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389章不胜则亡(九)
第389章不胜则亡(九)
“朕就算做鬼也不会放过你这个卑鄙小人!”慕容晔虽然性格懦弱,但是他并不傻。慕容晔看到余蔚这个小小的散骑侍郎居然敢正面顶撞韩恒这个中书令,同时还有余蔚身边那些充满敌意的目光,再联想到魏军突然进城,慕容晔明白了余蔚一定是投靠了魏国,否则借他三个胆子,他也不敢如此无礼。
“尔一介蛮夷,六谷不分,安敢称帝呼?”余蔚看着慕容晔露出狰狞的表情,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有点好笑。余蔚接着道:“做鬼,暂时尔是无法做了,到了邺城当一个忤逆候还是可以的!”
随既在余蔚的命令下,数百士卒将慕容晔、韩恒等一众缴械。荆展随后又从余蔚手中接收了慕容晔等一众俘虏,其中包括前燕清河大长公主慕容氏。如今慕容氏清河公主尚不足岁,还是一个婴儿。只是由于慕容俊早死,那个名为凤凰的慕容冲则没有机会出世了。
慕容晔等人虽然成了俘虏,龙城内的仇杀报复事件并没有结束,看到相象燕国的青色龙旗被魏国的黑底白字的冉魏龙旗取代,皇宫也被魏军大肆洗劫,这些生活慕容部淫威之下的质人们,开始更加没有顾忌的报复性屠杀起来。
看着无数鲜卑人被愤怒的各族各部反抗者杀掉,刘健有了恻隐之心“将军,燕国已降,现在龙城是我们大魏的城池,这场动乱是否派兵制止?”
余蔚也道:“是啊,他们部分都是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
荆展也不是铁石心肠,只是鲜卑慕容部造的孽太深了。比起他们,在龙城里的报复性屠杀不过是小儿科。可是当荆展想要下令制止时,突然又在脑袋中涌现冉娟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直到死冉娟的眼睛一直都没有闭上。
荆展在流浪时看到过太多太多的屠杀,鲜卑人杀起汉人来更加无情,更加惨绝人寰。被杀倒不算什么,可是鲜卑人吃人,却让荆展感觉到恶心。最初荆展收留了一百多名聋哑人儿童,然而,他们大部分都被追上来的鲜卑人捉住,吃掉!
往往一幕一幕,让荆展对鲜卑人难以释然那股仇恨。况且荆展又想冉明的话语“对敌人仁慈,那就是对自己残忍,
荆展拿起炭笔随手写道:“打仗当然要死人,你在杀别人的时候,就要想到被人杀,他们然走上了这条路,那就怪不得谁。鲜卑要不总想着争霸天下,不去欺压他们,他们今天也不会奋起反抗,既种下前因,就要承担后果!”
看着荆展露出平和的笑容,余蔚不知道怎么的,在心底升出一股莫名的寒意。这个哑巴将军太恐怖了!
荆展随手又写下一张字纸递给了刘健“以血还血,以命抵命,顺之皆昌,逆之皆亡,亲大魏者生、斥大魏者死!”
刘健接过一看,居然还有一个备注,此令三个时辰以后执行。三个时辰,龙城里还能剩下多少鲜卑人?
现在刘健也没有办法管这档子事,他冲荆展道:“将军。咱们此战虽然完成了战略目的,我们是明天一时撤离龙城,还是……还是继续清扫燕国各部?”
“不用清扫各部了,派人传令让他们投降,不降者则灭!”荆展考虑一下,写道:“吾知道将士们虽然很累,可是卢龙寨还在燕国手中,要想全歼燕军,断绝慕容恪的生路,只有再夺下卢龙寨了!”
刘健摇摇头道:“卢龙寨可不好打啊,这将会是一场硬仗,没有任何捷径,但是这一场仗,我们还必须赢!将军可有什么好办法?”
荆展摇摇头。
余蔚虽然是扶余国世子,可是他自幼还是接触了汉文化,他不仅会汉语,还认识汉字。通过昨夜的补课,余蔚从俟力伐律归的口中得知魏国和其他中原王朝并不一样。魏国是依靠军功起家的,他们的制度军功最大,只要你有军功,别人才会服你。魏国立军功封候者多达四千余人,可是文臣封候者不过百多人,远远和军功无法相比。余蔚就寻思多立军功。余蔚用眼角的余光看了荆展写下的字条,上面提到了卢龙二字,让余蔚不禁眼前一亮。
他不知道荆展会读唇语,他想给荆展写字建议,却发现自己手中没有笔。余蔚灵机一动,伸手咬破食指,用滴血的食指在地上写道:“将军欲破卢龙,藩外小臣倒有一计!”
余蔚顿了一顿,得知荆展赞许的目光后,又写道:“将军不用一兵一卒,只要派人把慕容晔拉到卢龙城下,卢龙燕军守军得知龙城已破,燕国已亡,肯定没有抵抗意志,将不战而胜!”
荆展看到这话大喜,他立即传令胶东军留下两部人马看守龙城,带着胶东军和高句丽、扶余、丁零等仆从军共计三万余人马从龙城开赴卢龙。
阿陵城,慕容恪面对冉明这个软硬不吃的刺头,也是一筹莫展。就在慕容恪毫无对策时,偏偏有人给他送枕头。慕容恪接到了消息。徐州刺史部泰山太守诸葛攸,伙同晋朝将领荀羡,高平太守刘庄、录事参军戴逯等集结步骑九千余人马,自泰山郡攻入青州。
要说诸葛攸为何会进攻青州,这不得不得起一个关键人物了。那就是桓温的参军孙绰之子孙潜。当初冉明赴晋为质,孙潜就说服张靖袭击冉明,事败后孙潜逃回了姑熟。孙潜被冉明一力降十会弄得灰头土脸,作为一个高傲的士家子弟,孙潜岂能咽下这个口气。
冉明甚至都不知道他有这号敌人,孙潜可不一样。他一门心思对付冉明,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冉明从建康逃走时,孙潜已经抵达了博平城。博平就是今天的山东泰安,在魏晋年间,这里属于徐州泰山郡郡治。孙潜抵达博平后就开始向诸葛攸灌迷魂汤。
诸葛攸志大才疏,眼高手底。经不住孙潜忽悠,就向录事参军戴逯问计。可是戴逯收了孙潜的贿赂,自然在诸葛攸面前鼓吹攻青州的好处,什么建不世之功,立千古传业云云。诸葛攸一听这些话,竟然信了。
诸葛攸在东晋历史上并没有专门立传,属于龙套之流,打酱油的角色。他的事迹出现在《晋书》之《慕容儁传》、《慕容暐传》和《庾希传》中。当然《晋书》也是用诸葛攸的无能来衬托慕容恪的英明神武。
就是这个无能的诸葛攸却给魏国带来了极大的被动。整个青州的主要防守力量就是胶东军,而胶东军则被冉明去抄慕容恪的老巢了,而冉闵虽然命蒋干为征南将军,统领整个青州郡国兵。可是就在蒋干尚未到任,原本作为抵抗燕军入侵的第二梯队预备力量兖州、青州郡国兵仍停在兖州以及青州西北,所以整个青州几乎无兵可守。
诸葛攸伙同将领荀羡,高平太守刘庄首战告捷,几乎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郯县。这个郯县原来属于徐州的东海郡,在段龛占据青州时就强行占领的。晋朝并没有追究段龛反而拉拢他,封他为齐公,默认段龛占据青州自立为王的事实。
冉明赶走段龛以后,就顺其自然的接管了段龛的地盘,冉明也不知道郯县属于东海郡属于徐州。诸葛攸“收复”郯县以后,士气大振,他以郯县为前站,兵锋直指青州东郡。
慕容恪正拿冉明没有办法呢,却接到这份战报,让慕容恪不由得大喜过望。
“胶东王,孤劝你还是同意孤的条件,与我们大燕国罢战休兵!”慕容恪面对冉明,露出如同大灰狼看到小白兔的表情,然而轻轻的将这份占报扔到冉明面前“胶东王先别忙着回答孤的话,先把这份战报看完再决定也不迟!”
冉明打开所谓的战报,虽然面不改色,内心里却惊骇异常。冉明和冉闵虽然顾忌东晋会落井下石,他们却只考虑了桓温,却从来没有考虑到徐州这边。青州不仅是冉明的根基所在,更是魏国的钱粮重地,由于冉明鼓励兴商,冉明又打劫了东晋的匠户,青州如今光工匠就超过三十万人,再加上吸纳的流民,青州的人口目前是魏国所有州郡人口最多的州。甚至比关中还要多五六十万人。
冉明并不怕在冀州境内与慕容恪死磕到底,因为冀州久居战乱,现在民生凋零,百姓也大都逃亡,就算再损失,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青州不一样,魏国的晒盐、冶练、铠甲、兵刃以及宣纸、罐头、酒、造船的基地都在青州,一旦青州遭受战火破坏,损失肯定难以估计。
冉明气得在心里将诸葛亮的女性亲属问候了一遍。然而,这件事再愤怒也于事无补,冉明也长鞭莫及。
“摄政王的运气真是逆天了!”冉明苦笑道:“孤现在怀疑你是不是你们长生天的私生子。这运气,真的没办法形容啊!孤的后院不宁,也不得不低头认输!你赢了!真的赢了!”
冉明突然无奈的想道历史上那个康麻子,那货的运气就是逆天。吴三桂反了,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长沙,占据了长江以南,指望他根本胜不了吴三桂,极有可能划江而治。然而吴三桂却在最重要的关头死了,吴三桂麾下诸将为争权夺利内斗不休让康麻子不劳而获。准葛尔叛乱同样如此,清军初期大败,最后关头噶尔丹得马上疯死掉了,康麻子又不战而胜。
慕容恪道:“运气其实也是实力的一种!”
冉明道:“燕国可以保留卢龙,但是粮草一粒没有,你不要试图俘虏我大魏百姓退出,否则孤宁愿魏国灭亡,也要与燕国死战到底。不信可以试试”
慕容恪道:“别虚张声势了,慕容恪也不是吓大的!”
冉明不为所动,“那就试试,反正这天下还是司马家的,孤不过是一个草头王,晋军灭掉魏国,遭殃的不过是我们冉氏一族,百姓则可免于战火,我们怎么说都是流着同样的血,有一个共同的祖宗。而你们,而是外敌,不死不休。况且你真以为晋军能灭掉我们魏国吗?”
“孤承认,青州会有损失!”冉明继续道:“可是父皇早已命令蒋干为征南将军,抵御晋军,你以为诸葛攸是蒋干的对手吗?”
慕容恪也对晋军没抱太多的希望,晋军要是能靠得住,母猪可以上树。
慕容恪考虑半晌与冉明击掌而誓,并礼送冉明出阿陵。慕容恪真怕魏军得不到冉明的消息,以为冉明已经遇害,把十数万鲜卑族俘虏送给拓跋部,要让拓跋部得到这十数万俘虏,慕容部以后就别想有好日子过。
慕容恪并不知道,冉明一直没安好心,就在冉明和慕容恪艰难谈判时,王猛也对范阳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事实上王猛要带平北军团去拒马河为阵亡的魏军将士收尸,就必须经过范阳。早在王猛刚刚离开浑泥时,燕军就发现了王猛军的动静。
燕军不明白魏军的真正意图,还以为魏军是要进攻范阳呢,现在士气正旺的燕军怎么会怕魏军,自然出城迎战。
看到地平线出现燕军青色的骑兵,像潮水一样冲来,王猛高举“报仇雪恨”的大旗,大呼“报仇!要死也要和兄弟们死在一起,不抛弃,不放弃!”
所谓的哀兵必胜,就是利用士卒悍不畏死的勇气,克胜致胜。
王猛的策略正确,可是论指挥艺术可比许远高明多了。天赋这种东西是没有办法比的,有的人努力一生,却无所建树,有的人却不鸣则矣一鸣惊人。王猛命令许远率先出击,许远只是一个将才,指军一军打仗,倒得心应手,可是指挥大兵团大规模作战,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许远按照王猛的命令,率领重装中垒步兵在平北军团阵前组成了倒月形的半圆阵。
重盾兵将重盾树在地,用碗口粗的木桩逞四十五度角抵在地上。这样以来,燕军的骑兵冲撞过来,无疑就像撞在一堵墙上。
刚刚接战,毫无准备的燕军就吃了一个闷亏。
那些冲锋的燕军骑兵非但没有冲破重盾阵,反而被盾牌后面的中垒军士卒用枪矛刺倒一片。
初战吃亏,没有有效指挥的燕军就又连续冲了几次,同样无功而返。平北军团的魏国郡国兵一看燕军没有原来厉害了,也感觉力量又回到了身上,他们高呼着报仇雪恨的口号,向燕军发起了反攻。
不过随即魏军又撤退了。
燕军一看正面无法攻克,他们就发挥了鲜卑骑兵优势战术,那就是迂回侧击。
可是转了半圈发现,魏军军阵后面也不好对付,现在魏军平北军团摆的是仿八卦阵,外围粮车装上土石,组成车阵,车阵之后用枪兵组成长枪方阵,方阵与方阵之间,又预备了刀盾兵和弩兵,多军种相互取长补短,这点是许远无论如何也做不来的。王猛站在中军几辆粮车垒成的高台上,手持令旗指挥战斗,他站得高看得远,燕军只要发动冲锋,王猛总能快速地应对。
燕军骑兵将领哪里知道这个八卦阵的厉害,王猛的八卦阵虽然是山寨的,可是威力却不是山寨的。他讥笑道:“魏军将领也是一个白痴,胡乱摆几辆粮车,就能阻止我们大燕铁骑的铁蹄吗?让汉狗见识一下我们大燕骑兵的厉害!”
战车是中国古代克制骑兵的重要战法,然而由于太过笨重、移动慢,自从韩信之后,几乎很少有将领可以指挥调度战车,久而久之战车就失去了他们的光彩。可是也有例外,就像刘裕,他利用战车、楼船背河而战,组成却月阵,用两千汉兵大胜三万魏军骑兵(拓跋魏)。而王猛同样合理的使用了车辆,虽然战车这种古老的战阵已经因为它的笨重等弱点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在一定的时候,它会挥不同凡响的作用。尤其是在特定的空间,配合特定的战术范围内,它的作用远在其他的兵种之上。
战车虽然追不上骑兵,可是在被骑兵冲击时,却有相当的威力。
燕军骑兵如同排山倒海的攻势下,装上土的粮车,就像急流中的巨石,任凭急流如何努力,它都不动如山。
将近万余燕军骑兵冲向车阵,这种看似不显眼的车阵,就像张开血盆大口的嗜血巨兽,燕军骑兵顺利的攻入阵中数十步,眼见严阵以待的枪兵方阵,急忙回转,要知道拿骑兵冲枪兵阵,简直就是送死啊!
就在这时,王猛手中的令旗挥动,那些原本躲在车下的魏军士卒赶紧起来,一边用盾牌护住脑袋,一边拼命推着粮车前进,随着粮车像毫无规则的运动,燕军骑兵发现,战场虽然大,他们却不能用了。
他们还没有想到应对之策,王猛的令旗再次挥动。无数浓烟在阵中升起,这种辛辣的浓烟熏得燕军骑兵眼泪直流,他们用手摸眼睛呢,这个时候王猛的令旗再次一挥,魏军的弩手开始动了。
密密麻麻的箭矢如蝗虫过境一般,遮天蔽日的飞向燕军骑兵。
临时负责指挥燕军的兰健突然接到救援消息“兰大人,右翼八千铁骑被困,请兰大人快速救援!”
兰健还没有来得及布置援军,又接到报告:“兰大人,左翼一万铁骑攻击受挫,宣都王失手被擒,就兰大人救援!”
“什么!”兰健的下巴快惊下来了。魏军满打满算不过三万余人,怎么可能在野战的情况,打败燕军一万八千骑?”
突然兰健感觉大地有点轻微的动感,作为鲜卑人,他自然知道这是大规模骑兵快速逼近的征兆,兰健赶紧四处眺望,突然发现他们后方范阳城大火冲天,而火光前则出现密密麻麻的黑色洪流,超过万骑的骑兵正向他们高速冲来。
PS:今天还要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两篇安全方面的文稿,所以更新只能发一章了。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