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大嫂!”
李龙鳞把洛玉竹叫过来,问道:“最近码头,可有什么事发生?”
洛玉竹微微一怔,道:“要是说起来,还真有!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外地来的粮船,停泊在码头上。可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洛玉竹跟父亲写信,让他们运粮来京师。
结果,她父亲借口河道阻塞,给拒绝了。
说白了,南方的粮商,怕京师的粮荒蔓延,于是囤积居奇,不肯运粮来京师。
商人逐利,本性如此。
可洛玉竹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南方粮船忽然来京师。
而且,他们驻扎在码头,也不卖粮,到底想要做什么。
李龙鳞眉梢一扬,笑着点头:“果然如此!”
洛玉竹一头雾水,美眸诧异的盯着李龙鳞:“九皇子,难道这一切都在你的预料之中?可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龙鳞微微一笑,解释道:“道理其实很简单!商人嘛,无利不起早!名声,他们不稀罕!他们追逐的是利益,是金钱!”
“如今京师的粮价,是原来的五十倍,六十倍!”
“南方呢?”
“今年是丰年,江浙一带的鱼米之乡,粮食大丰收,百姓们根本不缺粮食!”
“哪怕粮商们囤积居奇,粮价上涨的幅度也有限,只不过是三五倍罢了!”
“其中,巨额的差价!”
“换句话说,只要京师的粮价足够高,差价足够大!”
“别说是漕运并未阻塞,不需要疏浚
“就算是真的阻塞了,在巨大利润的驱使下,南方的粮商哪怕走陆路,也要把粮食运到京师!”
洛玉竹恍然点头:“这么说,我父亲不愿意运粮来京,原因是出的价格太低,他不想做赔本买卖!”
李龙鳞点头道:“没有错!”
洛玉竹眉头微蹙:“按你这么说,商人们都是逐利而来,赚取差价!他们为什么要把粮船停泊在码头上,不肯出售呢?”
李龙鳞笑了笑,道:“原因有两个!其一,如今的粮价太高太高!哪怕是京师的粮商,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吞下南方运来的粮食
洛玉竹点头赞同。
五六十倍的粮价,已是历史最高点!
百姓们不傻,宁愿饿肚子也不买粮。
商人们更是精明,讲究的就是一个低买高卖。
怎么会在高点买粮呢?
李龙鳞继续道:“当然,粮食是刚需,总会有百姓家里缺粮,揭不开锅。因此,粮价依然在缓慢上涨中!”
“这就是第二个原因
“既然粮价在上涨,那么南方来的粮商,宁愿在港口,承受着船舶的租金,也不着急卖粮!”
“反过来说,如果粮价开始跌了呢?”
洛玉竹是一个头脑精明的商人,立刻明白了李龙鳞的意思,美眸一闪:“他们会恐慌,会抛售粮食!”
李龙鳞颔首笑道:“正是如此!恐慌的情绪,会迅速传染,弥漫在整个市场!到时候,不光是南方的粮商撑不住!就连京师的粮商,也会坚持不住,开仓放粮!”
“最后就是。。。彻底崩盘!”
洛玉竹打了个冷战:“如果真是这样!不知道多少粮商会倾家荡产!”
李龙鳞眼眸迸发寒芒:“那能怪谁呢?一切是他们咎由自取!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大嫂,你去准备吧!”
“一旦朝廷贴出皇榜,你就放出消息!”
“西山开仓放粮!价格定在原价!我李龙鳞,不会多赚百姓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