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481章议和条件
第481章议和条件
“陛下息怒!”刘群道:“有道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不若陛下切听一下东晋特使有何说法!”
冉闵沉吟道:“宣晋国使者觐见!”
站殿武士接令转而向殿外高声喝道:“宣晋国使者觐见!”
……
冉闵是马上皇帝,从来不怕率领军队去战斗。魏国永兴二年二月,石祇遣使向燕国慕容俊、姚弋仲求援,慕容俊派出前将军悦绾,率领三万甲士,支援石祇,姚弋仲则派其子姚襄率领三万八千甲骑支援石祇。冉闵派出魏国前车骑将军胡逵,将军孙威迎敌。结果,魏军全军覆没。胡逵与孙威单骑逃回邺城。随后,冉闵对战石祇亦败。胡人栗特康等收捕太原王冉胤及左仆射刘琦等送给石祗。此役冉闵大败特败,开国四十八功臣几乎尽丧。魏国而李农与冉闵反目,最终分崩离析。
那个时候,冉闵并没有丧失信心,而是继续战斗。对于冉闵来说,他宁愿去战斗,哪怕是死亡,也不愿意卑微的活着。
现在,虽然魏国大体稳定,不过这稳定的背后,也隐藏着滚滚暗流。一旦桓温再败张温,攻克洛阳,又有可能像永兴二年那样,魏国各州郡各级将领,集体向东晋投降。他必须打败桓温,稳定魏国的人心。
冉闵想到这里,看了看满殿众臣,道:“朕欲亲征桓温,诸卿有何意见!”
太尉申钟出列道:“陛下,杀鸡焉用牛刀,想我大魏战将何止百千,区区桓温小儿,何足挂齿,陛下只需遣将一员,率领我大魏精锐步骑,支援洛阳,以洛阳的城墙之固,桓温必不能轻易攻克,而桓温的粮道有千里之远,只要等待大将军董润从汉中抵达洛阳,威胁桓温的粮道,桓温必不能持久,其必非败既退。”
冉闵点点头。就在这时,射声校尉、开国济阴郡公张艾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臣,愿为陛下分忧!”
张艾是魏国射声校尉,不过此人却非常有战略远见。当初永兴二年,冉闵大败,胡逵、刘琦等丧命,冉闵也失去了信心,畏敌避战,准备俯首认命。当初还是张艾向冉闵献计,让冉闵以祭天的形式,来稳定邺城人心。这样,冉闵才反败刘显。张艾知道此时,魏国最需要的是稳定,魏国已经经不起任何挫折。冉闵的作用,并不是歼灭多少敌人,而是在邺城,稳定魏国人心。冉闵在,魏国则存。冉闵亡,魏国则人心尽失。无论魏国有多大地盘,多少军队,他们全部都是因为冉闵而凝聚起来的。
张艾自愿领军出战洛阳,冉闵心中大安。就在这时,站殿武士道:“禀告陛下,晋国使者求见!”
“宣晋国使者进殿觐见!”
王坦之进入大殿内后,毕恭毕敬的向冉闵施礼。道:“魏国皇帝陛下,外臣这次前来,是带着足够的诚意,与魏国议和,息兵止戈,消弭战祸。”
“所谓的诚意就是一边打着议和的幌子,迷惑我大魏,一边背地里下阴手,袭我城池,伤我百姓!”冉闵嗤笑道:“这就是你们的诚意?朕看来,你们的这种诚意,我们大魏可是消受不起啊!”
面对冉闵的讽刺挖苦,王坦之面不改色。事实上,褚蒜子自从建康出现魏军,就下令桓温撤退,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桓温对褚蒜子的诏命,置若罔闻。在王坦之想来,桓温与晋国此时差不多已经快撕破脸了,就差最后的那一层窗户纸,只是谁也不愿意捅破而已。
王坦之摇头苦笑道“陛下明鉴,西府军北上进犯大魏国土,实非吾皇陛下的本意,魏国皇帝陛下乃天纵奇才,英明之君,岂会中了贼子如此潜显的挑拨离间之计?吾皇陛下已经宣布,西府军据不接受吾皇诏命,实属反上作乱,天下有志之士,皆可除去。”
冉闵自然明白,桓温与褚蒜子面和心不和。只是“天聋地哑”也没有查探到褚蒜子和桓温的秘密。冉闵冷冷的道:“然后呢!”
王坦之道:“自永和元年,吾皇陛下即位,中原战火已经绵延十数年,田园毁于战火,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天下万民,已饱受苦难。上天有好生之德,吾皇得天应命,顺天意应民声,愿与魏国皇帝陛下南北并立,相互承认彼此帝位,互相永不侵犯!,还天下之永久太平,若何?”
王坦之的话,在魏国朝堂上引起了巨烈反响。魏国最尴尬的,莫过于冉闵的帝位来历不正。纵然晋朝也是从曹魏,篡位而来。可是他们早已统治近百年,司马氏的统治早已深入人心。而魏国则统治时间较短。偏偏,某些士人自我感觉良好,他们在胡人的刀剑面前,屈服于胡人的淫威。而冉闵不忍刀剑相加,轻易不对汉人举起屠刀。
可是那些清流人士却拒不承认冉闵的帝位。说起来,中国历史上的清流名士,其实也够恶心人的,他们除了会夸夸其谈,其他一无是处。总感觉自己才是最有才能的人。所谓的风骨,就是一味的对抗。特别是明朝最甚,不管皇帝的政策决议,是对是错,他们一概反对。敢反皇帝,就是有风骨,就会拥有人望。
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有道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只要冉闵保持着他的绝对武力,他在魏国北方的统治,基本无可动摇。但是,这也不能说没有一点效果。至少,有了晋朝的承认,在法理上,那此清流名士就没有了反冉闵的借口。
冉闵道:“自朕起兵反石氏以来,唯恐田园毁于战火,百姓流离失所,死于非命,固,若无胡虏压迫汉人,朕从来不主动攻击任何一个汉人乐土。朕从羯人手中夺得冀、兖、洛、并、豫六州,从段部鲜卑手中夺得青州,从鲜卑慕容部手中夺得幽、平、营三州,从氐人手中夺得司州,至于张氏凉、沙、河三州,若非凉国张氏主动攻击我大魏,朕岂会轻启战端?而晋国在这方面做得则不光彩吧。永兴二年,朕败于石祇之手,大魏精锐几乎丧尽,是谁策反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豫州牧张遇、荆州刺史乐弘反魏附晋?永兴六年,天下本无事,可尽享太平,然而,是谁从徐州犯我大魏青州,是谁从荆州犯我大魏豫州?又是谁从益州犯我大魏梁州汉中?又是谁犯我大魏雍州关中?”
刘群道:“当年怀帝失德,不能守器,旧都洛阳失陷,接着又献长安。刘渊、刘曜、石勒、石虎、割据一方,晋国倒不思讨伐不臣,恢复大好河山。然而,吾皇陛下顺天应民,高举义旗,推翻石氏暴政,晋国无故征讨我大魏,是何用心?”
面对刘群的责问,王坦之不怒不火,面不改色的道:“石氏祸乱中原,这都是不得已的事情。不过,百姓思安,早已不愿意打仗了。吾皇陛下有言,他与魏国皇帝陛下,都是天命所归。这个时候,若魏国皇帝陛下执意继续打下去,则会背弃人心,不仅会落下穷兵黩武的名声,恐怕也会重蹈覆辙!吾皇陛下不是怕你,只是为求一个天下太平!”
听了这话,冉闵原本很好的心情,一下被破坏了。他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怒道:“既是不怕……”
冉闵看到刘群、崔悦连连向冉闵使眼色,冉闵就立即停下说话。
刘群道:“以晋国皇帝的意思,是让我们魏军长水军从建康撤退吗?”
王坦之欣然道:“正是如此!”
崔悦道:“真是打得好算盘!洛阳那里你们继续进攻,却让我们大魏不打你们魏国,莫非大晋欺我大魏无人呼!”
王坦之道:“也非单单让魏国撤军,吾皇陛下已经命特使前往西府军中,若西府军继续进攻大魏,就命西府军就地解散,双方皆息兵止戈,共享太平!”
条攸笑道:“攸曾听闻,晋朝如今大肆招募军队,晋朝各州郡,已倾起,大大小小近百支新军,难道这只是为了剿匪不成!”
“这!”王坦之一时哑口无言。
事实上,褚蒜子并没有打算与魏国南北对立,而是一心要平定北方。魏国新立,新旧势力需要一个很长的磨合期,这就晋朝唯一反败为胜灭掉魏国的机会。一旦让冉闵把魏国的各种势力整合起来,晋朝就等着被灭国了。
所以,褚蒜子不仅要打破门阀对人才的控制,而且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训练她的诸多新军。而晋朝现在,就是缺少时间。只要能与魏国议和,她就可以训练出更多更有利于指挥的军队。
王坦之一时语塞。他不死心的道:“我们大晋从洛阳撤军,魏国从建康撤军,双方握手言和,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冉闵道:“任何事都讲不过一个理字,你们晋国将我们大魏的梁州、豫州南部三郡打得稀烂,现在居然空口让朕退兵,门都没有!”
“不知陛下如何才肯退兵?”王坦之心里暗暗大喜,他就不怕冉闵狮子大开口,就怕冉闵连口都不开。只要冉闵提条件,王坦之就有信心说服冉闵。
冉闵道:“除非晋国愿意包赔我们大魏的此次战争损失!”
“不知如何包赔?”
“割让东海琅邪彭城三郡,赔款一百万金,米粮三百万石,绢十万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