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冉闵谢安王羲之 > 第288章意外的收获
第288章意外的收获
桓温站在高台上,遥望着魏军大营,只见那些身着白色铠甲的钟离卫八百虎贲,已经攻破了魏军的外围营垒,他们飞快的冲进魏军大营。这些名闻天下的丹阳兵,如疯虎冲进羊群,见人就砍,逢人便杀。
不一会儿,魏军大营就火光四起,惊乱不堪。
随着高适的命令下达,魏军的集合战鼓立即“咚咚”的响了起来。他看到远处的营地里,大火冲天,杀喊声四起,根本看不清,到底有多少敌人前来偷袭。
有人爬起床寻找铠甲,也有人去抢兵器,人吼马嘶,顿时乱成一团。
就在这时,一队白甲军士当头拦住了高适。高适只有一队亲卫,不等高适发话,他们就自觉的摆出防御阵形。
高适眉头一蹙,他回头一看,这时魏军定海军初建的劣势显现出来了,这些士卒训练时间尚短,或许他们早已掌握的点阵之法,也学习了操纵各种武器,但是他们不是久经沙场的悍卒,没有经过惨烈大战的洗礼,还算不得真正的精锐部队。
平时,他们可以用极短的时间内把队形整理好,可是现在大敌当前,他们反而惊慌失措起来,有人无论如何也穿不上铠甲,有人感觉手里的兵刃逾越千斤重,根本抬不起来,有的人身子如同筛糠。
高适急得满头大汗,他大喝道:“吾乃大魏定海校尉,诸位将士向吾靠拢,尔等休要慌张,随我杀敌。”
有道是将不畏死,士何须惜命。高适临危不乱,多少影响了周围士卒的情绪。在高适的匆忙阻击之下,钟离卫所部死士的冲锋势头为之一顿。
高适的精锐卫队是效仿麒麟卫训练的,都是精壮之士,人人手持横刀,背负弩机,身着明光铠甲,装备可以说在这个时代异常精良。虽然钟离卫部非常勇猛,但是高适的亲卫也不算差,虽然比不上冉明的麒麟卫训练有素,但是比一般军队厉害多了。哪怕他们只有一队人马,区区数十号人,倒也让敌军寸步难行。
附着高适渐渐稳住了局势的恶化,魏军定海军开始快速集结,士气也慢慢恢复。然而就在这时,高适却犯了一个低级错误。高适所部两千余人马,共分为五曲,每曲有三百至五百人不等。
定海军右军司候看着高适险象环生,就带着匆忙集结起来的三百余人,手持火把,前来支援高适。然而距离高适还有两三百步时,突然在暗地里飞来一阵箭雨,这三百余人一下子被射倒一多半。队形顿时大乱,惨叫声四起。
高适这才想起,在黑夜里你自己打着火把,其实只能照亮眼前短短几十步的视线。其他地方还是伸手不见五指。在黑夜里,你手持火把,其实就变成了敌人的活靶子。
高适情急之下,居然下了一个昏头的命令:“快熄灭火把。”
手持火把的士卒闻令,赶紧熄灭了火把,可是又犯了一个更严重的失误。人的眼睛突然从光亮处转到黑暗处,眼睛会有一段时间的视力下降。在战场上,瞬息万变,这种短的视力下降,就给敌人有机可趁。
钟离卫果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看到高适下令熄灭火把,就指挥一队西府军杀过去了。
“啊!”凄厉的惨叫响彻夜空,这支以最短时间组成建制的定海军被杀得四散而逃。
因而引起了连锁反应,刚刚提升起来的定海军士气,一下子跌入冰点,让刚稳定下来的营地,再次陷入恐慌之中。
钟离卫为了增加定海军军营的混乱,下令士卒向魏军的营帐、还有堆放在外面的八牛弩弩车泼猛火油、点火焚营。
不一会儿,魏军大营陷入一片火海,火光冲天,远在建康的城墙上,都可以清晰的看到魏军大营的大火。
此时,高适已经伤痕累累,血染战甲,仅剩的十余名亲卫劝他撤退。高适高呼:“我们大魏没有逃跑的将军,只有战死的将军。吾宁愿战死在此,也不愿退后一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钟离卫虽然如愿焚毁了大量魏军的营帐、八牛弩车和襄阳炮,但是猛烈的大火,也让魏军大营视线变得开阔起来,魏军士卒发现袭营的西府军并没有想象的多,人数甚至比他们还少。
在魏军大营持续混乱近半个时辰之后,终于慢慢稳定了下来。定海军按照各自的建制,集结了起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一支军队在船上,那些水师士卒匆忙来援。
眼见援军将至,魏军定海军士气大震。
桓温看到魏军援军到来,而且八牛弩弩车已经被他毁掉大半,他的目标已经完成,就下令钟离卫部撤退。
后面观阵的桓温惋惜的道:“可惜,可惜啊。如果本将不派八百悍卒袭营,而是派出八千人,肯定可以把这些魏军杀得片甲不留。”
郗超摇头苦笑“明公,如果调动八千兵马,肯定会惊动魏军的斥候,也无法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弄不好反而会被魏军。”
天还没亮,冉明就接到了高适的战报。
这次夜袭魏军共损失六十九辆八牛弩弩车,一百多顶行军帐篷被烧毁,兵器、粮草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人员伤亡,其中两千被冉明期望非常高的定海军陆战队,居然伤亡八百多人,其中阵亡三百余人,五百多人重伤。
冉明仔细查看了战报,又仔细调查了一下详细的经过,发生这次重大的损失,其实高适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他没有安排预备队。冉明用兵,不管条件有多艰苦,都会留下预备队,好在关键的时候应急。特别是像这种两军对阵的情况,冉明通常会留下三分之一的军队,彻底不休息,成建制的集结在一起,用来防备敌人夜袭。
高适身为定海军主将,非但没有这么做,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向水师求援。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这一刻,高适并没有调动起来魏军。哪怕他什么都不做,命令各部队按照建制组成简单的弩阵,就会让西府军碰得头破血流。
冉明看完战报,气得又吐血了。
冉明想处理高适,可是他手底下根本没有可以趁职的将领,无奈之下,只好将高适连降三级留用,重打三十军棍。冉明又道:“通知定海军,马上给孤撤回定海,省得在这里给孤丢人现眼。”
“主上。是否太可惜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抓住这个机会?不从晋国那里弄点好处,现在撤退。这个机会可就错过了。”杜聪记录时,突然停顿了一下。向冉明打着手势:“主上,现在撤退为时尚早。如果在这个时候撤退,我们就什么也得不到。定海军虽然损失不小,但是实力仍旧存在,他们还有三千多人,损失的装备,战船上还有后备的,粮草,战船上也不缺少。”
冉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冉明继续说道:“告诉高适,要知耻而后勇,孤不想再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如果再有下次,孤不想处置他高适,让他自己找个没人的地方,跳海去喂鱼。”
燕子矶这场夜战,也让东晋朝廷感觉松了口气。
虽然士族出身的官儿,看桓温不怎么顺眼,但是桓温必竟还没有反晋不是,他打了胜仗,就是东晋打了胜仗。所以,大家开怀畅饮,弹冠相庆。
和东晋朝野喜庆气氛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乌衣巷的谢府。
自从出了冉明遇刺事件,作为重点嫌疑人的谢奕,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神采。在这个时候,他也明白,自己的无心之失,已经给谢氏带来了灭顶之灾。
往日谢府门前都是车水马龙,托门子,找关系,攀交情的人往来不绝。可是现在,简直就是门可罗雀。
现任家主谢尚经常感觉天旋地转,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可能是他的大限将至。然而在这个时节,他更关心家族的利益。已经病了好几天的谢尚突然看到谢安和谢奕同时来看望他。
“无奕、安石。你们两个也病了吗?”谢尚看着比自己小十岁的堂弟,身上也出现了不少老态,显得极为关心。
谢奕摇摇头,深深的叹了口气,道“桓大将军和魏军打起来了。”
谢尚一愣,脱口而出:“魏军败了?”
谢安惊讶的道:“兄长足不出户,为何而知此事。”
谢尚伸出虚弱的手,指着谢奕道:“看无奕的脸就知道了,如果魏军胜了,他的脸就不会如此难看了。”
谢尚知道魏军三四千人马逼近建康,他也明白,如果说魏军这是想替冉明找回场子有点太过牵强,主要还是魏国做出一个样子。三四千人,就算魏军再厉害,他们也打不下建康。这点兵马,在沿江重兵密布的建康来说,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
可是一旦大打出手,就会更进一步激化魏晋之间的矛盾。弄不好,魏军南下,就会提前。
谢安道:“昨天白天交战,桓大将军吃了点小亏,可是晚上他派出西府军一支军队,夜袭魏营,魏军大败。粮草物资,损失不计其数。”
谢尚咳嗽了一下,冲谢安道:“安石,如今时不我待,应该早做决断啊!”
“啊!”谢安好像没有懂谢尚的意思。
谢尚指着谢安道:“你不要在这里跟我装糊涂。事关家族前途。必须有所取舍得。”
谢安不死心的道:“晋魏之争,难道兄长一点也不看好晋国吗?”
“不错!我不看好晋国,事实晋国没有一点战胜魏国的可能。你没有见过真正的魏军,不知道他们的厉害。”谢尚喘着粗气道:“魏国从立国之初,到现在,哪一年不在在战争中渡过的?他们就是天生的战士,天生为战争而生。想当初,胡人何等猖狂?匈奴是如何?两万人马就攻破了洛阳。可是冉闵只用了三千兵马,就可将七万匈奴骑兵,驱逐百里,斩首三万。北方诸胡联军三十万兵马,奈何不了冉闵的七万军队。羌氐联军十余万人马,打不过冉闵的七万疲惫之师,鲜卑十四万军队,反败冉闵的一万余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现在魏国已经统一了北方,占据了中原富饶之地,拥有雄兵不下二十万人马,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经过了燕魏之战,秦魏之战的铁**礼。比桓大将军的西府,强太多了。”谢尚接着道:“魏军不动则已,一动定会石破天惊。”
“可是魏国刚刚占据关中,人心未复。早战比晚战更加有利!”谢安想继续说。可是谢尚没有给他机会。
谢尚叹了口气道:“你还没有明白,如果冉闵真的动手,决胜之地其实还在江南,还在冉明身上。”
“哦!”谢安非常不相信谢尚的观点。
谢尚道:“你查出那些粮食的出向了吗?”
谢安摇摇头。
“三十万石粮食.”谢尚恨铁不成钢的道:“你应该知道三十万石粮食可以养活多少军队吧?”
谢安露出了沉默之色。
“所以,我说晋朝连半分机会都没有。”谢尚道:“趁事件还有余地,趁早决断。侍中,这个职位,应该不算低了,可是魏主以千金买马骨,你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哪怕谢尚是谢安的从兄,哪怕他知道谢安有才华,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谢安可以当丞相,而且还是名留青史的丞相。
谢安终于听了谢尚的话,为了家族的利益,动身北上,带着侄子谢郎、表侄褚闲,儿子谢琰,四人轻装上路。
历史上谢安出仕曾引无数人前来相送。可是在这个时空,谢安出仕连一个外人都没有通知。悄悄的走了。
冉明得到谢安离开建康前往邺城面见冉闵,兴奋得要跳了起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出现这个结果。
冉明赶紧上书冉闵,让他重用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