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科幻小说 > 重回,我靠赶山狩猎致富畅销巨作 > 第720章 榆树屯上报纸了

挂完电话后,刘红军与王秀玲等人闲聊。
“这几天咋样?改成下午送货,大家有没有嫌弃肉不新鲜?”刘红军笑着问道。
“这几天咱们改成下午送货,大家都挺开心的。
尤其是那些老头老太太,更是高兴,只夸咱们会办事。”王秀玲轻轻地说着,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那肯定的,那些老头老太太,可以在锻炼完身体后,顺便买肉回家,肯定高兴。”刘红军点点头,笑道。
当初刘红军选择在这里购买门面,就是看中了周围的居民区。
这周围的小区,无一例外都是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大型国企的职工宿舍区。
时光荏苒,如今新中国已然成立三十余载。
这些小区自然也都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旧小区。
老旧小区却有着一个至关重要的特点。
住在这里的居民们,或许并非位高权重的达官显贵。
但他们却都是那些为国家辛勤付出、耕耘多年的老职工。
要知道,老职工的薪资待遇通常都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举例来说,八十年代,职工的平均工资是五十元。
许多年轻一代往往就是被“平均”的那一部分人。
反观这里的住户,则基本上都属于平均出去的那一部分。
直白一点,就是这些老人哪怕退休,工资都在五十以上。
五十块钱,在八十年代能买什么?
买肉都能买四十斤,买粮食的话,能买二三百斤粮食。
五十块钱,能让一家三口生活的很舒服。
所以,刘红军他们的山货铺子生意一直都很好。
一天上千斤的猪肉一点都不愁卖。
“就是咱们的山货不多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没的卖了!”王秀玲又告诉刘红军一个信息。
“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没的卖,就不卖!
等明年的时候,大家赶山的时候,多采摘一些。”刘红军对此也是没有好办法。
总不能真的和供销社抢货源吧?
要知道,太平沟的供销社实际上是林场的三产。
和供销社抢夺货源,就是和林场抢夺三产。
榆树屯可是有不少人在林场上班的,也都是靠着林场生活的。
真要是得罪了林场,人家给他们穿小鞋,也是很难受。
“你们不用担心,咱们开山货铺子是要长久开下去的。
不为别的,但是咱们屯子的生猪和那些鸡鸭鹅,就够你们卖的。”
刘红军知道王秀玲他们担心的是什么,笑着安慰道。
又在山货铺子聊了一会,刘红军才起身离开。
回到家里,刘红军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这城里好像也没啥意思了,刘红军有点想要回屯子了。
不过,想到董书记交代的任务,刘红军还是决定再多待两天。
转眼第二天,刘红军早上吃完早饭之后,就去附近的邮局购买报纸。
把省报和市报都买了一份,拿着报纸回到家里。
刘红军开始翻看。
很快,刘红军就在雪城市报上,看到了一篇报道。说的就是他们榆树屯的事情。
【新时代,农村合作社的重生---记榆树屯养猪合作社。
在新时代的春风拂面之下,农村合作社正在焕发着勃勃生机。
其中,榆树屯的养猪合作社便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典范,它的重生故事令人振奋,也为我们揭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榆树屯,这个深山中的小村落,在村委书记和村长的带领下。
村民们齐心协力,共同创立了养猪场合作社和养鸡合作社。
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踏上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征程。
合作社的成立,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更带动了整个村子的经济繁荣。
养猪场的建立,使得榆树屯的村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升。
同时,合作社还积极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养猪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也不断提升。】
这是报纸上描写。
果然就像刘红军猜测的那样。
市里的记者是带着任务来到榆树屯。
报道中却充满了善意和赞美。
这也足以证明,记者背后的领导也是带着善意的。
也很有可能正在下一盘大棋,希望借助榆树屯的模式来推动整个雪城的农村经济发展。
这算是个好消息吧!
如果董书记和钱胜利有意仕途,凭着这篇报道,以及市里领导的关注,他们就能真正走上仕途。
公社领导都只是起步。
改革开放的初期,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一个风口。
很多抓住风口的人,都成为了亿万富翁。
但是,改革初期的风口可不仅仅是针对那些商人。
对于走仕途的人,风口的力量更大。
有抓住风口的人,从一个村干部,一路升迁,最后更是成为高级干部。
不过,很可惜,董书记不是那样的人。
不然,以董书记当年在部队上立的功劳,还有他原来的军职,最低也是个处级干部。
至于钱胜利,看他如何选择吧!
刘红军拿着报纸陷入沉思,直到年轻摄影师到来,才打断刘红军的思考。
“同志,我把照片都洗出来了,你们看看,还满意吗!”青年摄影师讪笑着拿出照片,放在茶几上。
杨秋雁给他泡了一杯茶,“同志,你先喝点茶!”
“爹,娘,我能看看照片吗?”大雪跑过来,瞪着纯净的眼睛,脆声问道。
“看吧,别弄坏了!”刘红军笑道。
“一共是多少钱?”刘红军看着摆在茶几上厚厚的一沓照片,忍不住眉毛挑了挑。
还真是无奸不商。
自己让他随便拍照,好家伙,这是拍了多少张照片?
也不怕,自己出不起钱。
“这里一共是456张照片,您给四百五十六块钱就行。”年轻摄影师道。
“加上这几本相册,一共多少钱?”
“相册十块钱一本,这是六本,一共是五百一十六块钱,您给五百块钱就行。”青年摄影师道。
“之前给了你一百块钱,我再给你四百块钱,对吧?”刘红军道。
“对!对!”
刘红军看了一眼杨秋雁,杨秋雁起身上楼拿出四百块钱,递给年轻摄影师。