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339章烽火
第339章烽火
冉智使出混身解数,终于让冉陈氏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冉陈氏笑道:“殿下,你好狠的心啊,奴家快被您弄死了!”
男人就怕别人说自己不行,当听到被心爱的女人称赞自己厉害,冉智心里也非常高兴“孤不成了,快被你榨干了!”
“殿下,你好坏啊!”
冉智道:“正事别忘记了啊!”
冉陈氏嘟囔着小嘴道:“这里可急不得啊!”
“为什么?”
“宫里可是一直盯着东宫呢!”冉陈氏低声道:“恐怕殿下也不清楚这东宫里哪个人是“天聋地哑”吧?”
冉智点点头,其实“天聋地哑”并非全部都是残疾人,冉闵的“天聋地哑”只是一个代号,不仅成员不仅有健全的人,而且还有不少异族人,就连冉闵的生死仇敌羯族人、鲜卑人、匈奴人也有不少加入“天聋地哑”。
在后世人们常用“杀胡令”来形容冉闵的残暴来说冉闵好嗜血,其实这是别有用心的误导。作为一个民族英雄,冉闵的心胸和所有的汉人一样宽广。他在“杀胡令”中颁布“与政府同心往,异心者去。”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你和冉魏一心,不论你是什么种族,一样可以受到非常好的待遇。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就算老美再**,他们也不会对反美人士**吧?果冉闵只是搞民族仇杀,在历史上廉台之中陪着冉闵一同死战不降的三千余后赵龙镶降卒如何解释?
冉智其实也知道在针对冉明刺杀失败之后,他的所有心腹都被冉闵的“天聋地哑”盯上了,如何他们有任何动作,根本不会瞒过冉闵。
冉陈氏悠悠的道为:“殿下,奴家有一个想法!”
“哦!”冉智道:“美人有何高见?”
“奴不同意用陈氏的族假扮凉军洗劫边境小村!”
冉智脸色一寒,道:“陈氏不愿意这么做"
“殿下请听奴家解释!”冉陈氏一看冉智想要翻脸,赶紧解释道:假的怎么也真不了,就算冒充,也很难做到万无一失。万一有一个漏网之鱼,恐怕就会功亏一篑。就算参与行动的人员全部秘密处死,可是陈氏总共只有不到两千忠心家奴,而且最有战斗力的人不足一千人,消失几百人怎么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如果有心人一想,这事根本就瞒不住!”
“这倒也是!”冉智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既然假的真不了?我们何弄假成真?”
“弄假成真?”
“不错”冉陈氏道:“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点小事完全可以收买凉国边军一个小人物,其实也不需要灭村,甚至不需要杀多少人。魏国只需要一个借口,哪怕就一场小规模的抢劫,都可以上演成大规模战争!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凉军之中想找一个贪财的人太容易了。”
冉智一听这话,几乎要跳起来了。
魏国现在就是拳头大,我可以欺负你,你不能欺负我,就算我欺负你了,也只能欺负了。你就算是没有欺负我,只要我看你不顺眼,也可以欺负你,这就是魏国。
冉陈氏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很清楚冉闵的逆鳞。如果陈氏家兵冒充凉军的事情被冉闵知道,哪怕没有任何证据,冉闵都会让陈氏一族亡族灭种。这个代价太大,冉陈氏不敢用陈氏一族的性命来赌一个未知的明天。就算她同意,陈逊也不会同意。士族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像现在她成了冉智的良娣,这是仅次于太子妃的品阶。
就算如此,陈逊还是没有忘记向冉明输送忠诚。冉陈氏知道上一次冉明大婚,陈逊可是出手比弘农杨氏出手还大方,一下子送万金豪礼。而杨氏也不过是五千金。
如果这事告诉陈逊,冉陈氏知道陈逊非但不会帮助她,反而会第一时间把她卖出去,从而用她来换取得到冉闵的肯定。
冉陈氏既没有派出心腹密信,也没有让人通知陈逊入宫面谈,而是等待。
一直等到永兴五年的八底,冉陈氏终于等到了一个绝佳机会。冉明的两个儿子百天了。
在古代婴儿百天也称为百岁礼,就是意味着婴儿长命百岁的意思。这个礼规格非常高,不仅亲戚朋友前来祝贺,富裕人家还喜欢摆流水宴。就是不管送不送礼,只要参加,不论贫富,他们都热情招待。
冉闵是一个节俭的皇帝,可是为了皇孙百岁之礼,冉闵还是大宴群臣。而后宫在则董皇后的主持下,大宴邺城命妇。
冉陈氏作为冉智的良娣,也参加了这场宴会,席间冉陈氏频频呕吐,这个异常现象引起了董皇后的注意,董皇后命太医为冉陈氏诊治。结果太医确诊为喜脉,这只是害喜的正常现象。
原本董皇后看着冉明儿子女儿都有了,可是冉智却一无所出,心中甚是担忧。结果冉陈氏大喜董皇后非常高兴。直接从手上脱下一个绿玉手镯。
这个天下的赏赐让一旁边的太子妃冉刘氏眼红不已,可是没有办法,自己的肚子不争气,冉刘氏只好生闷气。
冉陈氏拿着董皇后赐的手镯道:“母后,臣妾从祖父时起就家道中落,母亲从嫁进陈家以来还没有见过御赐之物,臣妾想将这个手镯赠于母亲,以报答生母养育之恩,请母后恩准!”
“好懂事的孩子!”董皇后听到冉陈氏如此煽情的话,眼睛不禁一红道:“你这孩子,难道本宫(哀家是皇后或太皇寡居之后的自称,丈夫未死自称为本宫)你眼中岂是薄情之人,汝如此孝顺,本宫高兴还来不及呢岂会阻挠?”
冉陈氏道“谢母后!”
董皇后没有看到冉陈氏冲他的生母高氏眨了几下眼。知女莫若母,高氏知道冉陈氏肯定是有要事。冉陈氏道:“老母亲,还不快谢恩!"
陈高氏就势跪下道:“多谢皇后恩赏!”
冉陈氏又道:“母亲来女儿为给您戴上这个手镯!”就在众人目光没有留意之时,冉陈氏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一个纸条塞进陈高氏的手心里。
就这样,这个消息被悄无声息的传了出去。
三天之后,陈逊的心腹陈铮带着陈氏一百余家仆押着一批上好丝绸踏上了西行之路。
阿阳(后世静宁)县是魏国最西的边境县城。这里是六盘山之西,华家岭以东。静宁为关陇要冲,称咽喉之地。素有“陇口要地”之称。“静宁”一词,取“宁静安谧”之意。
古代边境线远不像后世这么严格。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边界官司。你有能力就算灭掉对方也没有人说什么,必竟都是用拳头说话。在后世如果没有美国这个世界警察,世界绝对会和平得多。
阿阳县虽然是魏国西线边境县城,但是这里的驻军并不太多。仅有一个屯的镇西边军。阿阳屯虽然是一个屯的编制,却有足足两百三十余士卒,其中马骑八十七,步军一百四十三,还有几个医护兵。
当然这阿阳屯也不是全部驻守在县城里,而是分布了六盘山大大小小两十余座山头。在这二十多个上,都设有烽火台。
每个烽火台上只有一伍士卒,一名伍长,两个正卒、一个辅兵,一个伙夫,每个烽火台的五个士卒其实只是饷银不一样,他们不分正辅,都是战兵。早晚各点一注烽火,表示平安无事,如果发现小股敌军来袭,则点两注烽火,若是大队人马进攻,就要点三注烽火,而早晚没有烽火点起,那就意味着烽火燉被贼人袭破了。
自从魏国占据关中,这里就战事了。哪怕马匪,也不敢来这里洗劫。
其实说来也怪,怪就怪魏国太强悍。凉国害怕啊,他们害怕马匪浩劫了魏国村镇或商队,魏军就会来一个过境剿匪。他们就难过了。
六盘山西北角就是秦朝古长城的遗址,魏国在秦朝古长城的旧土堆上建了一个故城烽火台。故城烽火台的伍长姓姚叫姚虎子。
姚虎子是这个伍唯一一个参加过潼关之战的魏军老兵,其实他不过是冉明在弘农郡招的新兵。
在潼关之战,姚虎子斩首一级,俘虏三人,从一个辅兵提成伍长。后来自愿来到这里驻守烽火台。
就在姚虎子在吃过午饭后又和其他四个士卒诉说着他已经说了一千多遍的光辉战绩时,突然在望哨执岗的正卒李三宝道:“伍长,快看好像有情况!”
“他娘的,这买卖可算终于开张!”姚虎子抓起大横刀道:“是谁这么不开眼啊,敢在太岁头动土?”
李三宝是本地阿阳人。此时李三宝的眼睛里慢慢的红了:“伍长,情况不对,下面的刘黑楼子肯定有情况!”
姚虎子知道刘黑楼子故城烽火台西北的一个村子,人口不多,仅四五十人。这个村子都是姓刘,好像是几十年前十几户从关内逃难来的人家。刘黑楼子有块不大的梯田,足以养活这些人家。姚虎子看上了村东南角那个死了男人的寡妇。可是任凭姚虎子如何努力,就是叫不开刘寡妇的门。
“刘大,跟我去看看!”姚虎子道:“李三宝如果两刻钟我没有回来,你就代理伍长,点燃三堆烽火!”
“伍长,还是我去吧。我路熟!”李三宝郑重的道。
“滚蛋!”姚虎子道:“你小子杀过人吗?你会杀人吗?”
李三宝听到这话,自觉的闭上嘴。
烽火台就是一个四面是墙的土堆。姚虎子和刘大二人爬下梯子,李三宝就收起梯子,烽火台其实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只要他们看到敌人,在没有死绝之前,点燃烽火,任务就算完成了。
姚虎子和刘大二人向刘黑楼子村跑去。奔跑中姚虎子还骂道:“他娘的,这下该我立功了吧。”
刘大道:“伍长,你要是再立功,是不是当将军了"
距离村子三里,姚虎子就停下脚步“不对劲!”
作为参加过实战的姚虎子对血腥味非常敏感,他远远的就闻到了这股浓烈的血腥味。
“不好,刘大,快逃!”说着姚虎子不退反进,向村子方向快速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