名声毁了,就连整个裴氏也名声尽毁。
裴弼是一个聪明人,他绝对不能承认他与裴余氏在偷情,否则为了裴氏家族的名誉,他肯定会是一个弃子。脑袋急转之下,他冲东宫众人中的几个心腹使了眼色。自从裴弼有了跟着冉智在军中苦熬的这段经历,裴弼就是东宫属臣中的风向标,在东宫属臣中自然有不少人是裴弼的心腹。
东宫著作郎崔宏是崔悦的孙子,此子虽然刚刚弱冠,但有过目不忘之能,才华甚是不凡。崔悦是朝廷重臣,自然为会子孙后代考虑,所以把崔宏塞进东宫当著作郎。可惜,因上次冉智被贬,其他东宫属臣的表现,让冉智异常失望,更是疏远了这些属臣。唯有崔宏是因为裴弼的推荐,这才重新进入冉智的视野,并渐渐受到重用,这受命编书,崔宏就是五名主事之一负责对赵国史书的编修工作。
由于和裴弼实在熟悉,崔宏岂能不知裴弼的意思。不过他此时也在头疼。裴弼是冉智的智囊兼心腹,绑架王猛的事情,他确实不知情,他还以为是裴弼亲自主导此事,让他出面帮助遮掩一下。如果替裴弼说谎言,他就是欺君。可是一旦帮助裴弼渡过难关,他在东宫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将来太子继位,他至少可以混入部堂主政。
虽然说欺君是诛灭九族的重罪,在封建时代这条罪名简直无人遵守,否则也不会出现奸臣权臣了。略作思索,崔宏还是站出来道:“回禀陛下,裴参军昨日与臣下在一起。昨天下午小休时,臣偷偷返家一趟。正巧裴参军顺路,所以与臣同车而行。臣有一房美妾昨天正在庆生,所以臣就留裴参军在家中小饮。席间裴参军看上了臣的小妾,所以臣就让小妾陪侍裴参军。从昨天下午到今早上,裴参军一直在臣的府上,臣的小妾可以做证。”
虽然崔宏说得滴水不漏,可是冉闵那是什么人,岂会轻易的被三言两语骗倒?裴弼悄悄向崔宏打眼色的动作虽然隐秘,不过却落入了冉闵的眼中。冉闵对冉智绑架王猛的事情,反而信了三分。
冉闵看着裴弼居然当着他的面,睁着眼睛说瞎话,顿时怒了“尔等欺朕眼瞎不成?”
裴弼心中暗暗叫苦,满脸惶恐之色:“微臣知罪!”
冉明在脑袋中转过无数心思,自己作为“苦主”,如果在场反而让冉闵难做,必竟他不可能当着自己的面,与冉智讨价还价,商讨私了的条件。
冉明抱着冉闵的腿大哭,哭着哭着居然昏迷了。当然在昏迷前,冉明还给冉闵眨了一下眼睛。冉闵正好借坡下台,让人将冉明送回秦王府,并收敛**的尸体。
这时,冉闵冲周围的东宫众属臣道:“尔等退下!”
接着,冉闵进入东宫的银安殿内,端坐在主坐着,作为一个皇帝,冉闵反客为主,坐在东宫的正殿的主坐上倒也无可厚非,只是冉闵那左手中的六石硬弓依然拿在手里,却让人不寒而栗。
冉智倒也知趣,不用冉闵审问,进入正入大殿,就和裴弼、崔宏三人一起跪在冉闵面前,冉智仍大呼:“儿臣冤枉。”
“或许你不知情!”冉闵道:“朕会冤枉尔等二人不成?”
到了这里,裴弼反而冷静了下来,他从容的道:“臣是有责任的!”
冉闵反而一愣,绑架当朝正三品的户部尚书这可是要抄家杀头的重罪,就连赎买的资格都没有。怎么裴弼这么快就痛快的承认了罪行?
“臣作为东宫知事参军,有理由也有动机绑架户部尚书!”裴弼又道:“臣是有责任的,只因臣的这张脸居然和那个绑架王尚书的匪人实在太想,居然让一个从来没有见过臣的仆役一眼就认出臣来。”
“你倒是推得干净!”冉闵被裴弼的话逗笑了,他实在想不到裴弼居然找了这么一个理由。冉闵道:“那朕再问你,刚刚你与崔卿挤眉弄眼是什么意思?”
“那是臣的眼睛进了灰!”裴弼气不喘,脸不红的道:“臣并非推诿,陛下还天纵英明之雄主,定不会被如此浅显的栽赃嫁祸之计骗到,陛下不会冤枉微臣,更不会放弃任何胆敢混水摸鱼,欲火中取栗的人!”
这么一回答,冉闵听着就舒服多了。必竟冉闵拥有“天聋地哑”,像裴弼这样的东宫属臣,自然在监视之列,他很容易发现这个裴弼绝对没有作案动机,也知道裴弼刻意隐瞒行踪的原因。
但是,王猛在哪?是谁拿了王猛,这是让冉闵头疼的问题。冉闵一直是拿冉明在制衡太子。到了冉明的这个层面,威信就非常重要。有道是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如果冉明连自己的师尊,第一心腹谋士都保不住,谁还会投靠他?冉明还拿什么跟冉智争?
现在,冉明必须立威,不让要让臣子们看到他值得追随,还要让臣子们感觉到冉明的恐惧之处。要不然被人欺负起来,普通的臣子,为了讨好太子,都跑到冉明头上拉屎撒尿了,那冉明也活着没意思了。。
冉闵现在又不能处置太子冉智太重,毕竟这段时间太子非常老实,冉闵也不能不教而诛。而且冉闵还不能表现出太过偏袒某一方,否则给会给某些大臣错误的讯息,让他们做出偏离既定计划的轨迹。
对于这个事情,冉闵只能动用“天聋地哑”寻找王猛,期待王猛只能有惊而无险。同时也对冉明进行补偿,对冉智进行适当的处罚。
冉闵就对冉智做了禁足三个月的处罚。
消息传出来以后,举国哗然。冉明明火执杖包围东宫,居然屁事没有,反而作为东宫太子却被罚作禁足,让众臣感觉不可思议。
众人刚刚还以为冉明明火执杖包围东宫是极为愚蠢的行为,现在看来。人家秦王冉明早已摸清了皇帝的脉搏,算准了这样做只有惊,没有险。
接着,冉闵又下达圣旨,加封冉明为安西大都督。这下群臣更是目瞪口呆,所有人都不知道冉明采取了什么办法,但是对冉明打脸太子,夺宠的大感佩服。
冉智这可算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冉闵则加封冉明为安西大都督。
当然这并不是唐朝时期的安西大都督府。随着凉国的投降,凉国的凉州、河州、沙州三州就并入了魏国的版图。
河州只是指甘肃省南部的临夏**自治州一带,再往西南则青海了。至于沙州则是敦煌。虽然历史凉国在最强盛时版图扩充到了葱岭一带,事实上过了敦煌之西,只是名义上属于凉国的版图。就连张重华也无法像凉、沙、河三州那样设立县郡直接进行统治。
自从凉国西域诸国对恐惧已经慢慢的消失,魏国要想取得在西域之地的绝对话语权,就必须对其秀一下肌肉,挑一两个不开眼的部落和小国,敲打一下。
这不,冉闵才有意改封冉明为秦王。加封冉明为安西大都督,既有安抚冉明之意,其实也有平定西北的心思,必竟西北如今是魏国将来产生变数的可能之一。冉闵这也算是未雨绸缪。
当冉闵找了王猛十几天,就在冉闵、冉明所有人都以为王猛真的遇害时,冉闵终于在放弃了寻找王猛。
永兴六年的腊月二十四日就魏国各部衙门封印的日子,过了二十四日所有的官员,都不再办公,而是要到上元节(既元宵节)之后才上班办公。当然五品以上的京官也不全部放假,他们都必须在大年初一这天进宫给皇帝拜年。
当然,冉明也是在邺城过的最后一个年。过了上元节,他将正式就藩秦国,去上邽赴任。然而就在永兴六年的最后一次朝会,冉明自然参加了。不过早朝的第一件事,冉闵居然要改年号。
冉闵道:“朕自改元永兴以来,朕一直兢兢业业,精励图治,从不懈怠。从永兴元年,我大魏自赤地千里,一片荒芜中,开创我大魏如今**河山。永兴虽然寓意不错,但却被东汉桓帝用过,晋惠帝也用过,汉桓帝只是外戚大将军梁翼手中的一个傀儡,而惠帝也是很名的昏君,但凡用永兴年号皇帝,未有善终,更非社稷之幸,故朕欲换年号!开者张也,元者大也,开元者,创立大基业矣!朕欲在明年启用新年号开元,明年就是开元元年!”
听了这话,众人还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唯有冉明差点一口气没有提上来,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这也太搞了吧?”
ps:昨天晚上由于网络问题无法上传,所以今天两更等会还有一更,至少八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