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见姜成竟然识货,尴尬的笑了笑:“哈哈哈小兄弟,你看这明代到现代都好几百年了,画上有点污迹很正常,这样吧,我给你便宜一点,五万!”
姜成直接站起身,摇了摇头,“五万太贵了,我看五百还差不多,我本打算买回去挂客厅,但既然老板狮子大开口,还是算了吧!”
看他转身就要走,老板连忙一把拉住他,明明想笑,但还是忍着,一副“自己吃亏了”的样子。
“好吧好吧,五百就卖,赶紧收走!”
姜成皱起眉头,“还是太贵了,两百吧!”
老板瞪大眼睛,“两百?那不行!”
姜成点点头,“我去别处看看。”
“哎哎哎!两百就两百!”
姜成露出笑容,回身扫码付款,拿着画就走。
老板撇撇嘴,这小年轻还以为能从他手里捡漏呢,这幅画他不仅自己研究过,还请古玩店老板帮他鉴定过,就是平平无奇的仿作画。
他从一个老农家花三十块钱收来的,净赚一百七,三天饭钱有了。
老板还算满意,姜成这边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齐白石的虾画,在十几年前的文博会上就拍出了一点二亿的天价。
如今十多年过去,齐白石的虾画越发受追捧,但是他的真迹数量又极为稀少,所以价格越发走高。
如果这幅虾画放到拍卖行去卖,甚至飙两个亿都不是什么奇事。
姜成把画小心的卷起来,等回去了就把这画揭开。
街边小摊儿也有许多可捡漏的地方,姜成舞逛了一半,手里捡了七八个古玩。
其中最有收藏价值的是王羲之用过的毛笔,透视眼估价八百万。
王羲之,字妙之,这毛笔的笔杆上就刻有这两个字。
这毛笔内部中空,笔头较小,便于笔锋收束,也符合之前考古出来的二王喜欢用的毛笔造型。
当时的“二王”,也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都喜欢用韦诞笔。
这韦诞,是一个制笔大家,三国时期的魏大臣,书法家,制造笔墨的大专家。
他制造出真正的书法用笔,称之为"有心三副二毫笔",广受追捧,曾有一笔十金还难求的佳话。
这笔本身已经成为了古董,再加上是王羲之用过的,笔杆上还刻有王羲之的字,试问哪个爱好收藏古笔,哪个爱好王羲之书法的人能不为之心动着迷?
姜成找一个小摊老板要了个袋子,把他捡漏的古玩全部都装了进去。
随后,姜成又扫了一遍街,捡漏十八件古玩。
这大大小小的上百个摊子,就只有十八件古玩供他捡漏。
而且有几样古玩,还是因为他有透视眼,所以才能捡漏。
可见普通人要是来地摊上买东西,除非全部按低价处理,几十几百就该收手,否则就是被老板忽悠瘸了,花真价买仿品。
提着十八件古玩回到博古斋,姜成拿出店里的工具开始揭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