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西临叹了口气,“他说,在卫所训练时,每日提供的伙食都极好,每顿都有肉菜,而且滋味比城里那些酒楼饭馆的也不差。”
“他这段时间被养刁了胃口,尝了老臣家中的饭菜,实在是下不去口。”
“老臣听到他说起这些时,下意识的想法便是不信。”
“卫所中那么多人,怎么可能每餐都供应肉食?!”
赵西临越说语气越激动,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可那远房外甥见老臣不信,又说了几遍,老臣这才从他的坚定的语气里信了他的话。”
“甚至他还告诉老臣,今岁秋收时,这些卫所官兵并未参与抢收,而是雇了百姓代替他们。”
“老臣不过粗略一算就能得知这期间在各卫所花费的银子是多大的一笔数字。”
“大明近些年来频发天灾,百姓们被迫背井离乡去逃难,饿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甚至易子而食的惨剧也时有发生。”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字字都是老百姓的血泪啊!”
“我大明建国不过二十几载,筚路蓝缕走到现在,北元覆灭,边疆再无祸事,百姓们终于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老臣深以为,无需花费这么多军饷在军队身上,为何不将这些银子换成赈灾粮食送予百姓。”
“老臣也是苦过来的人,对那些快饿死的百姓来说,一碗稀粥就是能救命的东西。”
“我大明百姓啃树皮咽观音土,可卫所官兵却每日大鱼大肉!”
“老臣代天下百姓,恳请皇上,将多余军饷用于百姓身上!”
说完,赵西临肃着面容跪下,对着朱元璋深深拜伏在地。
奉天殿内,一片静寂。
众人皆是用眼角余光瞥着跪在地上这位猛人,不敢言语。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朱元璋并未动怒,只是冷静地看着朱雄英问道:“大孙,你可有什么说的?”
朱雄英起身对着朱元璋行了一礼,“回皇爷爷一礼,赵学士此言恕孙儿不敢苟同。”
“此次大阅兵相关的花费,全是由孙儿名下蓝家庄所出。”
“孙儿可是考虑到将士们平日训练强度太高,如果膳食跟不上营养的话,身子定然受不住。”
“大阅兵,乃是我大明未有过之盛事,自当要尽善尽美,孙儿这才会出银子以此来保障将士们的身体。”
“赵学士,可有什么话讲吗?”
朱元璋抬手道:“起身回话。”
“谢皇上。”
赵西临从地上起来,目光直视着朱雄英,“太孙此言差诶,蓝家庄既是太孙的产业,理当收进内帑,如此奢靡花用实不为良道。”
“用来赈济灾民才是正途。”
听到赵西临这番话,朱元璋直接气笑了,“依你这意思,大孙的银子不是他自己的,所以他不能用。”
“你这么想着百姓,不如咱把户部尚书的位置给你当?”
“还有,你这么慷慨,往常大明受灾时,你捐赠了多少钱粮啊?”
赵西临并不惧,反而一脸义正言辞道:“皇上若有需要,老臣便是拿出所有俸禄也甘愿!”
这番话倒是把朱元璋给堵住了嘴。
这老头子倒是挺舍得。
不过,也没什么舍不得的。
洪武一朝,各级官员们每月的俸禄可谓是低的可怜。
一般的大臣们都不是靠着俸禄过日子的,否则非饿死不可。
他们当官,在乎的是手中的权势。
就拿赵西临来举例,确实如他自己所说,生活清贫。
可也只是清贫而已,并不是困苦。
如果他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哪还有心情在这搅风搅雨。
他纯粹是为了名声,才选择这么做。
毕竟,他家中随便一副字画拿出去就能买上一个不错的价钱,只是没人知道罢了。
所以,赵西临说出刚刚那番话时可谓是掷地有声。
他根本不担心朱元璋应下他的话,就那些三瓜两枣的俸禄,愿意拿走就尽管拿去,还为他在文人间的声望添砖加瓦呢。
朱元璋意味不明地看他一眼,并未说话。
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他自然有法子对付赵西临,但大孙既然说了自己能解决,他就给他一个机会。
接受到朱元璋眼神示意的朱雄英这时开口了,“赵学士身怀大义,实在让人敬佩。”
“既如此,本宫也愿意成人之美。”
“赵学士乃是翰林院的中流砥柱,想必翰林院诸位翰林也都是同赵学士一样的想法。”
“日后,翰林院诸位每月的俸禄便减半,余下的钱财可以用来赈济灾民,赵学士觉得可行?”
话音落地,赵西临脸上表情一滞,他没想到朱雄英竟会说出这番话来。
直接把整个翰林院都拉下了水。
哪怕没有回头,他也能感受到翰林院同僚们投射过来的怨念。
翰林院内,也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样表面两袖清风,实际家财丰厚,有不少人是真正的清贫度日。
若是因他减少了一半的俸禄,绝对因此怨恨于他。
到那时,他的名声也就毁于一旦了。
想着这些,赵西临背上渗出一层冷汗来,他脸色有些发白,急速思考着对策。
见赵西临半天不回话,朱雄英又问了一遍,“赵学士?”
赵西临回过神来,深吸口气,强装镇定地回道:“太孙不可如此,翰林苑内许多同僚生活贫寒,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朝廷的俸禄。”
“若是将俸禄减半,日子怎么还过得下去,还请太孙三思。”
“是吗?”
朱雄英眼里带着嘲弄,“那赵学士就不担心这个问题吗?你刚刚说,就算将全部俸禄都用来赈灾也不后悔,难不成赵学士竟是个只需饮风食露的仙人?”
“还是说,赵学士并不是如自己所言那样清贫度日,每月俸禄对赵学士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朱雄英眸光犀利,直直地看向了赵西临。
赵西临脸上神色骤然变了,眼底闪过一抹惊慌。
这、这是诛心之言啊!
一时半会,他竟然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
朱元璋不禁坐直了身子,等着赵西临的回答,若是他答不上,他正好有理由问罪于他。
正在这时,田老先生出声道:“启禀皇上,老臣有本要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