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番话,立马为吴思通引来了不少不善的目光。
他们心中何尝不是如此作想,若不是恒远伯野心太大,他们此时此刻一个个的还软香在怀,享受着荣华富贵呢!
吴思通看着他,心中不禁感到一丝悲凉。这位堂哥以往看到他时,总是低眉顺眼,恭敬有加。
可现在...
随着日出的到来,京城的天际线渐渐明亮起来,吴思通与一群恒远伯府的旁支终于走到城门口处,等待着出城的时刻。
眼见终于轮到他们出城,然而在这时,一辆低调的马车却径直从后面赶到他们前方。
那马车并无半分装饰,看似平凡无奇,但马车上的车夫却带着一股难以言明的威严。
在吴思通身旁,一位妇人忍不住羡慕地问道:“这是谁啊?”
她的话语引来了周围众人的瞩目。
眼尖的人还看到,那些在痛骂面前耀武扬威的衙役们,刚刚竟然对着一个那车夫点头哈腰。
吴思通也注视着那马车,心中泛起了一丝涟漪。
其他人或许不知,但他却是知道的,那辆马车是安国公府的。
而那车夫也是安国公府的人,从前去安国公府做客的时候,他见过的。
只是,不知是安国公府的哪一位。
不知怎么,他脑中突然浮现了一个圆脸少女,那少女的目光中是看着自己,带着一丝丝委屈和倔强...
“啪!”
一道鞭影在吴思通的脚边炸裂,震得他心神一颤。
紧接着,那衙役的喝骂声便在耳畔响起:“发什么愣!快走!”
吴思通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破旧不堪的衣服和鞋子上沾满的泥泞,鼻头轻轻一叹,却也只能抬起疲惫的双腿,向着前方缓缓挪动。
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走到了城外的十里亭。
这座亭子矗立在路旁,朱红色的亭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沧桑。
十里亭处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们大多是给这群流放之人的亲人,带着一些吃食和贴己的银钱,前来送别。
吴思通周围的人已经开始和亲属抱头痛哭,而他也在人群之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他的心中顿时五味杂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姜维与朝着吴思通走来,两人说些什么,但嗓子却仿佛被什么堵住了一般。
无论如何也都开不了口。
一年前他们还在一起策马,下馆子,肆意张扬,没想到如今却成了这副模样。
后来姜维与生了场大病,二人便渐行渐远。
没想到,如今自己遭难,平日那些玩得好的狐朋狗友没一个前来,反而是他不顾一切来送他了。
姜维与将手中的包裹递给了他,率先开口道:“我去跟衙役们交代几句。”
说罢拍拍吴思通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姜维与离开后,他的小厮凑到吴思通面前,趁着众人的目光都顺着姜维与离开,递给了吴思通一个荷包。
“吴公子,收好!”他低声说道,声音微颤但清晰可闻。
吴思通心领神会,面无表情地接过荷包,将其小心地藏好。
那厢,姜维与敲打了一番衙役后,又给他们送上了两张银票。
吴思通看到那几个衙役脸上抑制不住了笑容,感叹道:“维与他这一年着实成长了不少啊!”
以前的姜维与面对这种情况,一定只会各种吓唬威胁那些衙役一路上好生照顾自己。
如今居然都已经知道软硬皆施了。
姜维与的小厮闻言,轻笑了一声,道:“是啊,我家少爷在江老夫人那里可是受了不少苦呢!”
吴思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看向那小厮,小厮在意识到自己言语不慎后,连忙掩饰道:“还有后来生的那场大病。”
吴思通双眸微微下沉,他问道:“书君和子淳最近还是没有消息吗?”
那小厮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昨日少爷想亲自来给您送行,他先后去找了两位公子,但两位公子都不在京城。”
吴思通听后,只是沉默不语,心中思绪万千。
他的目光透过人群,落在远方的天际线上,那里是京城的方向。
他心中轻轻叹了口气,却并未再说什么。
姜维与交代完几名衙役后,回到吴思通面前,目光深沉地注视着他道:“这一路山高水远,兄弟,保重!”
言辞之间,满是别离之情。
“驾!”一声鞭响,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二人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
随即,两匹骏马如闪电般出现在视线中。
姜维与和吴思通同时望去,只见那骏马之上,一前一后坐着两个人,前面的人正是康王的第三子——杨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