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437章拉着士族去殖民
第437章拉着士族去殖民
财政问题,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现在魏国面临的情况,可供冉闵选择的道路并不多。和那些农民起义领袖不同,冉闵是依靠民族矛盾,像朱元彰那样成功上位的,可惜,冉闵并没有老朱同志面厚心黑,更没有老朱层出不穷的政治手段。
除刚刚颁布“杀胡令”那会,冉闵依靠打劫石虎横征暴敛所得的财富,成功的收复了民心、军心、人心,也利用这些财富武装了自己的部队。为了得到百姓的拥护,冉闵只得厚待那些随他南征北战的将士,还有那些普通百姓。
但是要想统一天下,要想稳定魏国冉氏的统治,就必须拥有庞大的经济基础。打土豪分田地这招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取,这样做只会把这些士族和地主阶级推向对立面。可是,现在魏国的财政问题,恶化到必须解决的地步。
以战养战,固然是一种办法。但是这样做最大的问题就是,只能胜,而不能败,如果失败就会像闯王那样,纵使百万大军,也会瞬间崩溃。
冉明打劫士族也不可能,魏国的士族也好,晋国、凉国的士族也罢,他们都拥有无数人才和知识份子,打天下固然可以不需要他们,但是治理天下,就离不开他们。冉明虽然自己进行了人才储备,可是这些人才能成为顶梁柱,至少需要十数年的磨砺。冉明很快就想到了一种办法,那就是掠夺。
一个民族的崛起,那是踏着一个民族的尸骨崛起的。日本的大和民族成功崛起,先是有日俄战争的大胜之威,再是甲午战争的巨大战争红利。魏国要想崛起,就必须采取这种手段,这种发展过程。
通过司马勋在巴蜀的一系列遭遇,冉明也看到了这个时代拼命了的士族能量是何其的庞大。哪怕让司马勋和冉明对调一个位置,冉明也绝对找不到可以力挽狂澜的办法。所以,这个士族,轻易不能得罪,也必须想方设法削弱或消灭。
正巧,冉明组织了一支占城远征军,虽然这支依靠死囚、土匪和流氓组成的探险队,可以拥有战胜中南半岛那些小国家的实力。不过,却不能把最终殖民利益最大化。可是拉上那些士族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拥有太多的人才,可以在那里进行屯田、也可以抢夺各种物资。
于是,冉明就把自己构想写了下来。第一步,成立魏国中南开发总公司。中南开发公司采取股份制,冉明先期先利用善长理财的名声,把那些士族门阀和巨商吸纳进来,利用他们参股的资金,募集公司的启动资金。再次那就是把魏国各大士族门阀的人力物资优势充分发挥,冉明负责市场开拓,士族则利用他们的优势进行海外屯田,和资源开发。商贾则负责销售。这样以来,就成为一个抢掠、剥削、分脏的利益一条龙产业。
这样做,冉明其实也可以得到一些好处,第一就是缓和与士族集团的矛盾。必竟士族也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他们眼中只有利益,因为利益,可以让冉明与他们进行联合。短期内,冉明可以在魏国得到不少盟友。其次就是缓和魏国的土地兼并,要知道占城的稻子不仅是一年两熟,而且产量高,并且占城还拥有太多的良田。哪怕扣去海上运输的运费,这些产出成本,也远低于魏国的那种亩产一石多的良田。
其次就是,中南开发公司侵犯的中南半岛上那些土著贵族和部落首领的利益,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抗,冉明就需要建立护卫队,这些护卫队,不仅是护卫中南公司的资产和利益,必要的时候,掌握这些护卫队的冉明,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拉起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争经验丰富的军队。
冉明这些想法,落实到纸上以后,就开始广发英雄贴,召号各大士族和商贾参加他的中南开发公司。
荥阳郑氏,在五胡乱华时期也和众多士族一样,渐渐分成了南宗和北宗两支。南宗和北宗不同,北宗郑氏,是较早期靠近冉闵的魏国士族。作为从东汉时期开始崛起的豪门,郑氏也是人才倍出。像安远堂(既始祖是安远候郑吉,西汉西域都护府第一任都护)出身的魏国洛州刺史郑系,在吕护叛出魏国时,就挟持他跑到了东晋。郑系忠心魏国,被东晋斩于建康。
如今的郑氏家族家主就是郑浑的五世孙郑豁。或许是因为郑浑的关系,郑浑那是三国时期魏国大匠,郑氏一直以来对商业不怎么排斥,而且郑氏名下的冶金和各种制造产业,占了整个家族收入的半壁江山。
在冉明拍卖自己的各种专利技术时,郑氏就不惜重金购买。在冉明送技术上门,包教会、包生产、包解决技术难题的三包售后服务下,郑氏采买的造纸、印染以及印刷都顺利生产。由于家族的技术工匠储备丰富,所以郑氏占据了先手,随着第一批彩虹锦和宣纸、印刷书籍的出产,郑氏的资金回笼速度明显比其他士族快。
“家主,大喜啊!”作为郑氏主管商业这一块收支的郑简,是郑豁的四弟。虽然是士族出身,可是郑简天生就有着商贾的敏锐眼光。当初就是他鼓动郑豁不惜代价,购买冉明的技术。现在取得了成果,自然会向郑豁来表现一下。
郑豁在原本的历史上,曾做到了后燕的太常卿,这是相当后世主管外交、教育、文化的正部级官员。郑豁道:“吾有何喜之有?”
郑简指着帐册道:“家主您看,我们郑家出产的千匹彩虹锦,短短半个时辰就销售一空,市场反应非常好,日后我们郑家每个月可以产出六千匹彩虹锦,宣纸两万刀,各种经义书籍三千册,这样下来每个月就可获利三千万钱。一年至少拥有三万金以上的收入,我们的投资,只需要四年多不到五年就可以回本了!”
郑豁在心中默默的心中算了一笔帐。依靠田租,哪怕是风调雨顺,一年也需要十万亩地。在依靠老天吃饭的年代,风调雨顺的年景,那是可遇不可求,虽然不说是十年九荒,至少十年中九年多少会受到天气的影响。
而且购买十万亩地,那代价就高多了。即使全部都是中田,至少也需要三十万金。哪怕依靠郑氏官员从中点拨,上下打点,这个投入也不会低于三十万金。
郑豁道:“这个帐也不能这样算,购买彩虹锦技术的不止我们郑家一家,现在我们是因为集中家族中的所有资源,不惜一切代价,抢先开工,抢先出手,所以有了这个先机。以后,随着其他各大家庭的产出,物稀以为贵的优势就会慢慢消失,如果一年能收入亿钱,万金就足矣!”
郑简躬身道:“简愚钝,多谢家主指教!”
突然,郑简想到了什么道:“家主,还有一件小事,这次我们与胶东王交易,冉胶东曾赠我们一件礼物。”
冉明这次对交易量超过十万金的用户都附送了一件小东西,例如郑氏就送了剪刀。事实上冉明并不知道剪刀的发展历史,可是冉明无意间看到谢道韫为儿子做衣服的时候,居然用了那种类似镊子的剪刀,这种剪刀不锋利,而且大面积的布帛裁剪非常麻烦。冉明就把后世那种成熟的剪刀画出图,并命工匠打造出来送给了谢道韫。
由于剪刀非常便宜,上好的也不过百钱,质量一般的仅五十钱左右,让冉明并没有用此来谋利。这次冉明就把剪刀的图形和打造方法送给了郑氏。
郑豁道:“可是那剪刀?”
“正是!”郑简兴奋的道:“家主可能想不到,冉胶东送的这个剪刀,推出之后,反应非常好,我们二百名铁匠日夜不停的打造,仍供不应求,以致价格已经飙升到了三百钱一把。”
“哦!”郑豁道:“冉胶东,还是一个好人啊!”
好人?如果冉明得到郑豁给他发了一张好人卡,估计做梦都会笑醒的。事实上不仅郑氏,就连其他各家族也都得到了技术附赠,而郑氏其实并不算厉害,最厉害的还是送给刘原的那种七巧板,这才是最大的挣钱项,这种小小的玩具,让刘原至少年进项千万钱。
就在郑简准备退出时,郑豁拿出刚刚收到邀请函,冲郑简问道:“文约这个中南开发公司的事情你知道吗?”
“回家主,简知道一点!”郑简点点头道:“这个中南公司是冉胶东最新组建的一家股份公司,中南公司原始股本有一百万股,每股一金,面向天下公开发售。起售后,有严格的限制,每一个持股人,最多不可以超过十万股,所有超过五千股的持股人,可以进入董事会,只有排名前十的股东,才拥有公司的经营话语权。”
郑豁道:“看来,冉胶东还是不想外人干涉他的管理,他必须拥有在公司的绝对话语权!”
“确实如此!”郑简道:“许多家族都有意与胶东王合作,刘原等华夏商贾的商贾已经认购买了其中三十万股的股份,太原王氏也买了其中十万股,若是我们郑家要入股,必须尽快,否则就是想入,也入不上了!”
郑豁道:“十万金可不是小数目,我们郑氏虽然家大业大,要是人口众多,那么多老小需要吃饭,总得有后退之路。文约可知这中南公司具体是从事何种经营?”
“具体经营并没有对外公布”郑简道:“不过,从王家传来的消息是,王氏入股中南公司,不仅拿出了十万金,而且还要准备一百名帐房、掌柜,二百名田庄管事和外院管家,以及族中识文习武的子弟六十名!”
郑豁听到这里,心中不淡定了。中南公司需要王氏的帐房、掌柜、和管事就是要把部分经营权交给王氏,这说明冉明并不会在中南公司一家独大。而且居然需要二百名田庄管事,这就说明冉明有可能是屯田,虽然不知道屯田具体在哪,可是这些管事绝对会给王氏带来重大的利益。
“难道是冉明准备自己屯田?”郑豁想到这里,急忙冲郑简道:“文约,你马上准备一下,去胶东国一趟,不用带着现金了,把钱先存钱柜里,带着票具去不其城吧,无论如何,哪怕价格高点,我们郑氏也要入股十万股,至少在中南公司得到一个董事的位置。”
其实郑氏和王氏并不知道冉明的具体经营方向,而是出自对冉明善财名声的认可。再次就是冉明在经商中的诚信口碑,反正至少目前,只要跟着经营,从来没有亏的人。冉明在商贾眼中,那就是一个活财神。
冉明的中南开发公司从组建到搭起架子,都异常顺利。让冉明也异常兴奋,这一步终于走出去了。
随着王氏和郑氏的入股,裴氏和崔氏也不甘人后,最后得到消息较晚一些的李氏,不得不花钱从那些下手较早的散户购买股本。
冉明简直就笑歪了嘴,中南开发公司也是一个空手套白狼建立起来的皮包公司,除了一座不其城的公司总部别院,其他一无所有。就这样,冉明还是从士族和商贾手中,借到了足够的人和物资,开始了他殖民海外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