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这里的大名是毛利家。
毛利小五郎,正是毛利家的后代。
只不过,毛利家的地界并不在此地。
毛利大炳缓慢的走在足利义满身后,不敢稍有逾越。
在足利义满面前,毛利家还排不上号。
只不过因为大明藩王的缘故,毛利家这一带成了炙手可热的地界。
如果大明想要入侵九州岛,长府绝对是第一选择。
这一带的防御工作,也是由毛利家全权负责。
“看来你最近确实是用心了。”
足利义满欣慰的点点头。
先前足利义满在海边转了大半圈,这里的海防工事做的非常完善,到处都是用石头修成的高墙。
在这样多高墙的围堵下,大明的舰队很难有登陆点。
“都是大将军教导有方,小的不敢拦功劳。”
毛利大炳急忙回道。
“我听说有不少族人都在长府避难?”
足利义满问道。
毛利大炳迟疑道:
“自从大明占领九州岛以来,确实有很多族人朝长府迁徙,长府之所以能发展的这么快,离不开这些家族们的帮助。”
“像是如今海上的防事,就离不开大友氏的帮助。”
足利义满闻言感叹道:
“这些家族都是我非常好的朋友,只可惜大明实在太过残忍,在九州岛的统治十分暴戾。”
大友氏早在南北朝时就投靠了足利家族,也正因如此足利义满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统治九州岛的北部。
只可惜,大友氏死在了九州岛的战场上。
毛利大炳不敢说话。
大友氏的死,他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些的。
其中和足利义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明朝进攻九州岛,足利义满其实一直没有用上全部精锐抵抗。
足利义满的算盘打的非常好,想借大明之手去清楚掉那些反对他的势力。
只可惜,足利义满低估了大明的实力。
几乎没怎么用力气,大友氏所有的城池就被大明攻破,大友氏也死在了守城战之中。
“大明秦王!”
足利义满心里还是忍不住的感到难过。
一开始大家其实都还算是比较安稳,直到大明秦王的到来。
秦王二话不说,直接就是屠城,这把所有人都给整懵了。
但大明的实力实在太过强大,足利义满即便是知道了也什么都做不了。
“就用这场战役,来祭奠我大友氏君!”
大明秦王的命他肯定是要不了,若是把秦王给害死整个东瀛都将不复存在。
巡查一番后,足利义满开始部署具体方案。
小松天皇虽说和燕王越好了地点,但并没有越好准确时间。
所以足利义满也不知道燕王会什么时候囤兵于此,所以只能尽早做准备。
足利义满计划趁着夜色朝九州岛运输士兵,等到燕王的队伍来之后再前后夹击。
直接送到对面指定不行,为了能避开口岸的守卫,只能从海上绕一圈。
燕王的队伍名义上虽只有四万,但足利义满心里清楚肯定不会只有这么一点。
燕王在东瀛的这段时间里,燕城的势力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扩张。
许多东瀛本地百姓都被燕王给挖了去,这些人平日里没战事时就是矿工,有战事时就是士兵。
当然,朱棣对他们的待遇也非常好,除管饭以外还会给他们发额外的工资。
足利义满保守起见,决定带五万人过江。
剩下的三十万,全都集中在正面迎战燕王。
总共三十五万的兵力,足利义满还是选择偷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足利义满认为自己稳操胜券。
但朱棣也是这样想的。
在朱高煦和朱高燧传话之后,四大藩王齐聚燕城。
“老四,真不是我说你,你这胆子可真大!”
“父王先前已经说了,不要在东瀛打仗,到时候若是父王怪罪下来,你可要替我们受着。”
朱惘冷嘲热讽的说道。
朱棣笑道:
“二哥,你若是不看好我这个想法完全可以不来。”
“这件事有三哥和七弟同样也能完成。”
朱惘摆摆手,扭过头去不再说话。
说是这么说,但朱惘肯定也不想放过这个好机会。
此战若是能大胜,其中的油水肯定不会少。
虽说是四人共同完成此事,但其他三位藩王在名义上还是借兵给朱棣的。
这样朝廷若是怪罪下来,他们三人的罪责也不会太过严重。
“行了,这次来可不是看你们吵架的。”
“老四,老三的话虽说难听,但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到时候若是父皇怪罪下来,恐怕我们三个也逃不了。”
秦王朱樉率先开口,作为最大的大哥自然是要调节下四位兄弟之间的气氛。
朱棣闻言笑道:
“二哥,你就放心吧,这事父皇肯定不会怪罪我们的。”
“咱们这次过去,可是东瀛天皇邀请的我们,并不是我们主动前去。”
“只不过这足利义满自作聪明,以为看破了一切,实际上有他受的。”
北九州。
源源不断的东瀛士兵正在偷渡过来,就选在此地隐藏。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里属于是朱惘的领地。
因为此地比较特殊,所以是由四大藩王共同驻兵。
常驻的兵力虽不多,但汇聚着大量火器。
想要拿下这块地盘,短时间内绝对不行,最少也要耗去好几个月。
“为什么又要打仗了?”
“这好端端的日子不过,每天都在想着打仗。”
赤井秀一有些无奈的说道。
眼看日子越过越好,却突然又被召集起来打仗。
“我也没有办法,毕竟这事上面的意思,我们能做的只有听取命令了。”
旁边的山下五十说道。
赤井秀一抚摸着自己的火铳说道:
“这次打仗肯定要用上火器。”
“但咱们的火器可不比大明,非常不靠谱,像炸膛的现象时有发生。”
“好多士兵还没杀敌呢,就先把自己给伤了,到时候使用火枪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不管是赤井秀一还是山下五十,对战争的厌恶程度已经达到了极点。
整个东瀛的反战情绪都很高,百姓很不愿意再进行大规模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